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漢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汉行政区划
Remove ads

西漢行政區劃,是漢朝西漢時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西漢初年,在行政區劃上實行郡國並行體制,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漢武帝元封五年,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除京師附近七郡外,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不同於秦帝國的郡縣二級的建制,漢武帝劉徹首創的以州刺史部為監察區的做法,發展到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第一次出現了州郡縣三級建制,給後世造成深遠影響。

Thumb
漢武帝時漢朝疆域與周邊各國、部族形勢

概況

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鑑於秦帝國朝廷孤立無援、二世而亡的做法,分封了一批諸侯王,但同時又沿襲了郡縣制,使西漢前期的行政區劃出現了一種封建制郡縣制並立的局面,稱「郡國並行制」。雖然之後漢高祖通過各種途徑除去了韓信英布等大部分的異姓王,但仍設立了九個劉姓諸侯王以為朝廷之援。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國實力強大,有獨立的軍事政治體制與職權,而且多數跨數郡之地,大者甚至有四至六郡。天下六十餘郡,有四十餘郡在各諸侯王手中,而漢天子所掌握的郡尚不足二十。

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朝廷多次設法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最終發生了歷時不到三個月的「七國之亂」。漢廷迅速平定諸王叛亂後,通過推恩令等手段乘勢削減諸侯王國轄區,侯國從此不得超越一郡之制。而且諸王的軍政權力也被剝奪,僅保留其在封地內的財政收入,而侯國內高級官員改由中央指派,實際與各郡縣的郡守縣令無異。

國內基本安定的情況下,漢武帝朝拓展了王朝的疆域,在東北部、西北部與西南部都控制了中國之前從未納入其統治的區域。面對歷史上前無古人的遼闊疆域,武帝除了增設郡縣外,還建立了刺史制度,十三個刺史各負責本部即一個地區的若干郡國,進而形成了刺史部或「州」的概念。雖然此時的州並非正式的行政區劃,但是它可以有效的將朝廷直接管理的對象從一百多個郡國單位,縮減到十幾個州的單位,對今後數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漢還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執掌西域軍政大權。

Remove ads

政區及長官

郡、國是西漢的一級行政區,郡的最高長官稱郡守,後改稱太守。國的最高長官稱「」。

縣是第二級行政區劃,除一般的縣外還有侯國、太后公主等的湯沐邑和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的「道」。萬戶以上的大縣的長官稱縣令,萬戶以下小縣的長官稱縣長。

《漢書·地理志》所載郡國

漢書·地理志》所載郡、國、縣、侯國版籍大體上為漢成帝元延綏和之際(公元8年前後)的情況。由於《漢書》成書時間距西漢不足百年,且東漢大體繼承了西漢的行政區劃,這一史料基本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完整可靠的行政區劃記述,對於後世和後代的史書作者,有深刻的影響。

下列103個郡、國,除京畿地區之7以外,分屬13個刺史部(均為監察區)。

更多資訊 刺史部, 郡名 ...
Remove ads

《漢書·地理志》無記載的郡國

以下都是《漢書·地理志》無記載的郡國,這些郡、國部分是秦置,後來被廢除,或是西漢後期設置,或只是短時間存在過。

Remove ads

西域都護府

西漢行政區劃變更年表

更多資訊 皇帝紀年, 公元紀年 ...
Remove ads

西漢行政區關係表

西漢前期
西漢中期
西漢後期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