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雄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雄港车站位于高雄市鼓山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屏东线、第一临港线上的铁路车站,现已裁撤。目前原站场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认养,站房及月台部分由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认养,2010年10月24日整理为打狗铁道故事馆,2017年10月1日更名为旧打狗驿故事馆,2019年1月闭馆进行屋面的解体修复,2019年8月31日施工完毕并开馆。2024年11月30日开始营运观光列车“哈玛星号”。


未列出临港线支线、未依实际距离绘制
Remove ads
历史
-
高雄驿
-
1923年日本摄政皇太子裕仁走出高雄驿准备搭车离开
-
高雄驿周边
-
高雄港车站前广场整修前样貌
在纵贯铁路开始兴建之前,由日军兴建的“台湾陆军补给厂轻便铁道”路线便已铺设到现在哨船头第一船渠附近,并在当地设立“台湾陆军补给厂打狗办事处”[1]:9。后来在1889年,为配合纵贯铁路南部线兴建,由“临时台湾铁道铺设部”(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前身)接收这条轻便铁道的“打狗-台南”段,以便由打狗港运送兴建纵贯铁路南部线的材料[1]:9。第一代打狗停车场兴建于1900年3月,位置为盐埕埔车路顶,山下町十七番地,大约在今天的鼓山一路87巷口一带[1]:9。随着纵贯线“打狗—台南”段在1900年11月29日通车[2][注 1],打狗停车场正式开始营运[1]:10,1907年凤山支线(今屏东线)通车,打狗停车场同时成为凤山支线起点。
第一代打狗停车场腹地受制于打狗山与后壁港河道,离高雄港也尚有一段距离,转运不便。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便在1904年6月到1907年8月填埋供新站场使用的埋立地(3万8千多坪),之后在1908年进行车站南迁工程,1908年5月5日完成站场整备后,第一代打狗停车场在1908年6月1日开始拆除[1]:15。第二代打狗停车场则在1908年9月15日完工,其位置在今天站房的北边,正对着临海三路[1]:16。
1920年随着台湾行政区划改制,打狗改称高雄,站名遂从打狗停车场、打狗驿更名为高雄驿[1]:44[3][4]。考虑过去因财政因素而采取的速成主义,导致台湾总督府所辖的铁道体质不佳。在1926年生野团六担任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长后,一改昔日态度,对台湾交通建设提出了一连串的改善计划。其中铁道部提出以700万改善基隆、台北、高雄三站的计划,然而因为财政因素,最后高雄驿的改善仅以50万预算通过[1]:67。同时高雄与台南之间的复线工程也逐步推进,于1933年9月复线工程完工后[注 2],列车班次得以增加[1]:67。
1930年代,高雄市逐渐发展,1910年代开发的旧市区(今哈玛星与盐埕区)已经趋近饱和,高雄州遂于1936年发表“大高雄城市规划”,该计划除将高雄市定位成重工业都市(尤以军需工业为重点)外,也计划在新的市区中心设置“高雄新驿”,由内而外为商业区、住宅区与工业区,并以设计作为货运输送骨干的环状铁路(今高雄临港线)作为市区界线[1]:71。兴建于大港埔的新高雄驿于1941年6月22日开始营运[5][注 3],而原本的第二代高雄驿则改称高雄港驿,主要办理货运[1]:76[3]。当时纵贯线上的客运列车改停新车站,货物列车停旧车站,但潮州线客运列车仍会开到旧车站,后来潮州线客运改使用单辆汽油车行驶后,可在高雄港驿直接调头转向,继续经山下町、田町、旧城等站开至台南[1]:7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整个大高雄被划为“要塞地带”,高雄港驿等重要设施禁止摄影,要发行风景明信片亦得先经过审阅后才能发行[1]:89。而随着战况恶化,台湾的铁路运输也逐渐受到影响,甚至后来到了白天不敢行驶火车的情况[1]:88。当时由高雄港驿邻近高雄港等重要设施,遭到美军大幅轰炸,车站、轨道设施近乎全毁,第二代高雄驿站房全被烧毁,扇形车库也遭重创,据说当时沉重的转车盘也被炸飞[1]:89。
Remove ads
- 1947年4月:重建现存站房,南、北号志楼依原建筑稍加改建;南号志楼后来于2002年配合高雄捷运工程而拆除。
- 1967年:第一临港线全线通车;木造前镇车场设立。
- 1968年:停办屏东线客运业务,专办货运。
- 1970年6月:中岛车场设立。
- 1973年:前镇车场加强为砖造建筑。
- 1993年:高雄港务局将高雄港站内的扇形车库索回拆除。
- 1995年11月:拆除屏东线高雄港站至三块厝站间轨道,同时拆除位于爱河上高雄川桥[注 4]。此后列车要由高雄港站开往高雄站只能经由鼓山站再转往高雄站。
- 2001年:文建会选出高雄港车站为台湾历史建筑百景之一[6]。
- 2002年7月31日:蓬莱线拆除。
- 2002年9月20日:高雄港站与高雄车站(愿景馆)被市府登录为历史建筑。
- 2002年12月7日:高雄港站南号志楼以南各股因捷运施工停用。
- 2002年12月16日:高雄港站南号志楼拆除。
- 2005年10月20日:货运列车改于前镇车场到发[7]。
- 2008年7月3日:配合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高雄港检车分段迁移至高雄机厂迁移完成;鼓山车站=高雄港站路段及高雄港站站内区亦随之停用。
- 2008年11月1日至9日:办理“摩登高雄‧百年风华”活动,开行“高雄港末班车”专车;最后一班列车于九日下午五点三十分由高雄港站驶离后,鼓山车站=高雄港站不再有火车行驶。随后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之鼓山车站一至六股拆除工程开工,鼓山车站通往高雄港站的铁轨正式截断,此后火车再也无法驶入高雄港站[8][9]。
- 2008年11月19日:第一临港线西段(包括中岛车场全站及中岛线、苓雅寮车场全站、高雄港站全站及滨线)准予停用[10]。
- 2008年12月16日:高雄港站及其管理之新光车站裁撤,12月31日办理交接[11][12],高雄港站所属之前镇车场业务移至高雄车站管理。
- 2009年起,打狗驿古迹指定联盟展开文化保存运动。
- 2010年6月15日:高雄市政府将临海二路打通至七贤三路工程(临海新路)完工通车,高雄港站站内区的铁道腹地从此被切割成两块。
- 2010年10月24日:利用高雄港站闲置站房整理而成的“打狗铁道故事馆”开馆[13],馆内展出相关铁道文物,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托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营运。
- 2011年1月24日:停驶后保存于莲池潭的CT251(实为CT259[14][15])和DT609蒸汽机车搬运到高雄港站。
- 2011年4月23日:高雄港站自行车道完工启用,该工程对高雄港站场域景观影响甚钜。
- 2012年1月3日:高雄市政府都市发展局与台铁高雄机厂合作,新增六节各式车厢至站区股道展示,除已有百年历史之15EF19平车外,35BK32952行李车更恢复为原始蓝哑铃之涂装。新增车辆如下:35SP32426客车(1966年)、15EF19平车(1912年)、35BK32952行李车(1970年)、35F20106平车(1975年)、3CK2109篷守车(1982年)、35G20060敞车(1969年)。
- 2013年4月10日:原停放于台南市南化水库之Motor Coach Industries制MC-8(车号FA-986),迁移至高雄港站静态展示(因租约到期而移往台南市玉井区噍吧哖纪念公园)。
- 2014年3月8日:台湾电力公司将已停用之两部调车机与一辆煤斗车捐赠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并将车辆陈列于高雄港站。新增车辆如下:日立制L02(D-3)调车机、P35H22019煤斗车(1996年台湾机械制)、L03调车机(1986年SCHÖMA制)。
- 2015年8月21日:原展示于高雄市冈山文化中心之CK58(1912年汽车会社制)蒸汽机车,迁移至高雄港站静态展示。
- 2015年8月22日:哈玛星愿景联盟发起“822白风筝行动”,抗议交通部将高雄港站土地分区招商开发,主张“拒卖文史资产、铁道全区保留”诉求;但台湾铁路工会认为地方政府是假借文史名义觊觎台铁土地开发利益,并于当天到场抗议白风筝行动。台铁工会并未知会打狗铁道故事馆就在馆藏的蒸汽机车上绑上黑气球,此举引来馆方抗议。
- 2016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因应高雄捷运环状轻轨哈玛星站工程,吊挂移置部分户外展示车辆。
- 2016年10月:因环状轻轨路线使用临海新路路廊,原本高雄港站站内区以平交道形式保存于临海新路的铁轨,在轻轨工程中正式遭到截断。
- 2017年8月1日:环状轻轨哈玛星站连通原高雄港站月台的木栈道施作时,将木栈道直接覆盖于旧铁轨之上,破坏旧有铁道纹理,引发争议。
- 2017年9月26日:环状轻轨第一阶段全线通车,于高雄港站月台举办通车典礼。
- 2017年9月28日:打狗铁道故事馆招牌更换为“旧打狗驿故事馆”。
- 2017年9月29至30日:原配合环状轻轨哈玛星站工程移置之车辆,吊挂移动至新的陈列位置。
- 2017年10月1日:正式更名为旧打狗驿故事馆。
- 2018年1月1日:旧打狗驿故事馆改由“春临台湾文化事业坊”及“社团法人台湾交通文化资产保存学会”共组之团队营运。
- 2019年1月1日: 休馆进行屋面的解体修复,工期约5个月。[16]
- 2019年8月31日:历经变更设计而延后的屋顶解体修复工程大致完成,于本日重新开放入馆参观,当日开馆特别鸣响L02(D-3)调车机警笛及CT259蒸汽机车汽笛。
- 2021年9月29日:45PBK32952因其特殊性以及与高雄港站较无关联,而迁移至国家铁道博物馆保存。[17]
- 2021年9月30日:15EC8074与25C10008修复完毕后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18]
- 2024年1月12日:由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借展的30L20002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
- 2024年3月10日:公园陆桥下被轻轨木栈道阻拦的轨道重新施作平交道,在今日正式通车。
- 2024年3月14日:3AK2020与3AK2504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19]
- 2024年3月15日:35SP32426结束展示。
- 2024年4月29日、5月6日:DR2909-2955-2910柴联车修复完毕后陆续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20]
- 2024年6月26日:15G8634A敞车修复完毕后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21]
- 2024年10月22日:台铁35N21121篷斗车、35B1020石碴车、台糖虎尾糖厂000023载货守车、新营糖厂13号机关车修复完毕后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
- 2024年10月23日:台糖台东糖厂东110003篷车、东110015篷车、东110018篷车、台肥高雄厂45B-B型调车机修复完毕后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
- 2024年11月30日:由货车改造之滨线观光列车“哈玛星号”开始正式营运。
- 2025年1月9日:R134、S210柴电机车修复完毕后运抵旧打狗驿故事馆保存。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 旅客月台2座(第二月台于1941年时拆除)[22]
- 高雄港检车分段
- 高雄港机务分驻所 扇形车库(已拆除)
- 北号志楼
利用状况
- 货运车站,已经裁撤,原为一等站。现为旧打狗驿故事馆,主管机关为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
- 原管辖高雄临港线的四处车场—前镇车场、中岛车场、苓雅寮车场与草衙车场。
- 高雄港站尚未裁撤时,由于临港线铁路车辆原本行经的屏东线专用路线已经拆除,因此顺行车辆必须先绕行至鼓山车站,再经由纵贯线行驶至高雄车站。
- 为了配合高雄临港线沿线土地的重新利用计划,原本于本站到发的货运列车的改至前镇车场到发。惟高雄港站裁撤后,前镇车场业务已经移至高雄车站管理。
Remove ads
文化资产
高雄港站及周周边建筑,分别被列入历史建筑及文化景观。
保存车辆
- CT259蒸汽机车
- 1938年由三菱重工制造。
- DT609蒸汽机车
- 汽车制造株式会社制造。
- 台电L-02调车机
- 1980年由日立制造,原中油D-3号,后转售予台电林口电厂使用至2012年底林口线停驶为止;2014年由台电公司赠送,运至此地动态保存。
- DL-1043货车移动机
- 1985年由北晟重机制造,过去为台铁站内调度与货车移动之主力,并为台铁数量最多的调动机;此车曾于凤山站及九曲堂站服役,报废标售后,于2021年4月运抵此地动态保存。
- DL-1101货车移动机
- 由北晟重机制造,DL-1101自1993年10月台铁购建,曾于桃园站及田中站服役;2022年8月31日报废标售后,由春临台湾文化事业坊得标,于同年9月8日运抵此地动态保存。
- S210柴电机车
- 1960~1961年向美国GM-EMD公司购入,共12辆,为台铁首款调度用柴电机车,亦为台铁动力柴油化的代表车型之一,后期全数配置于高雄机务段,为高雄临港线的代表车辆;其中S210曾担任2018年高雄临港线末班列车之本务机,2024年5月报废后,经修复于隔年1月运至此地保存。
- 3CK2109篷守车
- 1982年由唐荣铁工厂制造,共有26辆,为台铁守车中车龄最轻者;2012年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3AK2020专用守车
- 1965、1968年由唐荣铁工厂制造,共50辆,为台铁首批专用守车;2024年3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3AK2504专用守车
- 1971年由台湾机械公司制造,共30辆,为台铁主力守车车型之一;2024年3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35G20060敞车
- 1969年由日本若松车辆制造,共有145辆,为台铁大型敞车的代表车型之一;2012年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15EG8634A工程用敞车
- 原车号15G8634,1961年由日本日立制造所、富士车辆制造,是台铁历史上同型车生产数量最多的一型车;此车于1980年代时曾更新门板,并在车号后方加注“A”,2016年改籍并做为高雄机厂车轮专用车使用;2024年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15EF19工程用平车
- 原车号15F19,1912年制造;2012年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CK58蒸汽机车
- 1912年由汽车制造株式会社制造。
- 台电L-03调车机
- 1985年由德国SCHOMA制造,为全台少见的关节式机关车,原先于林口电厂使用,后移至龙井煤场使用;2014年由台电公司赠送并运至此地保存。
- 台糖日立牌13号内燃机车
- 1969年由日立制造的1067毫米版本内燃机车,配属于新营糖厂;由于体积较762毫米版本机车大,常被称为“大日立”。此车原保存于桥头糖厂内,于2024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台肥高雄厂45B-B型调车机
- 1998年由台湾皇车工业制造,2002年停用;2007年至2024年间于桥头竹林公园展示,于2024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R134柴电机车
- 1969年向美国GM-EMD公司购入,共39辆,为早年莒光号列车之标准牵引机车,亦为台铁动力柴油化重要主力之一。其中R134曾于1991年时担任东港线最后列车之本务机,亦为高雄临港线史上第一班活动专列之本务机,此车于2023年报废后,经修复于2025年1月运至此地保存。
- 台铁DR2900型柴联车
- 1987年由日立制造,共5组15辆,为台铁第二款柴联车,于2023年4月26日退出运用;前身为高雄港嘟嘟火车的DR2909-55-10编组,于2024年修复完成后运至此地保存。2024年11月4日,由DR2909-2955改造之面包咖啡店“厚里Horli baking”开业;2024年11月16日,由DR2910改造之冰淇淋店“SNOW 雪诺义式冰淇淋”开业。
- 15EC8074抢修用篷车
- 原车号15C8074,1960~1967年时由台北机厂制造;此车曾做为高雄港机务分驻所抢修车使用,于2021年9月修复完成后运至此地保存。
- 25C10008代用行李车
- 1939年时,为了运送二战时的人员物资而向日本购入的大型篷车,曾作为代用行李车、代用客车、伤兵车、卫生车使用;此车报废后,于2021年9月修复完成后运至此地保存。
- 35F20106平车
- 1974~1975年间,由唐荣铁工厂制造,共有180辆,为台铁平车中总数量最多者;2012年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35B1020石碴车
- 1995年由唐荣铁工厂制造,共20辆,前身为东部铁路改善局自备之P35B1000型石碴车,2004年9月全数无偿移拨给台铁使用,是现代标准型石碴车的开端;此车停用后,于同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P35H22019自备煤斗车
- 1996年由台电委托台湾机械公司制造,共83辆,用来运送林口电厂所需之煤炭,并使用至2012年林口线停驶为止;2014年由台电公司赠送并运至此地保存。
- 35N21121篷斗车
- 1974年由台湾机械公司制造,共130辆,为台铁标准型篷斗车的开端;此车于2025年报废后,于同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30L20002罐车
- 1970年由日本舞鹤重工制造;2024年1月由国家铁道博物馆借展至此地保存。
- 台糖 虎尾糖厂 000023载货守车
- 1922年由日本车辆会社制造;2024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台糖 台东糖厂 东110003篷车
- 原台铁篷车;2024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台糖 台东糖厂 东110015篷车
- 原台铁14C4050型;2024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台糖 台东糖厂 东110018篷车
- 原台铁3CK900型;2024年10月修复完毕后运至此地保存。
- 35SP32426对号快车
- 1966年由日本川崎车辆制造,共30辆,其特征为内部采用翻背椅的设计,此车于2010年报废后,经修复于2012年由高雄机厂运至此地保存。2024年3月15日结束展示后,经修复后移交回台铁公司。
- 35BK32952行李车
- 1970年由日本车辆制造,原45PBK32952号电源行李车,但因发电机组供电容量不足,故于1988年时卸下发电机组并改造为35BK32952行李车使用,2012年报废后,由高雄机厂移至此地保存,并恢复莒光号蓝哑铃涂装。2021年9月29日,因其为最后一辆日本原厂电源车车体以及与高雄港站较无关联,改移交至国家铁道博物馆保存。
车站周边
交通资讯
摄影集
邻近车站
脚注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