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屆香港立法會選舉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係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之後嘅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會重新選出全部90個議席,原定喺2020年9月6號舉行,其後改咗喺2021年12月19號舉行。呢場選舉普遍被視為係一場由中國共產黨操控嘅一場表演性選舉。
呢場選舉係中共喺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贏到開巷之後輸打贏要,未經香港人同意或者事先諮詢,就強行顛覆香港選舉制度,大幅度削減立法會直選議席數目同比例,恢復返已經廢除咗廿年由小圈子產生嘅選舉委員會議席,同時將政治審查制度化之後嘅第一次選舉。而且由於呢次選舉剝奪咗香港選民嘅真正選擇權,再加上大量政治異見人士因為遭到港版國安法嘅迫害而坐緊監。因此大部分民主派都杯葛呢場選舉,所以呢次亦係首次有主要政治派系明言唔參加嘅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不過,有啲自稱係民主派嘅人出嚟參選,亦引起其他香港人對佢哋政治立場嘅質疑。
由於呢場選舉被絕大多數香港人及國際社會視為非真正自由民主嘅假選舉,所以選舉氣氛亦比以往要低迷,有國際媒體發表社論呼籲香港人杯葛,有啲甚至形容呢場選舉係騙局,而換嚟香港政府嘅恐嚇。
結果呢場選舉喺大部分香港選民嘅杯葛下,即使史無前例咁搞埋邊境投票站,投票率都係得30.2%,成為香港有史以嚟投票率最低嘅立法機關換屆選舉,而當選嗰90條友全部都係畀中共操控嘅親中派。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歐盟等多個自由世界國家都唔承認呢場由中共操控嘅假選舉,同埋嚴厲譴責中共大搞政治迫害。
Remove ads
背景
2020年
2020年6月12號,香港政府刊登憲報,將投票日定喺2020年9月6號[1],提名期由7月18號至7月31號[2]。
2020年7月11-12號,民主派就決定人選進行民主派初選,希望可以攞到過半議席,逼使香港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2020年7月30號,12位民主派候選人畀香港政府強行剝奪資格,包括4位尋求連任嘅議員郭榮鏗、梁繼昌、楊岳橋、郭家麒同埋黃之鋒、岑敖暉、袁嘉蔚、梁晃維、鄭達鴻、何桂藍、劉穎匡、鄭錦滿。有媒體用社交媒體數據分析,指做法引起當時大量市民不滿,喺Facebook就事件嘅留言粗口比率超過20%[3]。
2020年7月31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攞武漢肺炎香港疫情肆虐影響公眾安全做藉口,宣佈引用《香港法例》第241章《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附屬法例第241L章《緊急情況(換屆選舉日期)(第七屆立法會)規例》,強行褪遲一年至2021年9月5號先至舉行立法會選舉,並向中共尋求支持,並強行提呈中共操控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第七屆香港立法會議員嘅任期長度。
不過,呢個決定引起咗好大爭議,民主派陣營認為,親中派陣營係怕輸,擔心會好似上年區議會選舉咁大敗,令民主派無法喺議會乘勝追擊所作出嘅政治決定,粗暴剝奪市民投票嘅權利。呢次決定要由中共介入,係憲制嘅徹底崩塌。被禁參選嘅黃之鋒就話,中共或香港政府無任何基礎去押後選舉,批評香港政府對民主派嘅打壓超出香港同埋國際社會嘅預期[4]。
一篇討論香港社會兩極化嘅學術文章提及,絕大多數選民都唔信納呢個理由,又用星加坡做例子,覺得當時疫情都控制得唔太好嘅星加坡都可以進行大選,用武漢肺炎為理由根本就係藉口。由於民間覺得無辦法表達對香港政府嘅意見,就借一啲事件(例如同年李偲嫣嘅死)製作二次創作嘅作品,去表達對香港政府同激進親中派嘅不滿。文章亦指,政府呢個決定,加劇咗社會嘅兩極化[5]。
2020年8月11號,中共操控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違反基本法第69條,強行通過延長第六屆立法會議員任期唔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任期開始。而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依法產生之後,任期仍然係4年。
2021年
喺2021年3月11號,中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入面,未經香港人同意或者事先諮詢,就強行通過顛覆香港選舉制度,大幅度削減立法會直選議席數目同比例,同時設立政治審查制度。呢個方案被視為香港民主大倒退,而且扼殺民主派參與選舉嘅權利。大量傳媒用『閹割選舉』來形容呢次嘅決議案[6][7],除咗香港民主派同香港嘅學者之外,台灣、美國、澳洲、英國同歐盟都有發聲批評中共扼殺香港民主自由嘅做法。亦因為咁,民主派唔少政黨同領導人物都表明杯葛選舉。
有啲本來係民主派出身,但係後來向親中派靠攏甚至入埋行政會議嘅人,包括湯家驊、馮檢基同狄志遠就有意參選[8]。
2021年3月30號,為咗滿足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嘅所謂「愛國者治港」藉口[9],中共操控嘅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確定立法會議席由70席增加到90席,立法會嘅90個議席以40、30、20比例分配議席,又叫「四三二方案」。具體係選舉委員會界別40席;傳統功能界別30席;地區直選20席[10]。由於直選議席數目大減,立法會已經淪為「橡皮圖章」[11][12]。
Remove ads
選舉制度變動
呢次選舉本嚟同第5屆、第6屆一樣,即係會選出35個地方直選議席同35個功能界別議席,總共70個議席。但係喺中共強行顛覆香港選舉制度之後,選舉有40席係由中共操控嘅選舉委員會產生;30席都係由中共操控嘅功能組別,但係變相直選嘅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就被強行取消;直選議席就由35席強行大幅度削減至20席。三類議席夾埋總共90個,而且全部都要經中共操控嘅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批准後先有得參選。
參選、提名及投票安排一覽
Remove ads
選前各陣營動向
親中派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首次公布參選名單,派出18人參選,其中新人佔過半。再次公布參選名單,再多4人參選[13][14][15][16][17]。
-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派出9人參選,包括參選選委嘅黃國,麥美娟、陸頌雄,以及蔡永強會出選,港島東吳秋北,九龍東鄧家彪,新界西南陳穎欣,勞工界郭偉强及梁子穎[18]。
-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派出8人參選,包括參選選委嘅梁美芬、陸瀚民、鄉議局劉業強、工程界盧偉國、商界(一)林健鋒、工業界(二)吳永嘉、金融服務界張華峰,同埋工業界(一)兼現任立法會主席梁君彥[19]。之後莫錦貴亦參選鄉議局功能界別,同黨友劉業強同室操戈,總共9人參選。
- 新民黨同埋公民力量:新民黨派出6人參選,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港島西、現任議員容海恩轉戰選委會界別,以及出戰選委會嘅陳家珮、黎棟國,港島東嘅廖添誠同埋同公民力量一齊推薦李梓敬參選新界東北[20]。
- 自由黨:自由黨派出6人參選,黨主席張宇人參選飲食界、黨魁鍾國斌參選紡織及製衣界、易志明參選航運交通界、梁日昌參選工業一、邵家輝參選批發及零售界;前東區區議員李鎮強則循選委會界別出選。
- 實政圓桌:召集人田北辰出選新界西北選區競逐連任。
- 香港新方向:派出張欣宇代表「香港新方向」出戰新界北選區。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秘書長周小松出選勞工界,主席林振昇則循選委會界別出選。
- 新世紀論壇:現任議員馬逢國改循選委會界別出選,藥劑師龐愛蘭則循醫療衛生界出選。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派出朱國強競逐教育界議席,副主席鄧飛循選委會界別出選。
- 專業動力:方國珊因個人理由不出選,改為推薦社工林素蔚代表「專業動力」出戰新界東南選區[21]。
自稱民主派
對於一啲有民主派背景嘅參選人,部分人對於應否用「民主派」形容佢哋,有所爭議。詳細可以睇後面「民主派」定義爭議嘅段落。
自稱中間派
選前爭議同事件
部分聲音對改動以『完善』一詞形容嘅唔同睇法
雖然香港政府講法聲稱呢次係完善選舉制度,但唔少人都表達唔同嘅睇法。例如,本身係親中派一員嘅汪明荃,曾經喺接受林鄭月娥就有關改動而主持嘅節目《選委界別分組面面觀》入面,唔單止批評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代表嘅數目大減,又無引用「完善」一詞,只提及「重改」、「重整」、「重修」三詞[24]。另外,有啲媒體喺報導呢次選舉期間,就喺完善一詞嗰度加上引號,暗指所謂完善只係香港政府嘅說法[25]。
入閘資格機制被批評
除咗民主派反對入閘要國安審查同選委會提名嘅安排之外,有部份以往只需要當區選民提名就能夠成為候選人嘅人,喺中共單方面大幅度收窄門檻之後,就算係屬於親中陣營,爭取入閘都有大幅度困難,要同選委會人士有關連先得,制度被人批評。
其中出選新界北選區嘅獨立親中派人士陳玉娥,就哭訴話界別入面好多人佢都唔識,亦唔知點聯絡佢哋,形容選委提名係大石頭[26][27],佢最終唔可以好似以前咁,淨係攞到選民提名就入能夠閘[28]。另外,由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擔任召集人嘅民主思路,亦曾經公開表示爭取提名有困難[29][30],本來計劃有五人參選但最終只得兩人。
立場係支持民主派嘅傳媒工作者曾志豪形容,連陳玉娥同埋一啲湯家驊推介嘅候選人,即使本身係親中嘅都入唔到閘,證明選舉唔係剝削咗一般市民嘅真正選擇權咁簡單,而係親中派內部都存在明顯但無客觀標準嘅「親疏有別」,呢樣係連陳玉娥同埋湯家驊都解釋唔到。曾志豪認為選舉已經變成「人治」,議員嘅權力來源來自唔知乜水嘅選委,質疑啲議員點代表到香港市民[31]。
「民主派」定義爭議
有啲人會覺得,自稱「民主派」嘅參選人,其實都係「親中派」。
其中親中派入面,實政圓桌田北辰就話,就連有行政會議代表嘅民主思路,喺爭取提名亦有困難,但所謂自稱「民主派」參選人可以獲得提名,其實咁就代表,呢啲所謂「民主派」,只不過喺親中入面插多咗支旗,改咗個名叫「民主」。另外,佢又質疑區選入面曾經掛住民主派牌頭打贏佢嘅劉卓裕,話佢立場飄忽,唔知佢代表乜[32]。另外,去到一個選舉論壇入面,自稱「民主派」嘅九龍中地區直選候選人譚香文,亦都被兩名對手質疑立場飄忽[33]。
民主派嘅成員同支持者方面,辭職後被逼流亡英國嘅前沙田區議員丘文俊就喺社交媒體稱呼佢哋做「投共派」、「新親中派」[34],而同樣被逼流亡嘅羅冠聰亦都話,仲選嘅一定唔係民主派[35]。
部分傳媒亦對佢哋聲稱自己係民主派有所保留,會用引號包住民主派呢四個字[36],喺「民主派」前面加上「自稱」二字[36],或者以「非傳統親中」形容佢哋[37]。
而對於佢哋嘅民主理念嘅質疑,眾新聞喺12月曾經以問卷形式詢問14名地區直選候選人,而家立法會嘅選舉制度夠唔夠民主但當中只有劉卓裕同埋黃成智表明而家制度唔夠民主同埋支持獨立調查2019年香港警察喺反送中運動入面嘅行為,佢哋兩人另加上黃俊瑯承諾提平反六四動議。譚香文、潘焯鴻、張欣宇、林素蔚甚至無回覆問卷。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形容,雖然劉卓裕、黃成智答案最接近民主派,但就拒絕評論佢哋係咪民主派,形容佢哋只係答咗問卷,又形容反對提出平反六四動議唔能夠接受。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亦指,喺呢個選舉制度入面,親中同民主嘅標籤已經無意義[37]。
親中派提名「自稱民主派」成員
以往選委會成員主要係就行政長官選舉過程作出提名,好多親中派都只會提名返親中派陣營嘅人。不過,今次有啲親中陣營嘅人就提名咗一啲「自稱民主派」成員[36]。
多名流亡民主派人士以及國際媒體呼籲無視或杯葛選舉
喺2021年10月,被逼流亡海外嘅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提出「如水計劃」以白票反制立法會選舉,指出經歷國安惡法蹂躪、選舉制度「被完善」後,香港人要策略投票反制唔公義嘅選舉制度。不過,坊間反應不一,除咗親中派攻擊佢之外,有啲民主派支持者亦都話唔投票更加好。廉署之後拉咗3個單純喺社交媒體分享許智峯意見嘅網民,亦被許智峯批評係政治濫捕[38][39]。另外,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亦指,呢次嘅選舉制度唔存在民主成分,公開呼籲選民無視呢次選舉,唔好畀任何認受性佢[40]。
國際媒體方面,《華爾街日報》同《泰晤士報》都發表社論呼籲香港人杯葛選舉,《泰晤士報》甚至形容呢個選舉係騙局(sham),但就引來香港政府去信恐嚇[41][42]。
選舉氣氛低迷
由於主流民主派集體杯葛同埋選舉不獲市民認受嘅關係,今次選舉氣氛相當低迷。有啲市民甚至表示,相比起呢次選舉,寧願關心香港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同埋《全民造星IV》嘅公眾投票[43]。香港民意研究所嘅調查顯示,有77%嘅選民唔知所屬選區,60%嘅選民唔知候選人。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分析呢次調查結果嘅時候話,相信投票率有機會創有記錄新低。前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就預計,今次投票率會係28-32%[44]。親中派候選人李慧琼就話,係因為政府宣傳不足,要加把勁去追[45]。
12月10號,香港政府宣佈投票日港鐵、電車同埋大部分巴士線免費搭車。
警察就選舉日警力部署安排被部分人揶揄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喺2021年11月27號表示會調動過萬警力確保選舉順利進行,但呢個安排畀民主派人士揶揄,形容根本冇乜人會想參與。其中,前沙田區議員黃文萱就話,蕭澤頤嘅講法同啲細路同啲同學講,「我下星期生日呀,冇開party㗎,唔好嚟搵我呀」無分別[46]。
去到12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就話會部署7,000 名紀律部隊人員參與工作,選舉當日亦會加強佈防[47][48][49]。
廉政公署同《大公報》雙重標準評論選舉民調
香港民意研究所同香港研究協會都有喺呢次選舉進行民調,兩者問題都包括問人會唔會投票,而兩者結果都顯示,得5成多啲嘅受訪者會投票,而香港研究協會嘅結果入面仲加上備註話呢個數字會再有折損。
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操控嘅《大公報》干預香港民意研究所嘅學術自主,話佢哋煽惑人唔投票,而廉政專員白韞六亦都話唔能夠排除香港民意研究所違法[50][51][52]。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澄清,民調無鼓吹任何行動,學術研究冇理由構成煽動,呼籲唔好透過制度模糊製造混亂,令市民對法治更加冇信心,動搖法治基礎。不過,對於本身立場親中嘅香港研究協會,《大公報》就未有批評,廉署亦冇用針對香港民意研究所民調嘅嚴苛態度,反而話係咪違法唔能夠一概而論[51]。
#releasemycandidate行動
香港監察喺社交媒體發起#releasemycandidate行動,喺網上發表帖子加上#releasemycandidate,要求香港政府釋放參與民主派初選嘅候選人[53],得到一啲民主派人士嘅響應,例如有因為畀香港政府以港版國安法名義打壓而被逼流亡嘅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54]、梁柏堅、鄭敬基等。
Remove ads
選舉日事件
馬蹄露違法上載票站印章照片
選舉結果
呢場選舉當選嗰90人,全部都係親中派。
- 註解
地方選區
選舉委員會
功能界別
Remove ads
投票率
地區直選投票率
選舉委員會界別投票率
所有需要投票嘅功能界別投票率
Remove ads
選舉後續
支持「民主派」參選人嘅「自稱民主派」被批評
雖然大部分民主派人士都唔參與呢次選舉,但有啲自稱「民主派」參選人仍然得到少量「自稱民主派」人士嘅支持。但呢啲支持自稱「民主派」參選者嘅「自稱民主派」就被質疑,唔再係民主派同路人。其中,被政府透過宣誓過程強行剝奪區議員資格,之後被逼流亡嘅郭天立,就貼咗一張名單點名批評呢啲「自稱民主派」,包括梁繼昌、梁翊婷、蘇逸恒、劉子傑、 廖成利、譚國僑、楊彧、許錦成、江貴生、李炯 、黃虹銘、甄紹南、周啟廉、余德寶 、譚家浚、李煒林、周賢明、林健文、朱慧芳、林少忠、李永財、勞越洲、林頌鎧同埋李洪波[58]。郭天立嘅批評,之後得到其他民主派中人和應,包括梁頌恆[59]、麥梓健[60]、廖栢康[61]、俞竣晞[62]等。
被逼流亡區議員同立法會議員表明唔承認呢個議會
六名被逼流亡嘅香港前任民意代表,包括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前沙田區議員丘文俊、前深水埗區議員李文浩、前葵青區議員郭子健、前荃灣區議員賴文輝,同埋前黃大仙區議員尤漢邦發起聯署表明拒絕承認呢次選舉,又話新一屆嘅的立法會無任何資格代表香港人[63][64]。呢個聯署之後得到唔少人響應,包括羅冠聰、丁仕元、張正皓、張嘉莉、李鳳琼等[65]。
周大褔資助團結香港基金安排政治顧問打2020選戰兼為國安法護航
澳洲金融評論報喺2024年中報導,團結香港基金喺2020年嘅時候,曾經聘用澳洲政治顧問公司 Crosby Textor(CT group),為原定2020年9 月舉行選舉中入面為親中參選人打選戰,同時為北京未經諮詢或香港人同意當時啱啱強行訂立嘅《港版國安法》,甚至係大幅度削減直選議席同提高參選門檻嘅所謂『完善選舉制度』護航。報道同時揭露,該計劃由周大福埋單[66]。
Remove ads
註
參考
出面網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