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万大-中和-树林线

興建中的捷運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萬大-中和-樹林線
Remove ads

万大—中和—树林线,简称万大树林线,为台北捷运一条中运量系统线路,第一期简称万大线万大中和线,正在兴建中[3];第二期简称树林线新北树林线,已完成细部设计,正在兴建中。台北市政府规划万大线并延伸服务双和地区、新北市政府规划树林捷运建设计划,两条独立线路规划成果分别提送审查,经中华民国交通部发函指示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将树林捷运并入万大线办理,合称万大-中和-树林线,将之串连以提供万大-土城-树林间的捷运服务。在台北市中正区中正纪念堂站可与淡水信义线松山新店线换乘,在新北市中和区莒光站与泰山板桥轻轨换乘,在新北市中和区中和站环状线换乘,在新北市土城区土城站可与板南线换乘,在新北市新庄区回龙站可与中和新芦线站内换乘、规划中的桃园捷运棕线站外换乘。全线通车后将形成一条半环线,并完成三环六线当中的第二环。

事实速览 万大—中和—树林线 Wanda–Zhonghe–Shulin Line, 概览 ...
Remove ads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万大-中和-树林线第一期工程中正纪念堂车站前之告示牌

计划背景

根据台北市政府捷运局在2001年制作的交通量调查报告,万华地区联外道路在高峰时段往台北市区的车流量大,造成其道路服务水准大多在D级[注 2]以下而表明该路段常处在壅塞情况[7]。而台北县政府也在2001年调查道路车流量时,毅然发现树林地区的相关道路服务水准在上下午高峰时段大多是D级以下,因此也能显示其道路需求已接近道路容量[8]。万大和树林地区虽有提供公交车运输服务,但在实际营运上却亟待改善,尤其是树林地区的公交车因为班次不多,再加上在高峰时段已形成较大车流量,因此树林地区公交车在以平均可搭载50名乘客来看,仅可发挥40%运能[9]

在铁路运输部分,住在树林地区民众可以利用台铁前往台北市区,尤其是树林车站在2001年全年平均进出站人数超过1,100万,相当于每日平均约有3万至3.3万人使用该车站[9][10]。另外台铁纵贯线的台北至板桥路段在可容纳287班次时,就有335班次上线营运,其利用率就高达116.72%,而板桥至桃园路段在可容纳211班次时,就有222班次上线营运,其利用率也超过100%,由此可见在这些路段的班次容量已达负荷而增加列车调度的困难性[9]

Remove ads

计划历程

  • 2002年
    • 3月: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完成“万大地区设置捷运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 12月:台北县政府完成“树林地区规划捷运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4年
    • 6月:开始进行万大-中和-树林地区捷运系统走廊研究规划。
  • 2005年
    • 5月18日:规划案在万华区路段仅办理一次公听会。
  • 2006年
    • 1月2日:规划案期末报告书初稿审查会议结论-轻轨捷运系统,总经费561亿元。
    • 3月16日:承办单位到万华区公所简报说明-轻轨捷运系统,总经费561亿元。
    • 4月:报告书制作完成,改为中运量捷运系统,总经费729亿元。
    • 5月18日:行政首长到万华区政说明会,新闻稿发布-预计下周提报交通部核定,并建议采独立路权的轻轨捷运系统,总经费561亿元。
    • 5月24日:规划案报告书提报交通部核定,建议采用中运量捷运系统,总经费729亿元。
    • 9月14日:交通部函复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审查意见。
  • 2007年
    • 11月19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才补充说明回复交通部。
    • 12月21日:捷运局补正资料送行政院环境保护署
  • 2008年
    • 1月14日:环保署召开第二次初审会议,会议决议须就环评委员及相关单位所提意见补充修正后再提送环保署进行第三次审查。
    • 1月31日:交通部函送第二次规划报告审查意见,捷运局刻正修正资料,俟完成后将再报请交通部审议。
    • 4月28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完成环评补正资料提送环保署。
    • 5月12日:环保署召开专案小组第三次初审会议,会中决议俟捷运局提送补正资料后,迳提大会审议。
    • 6月12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依交通部第二次审查意见,予以回复说明。
    • 6月16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依第三次环评初审会议审查意见,完成资料补正,并提供送环保署审查。
    • 7月2日:本案环境影响说明书于环保署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委员会第168次会议有条件通过。
    • 8月19日:交通部函送第三次规划报告审查意见予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该部认为应补行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报核程序后,再循序陈报综合规划报告。
  • 2009年
  • 2010年
    • 2月12日:行政院核定本计划案“总经费898.59亿元”。
  • 2011年
    • 1月3日:捷运工程局土建处发文字号:100.01.03北市捷土字第09934210900号 / 土建主体工程分为4个区段标,预计于101年底陆续进行招标作业。
    • 5月2日:交通部部长毛治国说,已经与相关单位达成共识,万大线可望在今年八月提前动工;而新北市政府交通局也当场宣布,将万大线第二阶段规划案提早到明年初送交通部核准,希望两个阶段能够一起通车。
    • 5月18日:交通部长毛治国与立法院交通委员会5月17日到树林、莺歌地区,毛治国当场允诺捷运中和至树林段提前自2011年8月动工。
    • 9月14日:新北市政府与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在中和区召开捷运万大线城市规划变更说明会。
    • 11月24日:第二期工程,新北市政府也于101年试编预算将积极赶办财务修正,期能尽早完工通车。
    • 11月25日:捷运万大-中和-树林线第一期工程签约暨先期工程动土典礼台北市万华区于万大路底华中河滨公园(华中桥下)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在中正区召开第一场城市规划变更说明会。
  • 2012年
    • 5月:捷运工程局召开第一期工程车站命名评审小组会议。
    • 万大线先期工程动工(植栽移植)
    • 主体工程细部设计
    • 2012年9月24日施工最新进度说明[11]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6月3日-6月9日:LG07站(连城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公开阅览文件。
    • 7月1日:LG07站(连城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公开招标文件,于8月21日开标。
    • 8月11日-8月17日:LG05站(永和永平国小站)公开阅览文件。
    • 8月31日:LG07站(连城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决标,由皇昌营造中标,工程包括两座地下车站、4段潜盾隧道、2段明挖覆盖隧道,预定10月动工。
    • 10月2日:LG05站(永和永平国小站)公开招标文件,于11月11日开标。
    • 11月11日:LG05站(永和永平国小站)决标,由荣工工程中标,工程包括一座长210米地下3层车站、2段长1389米潜盾隧道。
    • 11月20日:LG07站(连城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动工。
    • 12月28日:LG05站(永和永平国小站)动工。
  • 2016年
    • 7月22日-7月29日:LG04站(加蚋站)公开阅览文件。
    • 8月2日-8月8日:LG01站(中正纪念堂站)、LG03站(厦安站)公开阅览文件。
    • 11月8日:捷运万大线台北市区CQ850A区段标29亿4,500万元顺利决标,由大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位于东园街与长泰街间的LG04车站,以及LG04站至LG05站(不含)间的上下行潜盾隧道。潜盾隧道从LG04站北侧起,沿万大路直行左转穿越台北渔市、第一果菜批发市场及新店溪后经新北市永和区保顺路至保生路之LG05站;上行隧道长度1,716米,下行隧道长度1,701米,合计3,417米。
    • LG04车站为地下三层车站,有三个出入口及一个连通道。其中B出入口位于东园国小共构大楼内,完工后可方便小朋友进出校园;A、C出入口分别在天主教玫瑰堂与东园街土地开发大楼内,可从万大路东、西两侧进出车站;并在东园街长泰街增设出入口的连通道,2017年1月开工,工期七年四个月。
    • 11月23日:捷运万大线土建工程CQ840区段标顺利决标,由大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56亿元中标,本标是万大线台北市区段最后决标的土建工程,2017年2月开工,工期八年。CQ840区段标工程范围长约1.6公里,包括两座车站-LG01站和LG03,一段渡线、一段中央避车线及二段潜盾隧道。
    • LG01车站在靠近罗斯福路一段之南海路地下,本站可与捷运中正纪念堂站以地下连通道衔接换乘,位址下方有直径1.65米的自来水管,是供给三重、新庄等地区五十万户用水的重要管线,需以不断水制水阀特殊工法施做;南海路与南昌路另有161KV及69KV台电特高压管线会让,整体工作环境非常艰困。
    • LG03车站所在的西藏路,下方有5米×3.1米双孔大型雨水下水道箱涵;中央避车线在万大路下方有1.8米×2.1米的雨水排水箱涵,因西藏路与万大路路幅小,无法一次迁移至开挖区外,且皆须在不缩减原排水断面原则下,及仅能于每年非防汛期施工,交通维持及施工过程极为繁杂。
    • 此外,本工区沿线道路狭小(南海路含退缩骑楼仅20米、西藏路30米、万大路25米),连续壁紧贴两旁建物的建筑线且是老旧社区,民生管线(电力、电信、自来水、瓦斯)配置复杂交错,协调管理工作繁多。
  • 2017年
  • 2018年
    • 10月17日:行政院核定第二阶段财务计划[13]
  • 2021年
    • 4月20日:开放电联车设计方案票选,共有6款,分别为“热情活力”、“勇往直前”、“宁静自在”、“从容不迫”、“朝气蓬勃”、“成熟稳重”[14]
    • 5月27日:票选结果出炉,以“朝气蓬勃”胜出[15]
    • 7月5日:捷运万大线新北市区段第一条潜盾隧道贯通。
    • 8月11日:捷运万大线台北市区段第一条潜盾隧道贯通。
  • 2022年
    • 8月24日:第二阶段土建标CQ890区段标树林段顺利决标,由远扬营造中标,工程包括8座高架车站(LG14站至LG21站),全长6.6公里。[16]
    • 9月8日:捷运万大线跨双北市新店溪长潜盾隧道下行线贯通。[17]
    • 9月19日:第二阶段土建标CQ890区段标树林段签约完成
    • 10月14日:第二阶段土建标CQ890区段标树林段正式动工。[18]
  • 2024年3月28日万大线二期土城段CQ880A区段动工。
  • 2024年10月22日:第一辆电力动车组运抵台湾万大线金城机厂。[19]
Remove ads

预定时程

  • 2026年12月31日:预定万大-中和-树林线第一期工程实质完工。2027年6月通车。
  • 2030年12月31日:预定万大-中和-树林线第二期工程实质完工。2031年6月通车。


工程概述

万大线分为两期工程,第一期工程为LG01-LG08A,目前分为七个土建标,各标范围及施工进度如下:

第一期工程

工程进度

兴建中线路的预定时程,2025年5月1日更新。进度依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发布为准[20]

机电系统工程

法国阿尔斯通中标机电系统。[21][22]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资料更新至2017年7月24日)

更多信息 机电标, 机电内容 ...

施工标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更新至2025年2月底)

更多信息 工程标, 工程名称 ...

第二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兴建中,台北市政府为地方主管机关,经费由中央政府和新北市政府共同负担,总工程经费约558.81亿,于2017年1月26日提送至交通部审议,由交通部铁道局审议。 第二期线路位于新北市辖内,目前已经展开城市规划变更及基本设计招标作业,修正计划俟召开台北市与新北市推动会议取得共识后,循序提报中央政府审议。2018年5月2日,交通部并入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第二期特别轨道预算,2025年5月1日更新,进度依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发布为准[20]

更多信息 预定通车时间, 线路名称 ...

施工标

(根据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更新至2025年2月底)

更多信息 工程标, 工程内容 ...

线路介绍

万大-中和-树林线从台北市段的中正纪念堂站开始,主要沿着南海路、西藏路万大路下方行驶,紧接着左转穿越第一果菜市场、第一鱼类批发市场、华中桥东侧穿越新店溪后到达新北市段。新北市段主要会经过永和区保顺路、保生路,中和区中山路、连城路和土城区金城路,接着透过城林大桥跨越大汉溪后到达树林区,并先后经过中华路、八德街、大安路,最后以一个右转到新庄区中正路的回龙站设置该线路的终点[25][26]。这条线路全长22.8公里,包括地下段12.1千米(7.5英里)和高架段10.7千米(6.6英里),并设置11座高架车站和11座地下车站(含机厂一座)[26]

原本在2006年4月捷运局完成车站规划初稿时,配合机厂设置及进出机厂动线,因此从LG08站开始以高架型式兴建[25],但这段期间台北县土城市(今新北市土城区)公所和地方民意建议将万大线地下段延长至LG10站西南侧,因此捷运局将其地下路段延伸至LG10站西南侧,并从那边改以高架路段行驶[25]。另外捷运局也考虑到沿线道路空间不足,加上须穿越既有公路、铁路、河流等,因此决议采用A型路权型式兴建此线路[27]

车站

更多信息 线路, 现况 ...

使用车辆

万大-中和-树林线完工通车后,将使用法国阿尔斯通制中运量大都会列车,每列4节车厢,总共35列,采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运行。[2][31][32]

沿革

2018年7月10日,由中标厂商阿尔斯通在官网公布其大都会列车造型设计草案,然而被网友戏称这像“削铅笔机”[33],不过捷运工程局在当时表示尚未定案[34];而后在2021年4月20日公布万大中和树林线的列车外观设计及6种涂装主题并开放大众票选[35],并于同年5月27日正式发表“朝气蓬勃”外观涂装设计[36],2024年10月22日第一台电力动车组运抵台湾金城机厂。[37]

意外事故

在万大线第一阶段兴建时,曾先后在2021年9月28日、2022年7月13日以及2023年4月6日进行设备拆解作业时发生工安意外,有的是因为潜盾机而造成头部重创,也有的是意外从鹰架坠落,不幸的是,这些工安意外皆断送工人的生命。[38][39][40]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