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育主题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特色条目
台湾国中教育是台湾国民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在台湾,6岁至15岁的儿童和少年依法需接受9年义务教育。除特殊个案外,每个国小毕业生都必须到国中念3年书,否则即属违法。国中修业期满后,毕业生可自由选择继续升学或投入职场。如果要升学,就必须参加国中教育会考或是参加特色招生考试,依考试分数申请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学校。在多元入学方案下,考生可以透过免试入学、申请入学和登记分发三种管道进入高中或高职念书。特殊才艺学生可参加甄选入学,以另外加考的美术、音乐、舞蹈或体育成绩进入高中职附设的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和体育班就读。2011年,政府宣布将于3年后实施“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台湾国民教育将向上延伸3年,对台湾教育体系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优良条目
韩国教育是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被称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二经济。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创造了“汉江奇迹”。在韩国成功的背后,“教育立国”战略是根本原因之一。1961年,韩国人均GDP仅为80美元,80%的人口为文盲。韩国政府将15-20%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1975-1985年间,韩国的教育经费从2.2亿韩圆增加到35.3亿韩圆,增长近16倍。不仅如此,韩国每年还从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美元用于教育。目前韩国已经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基本消除了文盲,是世界识字人口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和科学竞赛中一直保持着出色的成绩。2011年,韩国23-34年龄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凭的比例达到了64%,远高于OECD国家平均 39% 的水平。在2014年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第二次实施的“全球教育强国”调查中,韩国超越了2012年排名第一的芬兰,综合排名第一,成为世界教育强国。韩国教育的学制为6-3-3-4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小学和初中在韩国是免费义务教育。韩国在1959年普及了小学义务教育,96%的适龄儿童接受了义务教育。1969年,韩国废除了初中入学考试制度,1985年开始在偏远地区实施初中免费义务教育,2004年已经扩大到全国范围。韩国的高中在1974年开始实行了“平准化”,2014年开始在偏远地区实行高中免费义务教育,2017年将推广到全国范围。1995年,韩国小学升初中的入学率为99.8%,初中入高中的升学率为98.7%,高中应届毕业生入大学的升学率为55%,复读生升学率达74.2%。韩国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家。《韩国宪法》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世纪80年代,终身教育被写入《韩国宪法》。为保障国民的教育权益,韩国制定了一整套的教育法律,包括《教育基本法》、《幼儿教育法》、《初等、中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终身教育法》等,使人一生的教育都有法可依。韩国《教育法》第一条对韩国教育的理念是这样阐述的,“根据‘弘益人间’的伟大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协助所有人完善其个人的品德,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取得能参加建设民主国家和促进全人类繁荣活动的公民资格”。
你知道吗
著名教育家
约翰·阿摩司·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年3月28日-1670年11月15日),17世纪捷克教育家,教育学的奠基人。在夸美纽斯教育学的中心观点中存有一种基督人类的生命形塑。夸美纽斯的教育学的一个哲学基础宣称:“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准许完全学会世界上所有东西”。夸美纽斯不只要求不强迫的课程,他更拒绝各种方式的强迫。这由他的座右铭可看出:“一切顺其自我内在动机而流,暴力远离事物”。夸美纽斯视通往智慧的成人教育为拯救之路,由此路途人性从腐烂的错误中重新回到世界的秩序,如同上帝所预见一般。
欢迎参与
- 欢迎参与教育主题相关条目的撰写,翻译,和相关的讨论。
相关维基计划
维基主题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