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水信义线

台北捷運營運路線,可分為淡水線、信義線和新北投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水信義線
Remove ads

淡水信义线,线路代号为R,线路代表色为红色,是台北捷运一条营运中的高运量线路及台北捷运唯一一条有高架路段与平面路段的高运量线路,也是目前高运量线路最长的一条线路。依兴建期间与阶段营运所使用的线路名称,此线路又可再细分为淡水线信义线两路段,两线以中正纪念堂站为分界,以北为淡水线,以东为信义线。除了主线外,北投区境内设有一条支线—新北投支线。目前正在兴建象山站东延至广慈/奉天宫的延伸线[2]

事实速览 淡水信义线 Tamsui–Xinyi line, 概览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概要

Thumb
中山站站台

淡水信义线北起淡水站,沿台二乙线台二线淡水河岸间路廊过关渡隧道关渡,接着大致沿中央北路南侧至北投,之后大致沿东华街西安街间路廊至士林,穿过基隆河后,沿玉门街转入地下,沿线型公园下方至台北车站。之后,线路再沿公园路至中正纪念堂站,接着沿罗斯福路爱国东路南侧、杭州南路信义路福德街向东延伸至广慈博爱园区一带,全长32.3公里。

虽然淡水线是台湾第一条通车的高运量“地铁”线路,但此线路实际上是采用地下、高架与地面线路等多种方式混合配置,在圆山站以南进入民权西路站后皆为地下线路,以北至北投站为高架路线;北投站再以北转为平面线路至红树林站,但终点站淡水却为高架车站型式。至于较晚通车的信义线,则采用全线地下化的方式施作。

本线路除了信义线(东门站象山站)皆装设高站台门以外,其余车站(淡水站中正纪念堂站)皆装设低站台门。成为台北捷运路网中第二条全线都装设站台门的高运量捷运线路。

在台北捷运开通至2014年的早期路网时代,淡水线曾长期与属于绿线的新店线及属于橙线的中和线采用跨线路运行方式营运,因此当时常被称为“淡水新店线”或“北投南势角线”。2012年9月30日东门站通车后新芦线与中和线直通,取消“北投-南势角”的营运模式,改为“北投-台电大楼”的区间车型态。2013年11月24日信义线通车后,“北投-台电大楼”营运模式改为“北投-象山”,“淡水-新店”则继续直通营运至2014年11月14日松山线启用前一天为止。由于台北捷运的线路系统在松山线通车后不再有重大变革,配合松山线的通车,台北捷运公司于2014年10月11日宣布重整营运线路的名称与编号,回归初期规划时的原始设定。除了正式确定“淡水信义线”的线路名称外,也另行增加数字编号称为2号线[3]。2016年台北捷运公司宣布于10月开始分阶段进行车站站名增加编号作业,以“线路颜色英文字首”加“车站序号数字”为编码原则,原2号线调整为编号“R”。[4]

除了主线外,淡水信义线在台北市北缘的北投一带还设有一条支线——新北投支线。新北投支线的前身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北投线,台北捷运利用铁路支线拆除之后的用地修筑捷运线路。此支线与淡水线主线同样属于高运量系统,当初设计时为淡水信义线的主线端点站,但因为沿线弯曲过大,以至于噪音问题没有解决,最终仅以支线方式且一组三节车厢运行,全线皆为高架路线。线路自淡水线北投站向东北分歧,全长仅1.2公里,且除了与主线共用的北投站之外,全线仅有终点新北投站

Remove ads

历史

“淡水-中山/台北车站/南势角”时期

  • 1988年7月:淡水线开工。[5]
  • 1997年3月28日:“淡水-中山”段正式通车启用。
  • 1997年12月25日:“中山-台北车站”段正式通车启用。
  • 1998年12月24日:“台北车站-中正纪念堂站”段正式通车启用(直通新店线“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段、中和线),营运模式为“淡水-南势角”。

“淡水-新店”、“北投-南势角”时期

Thumb
剑潭站
  • 1999年11月11日:因新店线全线通车,淡水线营运模式改为“淡水-新店”、“北投-南势角”。

“淡水-新店”、“北投-南势角”与“西门-中正纪念堂”时期

  • 2001年9月17日:纳莉台风带来大量降雨导致洪水涌入台北车站站台,因此部分路段停驶达3个月。
  • 2002年11月1日:世贸中心站主体工程开工。
  • 2005年7月26日:信义线全面开工。[6]
  • 2010年10月27日:8点34分中正纪念堂站一列北投方向的301型列车(车号:001/002)传出制动系统异常而停驶,“台电大楼-台北车站”段及“顶溪-台北车站”段改采单线双向模式营运,全线延误状况至10点左右方告解决[7],淡水线全线约2万多人次受到影响[8]
  • 2012年9月29日:因应东门站完工启用,“北投南势角”营运模式于当晚23点在北投站开行往南势角最后列车(北投→南势角最后列车:001/002、南势角→北投最后列车:011/012)。

“淡水-新店”、“北投-台电大楼”与“西门-中正纪念堂”时期

  • 2012年9月30日:东门站随新庄线站台通车开放使用,信义线站台不开放载客。另随中和线与新芦线贯通,取消“北投南势角”营运模式,新增“北投-台电大楼”区间车,以补足运能。[9]
  • 2013年11月23日:因应信义线完工通车,“北投-台电大楼”营运模式于当晚11时整于北投站开行往台电大楼的最后列车 (007/008),台电大楼往北投最后列车(019/020) 于当晚11时05分由台电大楼站发车。

“淡水-新店”、“北投-象山”与“西门-台电大楼”时期

  • 2013年11月24日:信义线“中正纪念堂-象山”段通车启用,原“北投-台电大楼”列车取消,营运模式新增“北投-象山”,与原“淡水-新店”交叉发车,班距各6分钟,共同区间班距为3分钟。[10] 381型列车(519/520)及301型列车(003/004)成为通车的首班列车,分别由象山站及中正纪念堂站发车。
  • 2014年10月11日:台北捷运公司宣布营运线路名称与编号,红线定案为淡水信义线并编号为2号线。
  • 2014年11月14日:随松山线通车营运,“淡水-新店”于当晚12:00发出最后列车后台北捷运跨色(线)营运模式走入历史(淡水→新店最后列车:037/038、新店→淡水最后列车:027/028)。[11]

淡水信义线时期

  • 2014年10月11日:台北捷运公司宣布将本线路定为2号线[3]
  • 2014年11月15日:随着松山线通车,“淡水象山”线路开通,淡水线和信义线正式连接营运。
  • 2015年3月31日:信义线东延段R04站因用地无法取得,而R03站与象山站间里程尚于可接受之范围,故捷运局取消设置R04站。[12]
  • 2015年8月8日:“淡水-圆山”段由于苏迪勒台风过境停驶,故自象山站发出列车仅行驶至民权西路站,直到晚上6点恢复全线正常营运。
  • 2016年4月26日:晚上19点34分信义线台北101/世贸站至东门站发生受流异常,导致象山站至台大医院站营运中断,捷运公司立即采取台北车站至淡水站局部营运,并启动象山站至台北车站公交车接驳,直到20点30分异常排除并恢复全线正常营运。
  • 2016年10月:台北捷运公司宣布开始分阶段进行车站站名增加编号作业,以“线路颜色英文字首”加“车站序号数字”为编码原则,原2号线调整为编号“R”。
  • 2016年10月16日:晚上19点40分一辆往大安方向的301型列车(车号:029/030)正要进台北车站时,发生系统异常导致列车无法行进,捷运公司立即采取双连站至大安站以单线双向营运,并启动民权西路站至信义安和站公交车接驳作业,维修人员利用未载客列车以12车连结方式将异常列车停放到中山站至台北车站之间的避车轨暂时停放,直到21点04分恢复全线正常营运。
  • 2016年11月7日:信义线东延段工程动工。[13]
  • 2017年12月21日:16点19分往象山方向列车,在红树林站发生慢速行驶异常,改为忠义站至红树林站间,单线双向运行,也启动北投站至淡水站的公交车接驳,在17点6分恢复正常营运。
  • 2018年9月:随着复兴岗站(2018年8月)的低站台门投入使用,本线路所有站台门工程全数完工。
  • 2019年6月20日:试办“新北投—大安”之直通车,最终因噪音问题而决议终止[14]
  • 2024年10月31日,因康芮台风来袭,高架平面路段从上午11点起停止营运。
Remove ads

列车营运模式

淡水信义线目前营运模式:

  • “淡水-象山”全程列车:
为原本规划的全程车营运模式,2014年11月15日,淡水线正式与信义线衔接直通营运[15],在此以前曾于春节期间、假期疏运淡水站涌入的人潮亦特开此模式与“淡水-新店”列车于淡水站交叉发车。
  • “北投-大安”区间列车:
因北投站以北六站(淡水站、红树林站、竹围站、关渡站、忠义站、复兴岗站)、大安站以东三站(信义安和站、台北101/世贸站、象山站)的运量(特别是平峰时段)不足,故利用北投站的三站台及大安站东侧的袋状轨在平峰时段开行区间车,23时后不开行。
  • “北投-象山”区间列车:
亦属区间车营运模式。仅于高峰、台风天或台北101/世贸站人潮众多时以及跨年42小时不打烊期间行驶,此前为原本信义线通车后在松山线通车前常规的营运模式。
  • “淡水-大安”区间列车:
农历新年限定区间车营运模式。这是“北投-大安”列车于春节期间、假期疏运淡水站涌入的人潮而变更的营运模式。
  • “大安→淡水”:
转运列车,0:00正班车过后加开。
  • “民权西路-象山”全程列车:
台风天及风灾限定营运模式。于台风天高架段与平面段暂停运营时,仅行驶地下段的模式。
台风天若高架段与平面段正常营运,则区间列车营运模式为“北投-象山”与全程列车“淡水-象山”,班距为15分钟(重叠区“北投-象山”为7.5分)

淡水信义线车次编号:

  • 101~127:“淡水-象山”全程列车
  • 131~146:“北投-大安”/“北投-象山”区间列车
  • 150:新北投支线
  • 181、182、183:临时加开班次

淡水信义线未来营运模式:

  • “淡水-广慈/奉天宫”:
信义线东延段通车后原“淡水-象山”的延伸模式。
  • “民权西路-广慈/奉天宫”:
台风天及风灾限定营运模式。于台风天高架段与平面段暂停运营时,仅行驶地下段的模式。
  • “新北投-大安”区间列车:
作为未来新北投线跨线路运行的未来营运模式。
  • “新北投-广慈/奉天宫”区间列车:
作为未来新北投线跨线路运行的未来营运模式。(仅限高峰时段)

使用列车

  • C301型-22列
    • 编组:01/02~43/44
  • C381型-16列
    • 编组:501/502~531/532

营运时间与班距

  • 营运模式:【淡水-象山】、【北投-大安】、【北投-新北投】
  • 营运时间:06:00~24:00
  • 平均班距
    • 平常日(周一至周五)
      • 高峰时段(07:00~09:00,17:00~19:30):约6分钟,北投-象山区间约3分钟。
      • 平峰时段:约8~10分钟,重叠区间约4~5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仅行驶【淡水-象山】模式)。
    • 例假日(周六、周日及国定假日)
      • 06:00~09:00:约8~10分钟(仅行驶【淡水-象山】模式)。
      • 09:00~23:00:约8~10分钟,重叠区间约4~5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仅行驶【淡水-象山】模式)。[16]

车站

Thumb
更多信息 线路, 车站编号 ...

站台配置

纪念章

本线于2015年2月11日开始采用“车站专属纪念章戳”,各站的纪念章如下[17]

  • 新北投站:
北投温泉博物馆
  • 淡水站:
淡水红毛城淡水渔人码头、舢舨舟。
  • 红树林站:
红树林保护区、水笔仔
  • 竹围站:
淡水河岸自行车道、竹围码头、隔岸之观音山
  • 关渡站:
关渡大桥关渡宫关渡自然公园中的水鸟
  • 忠义站:
北投行天宫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樱花忠义山步道。
  • 复兴岗站:
北投机厂、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精神堡垒。
  • 北投站:
该站1号出口、周氏节孝坊、古早味红茶。
  • 奇岩站:
崇仰公园、远方的丹凤山
  • 唭哩岸站:
打石文化、慈生宫、军舰岩
  • 石牌站:
该站出口之汉番界碑、台北荣民总医院台湾蓝鹊
  • 明德站:
磺溪公园里的磺溪、使馆特区。新版为荣华公园,旧版为大台北联合花市。
  • 芝山站:
芝山文化生态公园、台湾戏剧艺术中心、天母棒球场之公共艺术。
  • 士林站:
国立故宫博物院、玫瑰。
  • 剑潭站:
该站特殊造型建筑、士林夜市、圆山保龄球馆。
  • 圆山站:
圆山大饭店、祭孔大典(指涉台北孔子庙)。
  • 民权西路站:
婚纱街、该站1号出口。
  • 双连站:
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双连长老教会、马偕纪念医院
  • 中山站:
台北之家、百货公司、木工桶。
  • 台北车站:
台北车站新光三越百货建筑、台铁、高铁。
  • 台大医院站:
台大医院二二八纪念公园、台湾博物馆前之铜牛。
  • 中正纪念堂站:
中正纪念堂、鸽子。
  • 东门站:
东门市场、小笼包与牛肉面指涉永康商圈。
  • 大安森林公园站:
该站出口体、花卉指涉建国花市。
  • 大安站:
该站高架站体、木棉花。
  • 信义安和站:
临江街观光夜市、文昌家具街。
  • 台北101/世贸站:
台北101、世贸中心。
  • 象山站:
台北树蛙、自然步道。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