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松山新店线
台北捷運營運路線,可分為松山線、小南門線、新店線和小碧潭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松山新店线,线路代号为G,线路代表色为绿色,为台北捷运营运中的一条捷运线路,起自新北市新店区新店站,往北沿北新路、罗斯福路至中正纪念堂站后,经爱国西路至小南门站,沿着中华路及塔城街衔接西门站和北门站后,沿着天水路、南京西路下方往东行驶并与淡水线中山站会让,继续直行南京东路经松江南京站至南京三民站后,最后进入八德路四段迄于台北市松山区松山车站。依兴建期间与阶段营运所使用的线路名称,松山新店线还可再细分为新店线、小南门线和松山线,以西门站、中正纪念堂站为分界,西门站以北(东)为松山线,西门站到中正纪念堂站为小南门线,中正纪念堂站以南则为新店线。本线路在新北市新店区境内,有一条自七张站分出的小碧潭支线。目前为台北捷运和所有营运线路皆能站内转乘的线路[注 4]。
![]() |
Remove ads
概要
松山新店线属于高运量系统,全线皆为地下线路(小碧潭支线为地下至高架路线);线路东起松山站,沿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天水路后向南转,沿塔城街、中华路至西门站,接着继续沿中华路至爱国西路,向东转至中正纪念堂站,再向南转沿罗斯福路穿过景美溪,之后沿北新路至终点新店站,全长21.3公里。
在台北捷运路网开通的初期,台北捷运公司曾以绿线的名称称呼初期线路之一的新店线,并将绿线的范围延伸至后续通车的小南门与松山线。2014年10月11日,为了配合松山线的通车,台北捷运公司公开新的线路命名规划,将跨线路运行的松山线与新店线整并为一条线路,并定名为松山新店线,另外又为了便利外国旅客的理解,而增加了3号线的线路编号。2016年台北捷运公司宣布于10月开始分阶段进行车站站名增加编号作业,以“线路颜色英文字首”加“车站序号数字”为编码原则,原3号线调整为编号“G”。[2]
在1999年新店线开通后便与淡水线采用列车跨线路运行的方式营运,因此常被合称为“淡水-新店线”,而“西门-中正纪念堂”之间,则另行设置小南门线独立营运。直至2013年时,为了配合信义线通车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线路调整,由于当时北段的松山线(西门站-松山站)仍在兴建中,因此新店线列车仍暂时保持与淡水线直通行驶,在中正纪念堂站透过渡线由新店线轨道换轨驶入淡水线,同时小南门线向南延驶至台电大楼站以补足“北投-台电大楼”取消后的运能。2014年松山线通车,松山新店线全线完工,线路再次进行调整,新店线不再与淡水线跨线路运行,小南门线也取消独立营运,改成松山线-小南门线-新店线直通行驶。
本线路“中正纪念堂-台电大楼”段于2013年7月31日起正式采用列车入站广播提示,使用的列车开始是只有区间车“北投-台电大楼”列车使用,随信义线通车、小南门线延伸至台电大楼站、“北投-台电大楼”列车正式取消后,由于此路段出现三种列车[注 5]行经,为加以辨识,所有列车于此路段都采用列车入站广播提示(仿照中和新芦线)。
本线路除了松山线(北门站-松山站)皆装设高站台门以外,其余车站(西门站-新店站及小碧潭站)皆装设低站台门。成为台北捷运路网中第三条全线都装设站台门的高运量捷运线路。
于环状线东环段之可行性研究中,亦有自松山线尾轨延伸至内湖地区、剑南路站之规划,惟基于高运量之硬件限制无法进入内科地区,而由环状线延伸较具效益。
Remove ads
历史
过往台北铁道会社与台湾铁路管理局曾在今日新店线的所在位置上经营过一条地面铁路线路——新店线,该铁路线已经在1965年废线,和今日的台北捷运新店线几乎重叠[3]。
- 1999年11月11日:“古亭-新店”段随新店线全线完工而正式通车启用,新增营运区间“淡水-新店”。
- 2000年8月31日:“中正纪念堂-西门”段(小南门营运区间)正式通车启用,为独立运行区间。
- 2001年9月17日:纳莉台风侵袭台湾,新店线古亭站以北及小南门线全线淹水,台北捷运所有线路停驶,9月19日起新店线采“新店-古亭”模式行车;而因为行控中心无法运作,营运部分只能降低车速及拉长班距。
- 2001年12月:全线恢复正常营运。
- 2004年9月29日:“七张-小碧潭”(小碧潭支线)启用,为独立运行区间。
- 2006年8月19日:松山线开工。
- 2008年12月31日:地底开挖作业于南京东路三段环亚大楼前(南京复兴站-台北小巨蛋站间)挖到固定该大楼地基的数条地锚,潜盾机一度受困,因担心贸然拔除地锚影响大楼结构安全,该路段暂时停工。[4]
- 2009年1月14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发表声明,松山线施工挖到环亚百货大楼地锚不影响松山线通车时程,该路段潜盾隧道预定2010年9月以后进行钻掘施作。
- 2010年10月27日:8点34分中正纪念堂站一列北投方向列车传出制动系统异常而停驶,“台电大楼-台北车站”路段改采单线双向模式营运,全线延误状况至10点左右方告解决,淡水线全线约2万多人次受到影响。
- 2010年11月3日:松江南京站随新庄线站台通车开放使用,松山线站台不开放载客。
- 2011年12月7日:因北门站在塔城街与郑州路间挖到9支地下障碍物的H型钢,导致工期延宕四至六个月。
- 2012年7月:松山线潜盾隧道全线贯通。
Remove ads
- 2014年11月15日:松山线正式营运并和新店线连接,全线通车[7]。381型列车(545/546)成为通车的首班列车,于上午六点由松山站开出。
- 2016年9月13日:凌晨4点12分一辆轨道工程车在小南门站正要离开往松山方向时,突然发生车轮偏移脱轨造成工程车动弹不得,由于工程车重量过重加上轨道空间狭窄导致修复不易,甚至已到营运时间无法修复完成,随后捷运公司立即采取小南门站至中山站以单线双向营运,并启动公馆站至西门站公交车接驳作业[注 7],直到15点41分完成初步修复作业后将工程车移往西门站北侧的渡线上暂时停放,经巡轨检查作业完成后于17点39分恢复全线正常营运。此脱轨事故造成影响营运长达11小时及影响旅客1万5千人左右[8]。
- 2016年10月:台北捷运公司宣布开始分阶段进行车站站名增加编号作业,以“线路颜色英文字首”加“车站序号数字”为编码原则,原3号线调整为编号“G”。[9]
- 2018年4月:随着小南门站的低站台门投入使用,至此本线路之主线路段的所有车站皆有站台门。
Remove ads
列车营运模式
目前营运模式:
- “松山-新店”列车:全程列车。
时间:2014年11月15日起
- “松山-台电大楼”列车:区间列车,非高峰时段(或者是台风期间)不开行。
- “七张-松山”列车:加班车,平日高峰前开行。
时间:2014年11月15日起
- “大坪林-松山”列车:转运列车,0:00正班车过后加开。
时间:2020年1月31日起
- “北门-松山”列车:转运列车,“大坪林-松山”转运列车过后再加开。
时间:2017年3月2日起
- “南京复兴-新店”列车:转运列车,0:00正班车过后加开。
时间:2014年11月15日起
松山新店线车次编号:
- 301~335:“松山-新店”全程列车/“松山-台电大楼”区间列车
- 371:小碧潭支线
废止营运模式:
- “淡水-南势角”列车:1998年新店线通车路段与中和线及淡水线直通的营运模式。
时间:1998年12月24日-1999年11月10日
- “淡水-新店”列车:新店线自1999年通车后便直通淡水线,直至2014年11月14日因应隔日松山线通车,新店线不再与淡水线直通营运,改与松山线直通营运,开行最后列车后取消。
时间:1999年11月11日-2014年11月14日
- “北投-南势角”列车:1999年因新店线全线通车而调整的营运模式。
时间:1999年11月11日-2012年9月29日
- “北投-台电大楼”列车:2012年因应新芦线与中和线贯通,为补足原“北投-南势角”区间班距而加开的区间车。
时间:2012年9月30日-2013年11月23日
- “台北车站-南势角”列车:“北投-南势角”列车于晚上11时后的变更模式。东门站通车、路网整并后因评估运量不足而废止。
时间:1999年11月11日-2012年9月29日
- “台北车站-台电大楼”列车:“北投-台电大楼”列车于晚上11时后的变更模式。信义线通车、路网整并后因评估运量不足而废止。
时间:2012年9月30日-2013年11月23日
- “西门-中正纪念堂”列车:小南门线独立区间,2000年与板南线“龙山寺-新埔”路段通车后为不影响正线营运而先独立为一个区间。
时间:2000年8月31日-2013年11月23日
- “西门-台电大楼”列车:2013年信义线通车后因应原“北投-台电大楼”模式取消,为补足原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的班距,原小南门线直接延驶至新店线台电大楼站。
时间:2013年11月24日-2014年11月14日
- “中山-松山”:桃园机场捷运线通车前的转运列车,“古亭-松山”转运列车过后加开。
时间:2014年11月15日-2017年3月1日
- “古亭-松山”:环状线通车前的转运列车,0:00正班车过后加开。
时间:2014年11月15日-2020年1月30日
使用列车
营运时间与班距
- 平均班距:
- 平常日(周一至周五)
- 高峰时段(07:00~09:00,17:00~19:30):台电大楼以北之区间约3分钟,公馆以南之区间约4~6分钟。
- 平峰时段:6~8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
- 例假日(周六、周日及国定假日)
- 06:00~09:00:约8~10分钟。
- 09:00~23:00:约6~8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10]
- 平常日(周一至周五)
车站
- 岛式站台:松山-南京复兴、中山、小南门、台电大楼-大坪林、新店
- 侧式站台:松江南京、北门、七张、新店区公所、小碧潭
- 叠岛式站台:西门、中正纪念堂、古亭
纪念章
- 线路戳章
于车站戳章推出前,仅有线路纪念戳章,分别为:
- 新店线:新店碧潭吊桥。
- 车站戳章
本线于2015年2月11日开始采用“车站专属纪念章戳”,各站的纪念章如下[11]:
- 松山站:
- 饶河街夜市招牌、松山慈祐宫、胡椒饼。
- 南京三民站:
- 麦帅一桥、戏偶(指涉偶戏馆)。新版为台北机厂,旧版为京华城。
- 台北小巨蛋站:
- 小巨蛋、台北田径场。
- 南京复兴站:
- 该站站体、兄弟大饭店。
- 松江南京站:
- 四平阳光商圈、纸博物馆、袖珍博物馆。
- 中山站:
- 台北之家、百货公司、木工桶(指涉林田桶店)。
- 北门站:
- 台北府城北门、台北邮局、相机。
- 西门站:
- 西门红楼、中山堂、电影影带、琵琶。
- 小南门站:
- 国立历史博物馆、植物园荷花池畔、小南门。
- 中正纪念堂站:
- 中正纪念堂、鸽子。
- 古亭站:
- 纪州庵、师大红楼与喷水池、南昌公园。
- 台电大楼站:
- 敬字亭、台电大楼。
- 公馆站:
- 自行车、台大校门、傅钟与椰林大道、自来水博物馆。
- 万隆站:
- 台北花木批发市场、景美运动公园、义芳居古厝。
- 景美站:
- 仙迹岩步道及凉亭。
- 大坪林站:
- 该站捷运共构大楼、刘氏的文记堂。
- 七张站:
- 该站捷运共构大楼、原野公园。
- 新店区公所站:
- 大香山慈音岩、枫香大道。
- 新店站:
- 碧潭吊桥、天鹅船、碧潭刻字。
- 小碧潭站:
- 该站站台、远方的阳光桥。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