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無情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無情對,為對聯中的一種特殊形式,以毫不相干事物但工整來表現幽默

說明

無情對也稱「諧對」[1]。無情聯被認為起源於唐宋之間,《全唐詩話》載溫庭筠以白頭翁和蒼耳子為對,或認為是最早的無情對,到清末時興盛[2]。 注意,無情對創作上採用借義相對的手法,以「字對工,意離遠」,以字面上對得愈工整,兩聯意思相離愈遠,愈顯妙趣[2]

無情對不是什麼

  • 無情對不是錯對,對仗、詞性有誤,但內容相關,則屬於錯誤。內容不相關,則不屬於對聯。
  • 無情對不是口號,例如:「春風那個吹,一班輸過誰?」這個本身不屬於對聯。但是,若口號上下聯可以起到對仗,則屬於無情對,且為妙對。
  • 無情對不是拼湊句,例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識彎弓射大雕。」屬於拼湊句,不屬於對聯。但是,若拼湊句上下聯可以起到對仗,則屬於無情對,且為妙對。
  • 無情對不是無含義或常用稱呼對聯,例如:
    「123,456。」、「ABC,XYZ」(都是無意義字符)
    氯化鐵硫酸銅。」(X化X、X酸X太常見)
    氯化鈉山打根。」(前者可變項太多)
  • 無情對不是故意成對來罵人或捧人的話,另一聯必須有實際含義。例如:「細羽家禽磚後死,粗毛野獸石先生。」此類諷刺,屬於妙對。如若:「東方神起,西邊鬼落。」出自2008年,百度貼吧罵戰中,東方神起反對方之口。雖然逐字逐句相對,但因為後者僅為罵戰生造詞彙,故不能成為對聯。
Remove ads

無情對常見模式

著名例子

範例:

此兩句載於徐珂的《清稗類鈔.詼諧類》,為張之洞在陶然亭宴客會友,他對回「果然一點不相干」。然後張之洞改以「陶然亭」為出句,李侍郎道:「若要無情,非閣下之姓名莫屬矣」,回以「張之洞」。[2]

陶然亭為北京一風景名勝,而張之洞則為清朝名臣,二者無關聯,因為其屬於妙對,所以在很多小說、影視作品中,常用於給故事人物起名。

範例

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受到時人譴責。蘇昆名丑楊鳴玉在「水漫金山」戲劇故意對穿黃色外褂上台的鱉精作諷刺,卻楊鳴玉因此事被害死。因此有人為楊鳴玉作此副輓聯。[2]

範例

相傳曾國藩常為愛妾洗腳,且曾國藩昔年殿試只考取「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遭到功名較高的幕僚譏諷。或傳是左宗棠與曾國藩互相調侃的故事,雖無法考究,但成為經典。

範例

作家木心在紐約講述世界文學時,提及其少時所做對聯。

範例

末文人何淡如(1820-1913)所作[1],上述三對均為傳世經典。

範例

馮夢龍《古今譚概.談資部》第二十九之「隨口對」,載為明成祖與解縉所對。[2]

範例

1932年,陳寅恪在清華大學中文系國文試卷中出此「孫行者」作無情對,若對「豬八戒」非正確。陳寅恪以對「胡適之」為答案,有學生對以「祖沖之」而令陳寅恪讚賞。[5]

範例

現役聖安東尼奧馬刺法國籍球員,出生於2004年的維克托·文班亞馬,因其身高修長,三分球投射精準,被球迷譽為「法國高炮」。恰巧,「」、「」都是融匯古今的學科,「」、「」都是人類生態系統,「亞」、「高」在無機化學均為表示價態的高低的用語,「馬」、「炮」均為中國象棋的棋子。這句話在讚揚了維克托·文班亞馬的同時,也鬼使神差地形成了一副對聯。

範例

出自電視劇《家有兒女》,不是單純人名對人名,是「」、「」諧音「下」、「上」。在第一部第10集《角馬的故事》劇情中,夏東海提及到自己朋友尚西山。

範例

「快取」、「緩存」分別為「Cache」的台灣翻譯和中國大陸翻譯。巧合的是,雖然一個是音譯、一個是意譯,但「緩」、「快」;「存」、「取」正好各自對應,並為反義詞。

Remove ads

其他例子

Remove ads

註釋

錯例

參見

參考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