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州站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西路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州站是中國廣州的一座鐵路車站,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街道,是廣深鐵路、京廣鐵路和廣茂鐵路交會的車站,也曾是華南最大的火車站和廣州市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之一。
由於現時車站的設計標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下的實際客流量,廣州火車站已有計劃將進行大改造。改造後將會接入廣深港高鐵、廣湛高鐵、廣珠城際以及廣清城際等路線[3]。根據廣州鐵路樞紐規劃,廣州站改造為高鐵站的工程計劃於廣州東站改造完成後啟動[4][5][6]。
Remove ads
歷史
廣州站原址位於廣州城東南角的大沙頭,原名大沙頭站,始建於1911年,是廣九鐵路華段的終點站。民國26年(1937年),國民政府動工建設廣州黃埔港,並於1937年1月開工建設一條由粵漢鐵路西聯站(今棠溪站),經沙河、石牌、魚珠至黃埔港的黃埔港支線;1937年7月7日,發生了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8月,國民政府為獲得英美兩國的援助,方便援華物資送入內地,答應連通廣九、粵漢兩路。當時黃埔港支線尚未鋪軌,故利用已建成的黃埔港支路線基修建聯絡線,1937年8月鋪軌至石牌與廣九鐵路接軌,稱為廣北聯絡線,自此粵漢鐵路和廣九鐵路聯通[7]。抗日戰爭結束後,為配合粵漢區鐵路管理局對粵漢鐵路、廣三鐵路、廣九鐵路全面管理,修築了一條由廣北聯絡線雲麓至廣九鐵路永村的「雲永聯絡線」,讓粵漢鐵路上的客運列車可以直達大沙頭火車站,大沙頭站擴張為廣九及粵漢兩路的旅客列車的始發、終到站,並改名為廣州東站,成為廣州最主要的客運火車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廣九鐵路華段改稱廣深鐵路,廣州東站也於1951年更名廣州站。1953年,舊廣州南站至石圍塘站的鐵路輪渡建成使用,令廣三鐵路的車輛可以與粵漢、廣九鐵路相互過軌。1954年,為了讓來自舊廣州南站及廣三鐵路方向的列車可以不經廣州北站(今棠溪站)折角運轉,縮短運轉距離和時間,廣州鐵路局修建了連接廣北聯絡線流花橋和粵漢鐵路廣州西站的流西聯絡線,並在廣北聯絡線上設置了流花橋路線所,即後來廣州新客站的前身。
Remove ads


隨著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合併為京廣鐵路,以及1960年廣州西南大橋(後更名珠江大橋)建成,廣三鐵路與京廣、廣深兩路接軌,廣州站進一步發展成廣深、京廣、廣三三路的旅客列車到發站,客流量越來越多;且當時廣州鐵路樞紐內的其他車站皆主營貨運,故廣州站成為了廣州市內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客流壓力極其沉重[8]。
1950年代,為配合當時廣東省省委書記陶鑄將廣州建設成為「東方巴黎」的設想,廣州新客站的建設規劃被提上日程。1960年2月,鐵道部決定建造新客站,經廣州市政府審定,站址設流花橋;同年3月1日動工,至翌年3月,新客站的站場和站前廣場的土石方大部分已經完工,但因大躍進運動對中國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害,中央壓縮建設投資規模,新客站工程暫停。1963年廣州鐵路局上報要求復工,至1967年國家批准計劃,惟因文化大革命干擾未能開工。在此期間,為了應付持續上升的區段列車密度,流花橋路線所於1965年升級為會讓站,稱流花橋站,並始發部分旅客列車[8]。
1971年,廣州鐵路局再次上報,獲批准為大中型項目。1972年2月,廣州新客站工程復工;1974年4月10日竣工,4月12日投入營運,廣州鐵路樞紐布局也相應作出調整。廣州新客站正式命名為廣州站,位於大沙頭的原廣州站恢復名為廣州東站,其所有客運業務逐步移至廣州新客站,暫時改作簡易客車技術整備作業站使用,並撤銷了原流花橋站,同時廣深鐵路、京廣鐵路起點改為廣州新客站[8]。

在建站之初,廣州站一度成為廣州市的新景觀地標,廣州各學校紛紛組織學生參觀,最高峰的時候車站一天可接待三、四批學生參觀[9]。除廣州站之外,流花橋一帶於1974年還建成了廣交會流花路展館(中蘇友好大廈)、廣州東方賓館新館、友誼劇院等新建築,這一建築群於1985年被選為「羊城新八景」之一,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稱[10]。
1979年,為配合來往廣州和香港的廣九直通車恢復開行,廣州站東側新建了聯檢站作為出入境口岸站,辦理海關、檢疫、外幣兌換等聯檢業務;4月4日,中斷了30年的首趟廣九直通車從廣州站開出。1981年,為應付客運需求增長,廣州站增建了第四月台[11]。1984年9月,位於廣州站西北側的廣州客車技術作業整備站竣工投產,為廣州站始發的列車進行編組、檢修及整備,而位於大沙頭的簡易客技站則撤銷關閉。到了1985年,廣州站每天始發的旅客列車對數已經由1975年的9對、1980年15對,增加到25對。
1984年車站與香港聚利發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廣州站旅行服務有限公司,並利用站內部分閒置空間,開設旅店、酒樓、商場、快速沖印彩照等非運輸業務。其中現5號候車室的位置被改建為旅館,設有28間雙人房和140間單人房;現5、6號候車室之間的走廊為商場,面積有398平方公尺;而6號候車室則被改建為經營快餐、粥粉面、中西餐、舞廳、卡拉OK的大酒樓[9]。
1985年車站增建第四座月台和2條到發線。同時車站在候車室內加裝電扇以促進通風,並將緊靠月台的候車室設立檢票閘口,使得進站旅客不再全部擁擠在中門檢票口[8]。1992年車站候車室安裝中央空調[9]。
在1990年代初期,中國南方工商業急速發展,不少外省人紛紛前往廣東務工,因此廣州站成為民工聚集地。每逢春節前夕,不少民工趕著返鄉度歲,使廣州站在這段期間可以聚集數以十萬計返鄉民工。而民工使盡一切方法登上返家列車也成為廣州站的寫照。與此同時,廣州站治安之差亦同樣是其寫照。由於車站旅客數量激增,2000年原車站經營的酒店、商場和酒樓被改回候車室[9]。
2005年5月20日起,車站站房進行為期5個月的內部裝修改造:此次改造將東附樓部分空間改建為第9、10、11候車室,並在主樓更換玻璃幕牆、改進空調系統並於中廳加裝扶手電梯,改造工程於當年10月完工[11]。2008年起,由於每年春運期間廣州站臨時改作只辦理跨省長途列車服務,「廣深和諧號列車」會全數暫時改到廣州東站始發終到。直至2024年1月,28列廣深城際動車組列車調整至新啟用的廣州白雲站辦理客運業務,故廣深城際動車組列車取消春運期間暫時改到廣州東站始發終到的安排[12][13]。
2025年7月1日調圖後,由廣州站始發終到的普速列車僅剩6列,其他大部分普速列車調整至廣州白雲站始發終到,另外大幅增加由廣州站始發終到的廣深城際、甬廣高鐵動車組列車,將更多的高鐵、動車組列車引入廣州中心城區。至此,廣州站由普速列車為主轉為以高鐵、動車組列車為主。[14]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廣州站站房於1974年投入使用,最初為蘇式建築[15],2005年進行內外裝修及擴容改造。站房主樓由林克明設計,長182.5公尺、縱深66公尺,建築面積26,173平方公尺[16]。由於受到老白雲機場限高的影響[17],廣州站站房主樓高27公尺,其中中部4層,兩翼各3層,外立面中央設有一座高4.5公尺、寬5公尺的電鐘[9],內部則設有共8504平方公尺的候車區[8]。
1984年位於主樓東側的廣州聯檢站投入使用,為廣九直通車服務[8]。2005年該附樓被改造為站房的一部分,內設有主售票處和總面積5000平方公尺的9、10、11候車室[11][18]
廣州站的一大特色是車站站名下的大鐘和站房上的「統一祖國 振興中華」霓虹燈標語,在全國眾多火車站中顯得獨一無二。事實上,在廣州站建成之時,由於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當時車站大樓上方所掛的標語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句標語在文革結束後被移除。至1986年7月,中共廣州市委認為,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最早進入中國大陸的城市,廣州火車站又是華南的重要門戶,因此廣州市委要求在廣州站樓頂,建一條全新的霓虹燈標語,內容定為「統一祖國 振興中華」,字體為紅色黑體,每個字高5公尺、寬5.5公尺。標語在1986年10月國慶節前夕完成,由於當時電力供應比較緊缺,霓虹燈標語令火車站用電量增加了30多千瓦,使用初期為了節省電能,每晚亮燈開啟時間僅要求不少於三至四小時[19][20]。
「廣州站」在剛落成時,車站屋頂三個大字是用了簡體中文字。在改革開放初期,因為火車站方面認為繁體的「廣」字比「广」漂亮,就將其替換成繁體。豈料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得悉情況後覺得廣州站的「政治立場有問題」,指出要立即改用簡體字。火車站在接到文件後覺得為難,因站名經已掛上,要馬上更換難度很大。最後車站的職員想起在側門上還有另一個請郭沫若題寫的簡體「广州站」,於是馬上把這三個字換到車站大樓的正面。[21]
Remove ads

廣州站共有東、中、西三個進站口,設有35個人工驗證口和76台自動進站閘機[22][23],另外在站房西側設有廣深、廣佛肇列車專用進站口和售票處,面積1108平方公尺,設有3個售票窗口。進站口內為中廳,天花板設有14盞大燈和166盞小燈組成的射燈組;中廳兩側雙口為綠化庭園,總面積1000平方公尺,種植具有嶺南特色的植物[11][17],梁上設有體現羊城八景的浮雕、珠江沿岸風景壁畫以及胡偉2005年所做漆畫《廣東四大名園》[24][25][26]。位於附樓內的東票廳為廣州站的主售票處,共設有50個售票窗口;另外在出站口設有6個售票窗口[27]。
廣州站共有14個候車室,總面積12981.4平方公尺,分為兩層:候車室一層位與路線較低,設有1、2、7、11號候車室,其中最西側的第一候車室為廣深、廣佛肇列車專用[28][29],另中門旁設有母嬰候車室。除第一候車室外,站房一層的中門檢票口及第七候車室各設有一座通往2-4月台的進站地道。候車室二層和1月台齊平[8],設有3-6號、8-10號候車室、貴賓候車室、軟席候車室及茶座[17],其中二樓中門、第3候車室和第8候車室設有通往1月台的通道[11][30]。
Remove ads

廣州站站場為東西向布置,採用通過式結合盡頭式布置。設有7條旅客列車到發線、1條機走線、2條正線,同時下行正線北側設有1條無月台的到發線。站場設有1座側式月台和3座中間月台,編號1-4。其中1號月台西側設有2條盡頭式到發線,專用於接發廣佛肇城際動車組、南廣、貴廣方向動車組及編組小於10節的市郊列車。站場西咽喉接入京廣鐵路和南廣鐵路,在京廣上、下行路線間插入廣州機務段及廣州客車技術作業整備場(客技站)的出、入庫線以及往廣州供電段的專用線[31];東咽喉則接入廣深鐵路,並連接老白雲機場專用線[32]。為加快車站股道運用,減輕調度壓力,現傾向於安排京廣下行列車於6-9道接發、京廣上行列車安排1道及3-7道接發,廣茂方向普速列車則安排1、3道接發[33]。
月台和站房間設有3座地道連接[8]。
運用狀況
截至2025年7月1日全國鐵路季度調圖,廣州站滿圖狀態下共開行列車93對,其中普速列車11對(始發終到3對、途經8對),動車組列車82對(始發終到55對、途經27對)[34]。 隨著廣深鐵路和廈深鐵路於2014年12月19日實現連通[35],廣鐵集團自2015年2月1日起開行連接廣州東至潮汕地區之跨線動車組列車[36]。2017年9月實施新的列車運轉圖之後,廣鐵集團將4列原廣州東站往返潮汕、饒平方向的動車組延長至廣州站始發終到,廣州站首次開行直達潮汕方向的動車組[37]。
自2016年起,廣鐵集團對廣州地區的鐵路線路進行改造,打通了廣州站往南廣、貴廣高鐵的通道,使廣州站也接入高鐵網,並於2018年7月1日起增開3對廣州站來往成都東站的動車組列車,廣州站首開成都方向的動車組[38]。南昌局集團更於2021年6月25日起,新增經行杭深鐵路、廣深鐵路、廣茂鐵路以及南廣鐵路的福州南至南寧東D3653/3652、D3651/3654次列車並停靠廣州站[39]。
另外,廣州站曾開行廣佛肇城際軌道交通到發的C字頭列車[40],現時因配合廣茂鐵路廣州至佛山段封閉以便改建為廣湛高鐵的正線[41],廣佛肇城際列車已截短至佛山西站始發,而始發或經由本站需跨線至南廣鐵路、貴廣客運專線亦不再在本站辦理客運業務。
2024年1月調圖後,行駛於京廣高鐵的G字頭列車可通過新開通的花廣聯絡線及京廣鐵路進入廣州站,實現京廣高鐵列車於廣州中心城區的始發終到。同年6月的調圖後,更增加前往北京的臥鋪動車組列車停靠[42],而長沙南和張家界西來往汕頭的G6007/8、6357/8次列車汕尾至廣州北段亦改經由花廣聯絡、京廣、廣九線、甬廣高鐵,中途停靠廣州站[43]。
2025年7月1日調圖後,全部沿京廣鐵路和部分沿京九鐵路的北向普速列車轉至廣州白雲站營業,同時增開廣深城際及粵東方向列車,廣州站開始由普速列車為主轉向以高鐵、動車組列車為主[34][14]。
-
一列廣深動車組列車停靠在1號月台
-
廣佛肇城際鐵路和諧號CRH6A動車組列車停靠在9號月台
-
一列復興號CR400AF高速動車組列車停靠在5號月台
-
K365次列車停靠在3號月台
-
站調牽引K1160次列車車底進站
-
K511次列車進站
Remove ads
附近地標和設施
廣州站附近開設服裝、鞋等批發市場,而廣交會流花路會場(現稱廣州流花展貿中心)、越秀公園、草暖公園、廣州蘭圃等地標在廣州站南面不遠處,由廣州站步行前往只需10分鐘。省汽車客運站、市汽車客運站(已關閉)及流花車站在西、南方不遠處、旅客可以轉乘汽車至各地。
治安問題

廣州站外來人員密集,曾經是著名的治安黑點,從1983年開始就發生過多宗違法犯罪案件,有盜竊、搶劫、詐騙、強迫賣淫、拐賣人口、黑公話、假幣、假發票、倒票、非法拉客、野雞車等。1994年後,廣州火車站假票,倒賣車票現象橫行且售票秩序混亂,鐵路公安處進行打擊,但至1997年後,票販子活動更猖獗,甚至出現了執法人員對票販子敲詐勒索的現象[44]。80、90年代,犯罪團伙針對農村女孩的輕信和貪念,以欺騙手段拐賣、搶劫、強姦婦女,強迫婦女賣淫[44]。爲此,廣州市特別劃定了以廣州火車站爲中心,東面以解放北路、大北交流道、機場路為界、西面以克山橋底鐵路為界、向南至廣州西站流花路處、向北至廣園交流道橋接廣園路處為流花地區,並於1988年成立新的市政府常設機構「廣州市流花地區管理委員會」,其下設的辦公室為廣州市直屬事業單位,同時建立一支由流花地區管委會直接統一領導和指揮的執法隊伍,實行「一警多能」,賦予警察在這一地區有從事城市管理執法的各項權力,包括管理社會治安、市容衛生、交通工商等職權[45]。1995年8月1日,廣州火車站實行全封閉式治安管理。
2000年4月1日,流花管委會移交越秀區政府接收管理,改稱「廣州市越秀區流花地區管理委員會」,其下設的辦公室變更為越秀區直屬事業單位,流花地區亦按行政區劃移交越秀區、荔灣區、白雲區政府管理,新的越秀區流花管委會則實際主要管理廣州火車站、省站、流花車站、廣交會流花展館等重點地區[46]。4月下旬,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三度探訪流花地區,並多次要求「重典治亂」。同年5月25日,流花地區整治實施方案敲定。雖然經過多次整治,但火車站違法行為屢禁不止[47],並於2003年開始再次惡化[9]。
2004年涉及流花地區的刑事案件立案5142宗,占越秀區全區的43%。在廣州火車站,不站內和站外的廣場都佈滿流浪漢、吸毒者、扒手、騙子、綁匪等,在春運等高峰期間尤其惡劣,數以千計來自各地的犯罪分子聚集在廣州站犯案:部分人冒充鐵路職工以提供「優先進站」服務為由行騙[48];部分人利用刀片割破受害者的衣服或手袋然後偷去財物;美人計、多人包圍甚至施用迷暈藥綁架等都是常見的伎倆[49]。此外,廣州火車站曾是中國毒品問題最嚴重的地點之一,吸毒販毒問題十分嚴重,2000年代初的高峰時吸毒者時常聚集於火車站廣場及計程車道,在光天化日之下注射毒品,對火車站的治安穩定構成極其嚴峻的威脅;雖然廣州當局進行過多次大力整頓,但直至2006年初,火車站廣場上仍可見到吸毒者在廣場上吸食毒品的場景[50][51][52]。即使公安派駐過千警力在車站,也因為鐵路公安和地方警察的管轄區域劃分問題而無濟於事[53][54]。
2005年,廣州市公安局批准越秀區公安分局增設廣場派出所和汽車站場派出所,同時增派大批警力,兩座新所加上原有的流花、登峰、礦泉三個派出所及「打雙搶」專業隊、便衣大隊,使流花地區的警力增至1,000人。以解決此前流花地區警察僅400多人,警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隨後,火車站廣場上新增了流動公共廁所以及為旅客提供公共電話、信息諮詢和兌換零錢等服務的服務中心,「黑公話」逐漸消失。車站管理房在站內貼出告示,提醒旅客提防著鐵路制服但未佩戴工號牌人員為不法分子冒充。2006年開始,當局在車站廣場部署了大量警察、武警、治安員和監控閉路電視後,火車站流花地區治安狀況開始有明顯好轉,2006年全年零發案天數達116天[55][56][57]。
進入21世紀10年代,廣州站的盜竊、搶劫、詐騙、吸毒販毒等明顯違法犯罪行為日漸式微,僅剩流浪漢露宿及旅館推銷、非營運車輛拉客等全國各地火車站普遍存在的問題。與曾經的混亂時期相比,旅客出行安全已得到較好保障。
1995年8月4日上午9時,廣州站站前廣場發生爆炸,案犯及5名群眾被炸傷,這一爆炸距廣州火車站實行全封閉式治安管理僅有三天[47]。
在2014年5月6日上午11時左右,廣州站發生一起暴力襲擊事件:有一名年輕男子在廣州火車站郵局前的廣場持刀砍人,當時昆明至廣州的K366次列車恰好到站,旅客正在出站時,有手持長約半米砍刀,身著白衣、白褲、白帽的年輕男子忽然開始砍人,數名旅客受傷。廣州警方通報,事故造成6人受傷,警方在警告無效後,開槍擊中該持刀男性嫌疑人,並將其制服。
2015年3月6日,廣州火車站再次發生類似襲擊:上午8時18分許,有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廣州火車站的站外廣場持刀追砍群眾,正在現場的執勤民警立即鳴槍示警,示警無效後立即果斷處置,當場擊斃一名嫌疑人,抓獲一名嫌疑人,並將9名傷者送往醫院救治。警方表示,對於一切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予以嚴厲打擊[58]。事後確定傷者13人,嫌疑人疑為新疆維吾爾族人[59][60]。
接駁交通

廣州火車站公車起訖站原本設於鐵路站廣場西側近地鐵站A出入口旁。由於興建廣州地鐵11號線,而公車起訖站納入施工區域,因此公車站移至鐵路站西側380m處的草暖公園並改造為公車站場,同時命名為廣州火車站(草暖公園)總站。同時2018年10月27日及11月3日分兩批以廣州火車站為總站的公車路線實行調整,除552路、180路、275路和275A路分別調整至站南路和應元路,其餘均調整至廣州火車站(草暖公園)公車場。
另外,鐵路站周邊亦設有人民北路(站南路口)站、草暖公園站以及白馬服裝市場(站前路)站等公車中途站。
未來發展
根據《廣州轉運站總體規劃(2016—2030年)》,廣州站將改造為高鐵站,配套建設廣州站動車運用所[4]。改造後站場規模將擴大,共設10月台20股道,其中城際場2台4線,綜合場8台16線;同時將省、市客運站合二為一後遷至廣州站樞紐內,形成一個轉運站[61]。根據廣州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廣州站未來將主要辦理京廣、廣深港、貴廣及南廣高鐵動車及直達特快(T或Z次)普速旅客列車的到發作業[62][63]。
2016年12月6日,廣州市發改委回應稱:在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協商後,廣州火車站改造要等到廣州白雲站改造完成後才會開始。同時車站不會被大拆大建,廣州站改造將「按照儘量不擴大徵地拆遷規模、不增加交通疏解壓力」的原則進行,車站站場維持既有規模,站房會進行適度改建[64]。
2023年6月,當局成立廣州站片區城市更新有限公司,並啟動「廣州火車站站城產居一體化地區控規優化及專項規劃」前期工作招標[65][66]。8月下旬,廣州火車站片區土地整備及更新改造方案完成招標[67]。2024年1月19日,當局公示廣州站片區及鄰近的瑤台村、三元里村的控規優化及專項規劃[68][69]。該規劃於同年年中獲批[70],當中提及廣州站未來改造時要恢復既有南立面方案,並保留「廣州站」及「統一祖國 振興中華」十一個大字[71]。
另一方面,從廣州南站引入廣州站的廣南聯絡線正在建設,預計2027年完工通車,屆時廣深港高鐵、廣珠城際列車亦將實現於廣州中心城區的始發終到[72]。廣清城際亦計劃待廣州站改造等條件成熟之後引入廣州站[73][74]。
參見
鄰近車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