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青峰

臺灣男歌手,蘇打綠成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青峰
Remove ads

吳青峰(1982年8月30日[3],藝名青峰,臺灣創作男歌手、音樂製作人,樂團蘇打綠創始團員及主唱,也是樂團內主要的詞曲創作者。除了樂團專輯的製作,吳青峰也為眾多華語流行歌手創作詞曲。吳青峰多次被提名金曲獎並獲獎,目前台灣唯一一位金曲獎大滿貫者,曾於2007年第18屆金曲獎榮獲「最佳作曲人獎」、2016年第27屆金曲獎榮獲「最佳作詞人獎」等。吳青峰於2018年開始以個人身分演出、發表作品,2019年發行首張個人錄音室專輯《太空人》,並憑藉該專輯於隔年的第31屆金曲獎奪下「最佳國語男歌手獎[4]。2023年以專輯《馬拉美的星期二》於第34屆金曲獎奪下「年度專輯獎[5]

快速預覽 吳青峰, 男歌手 ...
快速預覽 正體字, 簡化字 ...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吳青峰出生於臺北市,成長於板橋江子翠一帶。吳青峰有一個哥哥、兩個姊姊,是家中的么子。吳青峰高祖父是英國人,因此有十六分之一的英國血統,祖母是滿清格格的後代[6]

吳青峰畢業於文聖國小江翠國中,小學曾加入節奏樂隊。就讀師大附中時曾擔任校刊社社長和美編。2000年以第一名推甄進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後雙主修廣告系、輔修企管系與教育學程[註 1]。畢業時一共修了高達230個學分[6]

吳青峰於求學時代的學業表現突出,高中和大學分別以市長獎[註 2]、系上的總成績第一名畢業。

在蘇打綠成立前,大學時的吳青峰曾和後來擔任團內貝斯手的好友謝馨儀於餐廳駐唱[7],也曾在東森幼幼台打工。

音樂養成歷程

吳青峰的鋼琴和樂理皆是出於興趣自行鑽研,並未接受過正規的訓練。小學時,由於吳青峰的姊姊開始學鋼琴,吳青峰從旁觀察彈法,再趁家中無人的時候自己偷偷摸索練習。吳青峰喜歡逛唱片行,幾乎只聽古典樂,喜歡的作曲家包括德布西薩提等等。當時吳青峰會去圖書館找古典樂的賞析書籍來讀,一面聽CD一面對應著書中的譜和音符[6]

吳青峰因王菲專輯《天空》對流行音樂產生興趣,其後也受孫燕姿張惠妹[8]楊乃文Jeff BuckleyTori AmosBjörk椎名林檎Radiohead齊豫艾敬朴樹許巍等音樂人的影響。

寫作養成歷程

3、4歲時,吳青峰的爺爺即開始教他寫字,家裡有訪客時,爺爺也會讓他表演認字和朗誦報紙,且從小喜歡翻看字典,小學時曾拿多本字典編出一本「精選集」[6],成為他日後作詞的基礎[9]

吳青峰自稱大學以前課外閱讀量並不多,發行專輯後,為求自我提升,才開始有意識地廣泛閱讀[10] 。他認為對他影響最大的書是《莊子》,他為此寫了一首歌叫<男孩莊周>,另外《山海經》和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也都影響了他的寫詞[11]。大學時代的吳青峰還喜歡當代詩人夏宇陳黎,日後的詞作風格部分承襲了前兩者在語言和句法上的實驗精神和解構手法。

早期詞曲作品

吳青峰於高三時初次嘗試音樂創作。當時他參加學校舉辦的音樂競賽「天韻獎」,報了獨唱、重唱和創作組。他在沒有任何作品的狀況下就報了名,隨後寫出第一首作品〈窺〉,當月又接連寫了十幾首歌[6]。後來,他以創作曲〈窺〉拿下創作組冠軍,並以蔡健雅的〈記念〉奪得獨唱組冠軍。吳青峰曾提到,要不是這首歌獲得附中天韻獎創作組第一名,大概不會發現自己會寫歌,以後大概也不會再寫其他歌了[12]

2001年,為了報名政大金旋獎,吳青峰與謝馨儀、史俊威和高中友人新哥一同組成了蘇打綠,並以孫燕姿的〈我要的幸福〉進入金旋獎獨唱決賽,同時以〈遲到千年〉進入創作組決賽[12]。2002年,蘇打綠再次參加政大金旋獎。本次蘇打綠除了以〈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獲得樂團組冠軍,也以〈飛魚〉獲得創作組冠軍,和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四個獎項。

2001至2004年間,吳青峰完成了100多首歌[13]。約有1/2成為蘇打綠的作品,其餘則是於日後陸續提供給其他歌手演唱。2005至2007年間,除了透過蘇打綠發表的作品,吳青峰也分別於 滾石可樂(RockaCola)[註 3]街聲(StreetVoice)等平台發表個人的創作demo。

Remove ads

演藝生涯

蘇打綠時期(2004 - 至今)

 主條目:蘇打綠

2004年5月30日,蘇打綠在政大舉辦《School Rock》演唱會,並發行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後正式出道。此後,吳青峰除了樂團蘇打綠方面的演出、作品發行之外,也陸續以個人身份參與了多種不同的音樂合作。包括:

  • 2004年,舞台劇《踏青去》[註 4]的〈費洛蒙小姐〉,是吳青峰首次為詞作曲[14]
  • 2004年,楊乃文的〈女爵〉,是吳青峰首次為歌手量身創作詞曲[10]
  • 2005年,為川島茉樹代(Makiyo)專輯《魔術代》及劉若英專輯《聽說》合音[12]

個人時期(2018 - 至今)

2017年1月1日,蘇打綠完成最後一場演出後休團。經歷1年的假期和休養,吳青峰於2018年春天正式對外宣告以個人身份重返樂壇,並參與同年5月的春浪音樂節,作為復出的首場表演。

開始個人演藝生涯後,吳青峰嘗試了多種過去未曾涉獵的活動。包括自行摸索正式的電腦編曲、發行以流行樂為製作目標的單曲《Everybody Woohoo》、擔任偶像取向之歌唱選秀節目的選手指導[6][註 5]

  • 2018年6月,參演騰訊視頻製作之歌唱選秀節目《明日之子 第二季》。吳於節目中擔任「獨秀賽道」的評委「星推官」,帶領選手包括蔡維澤許含光、張洢豪、曾育茗[15]
  • 2019年1月,擔綱串講人湖南衛視製作之歌唱選秀節目《歌手2019》,並參與節目競賽[16]
  • 2019年9月,推出個人首張專輯《太空人》,並開啓「太空備忘記」巡迴演唱會,但2020年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而終止。
  • 2020年11月14日、15日,於淡水雲門劇場舉辦《上下冊》演唱會[17],結合音樂表演與與劇場元素,打造全新演出體驗。
  • 2022年8月6、7、13、14日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展覽廳,8月21日於台北花博公園流行館舉行新專輯《馬拉美的星期二》首唱,善用特殊的環境音場,多數歌曲以不揭曉歌曲名稱,改變編曲的方式,提前於專輯發行前進行演出,提供觀眾全新的聆聽與沙龍共創體驗[18],同時於平日期間舉辦展覽分享會,並命名一系列活動為《馬拉美的沙龍》。
Remove ads

風格

吳青峰的歌詞將文學性帶入華語流行音樂,作品題材小至個人生命經驗之凝視、大及社會現象之描寫和諷喻[19]。2009年其作品〈遲到千年〉被選為國中二年級國文教科書[註 6]修辭學教材[20]

吳青峰的表演擅長以混聲(融合偏向頭聲的真音和假音)演唱的中高音,共鳴集中於鼻腔,並能不著痕跡地轉換真假音。以上演唱技巧亦造就了雌雄莫辨的音色[21]。吳青峰的演唱方式,亦與他天生的鼻中隔彎曲有關。

吳青峰的音域介於低音A2至高音C6,共橫跨26度的音程、超過3個八度音[註 7]。是目前華語樂壇中音域極廣的歌手[21]

個人生活

基於個人偏好,早期吳青峰在打字或簽名時,習慣使用「峯」字,歌迷及大眾媒體則較常使用「峰」,兩者為異體字(其中「峯」字未被收錄於Big5碼)。在《你在煩惱什麼》專輯後,吳青峰簽名時則開始改用「峰」字。

吳青峰一向不過生日,不以任何形式慶祝也不收禮,生日當天習慣低調平淡度過。緣由是吳青峰認為自己的出生日即是母親受苦的日子[註 8],生日被他人提起往往令他感到痛苦,他也不喜歡生日被公諸於世。吳青峰曾表示,他的朋友都知道他不過生日[22]

音樂作品

個人EP

更多資訊 單曲 #, 專輯名稱 ...
Remove ads

個人專輯

更多資訊 專輯 #, 專輯名稱 ...

個人數位單曲

更多資訊 年份, 名稱 ...

合唱單曲

更多資訊 年份, 名稱 ...

詞曲創作

青峰在高三(2000年)憑人生第一首創作──〈窺〉得到附中天韻獎。青峰創作不輟,發表與未發表的詞曲累積達上百首,蘇打綠樂團有九成以上的歌曲由青峰創作。同時青峰也為其他歌手創作詞或曲,以下表列出。

蘇打綠/魚丁糸歌曲
更多資訊 發表 年份, 發表人 ...
吳青峰solo歌曲
更多資訊 發表 年份, 發表人 ...
寫給他人歌曲
更多資訊 發表 年份, 發表人 ...

其他合作

更多資訊 年份, 發表人 ...

主持作品

節目

更多資訊 年份, 頻道/平台 ...

演出作品

微電影

更多資訊 名稱, 發行日期 ...

迷你劇集

MV

演唱會

《太空人》

太空備忘記(2019—2020年)

更多資訊 日期, 地點 ...
《冊葉一:一與一》

16葉(2020年)

更多資訊 日期, 地點 ...

上下冊(2020年)

更多資訊 日期, 地點 ...
《馬拉美的星期二》

馬拉美的沙龍(2022年)

更多資訊 日期, 地點 ...

馬拉美的戶外沙龍(2022年)

更多資訊 日期, 地點 ...

牧羊人的星期三(2023年)

更多資訊 日期, 地點 ...
其他演唱會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2024—2025年)

更多資訊 日期, 地點 ...


擔任他人演唱會嘉賓
更多資訊 日期, 國家/地區 ...

出版作品

書籍著作

更多資訊 名稱, 發行日期 ...

獎項紀錄

金曲獎

更多資訊 年份, 獎項 ...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更多資訊 年份, 獎項 ...

Hit FM年度十大專輯/HITO流行音樂獎

更多資訊 年份, 獎項 ...

其他獎項

更多資訊 年份, 典禮 ...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