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同市

中國山西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同市map
Remove ads

大同市,簡稱,古稱平城雲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下轄的地級市,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晉冀蒙三省區交界。市境西接朔州市,南毗忻州市,東南界河北省保定市,東達河北省張家口市,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部,大同盆地北緣,境內有恆山,西北為陰山山脈、西南為呂梁山脈,東南為太行山脈,東北遙望燕山山脈,是雁門北面的重要城鎮。桑乾河橫貫市境中部,御河自北向南流經城區並匯入桑乾河。大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是北魏首都,陪都「西京」,九邊軍事重鎮,素有「魏都」、「煤都」和「鳳凰城」之稱。京包同蒲大秦等鐵路在此交會。現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國共產黨大同市委員會所在地均在太陽宮場館,位於平城區興雲街2799號。

快速預覽 大同市 同、大,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的馬鋪山漢代劉邦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 (山西朔州市界)是楊家將血戰的疆場。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5]

史前至戰國

Thumb
1923年在渾源縣李峪村出土的渾源犧尊,現藏上海博物館,被稱為上海博物館十大藏品之一[6][7]

本市較為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陽高縣古城鎮許家窯村的許家窯人遺址。 其他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分佈在大同城西青磁窯、小站、左雲賈家窯、廣靈洗馬莊等地.

春秋為北方游牧民族北狄)居住地。戰國初為代國,後併入趙地。趙武靈王初設平城,隸屬代郡

秦漢

Thumb
平城區曹夫樓村出土的北魏彩繪雜技俑,現藏山西博物院

秦朝大同東西分屬雁門郡代郡,今市區東北古城置平城縣,並在境內修築長城西漢沿襲秦制,雁門郡屬并州,代郡屬幽州白登之圍發生於此。東漢漢明帝時,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廟。

北朝至隋唐

Thumb
二電廠北魏墓群出土石雕力士,現藏大同市博物館

三國時期大同為烏桓鮮卑等部族占據。兩晉時,北部為鮮卑族地,南部為雁門郡地。北魏天興元年(398)七月遷都於平城(今大同市內),又稱「代京」。「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造宮城」,在此經歷六帝七世,直到太和十八年(494)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為止,平城作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成為當時北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北齊天保元年(550),東魏被北齊所代,大同為北恆州、北朔州地。

貞觀十四年(640年)置雲州,治定襄縣,後改名雲中縣,即今大同市區。永淳元年(682年)廢。開元二十年(732年)復置。天寶元年(742年)改雲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雲州。

遼金元

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雲州作為燕雲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讓與契丹,後北宋的軍事對峙重鎮。重熙十五年(1044年)升為大同府,建為西京,為遼國陪都,並析雲中縣置大同縣,為大同府治[8]。因處於遼、西夏宋朝之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寰宇通志》記曰:大同府「以在大同川,故名」。金朝也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金國陪都。元代改為大同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元世祖之命出使南洋,路經大同,稱大同是「一座宏偉而美麗的城市……這裡的商業相當發達,各種各樣的物品都能製造,尤其是武器和其他軍需品更為出名。」

明清

Thumb
1907年法國漢學家沙畹拍攝的大同城牆和城樓

明代改路為府,隸屬山西布政使司,管轄渾源、應、朔、蔚等四州七縣。大同為明朝十三重鎮之一,有藩王封地,並駐重兵,最多時有13.6萬人,戰馬5萬多匹,明成祖和明英宗曾到此御駕親征,當時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說,為九塞(九邊)之一。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派大將徐達督率軍民,在遼、金、元土城的基礎上,把大同擴建成新的磚城。清代沿明制。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廷派恭順侯吳惟華攻大同,姜瓖把駐大同農民軍將領張天琳等殺死,投降清軍。投降後3年,由於反清情緒高漲,滿清對大同進行屠城,即大同之屠。光緒二十六年(1900),大同義和團有四五百人,設4個團,發生多起針對基督徒傳教士屠殺事件。同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慈禧偕光緒西逃,8月30日到大同,駐蹕4日,沿途狂奔亂逃,軍令不行,所過州、縣「十室九空」,給大同人民帶來奇禍。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後,大同人民於11月30日午夜舉義,攻下總兵府,成立軍政府,後清軍圍城,太原革命軍派續桐溪率忻代寧民團北上增援,與清軍對峙。直到12月11日達成協議,革命軍南撤[9]

Remove ads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5月置雁門道,治大同。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後,大同為縣,直屬山西省。1937年9月13日,日本關東軍侵占大同城,10月15日成立偽「晉北自治政府」,隸屬偽「蒙疆聯合委員會」,統轄雁北13縣;1937年9月25日,平型關戰役發生在大同靈丘縣白崖台鄉的喬溝,林彪和聶榮臻率領八路軍115師將士全殲侵華日軍板垣師團輜重部隊10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楊成武率領獨立團在靈丘驛馬嶺阻擊殲滅日軍增援部隊300餘人。此戰既是八路軍挺進華北抗日前線的首戰告捷,也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所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1945年8月,大同被國民黨閻錫山政府所統治,恢復原縣建制,仍屬山西省,轄5個區[10]

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
1949年5月2日,市民歡迎人民解放軍進入大同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歸察哈爾省,並析大同城區設立大同市,為省轄市。1953年察哈爾省撤銷,大同市劃歸山西省。1954年懷仁縣和大同縣合為大仁縣併入。1964年懷仁縣和大同縣又分出。1993年7月,雁北地區撤銷,原有轄縣中的7縣劃歸大同市。

2008年,時任大同市長耿彥波大量拆除大同市區內違章建築,五十多萬市民因此被迫搬遷。但大同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在民眾中評價頗高[11]

地理

大同市東西寬136.9千米,南北長189千米,總面積1.4萬平方千米。大同市區面積3578平方千米。[12]

坐標: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

大同市地處山西北部,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豐鎮涼城,東鄰河北張家口市懷安縣陽原縣,西南接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13]

地形地貌

Thumb
大同市區衛星圖,約攝於2000年

市區三面環山,御河縱貫南北。中部、南部是廣闊的平川(大同盆地),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區可分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區山勢險陡,主峰塔兒山海拔1714米。大同煤田主要分布於此。中部山區,最高峰為大鐘山,海拔1417米,是大同中部制高點。北部山區群山交錯,溝深坡陡,最高峰銀星山海拔1565米,野孤嶺海拔1201米,與東南部馬鋪山構成大同北部門戶、京包鐵路咽喉。西北部丘陵、山地交錯,溝谷縱橫, 地形複雜。

大同地區分布有著名的大同火山群。此外有奇特的大同土林景觀。大同市處於華北台地的山西台背斜與陰山隆起交接部位。北為北口隆地,西南為大同─靜樂凹陷,東南為桑乾河新斷陷。該區域在多期地殼構造變動中形成一系列構造形跡,新生代喜馬拉雅期,以斷陷、堆積、火山活動較為活躍階段。東部為世界地質奇觀大同火山群,與雲南騰衝構成南北兩大火山群。

大同市山地面積5285.9平方千米,占總面積37.4%;丘陵面積331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23.5%;台地面積1700.9平方千米,占總面積12.1%;平川面積3136平方千米,占總面積22.2%;盆地面積238.9平方千米,占總面積1.7%;河溝面積432.9平方千米,占總面積3.1%。[14]

大同西北部山脈屬陰山山脈和呂梁山脈,主要有白登山、雙山、二郎山、雲門山、采涼山等;東南部山脈屬太行山脈,主要有恆山、太白山、六棱山等。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最高處為陽高縣境內六棱山黃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處為靈丘縣境內花塔村冉河出口處(海拔558米)。桑乾河自西南向東北橫貫全市,形成周圍高、中間低、兩山夾一川的槽型盆地。除桑乾河外,境內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淤泥河、口泉河、南洋河、壺流河、唐河、大沙河等。[14]

Remove ads

水文

境內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淤泥河。雨季河水暴漲,平時水量極少,但仍然給北京供水,較大水庫有冊田水庫趙家窯水庫石家寨水庫文瀛湖)。平城區和雲岡區水源相對充足,山區部分鄉村飲水困難[15]

2021年,大同市水資源總量12.2億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8.2億立方米。當地水資源量9.5億立方米(不含入境水量),其中可利用量6.3億立方米,人均278立方米,比全省平均值低60立方米,占全國平均值14%,市區人均占有水資源量81立方米,是全國110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全年全市用水總量6.3億立方米。[16]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以為主,兼有瓷土、耐火粘土玄武岩石灰岩石墨。煤炭儲量大。還有鐵,銅、金、鋁、鋅、磷等。煤炭全市含煤面積632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376.9億噸。大同煤炭被稱為世界動力煤細糧,儲量大,煤質好。

大同市礦產資源豐富。以煤炭為主的礦產資源採掘業是全市的支柱產業。截至2021年底,全市發現能源、金屬、非金屬、水汽4大類礦產91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並編入《山西省礦產資源儲量簡表》的礦產有30種,分別是煤、鐵、鈺、銅、鉛鋅、鎂、鉬、金、銀、硫鐵礦、普通螢石、冶金用白雲岩、耐火黏土、磷長石、陶瓷土、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磚瓦用黏土、水泥配料用黏土、膨潤土、建築用玄武岩、飾面用輝綠岩、飾面用花崗岩、飾面用大理岩、珍珠岩、石墨、沸石、石棉等。大同市有各類礦山234座。其中,煤礦58座(大型煤礦21座,中型煤礦37座),黑色金屬礦山40座,有色金屬礦山6座,飾面用輝綠岩礦山25座,石灰岩礦山26座,磚瓦黏土砂礦山36座,其他礦山43座。[17]

動植物資源

農作物以高粱玉米雜糧為主,地方特色植物資源有黃芪黃花枸杞苦蕎等。動物資源有畫眉驢山西黑豬

環境

據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統計,大同市空氣品質自2013年至2018年連續六年排名山西省第一位,號稱「大同藍」。水污染問題仍待解決,2018年桑乾河、御河斷面水質仍為劣五類。[18][19]

氣候

大同市位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熱多雨。1月平均氣溫-10.6℃,極端最低氣溫-29.1℃(1967年1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2.0℃,極端最高氣溫39.2℃(2010年7月29日)。[20]年均氣溫7.0℃。年均降水量在370毫米左右。無霜期100-156天左右。

2021年,大同市主要氣候特點:降水偏多但時空分布不均,氣溫略偏高,日照偏多,無霜期偏長,大風天氣偏多。農業氣象條件:春播適時,作物關鍵期水分供應充足。[21]

降水 全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439.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3%,比上年同期略偏多2%;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各縣(區)年降水量介於353.7毫米(平城區)~558.8毫米(靈丘縣),與常年同期相比,平城區和陽高縣均偏少4%,雲州區持平,其餘縣各地偏多7%~35%。春、秋季偏多,夏、冬季偏少;1月、4月、5月、8月、12月偏少,其餘月份偏多。

氣溫 全年全市年平均氣溫8.1℃,較常年同期偏高1.1℃,比上年偏低0.6℃;各縣(區)年平均氣溫介於7℃(左雲縣)~9℃(靈丘縣),同比偏高0.1℃~1.6℃。冬、春、秋季氣溫偏高,夏季氣溫持平;5月、8月、10月偏低,4月、6月持平,其餘月份偏高。年極端最高氣溫35.2℃(7月10日出現在廣靈縣),年極端最低氣溫-31.1℃(1月7日出現在平城區)。

日照 全年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2626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85小時,比上年偏少605小時;各縣(區)年日照時數介於2371(靈丘縣)~2701(平城區)小時。

大風 全年大風天氣偏多,各縣(區)年大風日數介於11~38天,靈丘縣最少,渾源縣最多,平均大風日數24.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7.7天,比上年偏多3.8天。

霧 全年全市4站次以上大範圍大風天氣出現過7次,分別是:2月28日,3月12日至13日和18日至19日,8月20日和24日,9月27日,11月6日至7日。

霜凍 無霜期 全年全市終霜凍偏早,初霜凍偏晚,無霜期偏長。終霜凍日平均出現在5月4日,較常年同期偏早9天,其中陽高縣和左雲縣出現在5月2日,其餘地區出現在5月5日,與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偏早5天—19天。平均初霜凍日出現在10月11日,較常年同期偏晚6天,其中左雲縣出現在10月10日,其餘地區均出現在10月11日,與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偏晚13天-22天。

更多資訊 大同市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極端數據自1951年統計至今), 月份 ...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大同市委員會 ...

行政區劃

大同市現轄4個市轄區、6個

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大同市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過去的區劃存在突出問題:大同市市轄區行政區劃是1970年形成的,建立在「政企合一」的大背景下,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主要問題是「城郊分割、犬牙交錯、區界不明、矛盾重重」,城區、礦區、南郊區的行政區域界線不清,管轄範圍重疊。反映在稅收、治安、戶籍、環境衛生、都市計畫、行政審批,項目落地等方面,扯皮不斷,混亂不堪,有利的事爭著干,沒利的事相互推。這種機構重疊、管理混亂、互相扯皮的局面直接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導致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滯後,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管理盲區等問題越來越嚴重[29]

2018年2月9日,國務院批覆大同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大同市城區南郊區礦區,設立平城區雲岡區;將南郊區古店鎮劃歸新榮區管轄;撤銷大同縣,設立雲州區[30]

更多資訊 大同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31] ...

人口

據2023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307.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9.2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74.4%,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5.6‰;死亡人口2.6萬人,死亡率為8.3‰;自然增長率為-2.7‰。[35]

截至2022年,大同市常住人口為310.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8.5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73.7%,比上年末提高0.3個百分點。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0‰;死亡人口2.3萬人,死亡率為7.4‰;自然增長率為-1.4‰。[36]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105,591人[37]。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18,054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212,463人,下降6.4%,年平均增長率為-0.66%。其中,男性人口為1,571,837人,占總人口的50.61%;女性人口為1,533,754人,占總人口的49.3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48。0-14歲的人口為459,258人,占總人口的14.79%;15-59歲的人口為2,005,432人,占總人口的64.5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40,901人,占總人口的20.64%,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37,083人,占總人口的14.07%。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257,531人,占總人口的72.6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848,060人,占總人口的27.31%。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093,406人,占99.6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185人,占0.3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215,947人,下降6.53%,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3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3,484人,增長40.0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3個百分點。少數民族包括回族滿族藏族苗族朝鮮族等。

2020年,大同市有少數民族36個,約1.6萬人,有4個回族聚居村:平城區田村、雲州區三條澗村、雲州區馬家會村、天鎮縣袁家皂村,有清真食品經營單位21家。11月17日,平城區御河街道田村少數民族活動中心的民族團結活動室揭牌。[38]

方言

大部分地區為北方晉語大包片中的大同話,各縣區口音稍有不同。

大同市及天鎮縣、陽高縣、左雲縣方言屬晉語大包片,渾源縣、廣靈縣方言屬晉語五台片,大包片、五台片方言均有入聲。東北部的靈丘縣屬北方官話,無入聲。[39]

大同市方言語音特點為平翹舌音不分,如「四」與「十」、「資」與「支」同音。無鼻音韻尾,前後鼻音不分,韻尾為喉擦音,比如「根」與「更」、「音」與「英」同音。部分古入聲字

舒化,舒入兩讀字增加,如「活動」的「活」為入聲,「大活人」的「活」為舒聲。有豐富的兒化韻,如「您」說「您兒」,「怹」說「他兒」。

大同市方言詞彙特點為有大量的特色詞綴,如「圪置蛋」(普通話意思是塊),「忽眨」(普通話意思是眨),「日髒」(普通話意思是髒),「蹦躂」(普通話意思是蹦)等。疊音詞豐富,如「綠瑩瑩、粉吶吶、紅外外」等。有豐富的四字俗語,如「白皮泛臉、灰眉處眼」等。有分音詞,比如:「擺」說成「不來」,「圈」說成「圐圙」等。

大同市方言非常經濟簡潔,表現在語法上以簡便為特點,如「他去了沒?」(普通話意思是「他去了還是沒去呢?」),「吃頓兒飯叫我」(普通話意思是「吃飯的時候叫我」),「你拿去哇」(普通話意思是「你去拿回來吧」),等等。

宗教

Thumb
天主教大同教區主教座堂大同聖母聖心堂

大同市大多數戶籍人口無宗教信仰。此外,分布有部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群體。

2021年,大同市有佛教協會、道教協會、伊斯蘭教協會、天主教愛國會、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五大市級宗教團體。全市有信教群眾12.87萬人,有正式登記、依法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339處。其中,佛教場所154處、道教場所29處、伊斯蘭教場所3處、天主教場所11處、基督教場所142處。全市有宗教教職人員813人。其中,佛教321人、道教56人、伊斯蘭教9人、天主教19人、基督教長老以上72人(牧師6人,副牧師5人,長老61人),傳道員336人。[40]

經濟

Thumb
大同煤礦
Thumb
蒙疆政府時代的四牌樓

主要有採礦、電力、化工、建材、醫藥、裝備製造、冶金、輕紡等多門類工業體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央政府對大同經濟相當重視,大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城市。擁有中國華北第一個大型水泥廠——大同水泥廠、華北最大的現代化糖廠——大同糖廠、全國最大的礦務局——大同礦務局等有重大影響意義的企業。大同市內重要的工業企業有大同煤礦集團大同電力機車廠大同齒輪廠山西橡膠廠山西柴油機廠大同第二發電廠大唐雲崗熱電廠等。其中大同的製藥工業在山西乃至全國現在一定地位。但是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及規劃和建設的不完善,大同經濟逐漸落後,在山西省內排名已落後到5、6名左右。城市經濟一煤獨大,高度依賴煤炭行業的增長,環境遭到破壞。

農林牧漁業

2018年,大同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4.5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3.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全市農林牧漁服務業現價總產值完成121.7億元,增長3.8%;全年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321.71千公頃,其中大部分種植糧食。[41]

工業

Thumb
大同機車廠紀念園區

2023年,全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711.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5%。[42]

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3.2%,製造業增長12.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2%。分煤與非煤看,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長3.2%,非煤工業增加值增長7.2%。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下降2.8%,股份制企業增長2.0%,地方企業增長5.1%,私有企業增長27.2%。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3.2%,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6.4%,非金屬礦採選業增長0.2%,食品製造業增長40.6%,醫藥製造業下降2.5%,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增長7.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7.1%,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1.1%。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92.7億元,比上年下降21.8%;實現利潤總額130.6億元,增長40.7%;實現利稅總額265.0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1.1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2%。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0.9億噸,比上年增長7.0%;二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0.7億噸,下降1.1%。 全年外輸電力346.0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4%,外輸電量占發電量比重為61.2%。全社會用電量219.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9.3%。其中,農林牧漁業用電量4.6億千瓦時,增長17.6%;工業用電量129.6億千瓦時,增長1.6%;建築業用電量1.7億千瓦時,下降1.3%;服務業用電量55.4億千瓦時,增長36.9%;居民生活用電量28.4億千瓦時,增長4.4%。

2018年,大同市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64.5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5.4%。其中,煤炭產業工業增加值為146.0億元,較上年下降4.2%,占工業增加值總量的43.9%;非煤產業工業增加值187.9億元,較上年增速14.5%,占總值56.1%。2018年,大同市原煤產量11167.20萬噸,其中同煤集團產量9020.33萬噸,地方煤礦產量2146.88萬噸。2018年,大同市發電量458.95億千瓦時。[41]其中,火力發電占絕大多數,據2018年4月的統計,大同市86.5%的發電量來自煤炭火力發電。[43]截至2018年,火力發電廠國電電力大同第二發電廠裝機容量排名華北第二、山西第一[44]。2018年全年大同市風力發電量38.65億千瓦時。[41]

服務業

Thumb
鳳臨閣

2023年全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962.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4%。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44.2億元,增長13.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56.0億元,增長8.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0.9億元,增長8.6%;金融業增加值100.2億元,增長6.4%;房地產業增加值106.7億元,下降0.8%。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4.7%,利潤總額增長25.8%。

城市建設

Thumb
由鼓樓南望永泰街和永泰門

大同古城布局猶如鳳凰單展翅,以四牌樓為中心分為東西南北四大街,其中大西街為著名商業街,此外還有教場街近年商業發展迅速。在耿彥波擔任市長期間,從2008年3月到2013年,大同市進行古城修復保護工程,對城市進行大規模改建。

市區主要街道

  • 南關街道
  • 北關街道
  • 東街(和陽街)
  • 西街(清遠街)
  • 南街(永泰街)
  • 北街(武定街)
  • 新建南路(魏都大道北)
  • 新建北路(魏都大道南)
  • 大慶路
  • 新華街
  • 西花園
  • 老平旺
  • 向陽里
  • 振華南街
  • 雁同東西路(平城街)

以上街道名稱為舊有名稱,括號內為大同市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道路法在對城市道路名稱進行重新命名後的名稱。

市區街道新舊名稱對比

更多資訊 新地名, 舊地名 ...

交通

Thumb
大同雲岡國際機場
Thumb
大同站

航空

大同雲岡國際機場位於雲州區倍加造鎮北,為山西第二民航機場,等級為4C,可降波音737等中型以下客機。

鐵路

客運有:京包鐵路同蒲鐵路大同站大張客運專線大西客運專線烏大高速鐵路大同南站

貨運有:大秦鐵路大准鐵路

公路

 208國道 209國道 108國道 109國道,及S30 京大高速G55 大運高速G55 得大高速G55S5501 大同繞城高速、G18S45 天鎮至靈丘高速、S36 廣渾高速、S30 大呼高速等高速公路。

市內

公交

截至2011年1月大同市共有49條運營中的公交線路,線路總長687公里。公交網絡覆蓋了東到御東新區蔚州疃、西到雲岡區姜家灣、南到懷仁縣毛家皂、北到新榮區堡子灣的大片區域。其中2011年1月8日開行的601路(雲岡區公交二公司——大同火車站)是大同市第一條快速公交線路[45]

近年來隨城市發展,大同公交逐漸淘汰了一些老的車型,但是部分市郊線路車型仍然老舊,在運營中常常出現問題。[46]因大同市於2008年啟動的古城保護工程,城區幹道陸續施工整修,公交路線經常需要調整,以致於站牌上標示的路線與實際路線常常不一致。

大同公交的票價廣受詬病。[47]而且大同公交卡與其他城市相比折扣偏少。

計程車

起步價7元,一公里晝間1.3元,夜間2.6元(新車晝間1.6元,夜間2.1元)

2023年全年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27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2公里。全市公路密度9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民航客運量7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7.4%;貨郵量805.3噸,增長29.8%。民用航空航線17條,通航城市26個。 年末全市民用車輛保有量93.7萬輛,比上年增長5.6%。其中,新註冊汽車5.8萬輛,增長87.1%;個人汽車85.1萬輛,增長13.9%。年末載客汽車保有量85.8萬輛,比上年增長20.8%。其中,個人載客汽車78.9萬輛,增長17.4%。年末轎車保有量48.8萬輛,比上年增長5.0%。其中,個人轎車46.8萬輛,比上年增長4.8%。

文化

Thumb
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彩繪人物故事漆屏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由山西博物院和大同市博物館分藏

大同全市共有文化藝術館11個,文藝表演團體9個,公共圖書館11個,圖書總藏量144.4萬冊。博物館29個,檔案館12個。全市共有廣播電視台10個,微波站12座,有線電視網11個。廣播人口覆蓋率99.2%,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6%,有線電視用戶35.0萬戶。

圖書館

  • 大同市圖書館,位於平城區文瀛北路西側
  • 大同平城區圖書館,位於平城區帥府街
  • 大同市工人圖書館,位於迎賓西路3號
  • 大同市雲岡區圖書館,位於雲岡區五一街8號
  • 陽高縣圖書館,位於城關鎮柳巷1號
  • 廣靈縣圖書館,位於城商村街36號
  • 左雲縣圖書館,位於雲新西大街文體巷51號[48]

教育

Thumb
山西省立第三中學大同市第一中學的前身,其校址已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為其禮堂

大同全市共有普通、職業高等學校4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3所,普通高中46所,普通初中93所,普通小學256所,特殊教育6所,學前教育534所。

大同市現有兩所高等院校。山西大同大學為省屬綜合性大學,包含經濟、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中文、化學、工程三個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4月有全日制在校生27317人,在武書連2018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上排名山西省第6位[49]。另一所高校大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成立於2018年5月,隸屬大同市政府,主要為小學和學前教育培養專科層次師資,也培養符合地區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成立時在校生約3400人。[50][51]2018年10月,大同市政府宣布籌建太行大學[52]

光緒三十年(1904年)知府劉瀛在停辦的雲中書院處籌辦大同府中學堂,1905年正式開學,是大同最早的中學教育。1913年學校由省接管後改為山西省立第三中學校,1934年改稱山西省立大同中學校。1934年山西省立第五女子師範學校改制,易名「山西省立大同女子初級中學校」。1937年9月大同淪陷後省立大同中學校校園被日軍用作陸軍醫院,女中被用做傷兵療養處,兩校設備盡毀。抗戰勝利後兩校恢復,女校又改制為大同女子師範學校。1946年大同天主教會創辦中學校,1947年省教育廳備案後定名為私立大同育英中學校。1947年國民黨晉北黨務辦事處建立中正初級中學。同年寧武中學在大同建校並招生,1948年懷仁中學逃亡到大同辦學。[53]

1949年後,軍管會接收大同中學校、私立育英中學、大同女子師範學校;中正中學、寧武中學被撤銷;懷仁中學被遣回原籍。大同中學校後更名為大同市第一中學。私立育英中學改名為大同中學校分校,後改名為大同市第二中學校。大同女子師範學校後數次更名,為現男女兼收的大同市第五中學校[53]此後數年新建一批公立中學,另有廠礦企業中學(近年逐漸收歸政府管理),少量私立中學。2013年全市有232所普通中學[54](大多數為公立中學),在校生18.15萬人[54]大同一中大同二中同煤一中陽高一中渾源一中為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俗稱大同市「五大中學」,初高中升學率均較高。初中教育比較成功的學校還有大同三中大同六中北嶽中學大同十中同煤四中等。此外,近年高標準新設了大同市實驗中學北京師範大學大同附屬中學校兩所公立完全中學。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大同縣知縣龍璜在原平城書院創辦大同官立高等小學堂,這是大同縣第一所高等小學校。民國成立後,城鄉設立了很多初等小學堂。1918年大同縣知縣馮延鑄下令取締私塾,強令男女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並設立女子國民學校。1926-1928年因戰禍和天災,教育衰敗。1937年9月大同淪陷後教員四散奔逃,學校停辦。抗戰勝利後閻錫山政府忙於內戰,無暇顧及教育,僅恢復了少數國民學校。1949年後,私立小學和教會小學陸續為人民政府接管。另外增設了許多市屬小學,此外還有廠礦企業所設子弟小學(近年逐漸收歸政府管理)。2013年全市有631所小學[54](大多數為公立小學),在校生20.1萬人[54]

大同最早的幼兒園是1912年大同縣育嬰堂附設的幼稚園[53]。1949年以來政府大力發展幼教事業。至2013年大同市共有477所幼兒園,在園兒童數7.6萬人[54]

Thumb
大同刀削麵

地方特產

戲劇曲藝

數來寶是大同方言表演的曲藝形式,類似於相聲。此外還有晉劇二人台北路梆子耍孩兒羅羅腔道情等也是知名藝術形式。

影視

講述大同市長耿彥波主政大同的紀錄片《大同》(又名《中國市長》)獲第52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55][56]山西籍導演賈樟柯的電影《任逍遙》講述了2001年左右大同市失業工人子女的迷茫生活,入選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他的另一部電影《江湖兒女》的部分情節也發生在大同。[57][58]大同本土電影有《塞外有家》《莫斯科離大同不遠》等。[59][60]2018年7月18日至22日,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在大同市舉行。[61]

Thumb
雲岡石窟第20窟

體育

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大同承辦籃球、足球、冰雪項目部分比賽。[62]其中,雪上項目單板滑雪在二青會開幕式之前的2019年1月舉辦,賽場在大同萬龍白登山滑雪場[63][64]2022年第十六屆山西省運動會將由大同市、朔州市聯合舉辦。[62]大同市自2014年起舉行大同國際自行車騎游大會,截至2018年已舉辦了五屆。[65][66]

大同全市共有體育館11個。2023 年,大同市承辦了第十六屆省運會,以168枚金牌、132枚銀牌、137枚銅牌,總獎牌437枚,總分4456分的成績位列全省第二。全市代表隊參加了全國第一屆學青會,共收穫1枚銀牌、7枚銅牌。全年全市組織了大同市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大同市第六屆「未來之星」陽光體育大會。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國·大同冰雪節、第四屆大同古長城公路自行車公開賽、2023年大同搖滾馬拉松比賽等賽事。

旅遊名勝

Thumb
位於雲岡區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第3窟
Thumb
位於平城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善化寺是中國現存遼金時代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寺院,圖為善化寺山門(天王殿)

大同市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46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這些文物保護單位中有古建築188處,古墓葬38處,古遺址66處,石窟寺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處(其中革命文物18處),石刻及其他22處[67]。另外有北嶽恆山等知名的自然旅遊區。

世界文化遺產

  •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西郊武周山北崖,建於北魏時期。相傳有和尚曇曜主持修建。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為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萬里長城:萬里長城大同段,有趙、秦、漢、明等長城遺存。

自然風景區

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humb
位於平城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嚴寺的大雄寶殿是中國形存最大遼金佛殿
  •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雲岡石窟
    •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保存較為完整的遼金寺廟之一,現存遼、金、明、清建築若干。其中金代的大雄寶殿為中國現存最大的宗教殿堂;薄伽教藏殿為八大遼構之一,殿內存有遼代佛菩薩雕塑,四周有遼代小木作壁藏,被梁思成譽為「海內孤品」。現仍有僧人在寺內修行。
    • 善化寺:位於永泰門西側,始建於唐代。唐玄宗時稱為開元寺,五代後晉時更名為大普恩寺,明正統十年更名為善化寺。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遼金風格寺院。寺內現存遼代建築一座、金代建築三座,大雄寶殿為八大遼構之一。另有金、明代碑文、塑像若干,對後世漢傳佛教塑像定式產生重要影響。山門前有一明代彩色琉璃五龍壁,為原興國寺照壁。
    • 平型關戰役遺址:位於靈丘縣。1937年9月24日夜,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部冒雨設伏於此,次日晨成功伏擊日軍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殲敵千餘,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Thumb
恆山懸空寺
Thumb
大同九龍壁
Thumb
大同鼓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其他文物保護單位

  • 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銅器遺址:位於渾源縣李峪村附近,出土的精美文物現存渾源縣文物局、大同市博物館,另外犧尊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部分青銅器皿現存於世界各地,如燕紋簋藏於美國華盛頓富利爾美術博物館,香丁藏於德國庫隆爾東方美術博物館,素倚、素簋、燕紋盤、提梁壺等共15件藏於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
  • 雁塔:原名文峰塔,建於明代天啟四年。位於大同東西城牆之上,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們祭拜、誇官的場所。原位於南城牆上東端,2008年7月,遷至府文廟復建異地保護,同時在城牆舊址上新建一座較大的文峰塔。
  • 大同天主堂
  • 帝君廟

復建古蹟

大同市自2008年以後,依歷史資料和舊制復建了大量歷史古蹟:

社會

醫療

截至 2023 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2720個,床位20017張。其中,醫院100個;衛生院1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4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0個;婦幼保健院2個。年末,全市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317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9906人;註冊護士10041人。

媒體

截至 2023 年,全市共有廣播電視台10個,微波站12座,有線電視網11個。廣播人口覆蓋率99.2%,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6%,有線電視用戶35.0萬戶。

電台

  • 大同人民廣播電台 綜合廣播 FM103.8MHz
  • 大同人民廣播電台 交通廣播 FM 99.6MHz
  • 大同人民廣播電台 音樂廣播 FM 91.1MHz
  • 大同人民廣播電台 綜藝廣播 FM 98.7MHz AM 900KHz
  • 南郊人民廣播電台 FM100.8MHz
  • 在大同可接收到的其他電台

電視台

  • 大同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 大同電視台影視頻道
  • 大同電視台經濟頻道
  • 大同電視台生活頻道
  • 大同教育電視台

報紙

  • 大同日報
  • 大同晚報
  • 大同廣播電視周報

網站

  • 大同新聞網
  • 大同政府網

友好城市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