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照市

中國山東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照市
Remove ads

日照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市境北與青島市濰坊市相連,西和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東瀕黃海。地處魯東丘陵區,地勢北高東低,北部為五蓮山。主要河流有沭河濰河傅疃河潮白河繡針河等,市人民政府駐東港區北京路198號。對外貿易和漁業是日照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日照港是魯南沿海的重要港口。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2];舉辦過多次中國水上運動會,有「水上運動之都」之稱[3]。2022年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由日照市獨立承辦。

快速預覽 日照市,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先秦至晚清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舊石器時代早中期 ),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著自己的文化。據考古工作者考證,在莒縣陵陽河、東港區兩城鎮等地,已發現了一些屬於舊石器時代早中期(北京猿人時期)和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大汶口文化遺存和山東龍山文化遺存。

時期,日照屬東夷。《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說,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東夷之士」。今秦樓街道馮家溝村東南有姜公台,傳說即為太公釣魚處遺址。《史記》亦說他是東海上人。《齊乘》說:「太公,海曲縣東呂鄉人」。

西周戰國前期,日照地屬於莒國魯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徙都琅琊(今琅琊鎮),日照地歸楚簡王元年(前431年),楚滅莒,以莒為邑,日照地又屬楚,後屬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將樂毅伐齊,入齊都臨淄。齊王奔莒,莒人立齊王子法章為襄王。前270年,齊將田單破燕軍,盡復齊失地,迎齊襄王回臨淄。日照地屬齊。前255年,楚又北侵,取,封魯君於莒。日照地亦為國所占。前223年,滅楚,日照地又歸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日照為莒縣之東境,屬琅琊郡

西漢時,日照地區始置縣,名海曲,屬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漢元帝時,封城陽荒王子光為崑山侯。日照之西半境(今五蓮縣)屬崑山侯國。東漢時,廢崑山國,日照更名為西海縣,屬琅琊國

三國魏時,廢西海縣,併入莒,屬青州城陽郡西晉初年,沿魏制。

宋明帝失淮北,日照地區隨莒縣歸北魏南青州東莞郡(今沂水)。529年置梁鄉縣,故址今東港區兩城鎮,屬膠州東武郡。北周改南青州為莒州,郡縣仍舊。隋代日照地屬琅琊郡莒縣。

唐代,日照地隨莒縣屬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五代因之。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密州。1087年,置日照鎮,仍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後日照鎮劃入膠西縣,改京東東路為山東東路

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升日照鎮為縣,仍名日照,縣治於今日照城,屬益都府莒州

元代,日照縣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益都路莒州。明初,日照屬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洪武年間,為防倭寇,於縣之南境置安東衛

1668年發生郯城大地震,臨沂死亡5萬人。

清初,沿明制。清雍正八年(1730年)升莒為直隸州。1734年置沂州府,降莒州為散州,日照屬沂州府乾隆七年(1742年)裁安東衛併入日照縣,置安東衛巡檢司。

Remove ads

中華民國

  • 1913年2月,入膠東道
  • 1925年冬,改屬琅琊道
  • 1928年,撤道制直屬於山東省政府。
  • 1936年2月,隸屬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日照縣政府仍隸屬該公署。
  • 1940年3月16日,中共領導下的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 1941年1月,隸屬莒、日、臨、贛四縣聯合辦事處,後四縣聯合辦事處改為濱海各縣行政聯合辦事處。
  • 1941年8月,隸屬濱海專員公署。
  • 1944年6月,隸屬濱海區濱中行署(三行署)。
  • 1945年4月,濱海專員公署改為行政公署。
  • 1946年7月,濱海行政公署改為濱海行政專員公署,日照屬該署。
  • 1948年8月,隸屬魯中南行政公署第六專署,次年7月改稱濱海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50年日照劃歸沂水專署。1953年8月,又入膠州專署。1956年5月,改屬臨沂專署。
  • 1979年,中國交通部等部委選定日照縣南的「石臼所」,建設深水港——石臼港。深刻影響城市發展[4]
  • 1984年4月,臨沂行署石臼港辦事處建立。
  • 1985年3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日照縣和石臼辦事處改為日照市,仍隸屬臨沂行署,5月正式辦公。
  • 1989年6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1月5日對外正式辦公。
  • 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設區帶縣,將原屬臨沂地區莒縣濰坊市五蓮縣劃歸日照市,同時成立東港區
  • 1993年5月29日,設立嵐山辦事處,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2004年,嵐山辦事處撤銷,成立嵐山區
  • 1993年8月20日,成立日照開發區,2002年2月更名為日照經濟開發區;201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開發區的政策。
  • 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覆設立山海天旅遊度假區。
  • 2011年12月,設立日照國際海洋城工委、管委,作為行使市級管理權限的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並將濤雒鎮整建制劃歸日照國際海洋城管理;同時設立日照國際海洋城投資公司,開展海洋城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
  • 2016年12月,撤銷日照國際海洋城工委、管委。
Remove ads

地理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59平方公里。氣候為半濕潤的暖溫帶季風氣候大陸性較強,年平均氣溫12.6℃,最冷月1月月均溫-0.3℃,最熱月8月月均溫25.7℃。年平均降水量874毫米。無霜期213天。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平原山丘、水域、濕地海洋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總面積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境內段長76.5公里,流域面積1718.4平方公里;濰河貫穿五蓮縣、莒縣,境內段長121.4公里,流域面積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內大河,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060平方公里。 日照無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嶺、小仕陽3座大型水庫和馬陵、巨峰、戶部嶺、嶠山等10座中型水庫,總庫容95913萬立方米。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繡針河口,全長99.6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0.321平方公里。沿海灘涂7.6萬畝。淺海水域廣闊,10米等深線面積有30萬畝;20米等深線水域適宜養殖面積100萬畝。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更多資訊 日照市氣象數據(1971年至2000年), 月份 ...
Remove ads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日照市委員會 ...

歷任領導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日照市現轄2個市轄區、2個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日照市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更多資訊 日照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0] ...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307.91萬人[14] ,比上年末減少1.64萬人。 其中,城鎮居民人口151.92萬人。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968,365人[15]。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801,01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67,352人,增長5.97%,年平均增長率為0.58%。其中,男性人口為1,509,556人,占總人口的50.85%;女性人口為1,458,809人,占總人口的49.1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48。0-14歲的人口為544,955人,占總人口的18.36%;15-59歲的人口為1,757,495人,占總人口的59.21%;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65,915人,占總人口的22.4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75,835人,占總人口的16.03%。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814,663人,占總人口的61.1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153,702人,占總人口的38.87%。

Remove ads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959,575人,占99.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8,790人,占0.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62,930人,增長5.83%,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4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4,422人,增長101.2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4個百分點。

經濟

農業

省內糧油、水產育苗和生豬基地。沿海盛產80餘種經濟魚類扇貝西施舌等海珍品。

工業

鋼鐵造紙輕工紡織機械化工電力建材食品鹽業等。

交通

Thumb
日照燈塔景區
Thumb
浮來山秋景

社會

教育

公辦高校:

民辦高校:

普通高中:

  • 日照一中
  • 日照實驗高中
  • 日照海曲高中
  • 日照黃海高中
  • 嵐山一中
  • 日照三中
  • 莒縣一中
  • 莒縣文心高中
  • 莒縣二中
  • 莒縣四中
  • 莒縣實驗高中
  • 五蓮一中
  • 五蓮中學(原五蓮三中)
  • 民辦:日照香河實驗學校(高中部)、日照山海中學、日照青山學校

中職:

  • 日照市技師學院

體育

日照是中國「水上運動之都」。

  • 2004年7月,日照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建成啟用,設有燈塔廣場、世帆賽基地、萬平口生態廣場、水上運動基地。[16]
  • 2005年,舉辦國際歐洲級帆船世界錦標賽、世界帆板錦標賽。
  • 2006年,舉辦國際470級帆船世界錦標賽。
  • 2007年、2010年,舉辦中國水上運動會。
  • 2019年,第25屆山東省運動會開幕式主會場所在地——日照奎山體育中心正式開工[17]
  • 2020年,日照國際足球中心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媒體

  • 《日照日報》:1988年1月1日創刊,中共日照市委機關報。
  • 《黃海晨刊》:創刊於2003年,日照日報社主辦。
  • 日照市廣播電視台/日照市廣播影視集團:廣播業務於1991年開始播音,電視業務於同年開播。1995年開辦第二套節目「日照廣播電視台交通生活廣播」(當時稱為日照人民廣播電台經濟生活·服務廣播,又稱「日照經廣」),21世紀初·2002年整合日照市內1家電台及3家電視台並改制為日照廣播電視台。2005年開辦第三套廣播節目「日照廣播電視台音樂廣播」(當時稱為日照廣播電視台文藝體育廣播/日照廣播電視台文體廣播、2014年轉型為音樂電台並更名至今。2015年起因「日照山字河機場」建設需要(無線電系統),頻率從調頻104MHz更改為調頻93.4MHz)。2013年1月11日,日照市第一家全媒體文化產業集團日照市廣播影視集團成立,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制至今。

醫療衛生

  • 日照市人民醫院
  • 日照市中醫醫院
  • 日照市中心醫院
  • 嵐山區人民醫院
  • 莒縣人民醫院
  • 莒縣中醫醫院
  • 五蓮縣人民醫院
  • 五蓮縣中醫醫院
  • 五蓮縣康復醫院

城市榮譽

日照是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優秀旅遊目的地、中國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等;

  • 2007年,由於在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推廣使用領域中取得的傑出成就,獲世界清潔能源獎;
  • 2008年2月,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氣候中和網絡,成為該網絡首個中國先驅城市;
  • 2009年10月,因出色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規劃而獲得聯合國人居署頒發的2009年度「聯合國人居獎」,是中國第十一個獲該獎的城市。

旅遊

著名景區

  • 萬平口風景區
  • 花仙子風景區
  • 竹洞天風景區
  • 沁園春風景區
  • 劉家灣趕海園
  • 磴山風景區
  • 馬亓山風景區
  • 浮來山風景區
  • 五蓮山風景區
  •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 九仙山風景區、龍門崮風景區

名勝古蹟

  • 劉勰故里:山東莒縣浮來山定林寺,相傳始建於南北朝,今存建築為清代重修。主要建築有大佛殿、三教堂、校經樓等。校經樓原名毗盧閣,相傳為劉勰校閱經籍處,寺前有巨石,上鐫「象山樹」三字,落款為「隱士慧地題」,傳即劉勰所書。其所撰《文心雕龍》一書,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名著。
  • 五蓮山:位於五蓮縣境內,環境優美。蘇子曾有詩云:奇秀不減雁蕩。
  • 九仙山:位於五蓮縣境內,與五蓮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
  • 浮來山:位於莒縣境內,山上有劉勰出家的定林寺和編寫校訂《文心雕龍》的校經樓;定林寺內傳說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被譽為「天下銀杏第一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

對外交流

姊妹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