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营团03系电力动车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营团03系电力动车组(日语:営団03系電車/えいだん03けいでんしゃ Eidan 03-kei densha */?),是供东京地下铁(前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日比谷线使用的通勤型电力动车组。于1988年7月1日开始营运。目前已退役并由东京地下铁13000系所取代。部分让渡至地方私铁继续运行。
Remove ads
概要
为了加快日比谷线的运行车辆空调化、增强日比谷线的运能以及替换已经老化的3000系,因此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投放此列车在日比谷线。
这款列车由东急车辆制造、日本车辆制造、川崎重工业及近畿车辆负责制造,从1988年到1994年间共生产了42组共336辆。列车的机器设备参考了银座线的01系和东西线的05系[1]。此外列车在设计方面也具有“高品质”、“成人视角”的特点[2]。
历史
1987年-1994年,共生产了42组共336辆,其中01编成为川崎重工业生产,02编成为日本车辆制造生产,其他的列车为近畿车辆和东急车辆制造负责生产。其中1次车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增强日比谷线的运能,2次车的使用目的则是为了完全替换已经老化的3000系。其中,2000年3月8日发生的营团地下铁日比谷线事故,导致02编成的03-802号车厢报废,在2001年9月,由东急车辆制造重新制造的车厢替代了已经报废的车厢并重新上线运营。
车体构造
每节车厢长18m,拥有3对车门(部分车厢为5对车门),材质为铝合金,使用连续焊接工艺,车体主颜色为灰色。列车车头的挡风玻璃与3000系类似,呈曲线状。在挡风玻璃上方还拥有方向幕和列车编号两个显示窗,周边以黑色为主。其中列车两端的紧急出口为内崁式门。
客室内部
列车客室内部的地板颜色为米色和橄榄绿色,行李架采用不锈钢网格结构。列车的部分车窗可以打开通风,并设置有灰色窗帘。列车在早期的座席颜色全部为茶色,在2001年-2006年的1-3次车的座席颜色开始更改为红紫色;4次车的座席颜色开始也变为红紫色,但是优先席为青色。车厢内设置有6个扬声器,车内紧急通报装置也作了较大的修改。
列车空调采取集中性搭载,先头车6台,中间车7台,也是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中首次装备有空调的车辆。空调使用直流600V,单机功率为48.9kW,其温度会通过计算机调节。其中弱冷房车(弱冷气车)位于3号车,女性专用车在第1号车。
列车驾驶室
驾驶室内主色调为淡绿色,驾驶台颜色为藏青色,驾驶室进深为1,900mm。主操纵设备为旋转盘式,为牵引4段+制动7段+紧急制动,这些操纵设备在VVVF控制方式的列车中有较大的改动。仪表盘可显示的最高速度为120km/h,仪表盘右侧是车辆控制情报管理装置。另外,驾驶室与客室之间的门通常会用遮光幕遮盖,这种方式在之后的06系和07系中均有所应用。
批次分类列表
Remove ads
编组
- 范例
Remove ads
定员
Remove ads
运用区间
注:在千住检车区停用后,列车改为在鹭沼车辆基地进行综合性检修。列车回送时,通常通过中目黑站-(东横线)-武藏小杉站-(目黑线)-大冈山站-(大井町线)-二子玉川站-(田园都市线)-鹭沼站途径进入检修区。
转让的铁道公司
以下为营团03系电力动车组转让给日本其他铁道公司后改装而成的车辆:
- 熊本电气铁道:熊本电气铁道03型电力动车组
- 长野电铁:长野电铁3000系电力动车组
- 北陆铁道:北陆铁道03系电力动车组
- 上毛电气铁道:上毛电气铁道800型电力动车组
行走设备
- 1-4次车及5次车的部分车辆(01-25编成)采用的控制设备是与银座线的01系相同的电机子斩波控制方式,并采用GTO作为半导体器件。其中为确保“高粘着控制”和“加速度一定控制”及提高车辆性能[3],列车的动拖比设定为1:1,起动加速度设定为3.3km/h/s。在列车的电动机方面,第01编成、3次车、4次车是三菱电机制造,第02编成、2次车、5次车(部分)是日立制作所制造。转向架主要采用SS-111・SS-011型的SU摇枕转向架。
- 5次车的部分车辆及6、7次车采用的控制设备为VVVF,并采用IGBT作为半导体器件。在列车的电动机方面,5次车(部分)、6次车是日立制作所制造,7次车是三菱电机制造。转向架主要采用SS-135、SS-035型的无摇枕转向架。在第26编成以后,电动车设置的主电动机检查盖被废止了。其中VVVF车辆识别标志位于前面玻璃下部,并用“V”标注的贴纸贴着。
- 制动方式采用相对便于维修的踏面制动作为基础制动方式,与ACT联动的制动方式为再生制动和电气指令式制动。
- 空气压缩机采用了与01系相同的C-2000LA型、电动机采用了交流化的C-2500LB型。此设备在2002年半藏门线新投入使用的08系上有所使用。
- DC-DC转换器可将直流1500V逆变为直流600V,用于供给空调设备[4]。
以下以东京地下铁的统一规定为标准,03-1XX号车厢的行进方向的右侧为1侧、左侧为2侧的方法称呼并区分以下设备。
-
SS111型动力转向架。
-
SS011型转向架
-
三菱电机制斩波器装置(2侧)
-
日立制作所制斩波器装置(2侧)
-
日立制斩波器装置的1侧。
-
5、6次车的日立制作所制VVVF逆变器装置(VFI-HR4820A型)
-
7次车的三菱电机制VVVF逆变器装置(MAP-198-15V46型)
-
SS135型动力转向架
-
SS035型转向架
-
C-2500LB型空气压缩机
-
斩波器车搭载的GTO-DC转换装置(2侧)
-
VVVF车搭载的IGBT-DC转换装置(1侧)
-
両先头车的ATC・ATS装置
保安装置
列车在初期为了能够乘入至伊势崎线和东横线,在3000系搭载了多种保安装置的基础上,对03系列车的搭载保安装置做了进一步更改:安装有东急型和东武型的ATS,后来又安装了东急型的新ATC。不过列车在1997年后,对日比谷线开始逐渐更新ATC。随着列车在2013年3月26日不再乘入至东横线,东急型的ATS开始陆续拆除。
车辆控制情报管理装置
本款列车装备有车辆控制情报管理装置(Train control Information manegement System,简称TIS),由三菱电机在1988年制造,在日本国内的铁路车辆中首次装备。搭载方式为先头车TIS中央装置、中间车TIS单元局模式,使得驾驶员能够时刻看到列车的工作情况,这套监控装置在以后的所有车辆中均有配置(02系除外)。
摄于入谷站
5门车厢
1990年9月开始在上午的繁忙时间进行缩短上下车时间的试验,为此在1、2、7、8号车厢开始使用5门车,首先装备于第09编成。这种车厢外观以3门车为基础,车门开度均为1,300mm,座席大规模减少,增加了大量站位。其中在平时,第2、4车门可执行选择性车门操作[5],并有指示灯加以提示。为保证列车的通气效果,在车厢两端加装有2台风机。
这样的车厢通常会张贴有“5 DOORS”标志,其中早期的“5 DOORS”标志张贴在紧急出口的下部,目前移动至紧急出口的上部。此外,日比谷线内的各站设置的乘车位置标志,在5门车停靠处会有“5 DOORS”的标志。
由于第09编成的5门车反应良好,5门车在第10-28编成中也开始大规模装备,并应用于早高峰于北千住站发车的列车中(在1993年之前因乘入东武铁道内会导致排队混乱,仅能在日比谷线内行走,目前已解禁)。此外5门车在东武20050系中也有所推广。
列车向导服务

列车车外装载有扬声器,可播放广播、发车音乐及关门提示音。其中斩波控制车辆的扬声器设置在列车外部的侧面,VVVF控制车辆的扬声器则因为空调原因设置在列车的内部。另外,乘入至日比谷线的东武20050系·20070系及曾经乘入的东急1000系也装备有同样的扬声器。
列车车头设置有方向幕、列车编号显示器,侧面设置有方向幕。不过4次车的前后及侧面向导屏幕均能显示日语罗马字字幕。自5次车以后的列车编号显示器改为LED模式,侧面仅显示日语罗马字,不过亮度较4次车略低。
列车客室内的车门上部拥有LED式的车内向导表示装置和门铃,此外还有目的地、站名、换乘线路显示,这些内容均采用自动播放方式。其中斩波控制车辆的车内向导表示装置多数呈静态播放,VVVF控制车辆的扬声器和车内向导表示装置可以同步播放[6]。另外,5门车的“本班列车”的播放字幕已经被删除。
列车运送过程[7]
列车首先从东鹫宫站出发,经JR宇都宫线到达久喜站,之后进入东武铁道的伊势崎线到达[8]业平桥站(今东京晴空塔站),进入千住检车区竹之冢分室,其中东武铁道内使用东武ED5060型电力机车牵引进入[9]。
列车首先从长津田站出发,经JR横滨线进入东急电铁的田园都市线到达鹭沼检车区后进行整备[10]。之后,经鹭沼 - 二子玉川园(现二子玉川) - (经大井町线) - 大冈山 - (经旧目蒲线、东横线)- 元住吉折返 - (经东横线)- 中目黑 - 千住检车区进行自身动力回送[11]。
列车首先从东鹫宫站出发,经JR宇都宫线到达久喜站,之后进入东武铁道的伊势崎线到达[8]东武动物公园后折返,进入竹之冢检车区。
列车大修
按照东京地下铁规定,列车需要每4年进行一次全方面检查[12]。第12年进行C修工程,第24年进行B修工程,第36年进行C修工程,第48年让列车停用。目前,1、2次车陆续进入到了大修阶段,目前第01-04编成已经在2012年12月末大修完毕[13][14][15][16],同时也开始对部分列车的VVVF进行维修[17]。
其他
参考资料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