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雄环状轻轨

高雄捷運一條環狀運行的輕軌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雄環狀輕軌
Remove ads

高雄捷运环状轻轨,通称高雄轻轨,原计划名为高雄捷运临港轻轨,是台湾高雄市一座营运中的轻轨运输有轨电车)系统,也是台湾最早开始营运的轻轨线路。属于高雄捷运系统,为一环状线路,全线位于高雄市区内,也是亚洲新湾区建设的一部分及联外交通。该轻轨采取分阶段通车,第一阶段于2015年10月16日启用,2024年1月1日全线通车。

事实速览 高雄捷运环状轻轨 Circular Line, 概览 ...
Remove ads
事实速览 繁体字, 简化字 ...
Remove ads

沿革

Thumb
高雄捷运营运线路图

高雄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于2001年起就开始研究兴建轻轨的可能,并提出在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后,沿用高雄临港线铁路兴建轻轨的计划,线路计划在铁路地下化后的高雄车站地面设站,往东沿临港线环绕至前镇区,往西至盐埕区,再往北至鼓山区,最后绕回高雄车站。后来为了争取北高雄市议员的支持,2004年舍弃绕经高雄车站的北半圈,由鼓山起再往北延伸,途经高雄市立美术馆一带,沿大顺路往东绕回与南半圈接合,另外、大顺路上沿线为种有雨豆树的绿色隧道,有13棵与车站抵触,沿线其余树木全数保留[2]

原先高雄轻轨规划由民间以BOT模式兴建,但历经三次流标而于2011年改回政府自办。2011年底市政府决议采用与部分欧洲城市相同、为不妨碍市中心景观而采用的无高架线受流系统。第一阶段由前镇机厂至哈玛星环线南半圈的工程,由长鸿营造与西班牙CAF的团队于2013年1月获选[3],并于该年六月举行动工仪式,总建造经费新台币195.37亿元[4]。第二阶段环线北半圈的工程则由中国钢铁公司法国阿尔斯通的团队于2016年8月获选。

Remove ads

线路通车时间表

更多信息 年份, 日期 ...

线路与车站

线路自台湾铁路管理局前镇车场附近起首设置轻轨机厂—前镇机厂,沿凯旋三路、四路行进,于凯旋四路底转北沿成功二路。从成功路转新光路并延海边路经过新光码头,再跨过爱河真爱码头,然后延著西临港线自行车道旁经过驳二艺术特区渔人码头等,最后在原台铁高雄港车站处与橙线哈玛星站换乘;然后往北延著旧纵贯线,与台铁鼓山车站美术馆车站换乘,并于两站间设立驻车场—马卡道驻车场,最后转东走美术馆路,经由农十六公园接回大顺一路至三路行进,最后贯穿南凯旋公园接回凯旋路回到前镇机厂北侧;全长22.1公里。

第一阶段自篱仔内站哈玛星站,长8.7公里,设14个候车站,于2013年6月4日动工[5]。全线除爱河段采高架A型路权外,其余采平面B型路权,轨道与车道隔离,电力动车组拥有路口优先通过权[6]。第二阶段自寿山公园站轻轨机厂站约13公里,部分路段需等铁路地下化完工后开始进行施工,已于2017年3月动工,原预计2021年底完工通车,受限于美术馆路及大顺路段工程争议路段而宣布停工。经过讨论及改正后,于2024年1月1日全线通车。

前镇之星站旅运中心站真爱码头站哈玛星站鼓山站台铁美术馆站内惟艺术中心站美术馆站爱河之心站定位为“特色站”;真爱码头站是全线唯一的高架车站


更多信息 编号, 车站名称 ...
Remove ads

车辆

Thumb
CAF Urbos 3列车
Thumb
Citadis 305列车

高雄捷运轻轨列车动力分散式电力动车组,采超级电容受流方式推进,全线使用钢轮钢轨,驶于1,435毫米标准轨。高雄捷运环状轻轨为无架空接触网的轻轨系统,仅在车厂为调车方便设有高架触线,营运时列车则在进站停靠的时候利用车站上方设置的钢性高架线进行充电。第一阶段共有9组列车,在第二阶段全线完工后预计将共有24组列车。

第一阶段的轻轨列车为西班牙CAF Urbos 3系列车辆,总造价新台币165.37亿元。每组列车由5节模块化车厢组成,车厢间以铰接件(articulation)连接在一起,只能在机厂由机具协助分开。车内为100%低地板全宽无贯通门设计,座椅为“非”字型配置。首辆列车自2014年9月运抵台湾

由于第二阶段统包由中国钢铁中标,后续15组列车转向其合作厂商法国阿尔斯通采购,为Citadis 305系列列车,因此未来全线完工后将出现“一条轻轨两种车型”。高雄捷运采用的阿尔斯通Citadis 305型列车与第一阶段车辆同样采超级电容受流,一列车5个车厢,列车重量44公吨;车身外观除延续一阶的绿色,还多了点黑色,增添科技感,是台湾继台北捷运VAL256型电力动车组之后再度购入由法国制造的列车[9]

轻轨二阶首列车辆于2018年7月25日在法国出厂,并于2018年8月3日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启程发送,2018年9月5日运抵基隆港,利用夜间行驶高速公路发送至高雄轻轨机厂卸载,9月27日于C15 - C17车站间线上行车调试[10][11][12]。轻轨二阶第二辆列车历经1个多月的海运,2018年12月13日凌晨4点抵达前镇机厂,并进行车厢卸载作业,2019年6月11列列车皆已抵达高雄[13][14]。2020年11月2日,高雄轻轨二阶车辆开始于篱仔内(C1)站哈玛星(C14)站路段上线营运[15]。2021年12月,后续增购之4列列车皆已送抵高雄,并在次年元旦假期加入疏运的行列。

Remove ads

增购轻轨列车

高雄市议员张博洋2024年4月2日在高雄市议会质询时,提到高雄轻轨应该增购车辆、缩短班距,强化疏运质量。市长陈其迈答询时表示,市府已经行文交通部,希望争取经费增购14辆轻轨列车,如此班距可由10分钟缩短至6分钟[16]

历史

规划

高运量规划时期

1979年高雄市升格院辖市后,开始推动兴建捷运规划,高雄市政府委托交通部运输计划委员会进行规划。1980年代初期运委会的规划,其中的高运量U3线南段沿着凯旋路行驶,高运量U2线南段沿着建国路往南进盐埕区,再沿着五福、成功路往南,两者在市区外围组成的环线已有环状轻轨的轮廓。U2、U3线后来于1984年运委会完成报告时规划为中运量绿、紫线;而1985年交大运研中心的规划则维持高运量U2、U3线;1986年美国顾问团的规划则去除了U2线,仅保留高运量U3线,但在市中心则另有环状的中运量U5线。1989年11月,美国路易士伯格国际工程顾问公司完成《高雄都会区大运量快速客运系统调查、分析、改善及捷运系统可行性研究规划》,提出了4条高运量捷运线路(、蓝、),其中蓝线从半屏山站(今世运站,当时规划为地下车站)走左营大路接至九如四路,于内惟站(设于旧地名“内惟”、九如四路上的九如公园一带,非现今规划的台铁内惟车站)与此时期规划之棕线会让,再转弯经过今日高雄市立美术馆一带,接续大顺路并行经凹子底站五块厝站(当时规划五块厝站设在大顺路、中正路口)等换乘站,后沿着台铁临港线路廊进前镇加工出口区,其中凯旋、大顺路段大致为今环状轻轨的雏型。1996年1月19日高雄铁路地下化计划获行政院核定,当时的规划东临港线、第二临港线将地下捷运化。然而该计划于1999年11月完成整体计划时,认为财政困难而修正为“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临港线因而未地下化。

Remove ads

轻轨规划时期

高雄市政府捷运局于1998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该专案中开始以轻轨为主导,高雄除了红橙线的延伸线外,不再有任何中高运量捷运计划。在该专案中,首次提到将临港线[b]以及台铁地下化后的路廊改建为轻轨,进而提出了“轻轨环线”的计划。而原蓝线与轻轨环线因部分线路重复,因此降为轻轨后的蓝线,改走大顺、民族、光华路,避开凯旋路[c],于一心路转进篱子内、高雄市凤山区五甲地区,衔接绿线。此外,2003年8月3日起,麦当劳公司向台铁承租临港线行驶嘟嘟火车做为观光用途,亦为环状行驶,可谓环状轻轨的前导。

Thumb
2004年高雄市中央公园展出的西门子Combino轻轨电车

在《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进行的同时,2000年市政府另案进行《临港线发展为轻轨捷运之规划报告》专案,该专案将线路改称为“临港轻轨”,线路较为不同,并不使用三块厝到左营这段的地下化路廊,也不使用西临港线,而改走成功、五福、七贤、河西路,并在盐埕区分为两线单向行驶。机厂与黄线、蓝线规划共同使用,设于瑞南街、凯兴街 、前镇河间的土地(今为75期重划区)。该专案于2001年3月完成并送审中央,于2003年11月25日被列为行政院新十大建设的北中南捷运项目,综合规划于2004年1月14日获行政院核定。2004年高雄市政府于中央公园兴建一段短里程的轻轨,以西门子Combino电车展示高雄轻轨发展意象,该电车最后转由澳洲墨尔本使用(D-class Melbourne tram英语D-class Melbourne tram)。综合规划核定后,考量到财政以及进入盐埕区的线路受到民众反弹,因此改为走前金区的河东路,机厂改至台铁的前镇车场。修订后的线路,于2005年4月26日获行政院核定,并预计采BOT模式兴建营运。2006年3月1日嘟嘟火车因营运不佳而停驶,铁路随后也改建为自行车道

为服务北高雄市民,市府于2005年7月26日公布将临港轻轨和轻轨蓝线合并的“环状轻轨”,北半环改经美术馆大顺路。大改线后重新进行综合规划,《高雄都会区轻轨运输系统高雄环状轻轨捷运建设综合规划》于2008年3月20日获行政院核定。因BOT招商不顺,于2009年先推行环状轻轨先导公交车,以培养运量。同时期为了服务亚洲新湾区,2009年12月捷运局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路网黄线、棕线及水岸轻轨规划作业》专案,其中新增的“水岸轻轨”,线路由三多商圈站沿着新光路至新光码头,并沿着西临港线行至原台铁高雄港车站的铁道文化园区。2011年11月30日环状轻轨与水岸轻轨两者线路合并送审行政院,2012年11月26日获核定,并取消BOT改为政府自办。新环状轻轨施工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主要使用原临港线路段的篱仔内站哈玛星站水岸段,剩余路段为第二阶段,因需要使用部分原台铁纵贯线地面路段路权,要在台铁地下化完工后才能全面施工。

兴建

南半环临港轻轨通车营运(第一阶段)

经过3次流标,市政府舍弃BOT模式,于2011年改回政府自办。第一阶段于2013年6月4日动工,初期采购西班牙CAF公司Urbos 3轻轨电力动车组9组,2014年9月11日起陆续交车。2014年11月9日起为期1周,轻轨电力动车组于完成土建的凯旋瑞田站进行首次静态调试,下午开放大众参观。之后也进行多次动态调试。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进行第一阶段车站命名活动,决定启用后站名。

第一阶段分4次通车,篱仔内站(C1站)至凯旋中华站(C4站)自2015年10月16日开始试营运,并于2016年6月26日延长试营运路段至高雄展览馆站(C8站)[17],预计2017年9月第一阶段全线正式营运。2015年10月因长鸿营造发生财务问题,使得工程陆续停摆,2016年6月捷运局分为三标重新发标,以逐站推进方法完成第一阶段轻轨南半环。2017年6月30日高雄展览馆站至驳二大义站(C12站)通车,全日班距调整为15分[18]。8月15日全台大停电,轻轨虽受流正常,但因高雄市区许多路口红绿灯信号异常,为安全起见,高雄捷运公司晚间6点38分宣布轻轨列车全面停驶,晚间8点宣布轻轨列车提早收班至当日营运时间结束[19]。第一阶段驳二大义站(C12站)至哈玛星站(C14站)最后路段于9月26日通车[20],并于11月1日开始收费,采计次收费,使用电子票证者每次10元,纸票(单程票)票价一律30元[21][22]

高雄市政府于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间启动“冬季空品不良大众交通免费措施”,凭电子票证可免费不分时段搭乘市区公交车、公路客运、轻轨,以及平日上晚高峰时段(6:30-8:30及16:30-18:30)搭乘捷运[23][24][25][26]

真爱码头站旁原高雄临港线苓雅寮旧铁桥日语軽軌愛河橋于2017年12月3日以人行步道形式重新开放。铁桥桥面两侧采用木板铺设,中间设计强化玻璃,可透视原有轨道,旧铁桥东侧为人行匝道阶梯,西侧接车站。

第二阶段北半环于2016年8月10日由中国钢铁法国阿尔斯通的团队中标[27],并于9月9日签约[28]。动土仪式于隔年2017年2月9日举行,3月开始进场施工[29][30]

高雄捷运公司悠游卡公司交通部的协调,于2018年2月13日就费用分担达成协议,开放悠游卡搭乘轻轨[31]。隔天14日爱金卡也开放搭乘轻轨[32]。在春节人潮及绝多数电子票证开放的帮助下,高雄轻轨于2月17日大年初二运量破三万人次,九辆列车全数上线营运,使班距得以缩短至十分钟一班,以热门的换乘站前镇之星、哈玛星等站人潮最多,部分旅客挤不上车,被迫再等待下班列车[33]

轻轨二阶大南环路段(C15~C17及C32~C37)

高雄市交通局于2020年11月16日表示轻轨二阶非争议路段几近完工,目前正进行试车中。非争议路段将于12月进行初勘。初勘通过后,预计3、4周内向交通部提报履勘,完成履勘后就能准备通车,预计2021年农历年前可望通车营运[34]

环状轻轨C15至C17及C32至C37等9站于2020年12月1日完成初勘[35],并于12月19日完成交通部履勘[36][37]。12月30日交通部核发适航许可证函,高雄市政府捷运工程局表示,将尽速规划办理通车事宜,通车时间定于2021年元月中旬[38]。1月12日下午,环状轻轨大南环段自C32站经C1至C17站(除原有C1~C14站外,新增寿山公园站(C15站)至鼓山区公所站(C17站)及凯旋公园站(C32站)至轻轨机厂站(C37站)等9站)通车[39],并宣布即日起至2月28日全线免费搭乘[40][41]

后续环状轻轨大南环通车后,线路行经更多交通重要干道,曾有不少民众反映三多、凯旋路塞车、回堵情形变本加厉;交通局检讨信号变换,表示经过路口信号微调,确保沿线东西向横交道路通行秒数等措施后,行车速率已较通车初期提升15%[42]

轻轨二阶(C17~C20)

2021年9月17日已完成系统整合调试,状况良好,包括受流、通信、信号、自动收费与车辆等系统皆通过调试、顺利运行,依照交通部“大众捷运系统履勘作业要点”,初勘前应完成系统稳定性调试,9月22日捷运局表示,完成7天调试后,将递交文件办理初勘、履勘,预计2个半月能完成相关作业,就能提供载客服务[43]

2021年11月19日高雄环状轻轨第二阶段(C17鼓山区公所站至C20台铁美术馆站),今天由交通部南下进行履勘,经过一整天的文件检视、现场设备检视,并针对C18鼓山站路段发生车辆故障无法自行移动进行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情境,特别模拟两种车辆发生故障,确认救援模式是否已妥善整合两种车辆,调试结果确认都没问题,只要高雄市政府完成5项营运前应改善事项,经履勘小组、交通部同意后就可通车。高雄市副市长林钦荣开心宣布,高雄轻轨今年底将正式迈入高美馆特区[44][45]

高市捷运局于11月22日完成营运前须改善事项,并提报交通部申请适航许可证,交通部12月3日函发适航许可证,高雄市捷运局表示,将尽速规划办理通车事宜,预计2021年12月中旬举办通车仪式[46][47]

2021年12月16日高雄环状轻轨第二阶段鼓山区公所站(C17站)至台铁美术馆站(C20站)17点正式通车,通车后营运线路将达14.7公里,服务范围由现行23站增为26站[48],并宣布即日起至2022年1月2日全线免费搭乘[49]

北半环美术馆大顺路线路争议

原定于2018年3月中旬进场施工的环状轻轨美术馆段与大顺路段,由于当地居民强烈反弹,导致市府宣布停工一周,但经过多次协商仍然没有共识。对有关轻轨行经美术馆路及大顺路段,建议采用C型路权之议题,捷运公司于5月7日作以下说明[50]:依据大众捷运法第3条第3项规定,“大众捷运系统为非完全独立专用路权者,其共用车道线路长度,以不超过全部线路长度四分之一为限。”有关高雄环状轻轨捷运建设计划,若将轻轨线路行经美术馆路及大顺路改为C型路权,其共用车道线路长度已超过全部线路长度四分之一,是以本局环状轻轨捷运建设计划系以B型路权之型式提报交通部,并经行政院核准在案。高雄环状轻轨捷运列车之电力供应是采用超级电容之无高架线系统,在采用C型路权的情况下,若轻轨电车的充电区被一般车辆占据,亦或塞车时轻轨车辆无法充电,易有电能耗尽风险,无法交通运输反而造成壅塞的问题。轨道区内有信号设备与感应绕组LOOP、定位感知器TAG、计轴器外箱无法承受车辆碾压。因此,轻轨部分路段是否适宜采用C型路权,除需符合大众捷运法第3条之规定外,尚需先就系统技术层面评估。由于住户反弹,高雄轻轨二阶美术馆段于决定暂停施工,探讨线路北移的技术可行性;议员则忧心,轻轨大顺路段恐发生同样问题,要求捷运局多沟通[51]

同年6月高雄市大顺路部分商家与民众建议轻轨改地下化,高雄市捷运局评估地下化经费将增数倍、时间必延宕数年、两百多棵雨豆树也将被迫迁移,整体考量后决定仍采平面兴建。捷运局说明,地下化每公里造价约50亿到60亿元,即使高架化每公里也要20亿至25亿元,平面每公里约8亿到15亿元;大顺路有6.2公里,地下化造价初步估计需310亿至403亿元间,是平面的4倍多,且依规定增加费用由市府负担。若采地下化,通风井、紧急逃生、出入口、电梯、自动扶梯等需设置人行道,现有美术馆路及大顺路人行道空间不足,212棵雨豆树也需全部迁移。成本倍增加上环境不利地下化,整个重新设计期程需再多4年到5年;综合各种条件,轻轨大顺路段仍将采平面[52]

由于高雄轻轨第二阶段行经人口稠密的美术馆路、大顺路等路段,引发沿线居民反弹,担忧轻轨占据路幅,影响出入、造成塞车。高市府从善如流,在召开112场说明会后,于7月11日宣布将变更5处设计,并新增1个车站美术馆西站(C21A)(而后定名为内惟艺术中心站),盼市民安心,并强调轻轨建设不变。[53]

同年12月25日就职的高雄市市长韩国瑜于就职前一日,于媒体专访时宣布高雄轻轨二阶工程停工重新检讨,而当时刚上任之市府捷运工程局长范扬材表示,轻轨二阶工程的美术馆与大顺路段,先前即因当地民众有疑虑更改线路,重送环境影响评估差异报告书到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时任市长韩国瑜认为原规划的二阶工程未具改善交通效益,该局将开会评估改为高架、地下化等其他替代方式的可能性[54]。经过一年专家评估后,于2019年12月4日宣布朝原线续建的方向迈进,并且推动“人本造街”来取得沿线居民的共识,整个计划期程盼2022年完成[55]。捷运工程局于2020年7月27日公告,C30和C31两站将由一座岛式站台改为两座中央侧式站台设在路口南北侧,以减少轻轨路权的使用面积。而轻轨车道也将采用硬铺面,提供给紧急车辆通行及救灾使用[56]

2020年10月18日,有部分媒体外传高雄轻轨第二阶段争议路段评估展延到2024年,不过在当天晚上高雄市捷运局长吴义隆出面澄清,市长陈其迈上任后积极处置,目前并没有展延的规划[57]。隔日上午,市长陈其迈受访时表示,捷运局并没有所谓展延到2024年的规划,因此高雄轻轨二阶不会延期,目前捷运局做任何的准备就是为了轻轨复工,包括线路原线续建、路行调整,所以有一些路口、路型有不同的方案,譬如说路口车站的设计,停车位的部分,希望能够全部解决,整条道路的路型更优化方案出炉后,就会立即动工[58]。同年11月10日轻轨二阶争议路段C21A到C31站于宣布复工,且公布轻轨二阶争议路段原线路优化调整措施[59][60],但因须完成环境影响差异分析报告,故未有实质开工迹象。

  • C21A和C21两站北移至美术馆园区内,加大转弯半径,维持既有美术馆路车道数。
  • 美术馆中华一路至裕诚路(C22~C23)(143m)采单线双向运行,维持既有双向4车道。
  • 龙华国小(C23)站西移至大顺一路与美术馆路间之公园里。
  • 沿大顺路之车站(C24~C31)由一座岛式站台改为两座中央侧式站台设在路口两侧,以减少轻轨路权的使用面积。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于2021年4月7日美术馆路段环境差异分析报告通过[61]。4月22日核定高雄环状轻轨环差报告[62]。5月2日进场围设大顺一路段施工围篱,施做下水道改建及路型改善等工程[62]

轻轨二阶(C20~C24)

台铁美术馆站(C20站)到爱河之心站(C24站),原预计于2022年12月底完工,因配合10月7日至23日台湾设计展举办,将提早到今年10月完工通车[63]。捷运局表示,2022年7月中下旬列车将上线调试;8月底完成轻轨车站装修、机电调试;8月30日完成初勘,9月25日完成履勘;10月5日正式通车到爱河之心站[64],通车后营运线路将达17.1公里,服务范围由现行26站增为31站。并宣布即日起至2022年12月18日,C21A内惟艺术中心至C24爱河之心路段享电子票证搭乘免费[65]

轻轨二阶(C24~C32)

此路段于2023年底完工,分别为博爱路民族路段于2022年12月6日,民族路九如路段于2022年12月12日,九如路中正路段于2023年1月3日分三阶段施工,完工后与C32凯旋公园站衔接成圆,行驶线路分为顺行(1号线)与逆行(2号线)两种[66]。2023年1月11日大顺路段车站抵触雨豆树作业启动,以鼎山街口一棵雨豆树为移植示范株,沿线206棵录得有9棵抵触,将于夜间进行移植及运输作业,移植地点为高美馆园区[67]。3月17日捷运局表示,工程启动后发现有部分雨豆树木树型较歪,且影响安全,目前录得13棵雨豆树需移植[68]。12月09日完成初勘,12月23日完成履勘[69]。于2024年元旦下午举办通车典礼[70],环状轻轨自此全线通车正式成圆,营运线路将达22.1公里,服务范围由现行31站增为38站,并宣布即日起至2024年2月25日全线免费搭乘[71][72]

其他纪事

2019年12月1日:高雄环状轻轨自2015年10月C1至C4站正式开放民众免费试乘起,累计旅运已于12月1日下午5点59分,于轻轨C3前镇之星站达成1000万人次的历史里程碑[73]

2021年4月10日:为降低轻轨路口肇事率,高市交通局预计未来2年在轻轨二阶沿线50处路口设置智慧路口防碰撞警示系统,与驾驶舱连动,能提前警示驾驶避险。[74]

2021年5月4日:高雄轻轨目前,因时速慢、班距长,平均15分钟一班,被指不符通勤需求,预计2021年暑假班距缩短为7.5分钟,2021年底调为5分钟一班,能够提升通行效能[75]

2021年6月疫情最严重时,高雄捷运加轻轨平均每天仅有2万4970人搭乘,当月营收仅1944万元,仅有疫情前的20%[76]

2021年8月31日:早上8点40分,发生首次出轨事件。原因为C36凯旋二圣站上行列车进站前,草皮卷入车底,司机紧急制动后列车出轨,无人伤亡。但意外曝光列车上只有两名乘客[77]

2021年9月1日:高雄轻轨将于今日起加密班距,首班车提早为6点30分发车,高峰时段平日( 06:30 ~ 08:30、16:30 ~ 18:30 )、假日( 13:00 ~ 18:00 ),班距将缩短为十分钟,平峰时段则维持15分钟[78]

2023年3月31日:早上6点30分于C21A内惟艺术中心站至C21美术馆站间下行轨旁,发现轨旁电力设备有异常,高雄捷运公司立即采区域性断电进行检修中,事故影响区间C18鼓山站至C24爱河之心站改采公交车接驳,其余C32到C18路段仍正常营运(高峰10分钟班距,平峰阶段会改为15分钟班距),并于上午11点10分电力设备一切稳定后全线恢复通车,先前不稳定的原因,将待夜间列车停驶后才能进一步查修[79][80]

2023年4月27日:高雄市区399通勤月票,交通局宣布在2023年4月27日上架MeNGo APP,届时原MeNGo会员不用换卡可直接购买方案,新会员则自4月18日起先开放在MeNGo APP注册并绑定。每天仅需花费13元,适用范围包括捷运、公交车、轻轨、渡轮、YouBike前30分钟无限次使用等,399月票维持提供QR码与实体卡供民众选择[81][82]

2023年7月1日:南高屏999TPASS通勤月票,2023年7月1日推出,适用南高屏三县市内捷运、台铁、市区客运(公交车式小黄)、公路客运、公共自行车(前30分钟免费)及渡轮(鼓山-旗津、前镇-中洲)[83]

2023年9月:目前营运中的高雄轻轨采单一费率,持电子票证只需十元,也可在站台购票三十元,不论搭乘里程远近,都是单一的优惠费率。根据捷运局送交高市议会的业务报告,上述优惠票价将持续至轻轨全线通车营运日前一天结束,即成轻轨全线通车营运日起,十元搭到饱的优惠将取消,将改里程计费[84]

2023年10月:高市捷运局表示,轻轨全线通车后初期试营运阶段,仍会维持现阶段营运状况,包括每天第一班车与末班车时间,高峰与平峰班距等。轻轨全线通车后将同步启动列车提速计划,目标将由现行每小时十五到十六公里,提高到十八公里,估算高峰车距可缩短到七.五分钟,提速后所需车辆估算为20组列车,目前列车数足够[85]

2024年1月1日:开始试营运,试营运期间全线免费搭乘至同年2月25日,并于同年2月26日正式收费。高雄轻轨全线通车后票价改为依里程计费,轻轨基本票价为20元,里程方面每多2公里收费5元,超过9公里以最高运价35元收费。使用电子票证搭乘轻轨,由先前“单次计费”的上车刷卡方式,改为“里程计费”上下车都要在站台刷卡[86]

2024年1月1日:高雄轻轨营运模式调整如下,营运时段6点30分 ~ 22点,高峰时段平日( 06:30 ~ 08:30、16:30 ~ 18:30 )、假日( 14:00 ~ 18:00 ),高峰时段十分钟,平峰时段15分钟[87]

2024年4月15日:今日至6月14日试办C1篱仔内站至C14哈玛星站“深夜加班区间车”为期2个月,试行范围为C1篱仔内站至C14哈玛星站。23点38分由C1顺行站台发车,凌晨0点9分抵达C14顺行站台;随后0点15分由C1逆行站台发车,0点46分抵达C1后收车返厂[88]

营运与票证

营运时间

自2024年1月1日起,高雄轻轨营运模式调整如下: [89]

  • 营运时段:上午06:30 ~ 下午22:00
  • 班距
    • 高峰时段:10分钟,平日( 06:30 ~ 08:30、16:30 ~ 18:30 )、假日( 14:00 ~ 18:00 )。
    • 平峰时段:15分钟。
  • 顺行:于C1篱仔内站顺行站台发车,各站皆停,依序行经重要车站如C3前镇之心站、C5梦时代站、C12驳二大义站、C14哈玛星站、C21美术馆站、C24爱河之心站、C32凯旋公园站等站,最后返回C1篱仔内站。
  • 逆行:于C1篱仔内站逆行站台发车,各站皆停,依序行经C32凯旋公园站、C24爱河之心站、C21美术馆站、C14哈玛星站、C12驳二大义站、C5梦时代站、C3前镇之心站等站,最后返回C1篱仔内站。
  • 营运期间列车进站后,旅客上下车须自行按压开门钮。

票证

全线通车前(2017年1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环状轻轨于2017年11月1日正式收费。与高雄捷运红线及橙线依里程收费方式不同,采计次收费。

使用现金搭乘者请于站台售票机购买纸票(单程票)票价为新台币$30,售出后除营运中断外概不退费,敬老、博爱等身份及博爱陪伴者购买纸票(单程票)之乘客,得于购票当日内至各高雄捷运各车站服务台办理退费15元。

电子票证如一卡通[90]悠游卡[91]一卡通MONEY等收费为新台币$10[92]。车站及车厢内均有读卡机,使用电子票证时每次搭乘只需在其中之一感应收费即可,最迟需于上车后立刻完成刷卡,以免受罚;搭车一趟刷卡一次,下车请勿再刷卡。10人以上团体可至高雄捷运各车站购买团体票每人10元[93]

全线通车后(2024年1月1日-)

全线于2024年1月1日开始试营运,并于同年2月26日正式收费。

收费方式与以往不同,改与高雄捷运红线、橙线相同,采里程收费,且上下车都需在站台感应收费。搭乘超过2小时者,加收20元逾时费用。[94] [95]

更多信息 轻轨里程, 票价 ...
  • 注1:高捷公司提醒各位旅客,目前一卡通、LINE Pay Money、悠游卡[96][97]、爱金卡(ICASH)均可使用于高雄轻轨。乘车前请先确认票卡内余额充足,轻轨候车站无提供加值服务[98][99]
  • 注2:旅客使用电子票证(一卡通(iPASS)、悠游卡(EASYCARD) ·爱金卡(icash))及QR Code乘车码搭乘轻轨,进出站都要刷卡[100]
  • 注3:自2020年2月24日起,具有博爱(含陪伴者1名)、敬老(65岁以上长者)身份者,持社福卡或身份证明文件,可免费搭乘高雄轻轨[101]
  • 注4:高捷公司提醒各位乘客,有绑一卡通或是悠游卡的信用卡持卡人,目前车上刷卡机没有网络,若余额不足,是无法自动储值。(只有站台上刷卡机有网络)
  • 注5:使用现金搭乘时可在每站的自动售票机购买票证,以备查票员检查。高雄轻轨稽查员配戴服务识别证及身着黑色稽查背心及帽子,乘客如遇到稽查员查验票时请主动配合稽查。
  • 注6:无票乘车除补缴车资外,另依法处罚原票价50倍之违约金;拒绝配合查票者,依法处新台币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之罚锾。
  • 注7:2023年4月起,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高雄市区通勤月票,2023年7月起,南高屏生活圈城际通勤月票发行;30天内不限次数搭乘高雄轻轨[102]
  • 注8:2024年11月1日起,电子票证终止85折优惠,恢复其单程票价格[103]

利用状况暨搭乘运量

现阶段环状轻轨每日发车150班,累计至113年8月底运量总计约为3,715万人次[104]

日平均搭乘人次

更多信息 一月, 二月 ...
  • 上红色部分为目前日均最高月份,上绿色为最低月份。
  • 成长率为该月总运量减去去年同月总运量之值除以去年同月总运量。

跨年疏运纪录

  • 2018-2019年:45,748人次,营运区间C1~C14,营运延长至翌日01:30[118]
  • 2019-2020年:20,422人次,营运区间C1~C14,营运延长至翌日01:30[119]
  • 2020-2021年:19,004人次,营运区间C1~C14,营运延长至翌日02:00[120]
  • 2021-2022年:70,858人次,营运区间C32~C37~C1~C20,营运延长至翌日02:00[121]
  • 2022-2023年:53,400人次,营运区间C32~C37~C1~C24,营运延长至翌日01:30;C4、C5于当日17时起未开放上下车[122]
  • 2023-2024年:62,905人次,营运区间C32~C37~C1~C24,营运延长至翌日01:30;C4、C5于当日17时起未开放上下车[123]
  • 2024-2025年:59,954人次,全线通车后首次跨年,营运延长至翌日01:30;C4、C5于当日17时起未开放上下车[124][125]

其余特殊疏运纪录

  • 2024年1月27日至2月25日间假日,因应黄色小鸭巨型充气玩偶展出,另加开一车行驶C1~C14区间;C10于当日12时起未开放上下车[126]
  • 2024年12月21日,因应鱿鱼游戏2宣传活动,C10于当日17时起未开放上下车[124]
  • 2025年1月17日,因应乐团五月天公益演唱会,C11、C12于当日18时起未开放上下车[127]
  • 2025年1月25日至2月16日间假日,因应吉伊卡哇巨型充气玩偶展出,另加开一车行驶C1~C14区间;C10于当日12时起未开放上下车[128]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