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山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山郡
Remove ads

海山郡(日语:海山郡かいざんぐん Kaizan Gun)为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之一,创设于1920年,该郡隶属台北州[1]。其海山郡之名称由来,是因为17世纪时荷兰人称此地为Gaijsan,随后1713年首度有汉人进入此区请垦,向桃园的龟仑社承垦、后来形成海山庄[注 1]海山堡[注 2]

事实速览 海山郡, 国家 ...
Remove ads

简介

海山郡统辖板桥街莺歌街三峡街中和庄土城庄,对照现在位置,即成板桥区土城区三峡区莺歌区树林区中和区永和区[1]。海山郡役所设于板桥街,所址为旧台北县政府,现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台北县治自台北市的旧台北州厅迁至海山郡役所后,海山郡废除,1946年设立海山区[注 3],但1947年便裁撤,之后所属街庄依原本名称独立为并直接隶属于台北县。之后,因人口增长,陆续有原中和析出永和、树林与莺歌分治等。原下辖的乡陆续改制为市、仅三峡及莺歌为镇,复随着五都改制,台北县变为直辖市,全数改为市辖区,除此外大致与日治时期政区规划相同。

郡名由来

海山郡的“海山”之名,学者翁佳音认为是来自17世纪荷兰人称此地为“Gaijsan”,有推测为当地原住民语音译[2],翁佳音推定为西班牙人称“faisán”的荷语变音,意为野鸡、,西班牙文献中记载此地盛产非红喙的石鸡,至今三峡仍留存有“白鸡”的地名。荷兰文献记载的“Spruijt nae Gaijsan”意为(由淡水上溯)“往海山之溪”,学者刘益昌厘订为五股冷水坑溪五股坑溪支流),中村孝志译为“海山川”,往下在关渡的正对岸汇入淡水河,往上至新庄海山口一带。由海山口可往西南通往海山。[3]:69-70,142-149

清代以后有所谓“海山堡”,涵盖今日三莺一带。海山郡设治在板桥,但名称却取自三莺有其典故。此系三峡、板桥两街庄当时实力不相上下,总督府决定郡役所位于板桥之后,考量“民心融和”,故另取三莺之堡名海山作为郡名,稍作调和。相同的例子还有台南州东石郡[4],而台南州北门郡可能亦同。

Remove ads

统计

更多信息 街庄名, 面积 (km²) ...

历任郡守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Remove ads

铁道

设施

名所旧迹

注释

参考来源

参考网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