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月台屏门
设于站台上防止人、物掉落铁道的设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月台屏门是指安装在地铁站、火车站或巴士站月台边缘,将行车的轨道区与月台候车区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极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高度低于2米。而高于2米的称为月台屏门。
它的装配目的与月台屏门一样是为了防止候车中的搭客无意堕下路轨受伤。月台屏门不像封闭式月台屏门会将行车的轨道区密封起来,因此不具有防止月台空调流失的作用[1][2]。
除了月台屏门和月台屏门以外,部分日本和韩国的铁路车站有安装绳索式月台门。此类月台门以绳索横跨月台,以开门上升关门下降的方式运作。绳索式月台门安装费用较便宜、节省月台空间、保持站内通风,同时不受列车编组限制[3][4],但绳索间空隙较大,防止坠轨效果较差。另外由于绳索较细,有部分搭客可能会因并没注意而撞上月台门,并有视障团体因此抗议[5]。
名称
月台屏门的名称在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 台湾:半高式月台门、半罩式月台门
- 中国大陆GB/T 33668-2017《地铁安全疏散规范》标准:半高站台门;
- 中国大陆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标准:低站台门;
- 中国大陆旧标准:半高安全门;
- 香港:月台(自动)闸门;
- 澳门:月台幕门。
历史
相比月台屏门,月台屏门较晚出现。例如全球首个安装月台屏门的新加坡地铁,当时亦只有地下车站安装月台屏门,地面及高架站则没有安装(直至2010年才后期逐步安装月台屏门)。至于全球首个预先安装月台屏门于1974年,东海道新干线热海站率先设置月台屏门“日文:可动式ホーム栅”[6],而全港首个预先安装月台屏门为2005年启用的香港地铁(今港铁)的欣澳站及迪士尼站。在建造两站时,因考虑其为开放式设计,不适合安装月台屏门,故特别订造高度为月台屏门一半的月台屏门(1.5米),成为全球首个预先安装月台屏门的地铁系统,同时亦是首个使用欧标月台屏门系统之 一。 由于月台屏门较矮,因此曾发生一些攀爬月台门跳轨的事故[7]。
使用状况


第一批次采用瑞士凯拔格里根生产的月台屏门,高度1.45米。
第二批次至第三批次采用中国大陆方大自动化生产的月台屏门。[8]
第四批次采用台湾广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月台屏门,为台北捷运第一个使用台湾本土制造的月台门。本期工程为站体形式最多,共分为地下段、平面段及高架段,建置数量上也最多达37站72侧月台,涵盖范围及路线最广,且安装时须协调所需相关电力、土建、监控与信号、旅客服务中心及行控中心等。[9]高运量车站设置月台屏门的车站顺序如下,每批次的外观稍有不同。
(会让车站以路线编号表示施作月台路线别:淡水信义线、
松山新店线、
中和新芦线、
板南线)
上述车站大部分是地下站,不过因通风设计设定为月台与轨道间无阻碍,故在不改动通风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安装月台屏门。
Remove ads
三莺线,由于全线皆为高架车站,考量通风及安全因素,均设有月台屏门。
桃园国际机场捷运全线于2017年通车时皆已设置月台门,当中高架车站因为通风因素装设月台屏门。装设区段为三重站-泰山贵和站、长庚医院站-坑口站、大园站-兴南站。
乌日文心北屯线(绿线)于2021年通车,由于全线皆为高架或地面车站,考量通风及安全因素,均设有月台屏门。
于2014年通车的台中市快捷巴士(台中BRT)蓝线各站月台均有设置月台屏门,当快捷巴士停妥车站区,在司机操作启闭乘降门后,月台门能连动启闭。然而实际上通车后仅几个站区有调试过,并无正式启用。2015年随台中BRT改为优化巴士专用道后,月台门保持常时开启闲置至今。
高雄捷运在地面及高架车站原先并无设置月台门,仅在非停车位置设置围栏。自2019年4月22日起亦考量通风及安全因素,开始增设月台屏门的工程。2020年橙线大寮站两侧月台均已装设并启用运作,为高雄捷运首座装设月台屏门车站。红线冈山车站是第一座土建时一并施作月台屏门的车站,也是红线目前唯一一座装设月台门的非地下车站,世运站-冈山高医站尚未装设,仍因经费问题迟迟卡关。
大寮站采用高雄捷运公司自行研发生产的月台屏门,冈山车站采用新加坡科技电子公司ST Electronics生产的月台屏门。
由于台北车站地下月台空间狭窄,基于旅客上下车安全,2016年7月14日该站设置月台屏门。
但近年双铁常发生旅客落轨事件加上乘搭旅客日益增多,因此2024年高铁公司决议将于全线其它11个车站皆设置月台屏门,预计2028年完成设置[10][11]。
在中国大陆,月台屏门普遍安装于于地铁和城际铁路的地上段车站,但也有例外。
除了国铁、地铁以外,不少中国大陆的有轨电车、快捷巴士系统、渡轮乃至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环城东路与八字桥路的马路路口都有设置月台屏门。

通车时已经装设的车站如下:
- 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地铁大兴线安河桥北站及西红门站
- 北京地铁5号线大屯路东站至天通苑北站
- 北京地铁6号线通运门站中间月台
- 北京地铁8号线朱辛庄站、德茂站、瀛海站
- 北京地铁昌平线西二旗站至沙河高教园站
- 北京地铁亦庄线旧宫站至经海路站
- 北京地铁房山线稻田站至阎村东站
- 北京地铁西郊线全线
- 北京亦庄新城现代有轨电车T1线全线
- 北京地铁燕房线全线
- 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第3搭客大厦站
- 北京地铁S1线全线
在既有线上加设月台屏门的车站如下:
- 全线除部分下车站外安装了月台屏门,但因缺乏修缮多已残缺,无法使用。
通车时已经装设月台屏门车站如下:
- 天津地铁1号线刘园站至洪湖里站、小白楼站至财经大学站
- 天津地铁2号线空港经济区站
- 天津地铁3号线南站站至大学城站、华北集团站至小淀站
- 天津地铁5号线李七庄南站
- 天津地铁6号线南孙庄站
- 天津地铁津静线精武站至团泊健康城站、团泊医学院站
通车后才加装月台屏门的车站如下:



上海地铁将月台屏门分为“电动栏杆”(又称“简易安全门”)和“月台屏门”两种。两者的区别是,电动栏杆不接入行车信号系统,只在月台尽头设置一个控制盒,完全由司机手动操作,因此电动栏杆的造价更低[12];缺点是开关门需要的操作时间更长,对营运效率有一定影响[13]。上海地铁于2009年在2号线人民广场站、9号线、1号线富锦路站、友谊西路站等高架段率先加装月台屏门[14];电动栏杆首台样机于2011年10月安装于暂时关闭的世博专线马当路站进行测试,2012年首次在营运车站(2号线威宁路站)投入使用[15]。
通车时即安装电动栏杆或月台屏门的车站包含:
通车后加装电动栏杆或月台屏门的车站包含:
2号线、3号线、4号线的电动栏杆为配合信号改造已被拆除并更换为正式月台屏门。



- 全线各站

-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磁器口站至璧山站
-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黄花园站至佛图关站、袁家岗站至鱼洞站
-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鱼洞站至四公里站、牛角沱站、唐家院子站、狮子坪站、童家院子站至举人坝站
-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寸滩站、太平冲站、唐家沱站、鹿栖站、果园物流枢纽站、桐梓林站至黄岭站
-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跳蹬站至中梁山站、忠恕沱站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刘家坪站、大剧院站、大竹林站至九曲河站、龙凤溪站、红岩坪站、沙河坝站
- 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土湾站、化龙桥站、溉澜溪站、丛岩寺站至花石沟站
-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长河站、曾家岩站
-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跳蹬南站至伏牛溪站、茄子溪站至巴滨路湿地公园站、李家沱大桥站
-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海棠溪站至四公里站、谢家湾站、海峡路站
- 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全线
- 重庆市郊铁路璧铜线全线
武汉地铁1号线全高架路线在始建初期所有站均没有建设月台门,但为了应对2号线建成后的大客流,与2号线的转换站循礼门于2012年10月开始加装月台屏门。






- 成都快捷巴士的60对快捷巴士专用车站(高架站和地面站)均安装了月台屏门。

- 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前梅站、钱清站、西沙路站、临杭大道站
- 杭海城际:许村站至斜桥站区间
- 金义东线:金义段及义东段全部高架站
- S1线:全部高架站

- 全部中央岛式月台均安装了月台屏门。


郑州地铁的所有高架车站均装设月台屏门:
郑州快捷巴士的所有专用月台均装有月台屏门。



香港地铁于2005年率先在欣澳及迪士尼的新车站安装法国法维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的月台屏门。其后,港铁于2008年1月决定为属于前地铁网络的8个地面及高架车站安装该款月台屏门及改善通风设计;港铁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开展安装工程,现时已全面启用。自此,港铁所有属于前地铁网络的车站全部设有月台门。闸门的高度大约是月台屏门的一半(约1.5米,迪士尼线月台则约1.2米,避免遮挡迪士尼线列车上米奇老鼠形的窗户)。而2016年底启用的南港岛线海洋公园站及黄竹坑站亦安装了格里根自动门系统的月台屏门(门高约1.75米)。
另一方面,前九铁公司(于2007年与地铁公司合并成为港铁)则希望于东铁线先安装月台伸缩踏板再安装月台屏门[18]。港铁于罗湖站月台伸缩踏板试验计划完成后展开东铁线和马鞍山线(现屯马线)车站月台屏门工程研究。最后决定率先开始在马鞍山线进行安装工程。
马鞍山线的月台屏门于2017年12月20日完成安装,并于4天后(即平安夜)实施全线以8卡列车行驶。月台屏门由格里根自动门系统提供(与南港岛线同款)。所有车站已于2016年3月中至2018年1月尾更换月台位置关门提示声带[19]。在更换列车系统后,月台屏门会在2017年底完成安装[20],比较原定预期提早一年[21][22][23][24][25][26]。所有车站月台地板的候车排队指示已换成港铁样式。此外,为了减少对搭客服务的影响,月台屏门的加装工程,必须于通宵的非行车时间(即凌晨二时至五时)内进行。由于工程涉及在地面或高架车站的露天空旷环境中修改车站月台结构,即使采用有效的纾缓措施,仍可能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噪音滋扰。
九铁公司曾研究在东铁线安装月台屏门的可行性,但由于月台结构、部分月台空隙较大等因素,至两铁合并初期一直未有定案。2012年初,港铁公布了搁置已久的东铁线加装月台屏门工程计划以及沙田至中环线计划,报告提出东铁线月台屏门(除了红磡站会另外兴建新月台之外)将会与沙田至中环线同期建造,可减少工程的复杂程度,但市民最快亦需等待至2023年,才会陆续安装月台屏门[27]。
- 月台有弯位:东铁线部分车站月台并非直线设计(如罗湖站、大学站、九龙塘站、旺角东站),月台弯位将会使列车与月台间之空隙增阔,月台屏门会影响搭客视线,导致月台空隙的大小难以看见,影响安全。曾于罗湖站安装月台伸缩踏板尝试解决此问题,唯不理想。后启动安装月台屏门工程时的做法则是重新调整弯位车站停车位置,并对对应乘降门处在下方加装紫光LED灯条。
- 信号系统不配合闸门运作:旧信号系统存在局限。当有月台屏门时,将不可提供安全及高效服务,亦致繁忙时间每小时减少约两班车。而目前列车的动力及制动系统亦不配合闸门运作,会影响班次。
- 月台结构需作重大修改:过去在地底车站加装月台屏门时,幕门的承重可由月台层顶和月台地台分散承担,若加装月台屏门,门的承重只能透过地台承担。除落马洲站、新红磡站、会展站、金钟站之外,东铁线车站的月台结构在原来的设计上,并没有预计闸门的承重。如需加装月台屏门,需要作出重大的结构修改。因此需要进行加固月台工程。
- 通风:加装月台屏门后,对月台空气流通会有一定的影响,要透过详细研究和调试才能确定其影响程度,以制订可行的方案,确保月台的候车环境尽可能维持在最佳水平。
- 接地保护:除旺角东站、太和站和落马洲站外,全线大部分月台边缘位于露天空旷的位置,加装月台屏门后,基于列车和月台屏门都是外露电流制式的装置,有机会受恶劣天气影响,在绝缘和接地装置的设计和安装都要经过严谨规划,并按车站实际情况加以研究和配合。
因东铁线9卡韩制列车和原有的12卡近畿川崎列车及中期翻新列车门距不同,需待两者调离东铁线及全数退役并采用新停车位置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安装月台屏门。
2013年7月至8月期间,马场站率先进行月台加固和平整工程,为东铁线加装月台屏门揭开序幕。现时东铁线月台加固和平整工程已大致完成,已于2023年5月开始安装月台屏门,已于2025年5月全部完成。闸门约1.7米高,由方大智创科技提供,为中国大陆首次给香港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台门系统[29]。方大负责的港铁沙中线第二期建造月台屏门及东铁线加装月台屏门项目,亦是截至2020年全球单个合同金额最大(价值港币511,666,066元)[30][31]和全亚洲难度最大的月台门项目。
另外,曾有市民及团体要求在轻铁月台上加装月台屏门以提高月台上候车搭客的安全,但由于加装闸门同时,需要同时加装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及加固月台。考虑到轻铁没有独立路段、与其他车辆共行,由人手驾驶会较合适。相信难以实现在轻铁月台上加装月台屏门。除非在新起的轻铁站便会有预先安装的可能性。
聋人及弱听人士指出,列车关门时没有视觉警示。乘降门开启时,月台屏门及月台屏门顶部有提示灯号,但当乘降门即将关闭时,提示灯号却未有警示。他们建议在月台屏门及月台屏门顶部的灯号加装闪光提醒即将关门。聋人及弱听人士关注组织龙耳指香港约有九万二千多名聋人及弱听人士,曾接获不少聋人及弱听人士投诉港铁无障碍设施不足,已向港铁反映问题。港铁曾回复会研究加装闪灯,惟有其他问题要解决,故仍在研究中[32]。有机械工程学者指,港铁只要加装线路组件,就可以配合听觉与视觉的警示信号。港铁无障碍设施已落后邻近地区[33]。该聋人及弱听人士关注组织推出通识教材套给学生探讨月台屏门及幕门的安全问题[34]。

海洋列车所有车站月台均设有月台屏门,但启用时只在上客月台安装,后期才在下客月台加装。

山顶总站于2017年上客月台安装月台屏门,不过采用铁栏伸缩开关。2022年8月27日第六代山顶缆车投入服务,中环总站也同步安装了月台屏门,同时山顶总站的月台屏门也改用与中环总站相同的玻璃月台屏门。
所有高架及地面车站设计方面,因受到月台与列车车道之间设置上的影响,一律采用半截式设计的月台屏门出分隔,以加强车站的自然通风效果,保持站内空气流通。[35] 月台屏门设计方面要与列车乘降门相对应,因应列车进站及离站作出控制,以保障搭客安全。[36][37]

在日本,以往并没有安装月台屏门/闸门的习惯,但由于跳轨自杀人数逐渐增加,为了避免影响列车服务,JR东日本也在2010年在山手线沿线各站陆续安装月台屏门[38]。
除传统的月台屏门外,亦发展出可对应不同车种乘降门位置开关的月台屏门[39]:
- 绳索式月台屏门:使用多条钢索升降的月台屏门,原理类似铁路道口栅栏。东急田园都市线月见野站安装调试。
- 棒状月台屏门:类似绳索式月台屏门,只将绳索改为金属栅栏。相模铁道的弥生台站试用此月台屏门。
- 横开式进化型月台屏门:与传统月台屏门类似,但可移动开门位置。西武铁道新所泽站首先试用此新型月台屏门。
根据国土交通省的资料,截至2020年(令和2年)3月末,全日本已有858个车站共1,953个月台安装月台屏门[40]。

首尔地铁2号线建大入口站是首尔地铁第一个设有月台屏门的高架车站,但因为考虑通风问题已改善,影响不大,和防止有搭客攀越月台屏门跳轨,之后原有的地面或高架车站一律加装非密封月台的月台屏门,与江边站成为唯二设有月台屏门的车站。


曼谷大众运输系统在2013年陆续在部分车站加装月台屏门。另外,全高架的曼谷地铁紫线所有车站亦预先安装月台屏门。

吉隆坡单轨列车各站月台原本设有1.2米栏杆,2016年逐步被1.5米高的月台屏门取代,惟进度异常缓慢,直到2024年11月才正式运作。

陆交局(LTA)自2009年9月起陆续在东西线和南北线所有高架车站加装月台屏门,2012年3月完工。
至于轻轨则只安装简易栏杆[41]。
- 明斯克



2020年,索菲亚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瓦西尔·列夫斯基体育场站与奥帕尔钦斯卡站设置了绳索式月台门。1号线和2号线当中10个较繁忙的车站也会安装类似的绳索式月台门,以增加搭客安全和避免搭客跌落轨道[44]。
哥本哈根地铁部分露天车站受设计所限未有安装月台屏门,后期才加装月台屏门。
自2008年开始,根据预定的列车自动化工程,巴黎地铁的部分路线开始加装月台闸门,其中包括:
2023年建成的檀香山轨道交通,所有车站均装有月台屏门。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