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万华区
位于台湾台北市西南侧,古称艋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万华区,旧称“艋舺”,位于台湾台北市西部,是于1990年由原龙山区、双园区大部分区域及城中区、古亭区小部分区域合并而成的行政区。发展历史较早,境内拥有不少古迹,也有青少年与国际观光客喜爱前往的徒步商圈西门町,整体呈现新旧融合之发展景象。位于境内的果菜批发市场,是供应台北市新鲜食材果菜与肉类的重要运销中心。
Remove ads
地名考究
“万华区”是个行政区名,若“万华”一词被指为地名,则是专指艋舺这一地区;万华又称为艋舺,日治时,因艋舺以台湾话发音(Báng-kah),与佛典中日语发音的“万華〔萬華〕/まんか〔まんくわ〕 Manka ? [注 1]”相似,“艋舺”因此易名为“万华”,今日台湾人犹称其为“艋舺”。艋舺原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凯达格兰族语“独木舟”之意,因其为港口,多见独木舟[1]。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经盛极一时,于清治时期,与台南府城、彰化鹿港并列为三大重要城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称,现则有城市结盟。同属南岛语系的菲律宾语bangka,亦有船之意。
历史沿革
本区原是凯达格兰族(巴赛族)的雷里社、沙蔴厨社与里未社的活动范围。原名艋舺,为凯达格兰语独木舟的音译,因万华西侧为新店溪的港口,先民开发时有很多独木舟停靠,因而得名。大正9年(1920年),取万年繁华之意,改称万华[2]:102。
- 康熙23年(1684年)划属诸罗县。
- 雍正元年(1723年)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9年(1731年)改隶新成立的淡水厅。
- 光绪元年(1875年)设立台北府,改隶新成立的淡水县。11年(1885年)设立福建台湾省。
- 明治28年(1895年)台湾进入日治时期,今日万华区分属艋舺、下崁、加蚋仔三个街庄,隶属于台北县台北出张所(艋舺、下崁)与枋桥出张所(加蚋仔)。30年(1897年)划归台北辨务署与新庄辨务署。31年(1898年)新庄辨务署并入三角涌辨务署。33年(1900年)三角涌辨务署改为大嵙崁辨务署。34年(1901年)废县置厅,改隶台北厅大加蚋堡与摆接堡。42年(1909年)改隶艋舺区(艋舺)与古亭村区(下崁、加蚋仔)。
- 大正9年(1920年)废厅置州,改隶台北州台北市。11年(1922年)町名改正,划为滨町、筑地町、寿町、末广町、西门町、新起町、若竹町、老松町、八甲町、元园町、入船町、有明町、龙山寺町、新富町、绿町、柳町、堀江町、西园町、东园町、马场町[3]。
- 1945年战后台北市改制为省辖市,今日万华区分属于龙山区(艋舺大部分)、双园区(下崁、加蚋仔大部分)、古亭区(加蚋仔马场町)、城中区(艋舺西门町北部)。
- 1967年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
- 1990年合并龙山、双园区(厦安里除外)与部分古亭、城中区成立万华区。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万华区共有36个里,经过几次行政区重画后,目前的万华区南以新店溪与新北市中和区、永和区为界,西以淡水河、新店溪与新北市三重区、板桥区分隔,北边与大同区 中山区 以忠孝西路二段为界,东边则以中华路与中正区接壤。
万华区南北发展主轴为中华路、康定路及万大路、东西主轴为和平西路。在大众运输方面,除了台铁万华车站外,还有台北捷运板南线、松山线的西门站和龙山寺站,以及兴建中的万大线加蚋站,共3座捷运站。
分区发展


万华区内可以分为几个小区:
- 北部为艋舺
- 北边的西门町为购物娱乐、商业、电影艺术文化中心,台北市电影主题公园也设于西门町内。
- 西边的艋舺传统街区为历史、寺庙街区,其中有二级古迹艋舺龙山寺、青草巷、剥皮寮、三级古迹艋舺青山宫、华西街夜市等,外国游客络绎不绝。
- 东三水街市场:位于剥皮寮旁的的东三水街市场的历史悠久,更是当地人每天都会造访的地方,市场内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皆一应俱全且极为新鲜,也包含各式生活用品及服饰类,可以说是非常缤纷的一座市场。
- 青草巷:紧邻龙山寺旁的街道便是著名的青草巷,还没走到路口,一阵青草香便随之扑鼻而来,有别于以往中药店贩卖干燥药材煎药,青草巷是以贩卖新鲜的青草为特点,店家不多,却有上百种的草药供顾客选择,是台湾非常少见的景点。在开垦艋舺时期,流行疾病相当多,而民众来到龙山寺拜拜祈求健康后便会到青草巷抓几帖药草回家煎,因此渐渐在龙山寺附近进形成药草铺的市集。
- 中部为下崁
- 南部为加蚋仔
Remove ads
人口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万华区南机场附近兴建了大量眷村,所以中华路二段至万大路间的外省人比率较高,除此之外多以本省人为主。而南机场夜市至青年公园之间,随后又新建了大量的国宅,也发展出万华区特有的国宅文化。
根据台北市万华区户政事务所及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4年底万华区户数计有80,322户,人口计有171,915人[4],其中男性人数为82,979人,女性人数为88,936人,性别比约为93.30,是台北市性别比最高的行政区[5]。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华江里与腾云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7,880人与2,835人[4]。万华区与台北市其他地区相同,面临人口老化、少子化问题,2024年底万华区总人口中,0至14岁人口占比约为8.52%,15至64岁人口占比约为66.27%,65岁以上人口占比约为25.21%,老化指数约为295.84%,是台北市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行政区[6]。
Remove ads
政治
万华区公所是台北市政府在万华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北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副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8]。

Remove ads
教育
-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城区部)
- 台北市万华区福星国民小学
- 台北市万华区西门国民小学 [11]
- 台北市万华区老松国民小学
- 台北市万华区龙山国民小学
- 台北市万华区华江国民小学
- 台北市万华区大理国民小学
- 台北市万华区双园国民小学
- 台北市万华区新和国民小学 [12]
- 台北市万华区西园国民小学
- 台北市万华区万大国民小学 [13]
- 台北市万华区东园国民小学
- 台北市天主教私立光仁国民小学[14]
- 台北市立华江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老松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大理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龙山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福星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双园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新和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西门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万大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光仁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东园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西园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
- 台北市立万华幼儿园
- 育仁幼儿园
- 英才幼儿园
- 徳明幼儿园
- 世仁幼儿园
- 大森幼儿园
- 华城幼儿园
- 大理幼儿园
- 慈爱幼儿园
- 育光幼儿园
- 幼佳幼儿园
- 一村幼儿园
- 爱心幼儿园
- 博爱幼儿园
公共设施

- 行政机构
- 警政
- 消防
医疗机构
体育设施
- 万华运动中心
- 日本伊藤万游泳学校 (台北艋舺校)
- 青年公园泳池馆
文物展示馆
媒体总部
- 中国时报
- 龙祥时代电影台
- 民本广播公司
交通


台1线:忠孝桥、忠孝西路
台3线:华江桥、和平西路、中华路
- 中兴桥:通往新北市三重区的桥梁。
- 万板大桥:通往新北市板桥区的桥梁。
- 华翠大桥:通往新北市板桥区的桥梁。
- 华江桥:通往新北市板桥区的桥梁。
- 光复桥:通往新北市板桥区的桥梁。
- 华中桥:通往新北市中和区的桥梁。
- 艋舺大道:位于万华区的中间地带,原为纵贯铁路,铁路地下化后与中华路、板桥县民大道连成一线。
- 中华路一、二段:万华东边的主要道路,与中正区的区界,为台三线一段,日治时期称“三线路”。
- 环河南路一、二段:万华西边的主要道路,濒临淡水河、新店溪。
- 和平西路三段:通往板桥、古亭的道路,为台三线一段,与华江桥联结。
- 忠孝西路二段:通往三重、台北东区的道路,与大同区的区界。
- 西园路:贯穿南北万华的西边道路,也是通往埔墘、新北市板桥区的道路,为县道114线的台北市路段,与光复桥联结。
- 万大路/康定路:是贯穿万华的主要道路,也是通往新北市中和区的道路,与华中桥联结。
- 西藏路:通往板桥、中正区的道路,与万板大桥联结。
- 成都路:西门通往三重、新庄的道路,为县道104号的台北市路段。
- 昆明街:为单向道路(往北),贯穿艋舺,来往旧龙山区与西门町之间。
- 西宁南路:为单向道路(往南),贯穿艋舺,来往旧龙山区与西门町之间。
- 贵阳街二段:为单向道路(往东),可通往西门、博爱特区,是艋舺历史最古老的街道。
- 桂林路:路底水门可行至华江桥往板桥的机车道和淡水河堤外机车专用道。
- 广州街:许多商家林立,往东可至小南门。
- 东园街:为加蚋仔重要道路,曾是东园町与西园町分界。
- 青年路:相邻青年公园,于中华路二段484巷和南海路相连接。
- 联营1 华江站 - 松仁路
- 联营18 万华 - 麟光新村
- 新北249 华夏科大 - 台北车站
- 联营252 石壁坑 - 台北车站
- 联营253 景美女中 - 台北车站
- 联营568 华江站 - 捷运麟光站
- 联营670 华夏科大 - 台北车站
- 联营671 景美女中 - 台北车站
- 联营673 东园 - 大鹏新村(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
- 联营907 万华 - 汐止(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
- 联营蓝28 东园 - 兴隆站(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
- 联营蓝29 东园 - 万华运动中心(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返程车会绕驶峨嵋街口(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与青年公园)
- 联营棕22 景美 - 青年公园
- 联营9 万华 - 社子国小
- 联营12 东园 - 民生社区
- 联营20 永春高中 - 青年公园
- 联营38 环南市场 - 吴兴街(尖峰的起点站为东园,返程车的终点站为环南市场,之后空车开回东园)
- 联营38(副线) 东园公园-捷运龙山寺站(实际上发车点为东园,返程车会绕驶环南市场与双园国中)
- 联营49 东园 - 建国北路
- 联营260 东园 - 阳明山
- 联营262 德霖科大-民生社区
- 联营262区间车 中和-民生社区
- 联营270 中华路 - 凌云五村
- 联营重庆干线 (原601) 东园 - 天母
- 新北201 圆通寺 - 龙山寺
- 联营205 东园 - 中华科大
- 新北231 德霖科大 - 西门
- 联营234 板桥 - 西门
- 新北242 中和 - 中华路
- 新北243 中和 - 西门
- 新北245 德霖科大 - 台大医院
- 新北264 板桥 - 芦洲
- 联营307 板桥 - 抚远街
- 联营310 板桥 - 士林
- 联营604 板桥 - 民生社区
- 新北624 新店 - 西门
- 联营630 东园 - 东湖
- 联营651 板桥 - 台北市政府
- 新北656 德霖科大 - 台大医院
- 新北658 板桥 - 西门
- 新北667 板桥 - 台北车站
- 新北701 回龙 - 西门
- 新北705 三峡 - 西门
- 新北706 三峡 - 西门
- 新北965 板桥 - 金瓜石
- 新北内科通勤专车21(原956) 板桥 - 内科
- 联营212 旧庄 - 青年公园 (行经南港路)
- 联营212(直行忠孝东路) 旧庄 - 青年公园
- 联营212(夜间公车) 旧庄 - 青年公园
- 联营257 新庄高中 -联合医院忠孝院区
- 联营62 东园 - 三重
- 联营204(包含204区间车) 东园 - 麦帅新城
- 联营235 新庄 - 国父纪念馆
- 联营307 板桥 - 抚远街
- 联营621 二重 - 捷运永春站
- 联营662 三重 - 国父纪念馆
- 联营663 新庄 - 国父纪念馆
- 新北蓝2 新庄 - 捷运西门站
- 联营221 芦洲 - 台北车站
- 联营232 芦洲 - 捷运善导寺站
- 联营忠孝干线(原232副) 芦洲 - 松山车站
- 联营232快速公车 芦洲 - 松山车站
- 联营265 土城 - 行政院(经中央路)
- 联营265(区间车) 板桥 - 行政院
- 联营265(夜间) 土城 - 行政院(行经板桥车站)
- 联营513 辅仁大学 - 捷运台大医院站
- 新北635 回龙 - 台北
- 新北637 泰山 - 台北
- 新北640 五股 - 捷运台大医院站
- 新北783 五股 - 西门
- 新北835 新北产业园区 - 捷运台大医院站
- 新北985(万大树林线先导公车) 捷运辅大站 - 捷运龙山寺站
- 联营202 中和 - 国父纪念馆(实际上起点站为新店及人中学)
- 联营202(副线) 锦绣 - 国父纪念馆
- 联营660 深坑 - 圆环
- 新北797 五股 - 市政府
- 联营1503 五股 - 动物园
- 联营206 天母 - 中华路
- 联营246 普济堂 - 果菜市场
- 联营250 永和 - 后港里
- 联营中山干线 (原220) 天母 - 青年公园
- 联营218 新北投 - 万华
- 联营218直 新北投 - 万华
- 联营223 关渡 - 青年公园
- 联营265 土城 - 行政院(经明德路)
- 联营265(区间车) 板桥 - 行政院
- 联营265(夜间)土城 - 行政院
- 联营302 关渡宫 - 万华
- 联营304(重庆北路) 304重庆线 故宫 - 中和(行经重庆北路)
- 联营304(承德路) 304承德线 故宫 - 中和(行经承德路)
宗教信仰
艋舺龙山寺、艋舺清水岩、艋舺青山宫与西门町天后宫(原艋舺新兴宫)合称“艋舺四大庙”。
- 艋舺福德宫:艋舺最早的的土地祠,创立于1720年左右,因拓宽西昌街而迁至长沙公园。
- 艋舺地藏庵:主祀地藏王菩萨,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西昌街,为艋舺龙山寺之从属寺庙,兴建于1760年。
- 艋舺晋德宫:主祀助顺将军,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西门町,现为中华民国直辖市市定三级古迹,建于1862年。
- 艋舺集义宫:主祀朱、池、李三府千岁,置有配偶神三夫人妈。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249号,创建于1900年。
- 艋舺龙津宫:主祀顺正大王,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长沙街2段184号,创建于1825年。
- 艋舺金义宫:主祀萧府太傅,位于台北市万华区梧州街2巷6号。
- 启天宫:又名料馆妈祖庙,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兴建于清朝同治年间。
- 广照宫:主祀飞天大圣,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寿德里长泰街54号。
- 艋舺真武殿:主祀玄天上帝,位于西昌街38及40号,兴建于1912年。
- 代天府北行宫:主祀五府千岁,位于台湾台北市和平西路。
- 台北东隆宫:主祀温府千岁,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环河南路。
- 北天宫:主祀关圣帝君,位于台湾台北市桂林路。
- 圣安宫 (万华区):主祀天上圣母,位于台湾台北市西园路。
- 艋舺平安宝塔:主祀托塔天王,位于台湾台北市贵阳街二段114巷。
观光旅游
- 凯达大饭店Caesar Metro,2017开幕[37]
- 大型公园
- 社区公园
万华区为台北市最早发展的区域,在西侧拥有大量古迹。




台北江夏黄种德堂大宗祠与燕山黄大宗祠
购物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