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4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

第1屆中華民國全國性地方首長選舉・馬英九政府第二任期信任投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Remove ads

2014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选举2014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2014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又称“103年九合一选举”)的一部分,于2014年11月29日举行[1],包含直辖市自治法施行以来的第6届直辖市市长选举,以及地方自治实施以来的第17届长选举。

事实速览 已登记选民, 投票率 ...

本次选举为首次直辖市长、县市长同时改选,投票率约为67.59%,在22个直辖市、县市长席次中,民主进步党取得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4个直辖市及基隆市宜兰县新竹市彰化县浊水溪以南各县市与离岛之澎湖县,共计13席;中国国民党取得直辖之新北市新竹县苗栗县南投县台东县与福建之连江县,共计6席;台北市花莲县金门县分别由无党籍柯文哲(和民进党整合)、傅崐萁亲民党背书)、陈福海(亲民党背书)胜出。

本次选举有十三位现任者争取连任,除了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桃园县县长吴志扬(参选改制后的桃园市市长)、新竹市市长许明财金门县县长李沃士连江县县长杨绥生连任失利外,其余八位地方首长皆顺利连任。

Remove ads

全国统计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民调来源, 完成日期 ...

选举预估

2014年直辖市长市长选举预测分布图
预估来源 TVBS 民主进步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民主进步党
公布日期 2014年1月20日 2014年6月22日 2014年7月16日
预测图 Thumb Thumb Thumb
预估来源 国立政治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立政治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国民党
公布日期 2014年7月31日 2014年8月11日 2014年9月15日
预测图 Thumb Thumb Thumb
预估来源 台湾指标民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立政治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国民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公布日期 2014年10月8日 2014年10月30日 2014年10月31日
预测图 Thumb Thumb Thumb
公布日期 2014年11月6日 2014年11月16日 2014年11月18日
预估来源 台湾指标民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立政治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联合报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预测图 Thumb Thumb Thumb
图例
  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领先的县市。
  民主进步党候选人领先的县市。
  无党籍候选人领先的县市。  
  选情陷入胶着的县市。    

选举结果

粗体代表成功连任县长或市长的当选人,共有8位。

更多信息 政党, 本届席次 ...
更多信息 县市别, 上届当选人党籍 ...
Remove ads

直辖市

政治背景

台北市市长身为首都的行政首长,其代表意义十分重要,被认为是通往总统之路的跳板,同时也是政党选举的必争之地[2]。在历年来的蓝绿阵营对决中,台北市的基本盘格局一直都维持在蓝略大于55%、绿略小于45%[3][4]。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台北市成为省辖市,市长从1951年起随着地方自治的实施而由市民直选,除了第三届及第四届市长黄启瑞中国国民党籍之外,台北市便一直由党外人士吴三连高玉树主政[5]。台北市在1967年改制为直辖市后,市长改由中央政府派任,除第一任市长为无党籍的高玉树,其余均为国民党籍本省人士担任,至1994年起再度改为市民直选[6]。在首届直辖市长选举中,民主进步党陈水扁在国民新三党鼎立的状态下当选[7]。1998年,在泛蓝整合成功的效应下,获国民党提名的马英九击败寻求连任的陈水扁,台北市再次展开四届十六年国民党执政[8]

近年来,国民党在台北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2年市长选举,由马英九以六成四的票数当选连任。民主进步党历年在台北市的最高得票率则在1998年市长选举,由寻求连任的陈水扁以四成六的票数落败。上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郝龙斌以五成六的票数连任成功,击败得票率四成四的民进党候选人苏贞昌。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台北市以五成八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除了民进党提名的姚文智士林大同胜出外,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台北市其余七个选区均成功当选。

Remove ads

政党初选

 参见:2014年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中国国民党提名作业#台北市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北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Remove ads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北市市长候选人竞选主轴, 号次 ...

本届选举,共有七人登记参选市长,创下历届候选人数的记录[33]。选举初期民调显示连胜文领先,唯随着选情升温,连、柯两人陷入胶着,民调呈现双方互有输赢的态势。选前半年,柯文哲的声势更进一步上扬。九月下旬MG149案爆发,连营开始对柯文哲进行抹黑,试图扭转落后民调,反而扩大差距,柯取得稳定领先。曾任民进党籍立委的沈富雄曾有意以无党籍身份参选,惟于2014年8月8日宣布退选,对选情造成一定的冲击[44]

Remove ads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北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Remove ads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北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台北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北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本次选举柯文哲以近25万票大胜主要对手连胜文,成为台北市升格直辖市后开放民选以来首度当选之无党籍候选人。

政治背景

新北市位处台湾本岛最北端,是中华民国境内人口最多的都市,由原台湾省下辖之台北县于2010年底升格改制而成[46][47]。由于幅员辽阔,选举人数高达三百万,故号称全国最大票仓,是蓝绿兵家必争之地,选民结构呈现蓝略大于绿[48][49]。改制前的台北县在戒严时期,一直是由中国国民党执政[50]。但在1989年底,甫成立的民主进步党赢得县长宝座,尤清苏贞昌展开长达四届十六年的执政[51]2005年,适逢民进党中央执政满意度严重下滑的效应下,获国民党提名的周锡玮当选末任台北县长[52]。在2010年年底所举行的首届新北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朱立伦以十一万票、五个百分点的差距,击败时任民进党主席蔡英文[53]

近年来,国民党在台北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六成一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台北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1年县长选举,由苏贞昌获得五成一的票数当选连任。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新北市以五成四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在五股芦洲三重等两个选区胜出,而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则在新北市其余十个选区胜出。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民主进步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新北市

更多信息 2014年新北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堃伦大战”的局面。

民进党游锡堃以“一生悬命、负责到底”[68]为竞选主轴。

国民党朱立伦以“做 就要做好”为竞选主轴[69]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朱立伦以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对手。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新北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新北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新北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新北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朱立伦以两万五千票之极小差距击败游锡堃,且仅在15个行政区取得领先,为国民党保住一都。

政治背景

桃园市于2014年12月25日,由原台湾省下辖之桃园县升格改制而成[70]。桃园是蓝营的优势选区,就选民结构而言,泛蓝领先泛绿十几个百分点[71]。桃园县在1990年代以前,除第八届县长许信良为党外人士之外,即长年由中国国民党主政[50]。 然而,在1997年县长补选,民主进步党提名的吕秀莲高票当选,并于该年底的县长选举顺利连任[50]。2001年,桃园县再度变天,并由国民党执政至今[72]

近年来,国民党在桃园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六成五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桃园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1997年县长选举,由吕秀莲获得五成六的票数顺利连任。在2009年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吴志扬仅以不到五万票的微小差距当选末任桃园县长。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桃园县以五成七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在桃园县境内的六个选区均成功当选,而民进党的两位时任立委皆连任失败。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桃园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乃继2009年县长选举以来,吴、郑两人二度同台角逐。

民进党郑文灿以“有轮替,才有改变”为竞选主轴。

国民党吴志扬以“新桃园,赢香港、胜新加坡”为竞选主轴[83],象征了爱与祥和的新桃园,提升桃园的经济地位和条件,让桃园赢香港,胜新加坡。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吴志扬以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对手。选前半年,县府爆发八德合宜住宅弊案,吴的副手叶世文也因而解职,对选情曾造成一定的影响[84][85]。选举过程,双方阵营皆支持推动航空城,及建置捷运系统。吴阵营亦提出加强水域整治、推广观光产业、推展优质农业等政策。郑阵营则提出台铁地下化、车站特区都市更新,捷运延伸至大溪八德等政策。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桃园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桃园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桃园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桃园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原先外界看好争取连任的吴志扬;然而开票当天吴志扬票数持续小幅落后民进党籍候选人郑文灿,郑最终以近三万票的差距爆冷门险胜寻求连任的吴志扬,赢得首任桃园直辖市长选举。

政治背景

台中市为台湾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由原台湾省下辖之台中县台中市于2010年底合并改制而成[86]。整体而言,大台中的政治情势由蓝营略占上风,且泛蓝基本盘领先泛绿五到十个百分点[87]。原台中县在1990年代以前,即长年由国民党红黑两派轮流主政,然而在1997年县长选举,由于国民党未能整合成功,而导致民主进步党籍的廖永来入主县府[72]。2001年,国民党提名的黄仲生击败寻求连任的廖永来,黄并于2005年顺利连任,成为末任台中县长[88]

台中市在1980年代以前,则长年由党外人士及国民党张赖两派轮流主政[72]。1980年代,国民党为了夺回执政权而改变提名策略,选择无派系背景的候选人,并于1981年成功击败寻求连任的党外市长曾文坡,展开了长达四届十六年的执政[72]。1997年,时任民进党籍省议员张温鹰在蓝绿双方皆处于分裂的状态下,凭着雄厚的基层实力,以五成的票数当选[89]。2001年,因为绿营内部分裂,而导致国民党提名的胡志强当选,胡并于2005年连任成功,成为台中市末任省辖市长[90]

近年来,国民党在台中地区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六成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台中地区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获得五成的票数成功过半。在2010年年底所举行的首届直辖市长选举中,国民党的胡志强以三万票、两个百分点的微幅差距险胜民进党候选人苏嘉全。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台中市以五成二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台中市八席区域立委中,国民党赢得四席,民进党三席,无党联盟一席。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中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蓝绿两大党皆经由初选,产生政党提名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乃继2005年省辖台中市长选举以来,第二度“强龙对决”。

国民党胡志强以“大台中,实现中”为竞选主轴[101],并发表竞选标志红、蓝、白三色呈现高速运转的大台中,代表持续驱动的国际竞争力。

民进党林佳龙以“希望台中”为竞选主轴[102]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林佳龙保持领先态势。选举过程,交通政见成为重要的攻防议题。林阵营主张“优先盖大台中山手线”,及“捷运环状化”[103]。而市府则于选前4个月推出快捷巴士(BRT),唯引发争议[104];后于8月,提出“山海环线”计划[105]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中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中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台中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中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林佳龙以超过五成七选票,大胜寻求连任的胡志强21万票,终结胡的四连霸之路及十三年的胡志强执政,成功当选台中市长。

政治背景

台南市位于台湾嘉南平原,是一座文化古都,由原台湾省下辖之台南县台南市于2010年底合并改制而成[108]。大台南是绿军的大本营,泛绿和泛蓝的基本盘大约在六比四之间[71][109]。原台南县在1990年代以前,由于党国威权的时代背景,多由中国国民党的派系轮流掌政[50]。然而随着反对势力抬头,自1993年县长选举民进党籍的陈唐山当选县长以来,台南县便由蓝翻绿,直至2010年五都改制皆由民主进步党执政[109]。原台南市在1990年代以前,则长年由党外人士及国民党轮流主政,反映了府城鲜明的反对意识。自1997年,民进党籍的张灿鍙当选市长起,台南市亦一直由民进党执政至2010年县市合并[72]

历年来,民进党在台南地区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拿下六成二的票数。国民党近年来在台南地区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四成六的票数。在2010年年底所举行的首届直辖市长选举中,民进党提名的时任立委赖清德以六成的票数胜出,并且在大台南市辖三十七区全数获胜。在2012年总统大选,蔡英文在台南市以五成八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台南市境内的五个选区均成功当选。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南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赖、黄两人对决的局面。

争取连任的民进党赖清德以“大步向前”为竞选主轴。

国民党黄秀霜以“台南值得更好,台南一定更好”为竞选主轴。[113]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赖清德以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黄秀霜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南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南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台南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台南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台南市的基本盘本来就极利于泛绿,最终毫无意外的由赖清德胜出。并创下当地史上最高得票率与本届全国最高得票率,领先对手约45万票。

政治背景

Thumb
高雄市第二届市长选举选举公报
(正面为候选人政见及个人资料,背面为选举投、开票所一览表)

高雄市为台湾第二大都市,亦为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由原直辖市高雄市及台湾省下辖之高雄县于2010年底合并改制而成[114]。大高雄是绿营的票仓,选民结构呈现绿大蓝小,泛绿泛蓝基本盘大约在五成五比四成五左右[115]。原高雄县在1980年代以前,即长年由国民党红白两派、及党外黑派轮流主政[72]1985年,当时仍为党外人士的余陈月瑛以三万票的差距当选县长,并开启了高雄县至2010年县市合并,党外至民进党一脉相传的“绿色执政”[71]

高雄市自1950年实施地方自治,省辖市长开放民选之后,除第六届市长杨金虎中国民主社会党籍之外,便一直由中国国民党执政[50]。高雄市在1979年改制为直辖市后,市长改由中央政府派任,至1994年起再度改为市民直选[6]。在首届直辖市长选举中,国民党籍官派市长吴敦义高票当选[116]。1998年,获民进党提名的谢长廷击败了寻求连任的吴敦义,高雄市至2010年五都改制也一直由民进党执政[72]

历年来,民进党在高雄地区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拿下五成七的票数。国民党近年来在高雄地区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8年区域立委选举,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共囊括五成一的票数。在2010年年底所举行的首届大高雄直辖市长选举中,民进党提名时任高雄市长陈菊参选,而在党内初选中落败的时任高雄县长杨秋兴则脱党参选,国民党则提名时任立委黄昭顺。最后,陈菊以五成三得票率、过半票数当选,杨秋兴、黄昭顺则分别获得两成七及两成余的得票率。在2012年总统大选,蔡英文在高雄市以五成三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高雄市九席区域立委中,民进党赢得七席,国民党两席。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高雄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乃继2010年高雄市长选举以来,“秋菊”两人二度同台角逐。

争取连任的陈菊以“再创高峰,大高雄向前行”为竞选主轴。

国民党杨秋兴以“微市长,大市民!高雄兴起,一切看我!”为竞选主轴。

无党籍周可盛提出“结合力量改变高雄,创造高雄奇迹”的诉求。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陈菊以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杨秋兴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高雄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高雄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高雄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高雄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选前三个月发生在高雄的气爆事件,对陈菊的竞选连任之选情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高雄本已拥有相当高的泛绿基本盘,最终陈菊毫无意外以压倒性的优势顺利连任,以99万票超越新北朱立伦的95万票,成为本届选举全国最高的得票,同时领先对手54万票。

台湾省

政治背景

基隆市长年由中国国民党执政,泛蓝基本盘较高,蓝绿政党版图约为五比三[71]。自1950年实施地方自治,市长开放民选之后,除第四届及第五届市长林番王中国民主社会党籍之外,基隆市即长期由中国国民党执政,至1990年代台湾民主改革开放后仍无改变[50]。此现象直至1997年,才由曾任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的李进勇打破[51]当届选举,由于国民党提名的时任省议员刘文雄,与违纪参选的时任议长许财利票源重叠,而导致李进勇当选市长[122]2001年市长选举时,在泛蓝整合成功的效应下,获国民党提名的许财利击败寻求连任的李进勇,基隆市也再度变天,并由国民党执政至2014年[123]

近年来,国民党在基隆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区域立委选举,由谢国梁以六成八的票数当选连任。民主进步党历年在基隆市的最高得票率则在1993年市长选举,由王拓获得四成五的票数。而亲民党过去亦曾经在基隆市具有强大影响力,分别在2001年立委选举2004年立委选举超越国民两大党,高居各政党得票率之首。上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张通荣以五成五的票数顺利连任,击败得票率四成二的民进党候选人林右昌。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基隆市以五成九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谢国梁则以五成二的票数当选连任。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中国国民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基隆市

更多信息 2014年基隆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混沌不明的局面,选情相当诡谲多变。选举初期民调显示,国、民两大党原先提名的候选人,黄、林选情陷入胶着状态。

国民党谢立功以“串连北北基,再造新基隆”为竞选主轴。

无党籍黄景泰以“行动新基隆”为竞选口号。

民进党林右昌我爱基隆为竞选口号。

选前半年,黄景泰涉关说建案,对选情造成一定的冲击[145]。而林右昌的声势则进一步上扬。中国国民党于2014年7月9日撤销黄的提名,重起提名作业,然而黄于隔日随即表示将参选到底[146]。国民党后改为征召谢立功参选,使得选情呈现群雄并起的状况[147]。国民党籍市议员杨石城曾有意脱党参选,惟于2014年8月26日宣布退选,议长黄景泰于9月5日因贪污罪而羁押禁见,对选情造成一定的冲击[148]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基隆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基隆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基隆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基隆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基隆市自许财利及张通荣以来的两位市长,施政满意在全国始终敬陪末座;且市政弊病丛生 (如人行陆桥崩塌、市长涉及关说等) 引人反感;再加上原国民党提名人黄景泰爆发弊案、党中央仓促撤换与地方无渊源之谢立功上阵,而黄仍登记参选到底,造成泛蓝分裂。选举结果林右昌以过半选票当选。

政治背景

传统上,宜兰县选民以支持泛绿者为多,尤其在宜兰县长选举中更是呈现民主进步党长期胜选的局面[71]。宜兰县在1980年代以前,均由中国国民党掌政[50]。1981年起,当时仍为党外人士的陈定南及民主进步党的游锡堃刘守成均成功当选及连任,前后共六届廿四年由泛绿人士主政宜兰[151]。然而,在2005年县长选举,适逢民进党支持度因陈水扁执政表现不佳而下滑的效应下,国民党提名的吕国华以些微的差距胜出,成为解严后首位国民党籍的宜兰县县长[152]。但在2009年县长选举中,由于县府停办童玩节引发争议,民进党提名的林聪贤以两万多票的差距击败寻求连任的吕国华,宜兰也再度重返绿色执政[153]

历年来,民进党在宜兰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拿下五成八的票数。国民党近年来在宜兰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8年区域立委选举,由林建荣获得五成三的票数当选连任。在2012年总统大选,蔡英文在宜兰县以五成三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民进党提名的陈欧珀则以过半票数击败国民党籍时任立委林建荣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宜兰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目前呈现林、邱两人对决的局面。

民进党的林聪贤以“让台湾 赢在宜兰”为竞选主轴[159]

国民党邱淑媞则主打“绿色经济、生态保育、健康产业、智慧科技”[160]为竞选主轴。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林聪贤以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对手。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宜兰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宜兰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宜兰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宜兰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宜兰县的基本盘先天便有利于泛绿,本次选举从刚开票林聪贤就一路稳定领先,最终以悬殊的差距获得胜选,连宜兰市、头城镇等蓝营票仓都是绿营领先。

政治背景

近年来,新竹县被视为台湾各县市中泛蓝基本盘极高者,不过由于当地政治生态主要由宗亲势力主导,因此新竹县在过去亦曾经分别由蓝绿两大党执政过[71]。新竹县在戒严时期,除第六届县长刘榭熏为党外人士之外,即长期由中国国民党主政[50]。但在1989年底,甫成立的民主进步党赢得县长宝座,并展开了长达三届十二年的执政[51]2001年县长选举时,获国民党提名的郑永金击败寻求连任的林光华,新竹县也自此由国民党执政至今[161]

近年来,国民党在新竹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七成四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新竹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10年立委补选,由彭绍瑾获得五成六的票数当选。上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时任立委邱镜淳,而时任议长张碧琴则脱党参选,民进党则征召曾任桃园县籍立委的彭绍瑾参选。最后,在三强鼎立的状态下,邱镜淳以一万余票的差距击败彭绍瑾,而张碧琴则以九百多票的微小差距,位居第三名。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新竹县以六成六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徐欣莹则以六成二的票数击败民进党籍时任立委彭绍瑾

候选人与竞选过程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目前呈现郑、邱两位前后县长对决的局面,乃自1997年县长选举,两人二度同台角逐。郑永金在宣布参选时,并当场承诺恢复发放老人年金

国民党邱镜淳以“希望 亮丽 科技城”[172]为竞选主轴,是跃上国际舞台的科技城。

无党籍郑永金以“新竹县向前行,建设福利不能停”为竞选主轴,主打恢复老人年金发放。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具有现任优势的邱镜淳处于领先态势。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新竹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本次选举,一反民调上邱镜淳大幅领先,开票过程郑、邱二人不断拉锯、翻转,最终邱镜淳以不足六千票的差距胜选。郑永金的老年津贴政策虽然在许多乡镇获得支持,但是在人口稠密的市区却无法取得认同,尤其是竹北,上届选举中郑氏支持的张碧琴在竹北领先,本次邱镜淳在竹北的得票领先但依旧未过半,反而出生竹北的叶芳栋获得10%的选票,在野势力在市区无法有效整合,也使邱镜淳能以未过半的选票连任。

政治背景

新竹市是蓝营的优势选区,就选民结构而言,泛蓝领先泛绿十几个百分点[71]。不过新竹市在1980年代升格为省辖市初期,却均由党外“施家班”执政,甚至在1984年市长补选中,以官司纠缠之身投入选举的施性忠仍然高票连任市长[72]中国国民党迟至1985年,方在激烈的竞选过程中惊险夺得市长宝座,并展开了长达三届十二年的执政[51]。但在1997年市长选举民主进步党提名的蔡仁坚因获新党大老许历农站台支持而当选,唯2001年新竹市再度撑起蓝天,并由国民党执政至2014年[173]

近年来,国民党在新竹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5年市长选举,由林政则以六成九的票数当选连任。民主进步党历年在新竹市的最高得票率则在1997年市长选举,由蔡仁坚获得五成六的票数当选。而亲民党过去亦曾经在新竹市具有强大影响力,并在2001年立委选举一举超越国民两大党,高居各政党得票率之首。上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许明财以五成六的票数胜出。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新竹市以五成七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吕学樟的得票率则下滑至五成三。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群雄并起的局面。

国民党许明财以“幸福新竹 KEEP GOING!”为竞选主轴。

民进党林智坚以“加速吧!新竹”为竞选主轴。[186]

无党籍蔡仁坚以“2014新竹再动起来”为竞选主轴。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具有现任优势的许明财处于领先态势。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新竹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新竹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选前民调中争取连任的市长许明财一路大幅领先对手,再加上泛绿分裂,外界评估“躺着选”都能赢。然而前市长蔡仁坚的参选吸收了部分国民党支持者的票源,而未表态的选民又倒向民进党籍候选人林智坚,导致最后林智坚以约一千票的微小差距惊险击败寻求连任的许明财。

政治背景

苗栗县的政治势力蓝强绿弱,蓝绿基本盘大约在六成五比三成五左右,唯过去各项选举蓝军常因派系纷争而分裂[71]。苗栗县自1950年代实施地方自治以来,即长年由中国国民党执政,这种局面直到1990年代才产生改变[72]1993年县长选举,老黄派的时任立法委员何智辉以无党籍身份打败了国民党提名参选连任的张秋华,而无党籍人士傅学鹏则自1997年起当选两届县长,使得苗栗县连续三届十二年由无党籍人士主政[72]2005年县长选举,国民党提名的刘政鸿当选,并于2009年以六成四的票数顺利连任[187]

近年来,国民党在苗栗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区域立委选举,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全县共囊括七成二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苗栗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拿下三成九的票数。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苗栗县以六成四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在苗栗县境内的两个选区均成功当选。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中国国民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苗栗县

更多信息 2014年苗栗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 在野的民主进步党提名不分区立委吴宜臻参选。吴为客籍女律师,长期致力促进妇权,出身铜锣乡,曾任任务型国代、台北市苗栗客家同乡会副理事长。本届立委任期内,于苗栗市卓兰镇铜锣乡竹南镇成立服务处。[197]
  • 中国国民党经过了初选过程,提名山线立委徐耀昌角逐县长宝座。徐为客籍人士,具有新黄派色彩,曾任亲民党籍全县选区立委、头份镇长。徐曾参选2005年县长选举,但在傅学鹏系统票源分散下,败给当时获国民党提名的刘政鸿,徐并在2008年立委选举前夕由橘转蓝。[198]
  • 苗栗县社区大学校长江明修,则以无党籍身份,期盼以超越党派、公民参与的“第三势力”,投入本届选举。
  • 无党籍前任海线立委康世儒亦宣布问鼎本届县长。康为闽籍客家人,具有老黄派色彩,曾任竹南镇长、海线地区县议员;因2009年海线立委补选提名纷争而退出国民党,自此坚持不加入任何政党。康在该届选举中,成功整合在野势力,当选海线立委。其家族在竹南地区具有深厚影响力,胞弟康世明更于2013年初以无党籍之姿,在蓝绿夹杀之下,高票当选镇长。[199]
  • 曾在财政部任职的曾国良,亦以无党籍身份投入本届选举。
  • 苗栗县律师公会理事长陈淑芬,亦以无党籍身份投入本届选举。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多方势力角逐的局面。

国民党徐耀昌以“飞耀苗栗.幸福城市”为竞选主轴[200],要让苗栗幸福。

无党籍康世儒以“看见康世儒、苗栗真幸福”为竞选主轴,为家家安居乐业的苗栗县。

民进党吴宜臻以“打破黑金,迎向光明”为竞选主轴,要改变苗栗的黑金政治。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徐耀昌以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对手。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苗栗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苗栗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苗栗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苗栗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本次选举徐耀昌一路领先,成功守住苗栗,也是国民党与在野主要对手获胜差距最大的县市。这次在绿营分裂之下,吴宜臻成功守住了绿营票仓苑里,但也以微些票数意外失守了同样为绿营票仓的通霄,而康世儒则是在自己的故乡拿到了领先,而国民党也在康世儒的参选导致在铜锣、公馆、苗栗、泰安等蓝营票仓,仅以未过半或勉强过半胜出。

政治背景

多年以来,彰化县由蓝绿轮流主政,选民结构呈现蓝绿五五波,唯近年各项选举中泛蓝得票多略大于泛绿[71]。彰化县在1980年代以前,由于党国威权的时代背景,均由中国国民党掌政[50]1981年起,党外律师黄石城当选两届县长,而民进党的周清玉并于1989年获胜,使得彰化县连续三届十二年由党外及泛绿人士主政[72]1993年,面临府会关系恶化、及绿军地方干部公开倒向对手阵营,周清玉败给国民党的阮刚猛,而阮在1997年也仅以数千票之差惊险保住执政权[201]2001年,民进党的翁金珠当选县长,其票数甚至高过国亲两党的总得票数[201]2005年,适逢民进党中央执政满意度严重下滑的效应下,国民党提名的卓伯源击败寻求连任的翁金珠,卓并于2009年以五成五的票数顺利连任[202]

近年来,国民党在彰化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五成八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彰化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获得五成二的票数。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彰化县以五成一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彰化县四席区域立委中,国民党赢得三席,民进党一席。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民主进步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彰化县
 参见:2013年-2014年中国国民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彰化县

更多信息 2014年彰化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蓝绿两大党皆经由初选,产生政党提名人。

竞选过程

本届县长选举呈现多方势力角逐的局面,乃自2004年立委选举,魏、黄、林三人二度同台角逐。三位候选人亦皆为本届立委,魏、林两人更分别出自南北彰化。

无党籍黄文玲以“公民觉醒,彰化大翻新”为竞选主轴。

民进党魏明谷以“相信,让彰化前进”为竞选主轴。

国民党林沧敏以“务实创新,繁荣彰化”为竞选主轴。[228]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魏、林两人陷入胶着。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彰化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彰化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彰化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彰化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被认为是总统选举重要指标的彰化,成为本次选举蓝绿双方最重视的县市之一。而开票结果,魏明谷以10万票、14个百分点的差距大胜林沧敏。

政治背景

南投县蓝绿基本盘旗鼓相当,两大阵营各有势力,唯近年各项选举中泛蓝得票皆领先泛绿[71]。南投县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然而在1997年县长选举,曾任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的彭百显以无党籍身份当选,而民进党的林宗男并于2001年获胜,使得南投县连续八年由泛绿人士主政[201]2005年县长选举,因为绿营内部分裂,而导致国民党提名的李朝卿当选,李并于2009年以近三万票的差距连任成功[229]

近年来,国民党在南投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区域立委选举,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全县共囊括六成二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在南投县则长期面临整合问题,在过去各项选举常呈现分裂的状态,历年最高得票率则在1995年立委选举,党籍候选人在全县囊括五成一的票数。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南投县以五成五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南投县境内的两个选区均成功当选。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民主进步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南投县  参见:2013年-2014年中国国民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南投县

更多信息 2014年南投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蓝绿两大党皆经由初选,产生政党提名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林、李两人对决的局面。

民进党李文忠打出“找回南投人的尊严,正直。清廉”的竞选主轴,并要改变南投。

国民党林明溱则以“打造南投观光大县,行销在地精致农业”为竞选主轴。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林明溱处于领先态势。前亲民党立委陈振盛、前县长夫人简素端皆曾有意参选县长,惟分别于登记前宣布退选,对选情造成一定的影响。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南投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南投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南投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南投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选举结果,民调一路领先的林明溱仅险胜5千余票。由于前南投县长李朝卿弊案不断拖累选情,加上深耕多年的李文忠再度参选,在开票当晚一度落后对手,结果显示,李文忠在绿营有微些优势的草屯、国姓、埔里、竹山、鱼池领先,但领先幅度过少,并且在绿营铁票仓名间意外输给对手100多票,而林明溱在传统蓝营票仓已接近六成获胜,导致林明溱以些微差距险胜,为国民党保住中部唯一一席。

政治背景

云林县的地方派系势力庞大,因此过去曾经是中国国民党的基本地盘,但近年来已由蓝翻绿[72]。云林县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然而在1999年县长补选,无党籍的时任议长张荣味一举击败国民两大党候选人,张在2001年选择转入国民党并高票当选连任[72]2005年县长选举苏治芬以三万多票的差距当选,成为首位民进党籍的云林县县长,苏并于2009年以近十一万票的悬殊差距顺利连任[239]

历年来,民进党在云林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9年县长选举,由苏治芬以六成五的票数当选连任。而国民党近年来在云林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1年县长选举,由张荣味以六成二票数当选连任。在2012年总统大选,蔡英文在云林县以五成六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张嘉郡在海线选区以一千多票的微幅差距险胜,而民进党提名的刘建国则在山线选区以六成余的票数当选。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民主进步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云林县

更多信息 2014年云林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 执政的民主进步党,经由初选提名前代理县长李进勇回锅参选。李为法官出身,早年曾长期经营基隆市,并当选该市市长、立委等职,后转往中央先后担任内政工程法务交通等部会副首长,资历丰富。李于2005年返乡代理云林县长一职,并于2012年参选海线立委,但以微幅差距落选。[249]
  • 在野的中国国民党在本届选举,推派前立委张丽善参选。张曾于2004年以本县最高票当选立委,其派系势力庞大。其兄张荣味,曾任云林县长、议长,乃张派掌门人;侄女张嘉郡则为海线立委。[250]

竞选过程

本届县长选举呈现张、李捉对厮杀的局势,台面下更由两位前后任县长张荣味苏治芬操盘[251]

国民党张丽善以“温柔同理心 坚强好媳妇”为竞选主轴[252],并强调倾听人民心声、体贴人民心意、团结众心,建立有效能、体贴的县政府。

民进党李进勇以“建立安居乐业的阳光城市”为竞选主轴,并发表“阳光城市”政见,推动建立干净、绿能、廉能的家园。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李进勇处于领先态势。环球科技大学校长许舒翔原有意参选,更由前县长许文志操盘,但于登记参选之际退选,对选情投下变数。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云林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云林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云林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云林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选战后期,随着选情逐渐加温,整合成功,张丽善的声势逐渐上扬,但“票投张丽善就是支持马英九”的文宣,引来张丽善的反应[253],使得一路紧咬的张丽善选情改变,再加上中央执政不利,最终以五万多票的差距败给李进勇,仅在台西些微领先,而在其余行政区全数落后李进勇。

政治背景

嘉义县近年来是绿军的天下,就选民结构而言,泛绿领先泛蓝十几个百分点左右[72]。嘉义县在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以前,除了第二届县长李茂松为无党籍外,即长年由中国国民党主政[254]。2001年,林派掌门人、时任国民党籍立委陈明文,以国民党长期偏向黄派为由退党,带领整个林派加入民进党,并于该年底当选县长。而民进党也借由结合地方派系,成功的在嘉义县执政至今[255]

历年来,民进党在嘉义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拿下六成三的票数。国民党近年来在嘉义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8年区域立委选举,党籍候选人在全县囊括刚好五成的票数。上届县长选举中,时任民进党籍立委张花冠以五成六的票数当选,成为嘉义县首位女性县长。在2012年总统大选,蔡英文在嘉义县以五成九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翁重钧在海线选区以不到九百票的微幅差距险胜,而民进党提名的陈明文则在山线选区以五成五的票数当选。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 本届选举,民主进步党由县长张花冠争取连任。张在担任县长前,曾任本县多届立委,并与林派关系密切。其夫婿、号称“凉椅大王”的曾振农,在退出国民党前,亦曾任该县立委;其子曾亮哲则为山区县议员。[262]
  • 行动艺术家黄宏成台湾阿成世界伟人[257],则以无党籍身份,投入本届选举。
  • 在野的中国国民党,则征召海线立委翁重钧参选。翁乃黄派掌门人,曾任全县选区立委、党部主委、县议员,本届选举乃第三度挑战县长宝座。[263]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乃继上届县长选举以来,张、翁两人二度对决。

民进党张花冠以“五星县长,嘉义新时代”为竞选主轴。

国民党翁重钧以“嘉义,重返冠军,赢回幸福”为竞选主轴。

无党籍黄宏成台湾阿成世界伟人则主张提出“兴建台湾海峡隧道”、“嘉义县市合并[264]的诉求。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具有现任优势的张花冠以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对手。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嘉义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本次选举张花冠大胜将近九万票,连翁重钧故乡义竹乡也领先近十个百分点。除了中央执政不力,翁重钧对于辞立委一事畏畏缩缩、裹足不前,[265]亦是这次选举惨败的原因。

政治背景

传统上,嘉义市选民以支持党外泛绿者为多,唯近年来随着“许家班”与民主进步党决裂、及眷村改建等因素,蓝绿已呈现势均力敌的态势[266]。自1982年升格为省辖市以来,嘉义市曾经长达二十多年由党外“许家班”主政,也因为在过去长年由党外及泛绿人士主政,泛绿人士往往称嘉义市为“民主圣地”[266]。然而在2002年,由于“许家班”掌门人张博雅在考试院副院长提名时遭泛绿立委跑票,张遂与绿军渐行渐远[267]。在2005年,由于获得张博雅的支持,时任国民党籍立委黄敏惠一举击败寻求连任的民进党籍市长陈丽贞,使得嘉义市的政党版图一夕翻盘[268]。黄敏惠并于2009年,以不到九千票的微小差距当选连任[269]

历年来,民进党在嘉义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4年总统大选,由陈吕配拿下五成六的票数。国民党近年来在嘉义市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5年市长选举,由黄敏惠获得五成五的票数当选。在2012年总统大选,蔡英文在嘉义市以过半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民进党提名的李俊俋以四百多票的微幅差距险胜国民党籍时任立委江义雄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市市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蓝绿两大党皆经由初选,产生政党提名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多方势力角逐的局面。

国民党陈以真以“咱的世代,嘉义做主”为竞选主轴。

民进党涂醒哲以“气魄诸罗台湾头”为竞选主轴。

选举初期民调显示,涂醒哲处于领先态势。原属中国国民党的市农会总干事萧淑丽曾有意脱党参选,惟于2014年7月29日宣布退选,选情也随着逆转[286]

本次选举声势最强的乃陈以真与涂醒哲。涂醒哲阵营的最佳策略是大肆宣传“投给陈以真就是支持马英九”,此宣传不但造成外溢效益(各县市国民党候选人对马英九的态度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更造成陈以真对马英九的助选应对失策[287]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市市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市市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嘉义市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嘉义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

选举结果,民调落后的涂醒哲成功逆转,以过半的票数当选。面对“投给陈以真就是支持马英九”的文宣,陈以真的应对惹来国民党基层不满,[288]。而郝柏村的皇民说引起的族群问题,[289]也严重影响选情(嘉义市是二二八事件的重灾区,嘉义著名画家陈澄波就死于二二八事件),柯文哲效应的外溢,现任市长黄敏惠被指反辅选,种种因素让民调领先的陈以真选情急转直下,最终以败选收场,民进党自嘉义市升格为省辖市以来,正式赢得嘉义市的执政权。

政治背景

屏东县绿营的优势选区,就选民结构而言,泛绿领先泛蓝五到十个百分点[71]。屏东县在1980年代以前,由于党国威权的时代背景,均由中国国民党掌政[50]。自1981年以党外身份参选的邱连辉当选县长以来,四任县长均无法连任,屏东县亦由党外人士、民主进步党及中国国民党轮流执政[50]。直到1997年民进党提名的苏嘉全当选县长后,始于2001年成功连任,屏东县也自此由民进党执政至今[290]

历年来,民进党在屏东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9年县长选举,由曹启鸿以五成九的票数当选连任。而国民党近年来在屏东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四成九的票数。在2012年总统大选,蔡英文在屏东县以五成五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屏东县三席区域立委中,民进党赢得两席,国民党一席。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民主进步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屏东县

更多信息 2014年屏东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潘、简两人对决的局面。国民党简太郎以“我爱屏东-翻转”为竞选主轴,民进党潘孟安以“安居乐业,幸福屏东”为竞选主轴[296]。竞选期间民调显示,潘孟安,稳定幅度的差距领先对手,在选举前一个月,爆发劣质油品案,对选情造成一定的冲击。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屏东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屏东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屏东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屏东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虽然选前一个月爆发假油案,但是由于大环境因素以及连阵营的负面新闻不断抢下媒体版面,彻底淡化了假油案的影响。而简太郎阵营的负面文宣更引发重大争议[297]。最后选举结果潘孟安大胜对手十二万票,再次攻破国民党铁票区屏东市,顺利延续绿色执政。

政治背景

自中华民国接管台湾以来,台东县便被视为支持中国国民党的县市,但自2000年后,这种局面产生改变[71]。台东县在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以前,除第五届县长黄顺兴中国青年党籍之外,即长年由中国国民党主政[50]2001年,亲民党的徐庆元高票当选县长,而在2005年县长选举,时任议长吴俊立则以无党籍的身份获胜[298]。唯吴在就职后便因案停职,因而导致台东县长于2006年进行补选,吴俊立的前妻邝丽贞并于该次选举中,获国民党提名并高票当选[299]2009年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时任立委黄健庭仅以五千余票的微幅差距险胜民进党征召的刘櫂豪[300]

近年来,国民党在台东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七成三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台东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10年立委补选,由赖坤成获得四成九的票数当选。而亲民党过去亦曾经在台东县具有强大影响力,其历年最高得票率则在2001年县长选举,由徐庆元以四成四的票数当选。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台东县以六成六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刘櫂豪以四成二的票数当选,国民党候选人饶庆铃得票率三成,无党籍候选人吴俊立则获得两成五的票数。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东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 本届选举,中国国民党由县长黄健庭寻求连任。黄曾任本县多届立委、国代;其父黄镜峰曾任台东县长、省府建设厅长、及代理台中市长。[303]
  • 在野的民主进步党,则提名上届以微幅差距落选的刘櫂豪卷土重来。刘乃本县立委,法官出身,曾受前亲民党籍县长徐庆元提拔,担任副县长。其兄刘櫂漳,曾任本县国代、县议员、国民党部副主委,后因替刘辅选而遭开除党籍。[304]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乃继上届县长选举以来,黄、刘两人二度对决。民进党刘櫂豪以“在地.深耕,打造台东价值”为竞选主轴,国民党黄健庭以“观光美地,繁荣家园”为竞选主轴。竞选期间民调显示,具有现任优势的黄健庭处于领先态势。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东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东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台东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台东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尽管中央国民党施政不利,由于政绩卓越,加上竞选连任,黄健庭最终以高于上届的票数,击败绿营台东立委刘櫂豪。台东县成为本次选举泛蓝阵营在台湾本岛唯一得票率明显成长的县市。尽管得票率低于上届,刘櫂豪面对黄氏强势连任仍得到45%的县民支持,更多了三千余票,显现其基层实力依然稳固。

政治背景

花莲县,自古即被称为后山,由于商业活动并不频繁,居民多是军公教人员,政治表现上也较为保守[72]。花莲县地方选举史上除第一届县长杨仲鲸中国民主社会党籍外,历届县长选举一直由中国国民党籍人士掌握[50]。直到2009年底,时任立法委员傅崐萁退党参选,并以五成六的票数胜出,终止了国民党在花莲五十多年来的执政[305]

近年来,国民党在花莲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七成七的票数。民主进步党历年在花莲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1997年县长选举,由游盈隆获得四成三的票数。而亲民党过去亦曾经在花莲县具有强大影响力,并在2004年立委选举中,高居各政党得票率之首。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花莲县以七成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王廷升以四成五的票数当选连任,无党籍候选人张智超得票率两成八,民进党候选人赖坤成则获得两成六的票数。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花莲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更多信息 2014年花莲县县长候选人竞选主轴, 号次 ...

本届县长选举共有六位候选人,乃自2005年县长选举,傅、柯二人再度同台角逐。同时,傅、徐更创下夫妻共同登记参选县市长的首例。竞选期间民调显示,争取连任的傅崐萁处于领先态势。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花莲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花莲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花莲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花莲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本次选举,傅崐萁成功以五成六的选票连任。与其妻囊括合计约六成的选票,较上届小幅成长,而国民党面对傅崐萁,在花莲县的得票率亦小幅成长来到两成八,无党籍候选人柯赐海则拿下九个百分点的选票。

政治背景

澎湖县为蓝绿势均力敌之处,两大阵营差距并不大,但泛蓝支持者始终小幅领先泛绿[71]。澎湖县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然而在1993年县长补选,民主进步党提名的高植澎高票当选,并于该年底的县长选举顺利连任[50]。1997年,澎湖县再度变天,并由国民党执政至2014年[72]

历年来,民进党在澎湖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1993年县长补选,由高植澎获得五成八的票数当选。国民党近年来在澎湖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五成八的票数。在上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籍时任县长王干发仅以不足六百票之差险胜民进党提名的蔡见兴。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澎湖县以一千八百票的差距领先蔡英文,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民进党提名的杨曜则以五成三的票数,击败获国民党支持的无党团结联盟时任立委林炳坤,成为澎湖县首位民进党籍立委。

政党初选

 参见:2013年-2014年中国国民党直辖市长暨县市长提名作业#澎湖县

更多信息 2014年澎湖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 在野的民主进步党在本届选举提名时任省咨议员的陈光复重披战袍。陈早期曾长期经营高雄市,并当选该地立委、党部主委、及市议员。2001年起,陈曾两度参选本县县长、及一次立委失利;其中在2005年县长一役,以非常些微的差距落选。虽然屡战屡败,陈反而举家迁抵澎湖定居,并曾担任民进党澎湖县主委及台湾省咨议员,亦开设澎湖酒厂,已深耕澎湖多年。[328]
  • 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在经历两轮党内民调初选后,由时任马公市市长的苏昆雄出线。苏除担任过两届马公市市长外,曾连任四届议员,并担任过一届议长。[329]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呈现“复雄相争”的局面。选举初期民调显示,陈光复处于领先态势。

民进党陈光复以“领航澎湖,你我幸福”为竞选主轴[330],并提出在地12项政见。

国民党苏昆雄以“点亮新澎湖”为竞选主轴[331],要推动澎湖医院与台湾北、中、南教学医院策略联盟。

随着中国国民党提名人明朗后,选情一度胶着。但之后陈光复支持度回稳再度处于领先态势。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澎湖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澎湖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Thumb
澎湖县长选举得票分布。
更多信息 2014年澎湖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这次选举即使表面上差距不大,然而细看之后就会发现,TVBS的民调虽然陈光复只领先五个百分点,但是在泛绿票仓望安却是由苏昆雄支持度领先近50%,由于望安通讯较为不便,抽样上较容易发生误差,不难推测出苏昆雄早已大幅落后,而结果也确实是陈光复大胜。

福建省

政治背景

金门县向来是泛蓝的铁票区,在历届选举中,泛蓝候选人均囊括九成以上选票[71]。由于民主进步党在金门缺乏影响力,金门县并没有所谓的“蓝绿对决”,当地选举多是宗亲而非政党的竞争[332]。金门县迟至1993年才开放县长民选,首届县长选举便由国民党的陈水在当选,陈并于1997年顺利连任[333]。2001年起,新党李炷烽当选两届县长,而在2009年县长选举中,国民党籍候选人李沃士以三成七的票数获胜,使金门县再度撑起蓝天[334]

近年来,国民党在金门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由马萧配拿下九成五的票数。新党历年在金门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1年县市长选举,由李炷烽以五成六的票数当选。亲民党在金门县的得票率记录则于2012年立委选举,由陈福海获得三成二的票数。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金门县以八成九的得票率领先,不过民进党也在金门首度突破三千票,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杨应雄以不足两百票之差险胜亲民党籍时任立委陈福海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金门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 无党籍前立委陈福海,在获得“十三陈”宗亲会支持后,投入本届选举。陈除于2012年挂橘袍参选外,已长年维持无党籍身份参政。基层民代出生的陈,曾担任本县立委、县议员、及金湖镇长。陈曾于2005年挑战县长失利。[342]
  • 中国国民党则由县长李沃士竞选连任。李曾任新党籍县议员,但于2008年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立委败给陈福海。李后来转入国民党,并在其奥援下,成功登上县长宝座。[342]
  • 曾任县府社会处长的退役少将许乃权,独立参选,并获新党籍前县长李炷烽支持。[342]
  • 洪志恒,亦为独立参选人。[342]
  • 上届无党籍县长候选人杨荣祥,卷土重来。[342]
  • 曾参选新北市议员的汪成华,亦独立参选。[342]
  • 无党籍人士雷由靖,亦投入本届选举。
  • 曾参选本县议员的林水泉,亦无党籍身份参选。
  • 独立人士庄育民,亦登记参选。
  • 台湾营造公司员工苏龙科,以无党籍身份投入本届选举。

竞选过程

更多信息 2014年金门县县长候选人竞选主轴, 号次 ...

本届选举,共有十人登记参选县长,候选人数为历年之最,同时位居全国之冠[343]。选举更再度上演金门两大宗亲会传统的“陈李对决”。选前四个月,李涉金酒弊案,对选情造成一定的冲击[344]。竞选期间民调显示,具有现任优势的李沃士处于领先态势。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金门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金门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2014年金门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李沃士五年前以三成七得票率击败时任副县长吴成典及回锅参选的前县长陈水在,从新党手中夺回执政权。本次选举中,八月时虽受金酒弊案影响,与陈福海的民调差距逐渐拉近为个位数,但外界仍看好李顺利连任。唯开票当日陈于五乡镇取得领先,李仅在乌坵乡小赢对手一百多票,成为首位连任失败的民选县长;陈则以五成三的得票率大胜寻求连任的李沃士八千余票,成为首位无党籍民选县长,结束五年的短暂蓝天。

政治背景

长期以来,马祖一直都是泛蓝占有绝对优势的选区,且在历届选举中,蓝营总得票率皆超过九成[71],但国民党籍民选县长均无法顺利连任;这个魔咒至今仍无法破除。当地的选举多为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间的竞争,民主进步党尚无法与泛蓝阵营抗衡[71]。连江县迟至1993年才实施地方自治,首任县长曹常顺北竿空难并未争取连任,国民党转而提名刘立群,击败新党候选人曹原彰,守住蓝天[345]。但2001年,亲民党提名的陈雪生击败寻求连任的刘立群,并于2005年成为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顺利连任的民选县长。2009年县长选举中,国民党的杨绥生卷土重来,以五成七的票数当选县长[334]

近年来,国民党在连江县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9年县长选举,国民党报准杨绥生刘增应两人竞选,两位党籍候选人在全县共囊括九成八的票数。亲民党历年在连江县的最高得票率则在2001年立委选举,由曹原彰以五成六的票数当选。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连江县以八成七的得票率领先,而在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前亲民党籍县长陈雪生获得五成的选票险胜,国民党籍时任立委曹尔忠则以四成七的票数连任失利。

政党初选

更多信息 2014年连江县县长政党初选, 表态日期 ...

候选人

竞选过程

本届选举乃继上届县长选举以来,杨、刘两人二度对决。

争取连任的杨绥生以“永续发展、乐活马祖”为竞选主轴

刘增应以“国际岛屿、幸福马祖”为竞选主轴。

竞选期间民调显示,杨、刘两人陷入胶着。

民意调查

更多信息 2014年连江县县长选举民意调查, 民调来源 ...

选举预估

更多信息 2014年连江县县长选举预估, 预估来源 ...

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2014年连江县县长选举结果, 号次 ...

杨绥生由于增加占马祖选民多数的公务员工作量及始终遥遥无期的博弈政策,使得卷土重来的刘增应获得在本次选举中以六成六的得票率大胜寻求连任的杨绥生,国民党籍县长无法连任的魔咒仍然持续。此次县长选举中,由于参选者皆为国民党籍,因此国民党囊括全部(100%)的票源,创下政党总得票史上最高的纪录。

选举资讯统整

媒体谬误

  • 当日开票过程中,有错误讯息指出台北市投票率67.9%(实际投票率为70.5%),各大电视台当晚报导及评论时都沿用此错误资讯,显示出虽然灌票的情形相较以往有所改善,然而对于选务资讯人云亦云的恶习却还依旧存在。

乡镇市得票率领先与县长当选人

  • 郑永金成为继1997年翁金珠之后,第二位在过半乡镇市得票领先却无法当选的县长候选人。(2005年陈光复只在三个乡市领先,由于共有六个乡市,所以并未过半。)
  • 本次选举,台北市柯文哲、台南市赖清德、基隆市林右昌、嘉义市涂醒哲、花莲县傅崑萁、澎湖县陈光复、连江县刘增应在全数乡镇市区皆获得领先。
  • 得票仅在一个行政区落后其他候选人:台中市林佳龙(和平区)、新竹市林智坚(东区)、云林县李进勇(台西乡)、嘉义县张花冠(阿里山乡)、金门县陈福海(乌坵乡)。

候选人部分

  • 花莲县县长傅崐萁与夫人徐榛蔚成为第一对同时参选的夫妇。
  • 金门县本次有10位县长候选人,是中华民国地方自治史上的新纪录。原纪录为2001年南投县2009年金门县共有7人参选。
  • 本次选举共有9位立法委员、3位县市议(长)员、1位乡镇市长转战县市长,其中5位立委及1位县市议员挑战成功,分别是:
    • 立法委员当选县市长:台中市林佳龙、苗栗县徐耀昌、彰化县魏明谷、南投县林明溱、屏东县潘孟安。
    • 市议员当选市长:新竹市林智坚。

当选人部分

  • 新竹市长林智坚是本届直辖市及县市长当选人最年轻的;但得票率也是当选人中最低的。
  • 涂醒哲成为升格省辖市后首位民选男性嘉义市长、首位以民进党籍当选的嘉义市长。
  • 魏明谷成为首位民进党籍男性彰化县长,得票数及得票率亦创下该党在彰化县的新高。

依学历别

当选人多位是国立台湾大学校友,在六都方面,更占了五都:

  • 台北市柯文哲:医学系学士、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
  • 新北市朱立伦:工商管理学系商学学士
  • 桃园市郑文灿:电机学系(肄业)、社会学系学士、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涉嫌抄袭被撤销学历)
  • 台中市林佳龙:政治学系学士、硕士
  • 台南市赖清德:复健医学系学士
  • 嘉义市涂醒哲:医学系、公共卫生研究所硕士
  • 基隆市林右昌: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 新竹市林智坚:国家发展研究所在职专班(涉嫌抄袭被撤销学历)
  • 云林县李进勇:法学硕士
  • 屏东县潘孟安: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班

在六都市长当选人中,有四位是建国中学校友:分别是,新北市长朱立伦,桃园市长郑文灿,台中市长林佳龙,台南市长赖清德

依姓氏别

当选人以林姓最多,22人中共有5人,比林姓在全国占比高,分别是:台中市林佳龙、基隆市林右昌、宜兰县林聪贤、新竹市林智坚、南投县林明溱

镇长经历

当选人中有4位担任过辖县内镇长:宜兰县林聪贤罗东镇长)、苗栗县徐耀昌头份镇长)、南投县林明溱集集镇长)、金门县陈福海金湖镇长)。

医师身份

当选人中有4位有医师身份:台北市柯文哲、台南市赖清德、嘉义市涂醒哲、连江县刘增应

败选人部分

  • 台北市长败选人连胜文为连家缔造选举从未获胜的纪录,自2000年总统大选以来从未胜选,连战连败。也创下国民党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得票数次低的纪录(最低者是黄大洲),同时是泛蓝总合最低的纪录。
  • 新竹市的许明财以不到1%差距,成为全国以最小差距落选的县市首长。也是首位未能当选连任的国民党籍市长。

各县市部分

  • 台北市士林区天玉里本次依旧维持市长候选人得票率与全市得票率差距不超过3个百分点的现象。
  • 新北市莺歌区建德里本次依旧维持市长候选人得票率与全市得票率差距不超过3个百分点的现象。
  • 嘉义市涂醒哲当选,结束了嘉义市长必由女性当选的局面。
  • 连江县刘增应当选,国民党籍民选县长至今均无法顺利连任。
  • 本次选举共有九个县市政党轮替,是台湾地方自治史上的新纪录。
  • 本次选举民进党所赢得的县市长席次为成立近三十年来的新高纪录。也是该党首度同时拿下所有的

国外媒体报导

  •  美国:《纽约时报》以无党籍赢得台北市长选举 台湾执政党摇摇欲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为题报导,倾向亲中的执政党在地方选举大败,行政院长因此请辞下台,选举结果显示,国民党将难以保住2016年总统大位。而国民党的败选也意味,台湾选民可能反对国民党试图与中国创造更紧密关系。当北京强制严格控制香港选举改革,引发占中运动之际,台湾的选民表达他们对中国的不安之感已经升高。中研院学者徐斯俭认为,台湾选民透过选票,同时向国共两党清楚表态,“占中运动后,北京与香港的关系,让台湾选民心生警觉。”[348][349]
  •  美国:《洛杉矶时报》引述专家说法,认为中国不会在马英九剩下的任期内急于推动新的协议,因为,目前与马英九谈交易的诱因不大,中国可能会等到2016年的总统大选结果。[349][350]
  •  美国:《华尔街日报》以压倒性选举挫败后阁揆下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为题报导,国民党在国家经济、食安问题、油电双涨、资本利得税等事务上,处理方式丧失民心,选举结果也逼国民两党,反省各自的中国政策。[351]这次国民党地方选举惨败,可能让北京相当不安。北京方面与台湾现任政府密切合作,对拒绝终极统一的民进党很有忧虑。
  •  美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报导败选后江揆请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民党在太阳花运动后的首次选举中遭到败选,行政院长因而请辞,可能显示这个东亚的岛屿(台湾)将有变革[352]台湾黑色星期六选举给中共一巴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经过跟北京的六年“和解”,并且签署了20条两岸协议之后,“重振”台湾停滞经济的诺言从未实现。马英九和国民党变得高度不受欢迎。许多选民认为,国民党无力解决国内问题是因为政府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跟中共打交道。许多人指责马英九没有足够注重保卫台湾主权和民主。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问题被视为跟外部的中共因素有关系。“太阳花运动”的最大成就之一,是提升了人们对“中共黑手”的认知。像柯文哲这样的候选人对太阳花一代有很大的吸引力。面对来自草根民众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面对泛绿联盟的壮大,马英九推进跟中共之间不得人心的协议的能力可能将严重受挫。公民社会在选举当中惩罚了国民党。这意味着对中共要更加小心。[353]
  •  美国:《美联社》报导亲中的执政国民党在地方选举遭挫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马英九总统2008年上台后,长期忽视民间对于两岸协商的疑虑。国民党不断向北京靠拢,引发越来越多民众抗拒。如今民众透过选票警告,表达拒绝被中国吃掉,选举结果,可能危及两岸已经签署的21项协议,民进党的态度非常关键。[354]
  •  英国:《BBC》分析,国民党的惨败反应出选民对政府食安问题的处理、低薪资、和贫富差距的不满,也反应了对国民党亲中政策的忧虑。两岸贸易协议虽然对台湾有好处,却普遍被认为,那些协议只图利企业而非一般百姓。马英九执政后,人民生活没有变好,担心中国把台湾经济搞得更加依赖她,伤害台湾的独立性,更难抵挡统一压力。2016年国民党执政将面临艰难挑战,现在的问题是:北京是否会开始寻求与她长期不信任的民进党合作的方式?民进党又是否会软化对中国的态度?[351][355]BBC中文网》报导,九合一选举大败震撼国民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民党的溃败似乎意味着,以往传统的政治运作已经不再为选民们所接受,甚至可以说是被“唾弃”。过去一年,多起事件挑战了国民党的危机处理能力,例如洪仲丘案、太阳花学运、食品安全事件、高雄气爆事件等等,国民党的能力受到怀疑。尤其,在一般老百姓的薪资“倒退15年”的时候,马政府的施政被看成是“为财团服务”。这次选举结果不但“给了国民党一个教训”,对彼岸的中国政府也是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和你关系那么好的国民党,居然在台湾那么不得人心”[349][356]
  •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Taiwan premier resigns after election deals blow to pro-China par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本:《读卖新闻》指出,这次的地方选举被视为是对总统马英九连任施政的“期中考”评分,但台北、台中等大都市的市长选举败北,可能影响2016年的总统大选。[357]
  •  日本:《朝日新闻》报导说,柯文哲以无党籍之姿选上台北市长,这在民进党与国民党两党掌控的台湾政局中极为罕见,台湾的“民主主义进入新阶段”。贫富悬殊(格差)扩大,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让马英九政府遭受猛烈抨击,促成了柯文哲获得广泛跨党派、跨阶层的支持,顺利当选。[358][359]
  •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以经济施政为核心,扩大与中国关系的国民党大败,两岸交流“遭遇的逆风势必增强”。报导说,今年3月台湾的学生运动兴起,反对两岸ECFA的服贸协定,进而占领国会,广泛出现“过去六年太急于对中‘融合’”的批判,如今国民党遭遇如此大败,是对马政府的不信任投票。[360]
  •  日本:《产经新闻》报导说,国民党经此大败,马英九总统已经逃不过“跛鸭”命运,民进党可能趁胜追击在2016年夺取政权,但民进党对中国政策缺乏进展,仍是一大未解课题。报导指败选将无法避免导致国民党内对马英九总统的向力心减弱,他上任后推动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也很可能在党内失去动力。今年春天学生占领立法院,导致反中情感“喷出”,却也使得对中国更难维持中庸融合之道。2012年蔡英文大输马英九80万票,就是在两岸关系被抹上“独立”的色彩,解决两岸关系是民进党重回执政需先处理的课题。
  •  日本:《 每日新闻》指出,马英九已经确定成为跛脚鸭,他推动的对中融合政策正“站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349]
  •  韩国:《朝鲜日报》报导称柯文哲的高票当选台北市长,有望成为往后总统热门人选。并将其与同样是出身自医生背景的安哲秀做了比较。[361][362]
  •  德国:《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2016总统大选的“石蕊试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次选举是对亲中的马英九的公民投票, 选民拒绝亲中的国民党,让亲北京的马英九政府将在2016总统大选遭受极大考验。台湾民众对于北京在台湾的影响力日益焦虑,一些民众忧心北京政权将借此紧缩对台湾的控制。面对北京的政策将是2016总统大选的焦点之一。而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协定,今年稍早触发了包括占领国会在内的大规模示威。[349][363][364]
  •  西班牙:《EL PAÍS》报导说:台湾选民惩罚政府向中国靠拢。 [365]
  •  法国:《法新社》(AFP)指出整体经济趋缓和食安风暴不止,选前民调显示,国民党恐将面临不利的选举结果[366]。法新社指马英九上任以来政策不断向中国靠拢,让许多民众焦虑[367]。《世界报》(Le Monde)和电视台《法国24台》(France 24)报导,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溃败,江宜桦随后宣布,为负起政治责任而辞职,总统马英九准辞。报导表示,主张与中国拉近关系的国民党,这次选举大败,一部分要归因于经济成长缓慢及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368][369][370]。《费加洛报》(Le Figaro)也以报导国民党惨败,江宜桦辞职[371][372][359]
  •  意大利:《共和报》在网页上表示,台湾地方选举结果如同政治地震,国民党遭极大挫败,行政院长江宜桦也因此请辞。共和报指出,独立候选人柯文哲当选台北市市长,是对执政党的沉重打击。[359]
  •  俄罗斯:最大通讯社塔斯社(TASS)报导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并评论此次选举结果将影响2016年总统大选。塔斯社以“史上最大规模地方选举”为标题,报导了台湾九合一选举,俄罗斯各大媒体纷纷引述塔斯社的消息。俄通社-塔斯社指出,这次台湾最大规模地方选举是“民意气压计”,是对国民党的严峻挑战。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2016年总统大选[359][373]俄罗斯卫星广播电台亦作相关报导。[374][375]
  •  越南:越南电子新闻网站(vnexpress.net)引述台湾媒体报导,受反对党支持的独立候选人柯文哲今天以70万票赢过获得50万票的执政党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当选台北市长。报导指出,国民党16年以来就一直在台北市执政,受民进党支援的独立候选人柯文哲这次参选获胜;此外,国民党在台中市、桃园市长的选举也输给民进党等,被分析人士评为执政党国民党的重大挫败。[35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相较港媒即时报导,大陆官方媒体没有太多报导,台湾选举的新闻都被放在官网不显眼处。2014年11月29日 20:24:25,《新华社》引述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表示,注意到这次选举的结果。希望两岸民众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376]2014年11月29日 20:43,《中国新闻网》报导国民党五都参选人宣布败选[377]。《中新社》则转贴人民网晚间7点30分左右发出的“台湾‘九合一’选举,台北市、台中市蓝营均落败”报导,报导篇幅都短,也没有多做评论。中国网站中搜寻,仅中国学者专家撰写分析为主的“观察者网”晚间7时许报导“柯文哲击败连胜文当选台北市长”,另有陆资的港媒凤凰网有较多篇幅报导。相较中国官媒的冷处理,诸如明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等香港媒体都对台湾选举做了不间断地即时报导,也将台湾选举结果放在显著位置,各主要县市的选举结果都有所着墨。[359]
  •  印度:“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网站在国际版首页引用路透社题为“地方选举败选 台湾行政院长辞职”的报导指出,中国国民党在全台各地普遍失去席次。[359][378]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