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第16任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臺灣第8次總統直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Remove ads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即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於2024年(民國113年)1月13日舉行,與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同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8次正、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第14、15任總統蔡英文因已連任一次,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不得競選連任。

快速預覽 已登記選民, 投票率 ...

本次選舉候選人共有三組,依登記號次分別為台灣民眾黨推薦的黨主席柯文哲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吳欣盈(通稱「柯吳配」或「柯盈配」)、民主進步黨推薦的副總統黨主席賴清德及前駐美代表蕭美琴(通稱「賴蕭配」或「美德配」)以及中國國民黨推薦的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通稱「侯趙配」或「侯康配」)。

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及資深藝人賴佩霞無黨籍總統、副總統擬參選人身分於2023年9月17日正式展開公民連署,並在11月14日通過連署門檻取得登記參選資格,然而同月24日共同聲明宣布退選[1],是自中華民國總統改由公民直選以來第一組通過連署門檻但未登記參選的被連署人。

選舉結果,賴清德、蕭美琴當選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本次總統選舉是繼2000年後再度未有任一候選人得票率過半的一次,亦是自總統開放公民直選以來,首度由同一政黨連續三次獲勝。蔡英文八年執政雖成功交棒[2],但維持執政地位的民進黨則在同日舉行的立法委員選舉中丟失立法院的第一大黨地位,呈現「三黨不過半」的局面[3]。賴清德、蕭美琴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任

Remove ads

背景

國內政治形勢

執政黨民主進步黨2022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慘敗後[4][5],時任總統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以示負責,由時任高雄市市長陳其邁暫時代理[6]。2022年12月的嘉義市市長延後選舉,中國國民黨籍的時任市長黃敏惠順利連任[7];緊接2023年1月,臺北市第三選舉區立委補選結果揭曉,由中國國民黨推派的臺北市議員王鴻薇勝出[8]

同月,民主進步黨主席補選結果由時任副總統賴清德當選[9],月末前副總統陳建仁取代在任四年多的蘇貞昌組閣成為新任閣揆。賴清德亦在3月帶領全體黨公職,全力輔選前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蔡培慧,使其在南投縣第二選舉區立委補選中當選,終止民主進步黨數次敗選。蔡培慧也成為自2008年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後,首位在南投縣當選的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10]

5月,Netflix一部政治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上架,該片劇情促使兩名民主進步黨前黨工控訴曾在黨內遭遇性騷擾吃案,隨後激起了政界乃至全台灣的#MeToo運動[11]

8月,時任新竹市市長高虹安因涉嫌貪污遭起訴,被認為可能會影響台灣民眾黨的選情[12]

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亦於同月宣布以無黨籍展開公民連署,並在9月14日宣布副總統搭檔為《人選之人—造浪者》中飾演公正黨主席「林月真」的資深藝人賴佩霞,其在劇中也是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參與激烈選戰攻防,並在結局成功當選新任總統[13]。而後郭台銘雖連署達到門檻但並未登記參選,本次正副總統選舉僅有三位候選人。

Remove ads

疫情政策

總統蔡英文於2020年總統選舉中以817萬票記錄當選[14][15]。於此同時,中國大陸武漢市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16][17]。同日,台灣疾管署升高武漢的旅遊警示並於1月15日將病原體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18][19][20]行政院於同月20日正式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1]。臺灣初期被認為成功防堵病毒散播,在疫情中表現相對較好,蔡政府也因此在疫情期間獲得國內支持。美麗島電子報於蔡英文520連任就職後所做的民調顯示,高達六成七的民眾信任蔡政府,且有近七成民眾對蔡政府施政感到滿意[22]

而後續疫情走向及政府政策,包括3+11政策、本土疫情爆發、疫苗採購等爭議事件使蔡政府支持度下降[23]。之後,蔡英文邀請郭台銘、永齡基金會相關人員、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等人進總統府,並達成協議,由永齡基金會及台積電各向BNT採購500萬劑,總共1,000萬劑疫苗,並從BNT原廠直送台灣[24][25][26]

雙北市政

2023年5月,新北市幼兒園爆發餵藥案,新北市板橋區的私立幼兒園遭控教師疑似餵食兒童三級毒品巴比妥酸鹽類四級毒品苯二氮䓬類之案件[27][28],雖然因兒童毛髮檢驗均未檢出毒物成分,且檢調仍在調查[29],但此案仍可能嚴重影響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新北市市長侯友宜的選情[30]

兩岸及國際政治形勢

2022年2月,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宣布執行「特別軍事行動」並入侵烏克蘭,加上兩岸情勢緊張,因此產生了「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31]。同年10月,中共二十大召開,大會通過將「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寫入中共黨章習近平也第3次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並以其親信完全控制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軍委[32]。2023年2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表示:不應低估習近平對台灣的野心[33],然而習近平對於中共發動戰爭的能力尚有疑慮,也未訂定發動戰爭的年份[34]

2023年3月27日,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前往中國大陸,為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卸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中國大陸公開提及兩岸同屬中華民國[35],而陸委會在事後對於馬英九提及一中原則感到遺憾[36]

與此同時,總統蔡英文於4月6日於美國雷根總統圖書館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是中華民國總統首次在美國本土與聯邦國會眾議院議長見面[37]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則在蔡英文訪美返台之際啟動環台軍演作為回應[38]

8月,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並於期間過境美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則在其返台之際再度啟動軍演作為回應[39]。同月,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展開獨立候選人的參選連署,《環球時報》指郭台銘參選是「親痛仇快」,讓民進黨坐收「漁翁之利」,並稱「中方不會置之不理」[40][41]。郭台銘曾稱鴻海不會遭中國大陸動手腳,但10月時中國大陸當局對鴻海查稅,導致鴻海股價大跌,當中被認為有警告意味存在[42]

9月,侯友宜出訪美國,金融時報解讀侯友宜此行是為要求拜登政府明確表態美軍協防台灣的承諾[43]

11月,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針對台灣議題並無突破,雙方仍重申自身立場[44]

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2024年新年賀詞。針對台海關係,習近平表示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統一是「歷史必然」。儘管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有關台灣的表述很短,但路透社美聯社都認為習近平對台灣的措辭比2023年更為嚴厲,時機也相當敏感。而美國之音報道認為,此次選舉結果可能影響台海關係未來多年的變化與發展。[45]

Remove ads

近年政黨得票

更多資訊 中華民國近年選舉政黨得票, 選舉項目年別 ...
Remove ads

近年政黨版圖

更多資訊 中華民國近年選舉政黨版圖, 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鄉鎮市區得票 ...

選務工作進行程序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選務工作進行程序[48], 日期 ...
Remove ads

正副總統候選人

資格

  • 依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0條,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且曾設籍十五年以上之選舉人,年滿四十歲,可以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恢復中華民國國籍、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大陸地區人民或香港、澳門居民經許可進入台灣地區者,不得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 依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2條,符合推薦正副總統候選人資格的政黨有: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各可直接提名一組候選人參選。
  • 依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3條,其他未符合第22條規定之政黨及無黨籍之正副總統候選人,則須依連署方式申請登記;連署人數,應於規定期間內,已達「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一點五者」。2020年總統選舉共19,311,105選舉人數,因此連署人數須達289,667人,方可登記為候選人。
Remove ads

資歷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資歷, 當選標記 ...
Remove ads

財產申報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正副總統選舉候選人財產申報[49], 號次 ...

候選人產生過程

政黨內部初選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政黨內部初選過程, 政黨 ...

公民連署

連署過程

  • 2023年9月18日,中選會公告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名單,共十組申請為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66]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連署過程, 被連署人 ...

連署結果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連署結果[84], 組別 ...

競選過程

在野整合議題

因此次選舉中,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賴清德民調始終領先,故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在選戰中持續討論藍白合作的可能性。雙方因各種因素分分合合,直至總統副總統登記參選日最後一天才真正破局[61]。分析認為,破局主要原因是雙方皆欲主導局勢以獲取最大利益而致[85]。而馬英九朱立倫侯友宜柯文哲四人的協商過程被認為涉嫌挲圓仔湯(期約賄選),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在受理告發後偵查[86]

5月至9月

2023年5月民眾黨柯文哲宣布參選總統時,評論多認為藍白合破局,彼時柯文哲也稱和國民黨政策、理念不合而難以合作[87][88]。7月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稱要促成「非綠大聯盟」,讓在野各黨合作以利政黨輪替[89],而柯文哲此時也說一切將水到渠成[90]

直至9月底,民眾黨提出要以民調互比來推派最強人選,民調較低者退選,國民黨並未否定[91]

10月

10月14日,柯文哲派出競選總幹事黃珊珊、競選辦公室主任周榆修二人與國民黨協商,而國民黨則派出中央黨部秘書長黃健庭、侯友宜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92]會面,對舉辦辯論、民調互比及相關時程等議題進行討論,最後僅辯論一項達成共識,其餘皆無得出結論[93]。隨後便遲無下文,10天過後侯友宜稱民調已來不及,須以政黨協商方式決定[94]

10月30日,朱立倫與柯文哲舉行政黨協商會議。會後聲明僅稱將在立委選舉中合作以贏得更多席次,而總統人選與候選人產生方式則未提及[95][96]。隔天晚上,朱立倫、柯文哲及侯友宜密會,但對總統人選產生方式仍無共識[97]

11月

11月15日,侯友宜、柯文哲與朱立倫以及前總統馬英九共同協商,最終決定以各方派出民調專家,並以多份民調決定最終人選。原訂應在11月18日公布藍白搭配結果[98],但當日因各方對民調誤差理解出現歧異,故未能公布結果[99][100]

11月19日,本次正副總統候選人開放登記參選前一天,柯文哲在新北市板橋體育場舉行2024年總統、立委選舉誓師大會,致詞中宣佈將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的身份」拚戰到底,外界認為藍白合作幾近破局[101]。而國民黨仍期盼在22日召開中常會,對藍白是否合作進行最終確認[102]

21日,侯友宜方面提出再次檢驗先前民調,當中包含數份曾被民眾黨擱置的民調,但柯文哲方面認為並不會改變任何結果[103]。隔日,柯文哲正式拒絕該提議。國民黨得知後,望柯文哲能在48小時內同意再次審視當初的民調,原訂的中常會因此再度延期[104]

無黨籍總統參選人郭台銘在同日公布和侯友宜、柯文哲的對話紀錄。當中,侯友宜希望能由郭台銘促成藍白合,而柯文哲則說自己和侯友宜希望他退選,並協助在野整合。三人原約定在23日會面,但侯友宜對於會面地點仍有不同想法[105]

侯友宜方面在23日上午稱,柯文哲想與他見面,並表示可在馬英九文教基金會辦公室舉行會談。柯文哲競選辦公室則回應,柯文哲與黃珊珊等人正與郭台銘自宅與他會面[106]

23日下午至18時30分,郭台銘於台北君悅酒店設席邀請侯友宜、柯文哲三人一起進行第三次的在野整合會談。雙方皆到場赴約,但侯友宜則另由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陪同到場,郭台銘指稱另兩人為「重量級的不速之客」。會談由各家媒體全程轉播,期間雙方持續針對民調問題爭論,但過程並不順利;最終,本次會談三方不歡而散[107]

24日上午,柯文哲正式登記參選總統,並同時公佈其競選搭檔為時任民眾黨籍立法委員吳欣盈;侯友宜也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宣布其競選搭檔為時任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趙少康,隨後連袂前往中選會登記參選,藍白合終告破局[61][65]。同日,無黨籍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與搭檔賴佩霞各自在臉書上發表聲明,表示不會前往中選會登記參選,退出本次總統、副總統選舉[1]

路權申請爭議

12月13日,臺北市申請使用道路網[108]開放1月12日選前之夜的臨時道路使用權申請,民眾黨成功搶下凱達格蘭大道、博愛路臺北府城北門前的路權,緊鄰於1月11日民進黨陣營的凱道造勢之後。[109]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張茂楠嘲諷柯陣營「沒那屁股,還吃這個瀉藥」。[110]

隔日臺北市申請使用道路網開放1月13日開票之夜的臨時道路使用權申請,凱達格蘭大道再度被民眾黨拿下,另外民眾黨支持者也因為對於張茂楠的言論感到憤怒,自發性為柯陣營搶下了民進黨中央黨部所在的北平東路路權。柯辦聲明此路權並非競總或民眾黨同仁申請。[111]

最後,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以「維護各黨派競選總部安全及預防不同立場民眾易發生衝突」駁回申請。[112]臺北市市長蔣萬安表示,路權都是由警察局、新工處核審,都是依照專業評估,依法依規定進行審查。[113]

土地使用爭議

此次選舉,三名總統候選人皆涉及土地、建物等爭議。民進黨賴清德遭質疑位在新北市萬里區的老家是違建;國民黨侯友宜則是被指控將擁有的大樓分別申請99個門牌號碼出租以逃漏稅以及常年調漲租金;而民眾黨柯文哲疑似違法使用自己名下的農地且逃漏稅[114][115]

賴清德後把自家老宅捐做公益使用;[116]柯文哲表示會補繳稅並將農地回復原狀,但因為公文尚未核准而停工中[117][118]

介選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各種方式介入此次選舉,例如終止部分ECFA商品之關稅優惠、禁止進口貨物等經濟介選[119]、透過網軍AI虛擬主播散播有關時任總統蔡英文的假訊息[120]、製造假訊息、假民調[121][122]Deepfake影音、選舉賭盤[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透過統戰部門資助特定人士赴中國大陸旅遊,並為特定總統、立委候選人拉票。[124][125]而立法委員候選人馬治薇也因涉嫌收受中國大陸對台工作人士金錢而依反滲透法羈押[126]

其他事件時間表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競選過程, 日期 ...

政見發表會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政見發表會, 參與候選人 ...

電視辯論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電視辯論, 參與候選人 ...

競選口號與歌曲

更多資訊 競選口號與歌曲, 候選人 ...

民意調查

Thumb
2023年以來賴清德(綠)、侯友宜(藍)、和柯文哲(青)經過加權局部回歸英語Local regression民調趨勢圖

民調造假事件

一名網媒記者涉嫌接受中國共產黨褔建省委員會指示和自稱民調專家的蘇姓教授合作,製作8次總統大選假民調。檢方發現,蘇姓教授以1人之訪問結果作為10至150人的結果,後記者再竄改數據並連繫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新聞局長陳斌華,最後透過指傳媒、元丰傳媒及藍雀新傳媒網站發布。[122]兩人收受約13萬元人民幣作為酬勞,依反滲透法起訴。[153]一審蘇姓教授被判4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褫奪公權1年,網媒記者兩罪分別被判3個月和6個月、合併執行8個月、均得易科罰金、褫奪公權2年。[154]二審撤銷一審判決,兩人被判犯反滲透法罪,蘇姓教授被判6個月有期徒刑、緩刑2年、褫奪公權1年,網媒記者被判12個月有期徒刑、緩刑3年、褫奪公權2年。[155]

台灣新住民關懷總會總顧問徐少東被控受中國大陸資助製作不實的「總統候參選人民調」,再以「台灣新住民關懷總會」名義傳送給曾刊登該會文稿的媒體。[121]

選舉結果

全國得票統計

更多資訊 號次, 候選人 ...

[156]

各縣市投票結果

更多資訊 縣市, 選舉人數 ...

選舉結果地圖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各鄉鎮市區投票結果

開票特別節目

各界反應

未提名政黨之立場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前未提名參選總統之政黨立場 ...

選前台灣海外政治觀察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前海外政治觀察 ...

選後台灣海外政治觀察

更多資訊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後海外政治觀察 ...

參考資料

參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