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州地鐵12號線
2025年开通的广州地铁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州地鐵12號線是廣州地鐵的路線之一,屬於都市軌道運輸系統[3]。該線途經白雲、越秀、海珠和番禺區,其中西段(潯峰崗—廣州體育館)和東段(二沙島—大學城南,不含赤崗)於2025年6月29日開通,剩餘中段及東段赤崗站仍在建設中。
Remove ads
概要
12號線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是線網規劃中「X」型對角線中的其中一條(另一條為10號線)[4]。
路線起始於白雲區潯峰山東路金沙洲路口,沿潯峰山東路向東北行進,穿越珠江和沉香沙島後進入廣海路,向東穿越廣清高速、嘉忠物流中心、增埗河後轉入西槎路、德康路。其後路線轉向北下穿富康村北部、京廣鐵路、金源村西部,經過國鐵廣州白雲站東側;隨後路線轉向東沿白雲二線至齊富路行進,之後向東南轉入白雲大道往南行進,穿越廣園中路與環城高速高架橋後向東南方向穿越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南部的雕塑公園。之後路線掠越麓湖,再分別穿越內環路和廣深鐵路。然後線路轉向南穿越環市東路後沿建設六馬路行進,於東風路口往東南斜穿烈士陵園後,沿東川路行進。然後線路轉向東南方向穿越內環路後進入東湖路,經過東山湖公園後路線轉向東南穿越珠江後進入二沙島,大致沿大通路、煙雨路行進,經過島上的廣州發展公園。其後路線轉向東南穿越珠江,然後沿藝洲路向東行進。之後線路在雙塔路與赤崗涌交叉處轉向東南,經過獵德大橋後沿著黃埔涌南岸往東,然後轉向東南沿赤沙涌行進,穿越華南快速幹線,轉向東進入新滘東路。線路隨後轉向南進入科韻路,分別穿越廣州環城高速、侖頭海後進入官洲島,穿越官洲河後進入廣州大學城中軸線往南行進,下穿中心湖公園後最終抵達終點大學城南站。另外,規劃亦預留在大學城北站分岔出一條支線,往西南方向前往廣東科學中心一帶。
十二號線全長約37.6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置25座車站;平均站間距約1.5公里,最大站間距2.34公里,為中醫藥大學站至麓湖站區間,最小站間距0.82公里,為棠涌站至新市墟站區間。本線將在西洲站西北偏北設置槎頭機廠,鄰近13號線凰崗站;以及在大學城南站西南側,即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以南地塊設置大學城南停車場[5]。同時興建白雲文化廣場主變電站和擴建自8號線赤沙滘變電站的花崗主變電站(與11號線、18號線共用)為車輛供電。
另外,潯峰崗北站至西洲站區間隧道途經佛山市南海區境內,但未設置車站[6]。

Remove ads
歷史
1997年《廣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最終報告)》的6號線即為現時12號線的雛型。當時的路線起自槎頭,沿西槎路、德康路、崗貝路向西行走,經過舊機場後轉向南沿白雲大道南行進,隨後轉入大金鐘路、廣園路向東,進入天河區後再轉入天壽路,然後沿天河東路、獵德大橋一直向南,隨後轉向東南,最終大致到達石榴崗。
2003年方案中,該線改名為9號線,並在廣州大道中轉向南,隨後依次轉入天河北路和中山大道,一路向東至大沙地路,最後進入夏港大道,以黃埔客運港為終點。2005年對該方案作出微調,9號線編碼改為14號綫,其與5號線交換茅崗立交以東路段,並在茅崗立交南邊交匯,14號線改為經黃埔東路、舊107國道,並沿荔新大道大幅延長,進入增城市荔城鎮。
後來在2008年方案中,原14號線被分拆,大金鐘路以北路段成為現有12號線的一部分,並改為大致向東南方向延長,成為西北東南斜穿線。廣州地鐵總工程師陳韶章同期作出的《廣州地鐵技術創新回顧與思考》主題報告中,提及需拆解已經建成的4號線,將大學城南以南一段拆出並併入12號線,作為線網規劃中的「X」型對角線的其中一條[7]。雖此計劃最終被擱置,但12號線南段因而被規劃為與4號線官洲至大學城南段並行三站。而廣園路、天河北路至中山大道華景新城一段成為當時環線(現11號線)的一部分,東段天河公園以東至新塘站之間的一段成為現時13號線的一部分,荔新大道一段則成為現時16號線。此外西段以槎頭為終點站,並預留延伸至南海區里水鎮的條件[8]。
為改善金沙洲地區出行條件,2014年5月28日召開的市規委會上決定將12號線往西延長至金沙洲,接駁6號線潯峰崗站[9],不再接入里水[10]。2016年,因城際廣佛環線改為在科學中心設站,12號線調整終點站至科學中心,以完善接駁;大學城南停車場亦調整為科學中心停車場[11]。
2017年,因應新建國鐵棠溪站(現廣州白雲站)的接駁要求,12號線西段線位稍作修改,往北繞行,取消白雲公園、崗貝站,新增南航新村、新市墟、白雲文化廣場、雲溪公園站;同時路線因故不再接駁科學中心,取消北亭及科學中心站,恢復大學城北和大學城南站[12]。同年3月,包含12號線在內的廣州地鐵三期建設規劃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覆[13]。同年8月環評報告中,麓景西路站變更為恆福路站[14]。2018年3月的環評中,受土地協調影響,本線停車場恢復為大學城南停車場,棠溪機廠亦調整為槎頭機廠[15]。同年6月,棠溪站和雲溪公園被調整為轉乘站[16]。

本線於2018年11月19日正式開工建設[17]。
2020年11月24日,官洲站主體結構封頂,為全線首座封頂車站;同年12月28日,官洲至大學城北區間盾構始發,為全線首個[18]。
2022年7月27日,全線開始部分貫通區間鋪軌[19];同年8月29日,建設六馬路站開始進行地鐵施工,為12號線和13號線二期最後開工的車站[20]。
2023年1月,本線唯一採取礦山法進行施工的隧道,即赤崗至嶺南廣場站區間順利貫通[21]。同年4月,潯峰崗至潯峰崗北站雙線區間通過工程驗收,是12號線施工工程中首個通過工程驗收的區間[22]。
2023年5月15日,侖頭鋪軌基地舉行軌道工程首鋪儀式,標誌著12號線南段進入正線鋪軌階段[23]。2024年4月,隨著嶺南廣場至赤崗區間隧道雙線貫通,12號線南段(嶺南廣場至大學城南)盾構隧道全部貫通、車站全部封頂[24]。同年6月初,12號線大學城南至二沙島段短軌貫通[25],並於6月下旬完成長軌貫通[26]。8月,12號線東段實現電通[27]。
2024年9月末,大學城南停車場完成「三權」移交,是全線首個完成移交的工點[28]。同年11月1日,東湖站(不含)至大學城南停車場段完成熱滑試驗,其軌行區完成「三權」移交[29]。同年12月,西段(潯峰崗至雲溪公園(不含))軌行區及槎頭機廠完成三權移交[30],東段的赤沙北和官洲亦成為首批完成「三權」移交的車站[31]。
12號線原計劃於2023年竣工,但由於建設進度不理想,廣州當局2022年將預計竣工時間延後至2024年[32];該年廣州地鐵計劃先行開通東南段,但因海珠段個別車站建設緩慢,加上地鐵方面對東南段營運方式尚未定論,該方案最終未能實施[33]。
Remove ads
2025年6月29日12時,西段(潯峰崗—廣州體育館)和東段(二沙島—大學城南)開通營運[34]。其中東段的赤崗站由於建設進度落後,因此無法與其它車站同步開通[35]。
車站
12號線共設有25座車站。開通初期有17座車站投入服務(東段8座、西段9座)。
Remove ads
12號線目前西段設有3個轉乘車站;東段除赤崗站外,設有4個轉乘車站供乘客轉乘。
- 開通時投入使用
- 潯峰崗站:轉乘6號線。6號線為高架車站,建設時未作出預留;12號線為地下車站,為站廳通道轉乘。
- 聚龍站:轉乘8號線。8號線建設時已預留擴建條件,本線建設時再興建本線的月台。設計為月台T型節點式轉乘。
- 白雲文化廣場站:轉乘2號線。2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且兩線車站距離較遠,12號線建設時增建轉乘通道連接現有2號線車站。
- 赤沙站:轉乘11號線。本線由11號線統一設計、同步施工,為雙島四線月台平行轉乘。
- 官洲站:轉乘4號線。4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需通過車站大廳轉乘。
- 大學城北站:轉乘4號線。4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需通過車站大廳轉乘。另外本站亦預留未來分岔出12號綫支綫的條件。
- 大學城南站:轉乘4號線和7號線。4號線和7號線建設時均未作出預留,需通過車站大廳轉乘。
- 未來轉乘站
- 西洲站:轉乘13號線[4]。本站兩線車站由13號線統一設計、同步施工,為月台T型節點轉乘。
- 廣州白雲站:轉乘24號線。車站設於國鐵白雲站東廣場,地鐵樞紐車站隨國鐵車站統一設計,同步建成。12號線將建成三島四線式月台,其中12號線使用中間的兩條路軌和中央的島式月台,24號線將使用外側的兩條路軌,外側兩個島式月台供12號線和24號線實現月台平行轉乘[36]。
- 新市墟站:轉乘14號線。兩線車站統一設計,同步施工,為月台T型節點轉乘及站廳轉乘。
- 中醫藥大學站:轉乘11號線。兩線大致平行,本線由11號線統一設計,同步施工,預留疊式島式轉乘,12號線在上,11號線在下。
- 建設六馬路站:轉乘13號線。本站由13號線統一設計,同步施工,預計為月台及站廳轉乘;同時計劃設有轉乘廳連通5號線淘金站,實現三線之間轉乘。
- 烈士陵園站:轉乘1號線。1號線建設時未作出預留,12號線車站建設有轉乘節點,分別連接兩線站廳和月台。
- 東湖站:轉乘6號線、10號線。10號線、12號線兩線車站由10號線統一設計,同步施工,預留疊式島式轉乘,12號線在上,10號線在下;6號線建造時沒有作預留,需經站廳通道轉乘。
- 赤崗站:轉乘8號線,為站廳轉乘。8號線建造時未作出預留,12號線建設時對8號線站廳進行擴建。
- 設有預留的轉乘站
Remove ads
行車安排
目前12號線西段(潯峰崗—廣州體育館)和東段(二沙島—大學城南)均執行單一交路,東段全程約23分鐘,西段全程約21分鐘。兩段的高峰期行車間隔均為約6分鐘。
列車

12號線使用6節編組A型中國標準地鐵列車。其滿足GoA4級全自動駕駛條件,最高時速80公里[37]。
本型列車共購置282輛/47列,由中車株機及其子公司廣州中車製造。首列車(12x009-010)已於2024年4月底運抵大學城南停車場[38]。開通初期上線23列,其中東段12列、西段11列[39]。
未來發展
本條目或章節是關於正在建設或詳細規劃中的公共運輸計畫。 |
因建設進度落後,12號線中段和東段的赤崗站未能在2025年開通[40]。其中東段僅能開通至二沙島站,未能開通至下一站東湖與6號線及10號線接駁。地鐵方面此前曾考慮通過「拉風箱」方式接入東湖站,但會影響東段發車間隔,無法滿足高峰期客流需求,因此放棄了該方案,以期提高服務水平[41]。
根據規劃,12號線未來將在大學城北站分出支線,向西南途經北亭村、廣東科學中心後,再向南跨越新造水道到達陳邊村,與規劃43號線交匯[42][43]。大學城北站已預留支線的車站結構,並具有支線向北拆解延伸成獨立新線的條件。當局亦規劃43號線東段(陳邊-廣汽基地)初期納入12號線支線實施,以完善廣州國際創新城、蓮花灣、廣汽基地片區的交通覆蓋[44]。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