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苏锡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锡菜
Remove ads

苏锡菜,又名苏南菜,发源于中国江苏省苏锡常地区,流行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苏菜的派系之一。苏锡菜在民间有时又被细分为苏帮菜无锡菜,但由于这两个菜系的风味和烹饪方式极为接近,故通常统称为苏锡菜。苏锡菜常用酒糟调味,擅长各类水产,口味偏甜。

更多信息 中国菜系列, 四大菜系 ...
Remove ads

特点

清康乾嘉道时,苏锡菜点已臻成熟。太平天国运动后,上海兴起,米市西移,整个江南饮食业仍较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苏锡饮食文化屡蹶屡起。

苏锡菜的特点是:或华或朴,或浓或淡,均时新、清雅、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适口、益身、意味隽永。其在选料、色形、火工、口味方面特色大致如下:

选料

苏锡菜不以珍奇为贵,重博采时新,因材施艺。赵筠吴门竹枝词》云:“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凡物应时则贵,失时则贱,“率五日而更一品(大约每5天换一种)”。应时,虽路边野草,廊下盐齑亦可作珍品。贵为甲鱼,过了菜花季节,即鄙称“蚊字甲鱼”,也再难入名店之门。苏州厨师在广泛用料的同时,极为注意物尽其用,对鱼头尾乃至内脏(如鲃肺)、禽头脚(如鸭舌、掌)等都能烹制出堪登大雅之堂的名菜。

火工

在烹调方法上,苏帮菜常用的有数十种,且常常一菜多法,并因物性、节令的需求而有所变异,但无论何种火工,均求精到。火势大小,油温高低,蒸气缓急与投料次序,常常间不容发,这是“精”。“到”即到家,恰到好处。如“碧螺虾仁”断生即上席方为妙品;“酱方”须四边垂倒,入口可化始称合格。苏帮菜烹调尤其擅长炖、焖、煨、焐等火工菜。文火、密封,一气呵成,真味俱在。

口味

苏锡菜口味崇尚清隽和醇,浓淡有度。即所谓“浓不鞔胃,淡不槁舌(《易牙遗意序》)。过分辛辣或腥、膻、奇、烈、怪等味为苏锡菜之大忌。荤料必用葱、姜、酒,酒的用量尤重,且须绍兴黄酒。盐为主调味,复合味讲究君臣佐使,俾相得益彰。多数菜不用糖,或加微量糖,但旨在助鲜矫味润色,而不必有甜感。红烧菜加糖较多,但通常应有咸、酸等味相对应,讲究咸中带甜、甜出头咸收口,或酸甜适口。

代表菜

苏州菜

无锡菜

常州菜

  • 竹香风鹅
  • 沙河湖鲜
  • 稻香风鸡
  • 溧阳扎肝
  • 天目湖砂锅鱼头
  • 刘家竹园原味鸡

著名菜馆

图片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