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4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

第1屆中華民國全國性地方自治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Remove ads

2014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a],俗称103年中华民国九合一选举,于2014年(民国103年)11月29日举行[4]。本届选举总统马英九在2012年5月20日连任后的首场全国性选举,部分舆论与媒体视为是马英九第二任期期中考,也视为是2016年总统大选前哨战。

事实速览
Thumb
2014年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结果地理分布: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13席)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6席)
  无党籍(3席)
Thumb
2014年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各乡镇市区得票率分布:
Thumb
2014年直辖市、县市议员选举结果: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386席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291席
  无党籍:203席
  台湾团结联盟 台湾团结联盟:9席
  亲民党 亲民党:9席
   新党:2席
   台湾绿党:2席
   无党团结联盟:2席
  树党 树党:1席
  劳动党 劳动党:1席

本届选举由中华民国自由地区直辖市(6都)选出新一届的直辖市长直辖市议员里长,另加首届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区民代表[5][6]。并由台湾省(113)及福建省(2)中,选出新一届的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7]。应选名额共计1万1130名,更有高达1万9762位候选人登记参选[8][9],有23个政党参与,并有10个政党当选直辖市及县市议员,均创下历届新高纪录。

选举结果,执政的中国国民党遭遇自创党以来在地方选举上最大惨败[10],由选前的4都11县市萎缩至1都5县,在野的民主进步党则由选前的2都4县扩张为4都9县市。地方执政版图巨幅震荡,多数县市蓝天变绿地,形成“绿大于蓝”的局面。综合国际媒体对国民党惨败分析,以3月爆发的太阳花学运为关键原因。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均以“惨败”来形容国民党在这次选举的表现,被形容为人民对马英九政府不信任投票[11],势必影响国民党在2016年能否继续执政。

Remove ads

概论

本届选举是自1994年中华民国省市长选举以来规模最大的地方层级选举。亦是中华民国政治史上参选人数最多的一次,登记参选人数共19,762人[12]

更多信息 本届选举项目[13], 选举项目 ...
Remove ads

政治局势

更多信息 中华民国近年选举政党得票率, 选举项目年别 ...

2009年县市长2010年直辖市长选举[15]民进党的总得票率,以48.21%略为高过国民党的45.76%。然而在2012年总统大选,国民党提名的“配”以51.60%过半票数当选,民进党提名的“配”得票率则下滑至45.63%。而在同日举行的不分区立法委员选举台联亲民党双双跨过5%的门槛取得席次,分别拿下9.57%、5.86%的票数。

更多信息 中华民国近年选举政党版图, 2009年县市长选举及 2010年直辖市长选举 ...

2009年县市长选举2010年直辖市长选举后,浊水溪再度成为台湾政党版图“北蓝南绿”的分界线。浊水溪以北,除宜兰县民进党执政外,其余县市均由国民党掌政。浊水溪以南,除嘉义市插上蓝旗,其余县市均是绿营的天下。而在东部外岛,除花莲县无党籍人士主政外,其余地区皆撑起蓝天。

此现象至2012年正副总统选举仍无改变,除了嘉义市由蓝天变绿地、国民党在花莲县胜出外,其余县市皆由地方执政党领先。但在同日举行的区域立法委员选举,民进党的得票率在未执政的台中市、嘉义市、台东县澎湖县领先,国民党在花莲县胜出,连江县则由无党籍人士攻下。

Remove ads

选举日程

更多信息 选务工作日程[16], 办理日期 ...

投票事宜

投票于民国103年(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举行[17],时间从上午8点起至下午4点止。各地选民投票张数如下:[18][19][20][21][22][23]

更多信息 投票种类与张数, 种类 ...

选举议题

本届选举全国性选举议题包括:

更多信息 各主要政党全国性议题立场, 选举议题 ...
Remove ads

各政党参选状况

直辖市长及县市长候选人名单

直辖市长及县市长候选人名单:[41]

更多信息 2014年直辖市长及县市长候选人名单[42], 直辖市 ...


Remove ads

各政党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提名席次

各政党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提名名额:[47][48]

更多信息 2014年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选举政党提名名额, 直辖市 ...


Remove ads

各政党乡镇市区长提名席次

各政党乡镇市区长提名名额:[49][50]

更多信息 2014年乡镇市区长选举政党提名名额, 省 ...


各政党乡镇市区民代表提名席次

各政党乡镇市区民代表提名名额:[51][52]

更多信息 2014年乡镇市区民代表选举政党提名名额, 省 ...


Remove ads

各政党村里长提名席次

各政党村里长提名名额:[53]

更多信息 2014年村里长选举政党提名名额, 直辖市 ...
Remove ads

选举结果

综合结果

以下列出获有席次之政党与无党籍参选人之当选席次及票数:[54]

更多信息 2014中华民国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 - 政党得票率及所得议席[55], 政党 ...
更多信息 2014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 - 政党版图, 直辖市长及县市长 ...

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结果

各直辖市及县市之首长当选人及次高票者之名单(粗体者为该选区内的时任直辖市长或县市长、选举结果请依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为准):[54]

更多信息 省, 当选者(登记政党) ...

候选人所属政党得票数:

更多信息 政党, 得票数 ...

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选举结果

Thumb
2014年直辖市议员党籍席次: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167席
  台湾团结联盟 台湾团结联盟:5席
   台湾绿党:1席
  无党籍:42席
   无党团结联盟:2席
  亲民党 亲民党:5席
   新党:2席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151席
更多信息 2014年直辖市议员选举结果[42], 直辖市 ...

乡镇市区长选举结果

乡镇市区民代表选举结果

村里长选举结果

违法事件统计

内政部警政署资料,投票日违法事件共计有:撕毁选票13件、将选票带出场外1件、违反《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遭移送1件、穿竞选背心投票1件。[60][61][62]

最高法院检察署资料,截至投票日,检察机关共受理4671件与选举相关之告诉案、被告人数多达11,443人,其中贿选案3,392件、共8,073名被告;暴力相关182件、共295名被告;其他类型1,097件、3,075名被告。另有“选举赌盘”案件52件、“意图使人不当选”319件及“幽灵人口”638件[63]

  • 2014年11月20日 ,金门地检署查获县议员第一选区某候选人的陈姓、张姓及许姓等桩脚,以每票5千元向金门大学学生买票, 20名大学生已有8人坦承收钱,并缴回贿款。法官裁定许姓学生一万元交保,陈姓大桩脚、张姓小桩脚有串证之虞,羁押禁见获准。检察长黄和村表示,根据受贿选民名单,多以首投族为主,凸显出贿选的情况已经深入校园。[64][65][66]
  • 2014年11月21日,台东地检署主任检察官王盛辉表示,国民党籍台东县县议员候选人蔡义勇涉嫌偕妻与12名桩脚以现金行贿方式央求选民支持,在不同地点场合分别交付新台币5000元和6000元。检警调单位接获举报,兵分多路搜索,查扣犯罪金额一万元,漏夜传讯蔡等14人,蔡义勇夫妇到案矢口否认,但其中有人坦承收贿,讯后,为避免串证,检方11月20日凌晨向台东地方法院声押蔡妻及1名桩脚获准,蔡则以新台币10万元交保。[67][68]
  • 2014年11月25日,台东县成功镇(第10选举区)国民党籍县议员候选人高美珠以餐饮方式行贿,检警调深入查察,传唤高及其夫婿、桩脚及选民计廿四人到案,有选民坦承接受免费邀宴,讯后,高姓候选人请回,其夫婿及一名桩脚分别以八万元与六万元交保。[69][70]
  • 2014年12月3日,彰化县张姓议员当选人涉嫌以1票新台币500元买票,遭彰化地检署以有串供灭证之虞向法院声押禁见获准。[71]
  • 2014年12月4日,桃园市复兴区的无党籍区长当选人范振兴因涉嫌以1票1000元向选民买票,遭法院裁定羁押。[72]

开票特别节目

无线台

  • 台视:九合一争霸战 开票看台视
  • 中视:决战2014最权威开票看中视
  • 华视:2014决战九合一
  • 民视:民视晚间新闻 开票大揭晓
  • 公视:决战2014 九合一选举开票特别报导
  • 客家电视台:九合一选举特别报导

有线台

广播电台

后续效应

政治影响

此次选举结果,国民党丢失长期执政的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等3个直辖市,以及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彰化县、澎湖县、金门县等6个县市,从原本的15席地方县市首长降为6席;民进党则一举赢下桃园市和台中市2个直辖市,以及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彰化县和澎湖县等5个县市,从原本的6席地方县市首长倍增为13席[74]。近乎翻转的蓝绿版图被视为对马英九政府投下反对票[75],甚至被部分媒体称为“淮海战役”式惨败[76]行政院院长江宜桦于开票结束后宣布请辞[77],由副院长毛治国接任[78]马英九也于12月3日宣布辞去国民党主席[79][80]

另一方面,民进党虽然执政县市翻倍,但是对于党主席蔡英文是否在本届选举中起到积极作用仍有疑问,前内政部长李鸿源表示选民不是因为满意民进党才让民进党狂胜[81]

境外媒体报导

  •  美国:《纽约时报》以无党籍赢得台北市长选举 台湾执政党摇摇欲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为题报导,倾向亲中的执政党在地方选举大败,行政院长因此请辞下台,选举结果显示,国民党将难以保住2016年总统大位。而国民党的败选也意味,台湾选民可能反对国民党试图与中国创造更紧密关系。当北京强制严格控制香港选举改革,引发占中运动之际,台湾的选民表答他们对中国的不安之感已经升高。中研院学者徐斯俭认为,台湾选民透过选票,同时向国共两党清楚表态,“占中运动后,北京与香港的关系,让台湾选民心生警觉。”[82][83]
  •  美国:《洛杉矶时报》引述专家说法,认为中国不会在马英九剩下的任期内急于推动新的协议,因为,目前与马英九谈交易的诱因不大,中国可能会等到2016年的总统大选结果。[83][84]
  •  美国:《华尔街日报》以压倒性选举挫败后阁揆下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为题报导,国民党在国家经济、食安问题、油电双涨、资本利得税等事务上,处理方式丧失民心,选举结果也逼国民两党,反省各自的中国政策。[85]这次国民党地方选举惨败,可能让北京相当不安。北京方面与台湾现任政府密切合作,对拒绝终极统一的民进党很有忧虑。马英九辞党主席的宣布也因此被形容为“跛脚鸭[86]
  •  美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报导败选后江揆请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民党在太阳花运动后的首次选举中遭到败选,行政院长因而请辞,可能显示这个东亚的岛屿(台湾)将有革[87]台湾黑色星期六选举给中共一巴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经过跟北京的六年“和解”,并且签署了20条两岸协议之后,“重振”台湾停滞经济的诺言从未实现。马英九和国民党变得高度不受欢迎。许多选民认为,国民党无力解决国内问题是因为政府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跟中共打交道。许多人指责马英九没有足够注重保卫台湾主权和民主。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问题被视为跟外部的中共因素有关系。“太阳花运动”的最大成就之一,是提升了人们对“中共黑手”的认知。像柯文哲这样的候选人对太阳花一代有很大的吸引力。面对来自草根民众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面对泛绿联盟的壮大,马英九推进跟中共之间不得人心的协议的能力可能将严重受挫。公民社会在选举当中惩罚了国民党。这意味着对中共要更加小心。[88]
  •  英国:《BBC》分析,国民党的惨败反应出选民对政府食安问题的处理、低薪资、和贫富差距的不满,也反应了对国民党亲中政策的忧虑。两岸贸易协议虽然对台湾有好处,却普遍被认为,那些协议只图利企业而非一般百姓。马英九执政后,人民生活没有变好,担心中国把台湾经济搞得更加依赖她,伤害台湾的独立性,更难抵挡统一压力。2016年国民党执政将面临艰难挑战,现在的问题是:北京是否会开始寻求与她长期不信任的民进党合作的方式?民进党又是否会软化对中国的态度?[90][85]BBC中文网》报导,九合一选举大败震撼国民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民党的溃败似乎意味着,以往传统的政治运作已经不再为选民们所接受,甚至可以说是被“唾弃”。过去一年,多起事件挑战了国民党的危机处理能力,例如洪仲丘案、太阳花学运、食品安全事件、高雄气爆事件等等,国民党的能力受到怀疑。尤其,在一般老百姓的薪资“倒退15年”的时候,马政府的施政被看成是“为财团服务”。这次选举结果不但“给了国民党一个教训”,对彼岸的中国政府也是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和你关系那么好的国民党,居然在台湾那么不得人心”[83][91]
  •  日本:《读卖新闻》指出,这次的地方选举被视为是对总统马英九连任施政的“期中考”评分,但台北、台中等大都市的市长选举败北,可能影响2016年的总统大选。[92]
  •  日本:《朝日新闻》报导说,柯文哲以无党籍之姿选上台北市长,这在民进党与国民党两党掌控的台湾政局中极为罕见,台湾的“民主主义进入新阶段”。贫富悬殊(格差)扩大,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让马英九政府遭受猛烈抨击,促成了柯文哲获得广泛跨党派、跨阶层的支持,顺利当选。[93][94]
  •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以经济施政为核心,扩大与中国关系的国民党大败,两岸交流“遭遇的逆风势必增强”。报导说,今年3月台湾的学生运动兴起,反对两岸ECFA的服贸协定,进而占领国会,广泛出现“过去六年太急于对中‘融合’”的批判,如今国民党遭遇如此大败,是对马政府的不信任投票。[95]
  •  日本:《产经新闻》报导说,国民党经此大败,马英九总统已经逃不过“跛鸭”命运,民进党可能趁胜追击在2016年夺取政权,但民进党对中国政策缺乏进展,仍是一大未解课题。报导指败选将无法避免导致国民党内对马英九总统的向力心减弱,他上任后推动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也很可能在党内失去动力。今年春天学生占领立法院,导致反中情感“喷出”,却也使得对中国更难维持中庸融合之道。2012年蔡英文大输马英九80万票,就是在两岸关系被抹上“独立”的色彩,解决两岸关系是民进党重回执政需先处理的课题。
  •  日本:《 每日新闻》指出,马英九已经确定成为跛脚鸭,他推动的对中融合政策正“站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83]
  •  德国:《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2016总统大选的“石蕊试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次选举是对亲中的马英九的公民投票, 选民拒绝亲中的国民党,让亲北京的马英九政府将在2016总统大选遭受极大考验。台湾民众对于北京在台湾的影响力日益焦虑,一些民众忧心北京政权将借此紧缩对台湾的控制。面对北京的政策将是2016总统大选的焦点之一。而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协定,今年稍早触发了包括占领国会在内的大规模示威。[83][96][97]
  •  西班牙:《EL PAÍS》报导说:台湾选民惩罚政府向中国靠拢。 [98]
  •  法国:《法新社》(AFP)指出整体经济趋缓和食安风暴不止,选前民调显示,国民党恐将面临不利的选举结果[99]。法新社指马英九上任以来政策不断向中国靠拢,让许多民众焦虑[100]。《世界报》(Le Monde)和电视台《法国24台》(France 24)报导,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溃败,江宜桦随后宣布,为负起政治责任而辞职,总统马英九准辞。报导表示,主张与中国拉近关系的国民党,这次选举大败,一部分要归因于经济成长缓慢及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101][102][103]。《费加洛报》(Le Figaro)也以报导国民党惨败,江宜桦辞职[104][105][94]
  •  意大利:《共和报》在网页上表示,台湾地方选举结果如同政治地震,国民党遭极大挫败,行政院长江宜桦也因此请辞。共和报指出,独立候选人柯文哲当选台北市市长,是对执政党的沉重打击。[94]
  •  俄罗斯:最大通讯社塔斯社(TASS)报导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并评论此次选举结果将影响2016年总统大选。塔斯社以“史上最大规模地方选举”为标题,报导了台湾九合一选举,俄罗斯各大媒体纷纷引述塔斯社的消息。俄通社-塔斯社指出,这次台湾最大规模地方选举是“民意气压计”,是对国民党的严峻挑战。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2016年总统大选。[106][94]俄罗斯卫星广播电台亦作相关报导。[107][108]
  •  越南:越南电子新闻网站(vnexpress.net)引述台湾媒体报导,受反对党支持的独立候选人柯文哲今天以70万票赢过获得50万票的执政党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当选台北市长。报导指出,国民党16年以来就一直在台北市执政,受民进党支援的独立候选人柯文哲这次参选获胜;此外,国民党在台中市、桃园市长的选举也输给民进党等,被分析人士评为执政党国民党的重大挫败。[94]
  •  中国:相较港媒即时报导,中国官方媒体没有太多报导,台湾选举的新闻都被放在官网不显眼处。2014年11月29日 20:24:25,《新华社》引述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应,注意到这次选举的结果。希望两岸民众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09]2014年11月29日 20:43,《中国新闻网》报导国民党五都参选人宣布败选[110]。《中新社》则转贴人民网晚间7点30分左右发出的“台湾‘九合一’选举,台北市、台中市蓝营均落败”报导,报导篇幅都短,也没有多做评论。中国网站中搜寻,仅中国学者专家撰写分析为主的“观察者网”晚间7时许报导“柯文哲击败连胜文当选台北市长”,另有陆资的港媒凤凰网有较多篇幅报导。
  •  香港:相较中国官媒的冷处理,诸如明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等香港媒体都对台湾选举做了不间断地即时报导,也将台湾选举结果放在显著位置,各主要县市的选举结果都有所着墨。[94]
  •  印度:“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网站在国际版首页引用路透社题为“地方选举败选 台湾行政院长辞职”的报导指出,中国国民党在全台各地普遍失去席次。[111][94]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