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民主行動黨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民主行動黨,簡稱行動黨(英語:Democratic Action Party,簡稱DAP;馬來語:Parti Tindakan Demokratik),據黨徽而俗稱「火箭」,是馬來西亞以華人為主的多元政黨,目前為馬來西亞國會執政聯盟希望聯盟的政黨之一,也是下議院擁有第二多議席的政黨。為檳城州的主要執政黨,並與希盟成員黨共同執政雪蘭莪州和森美蘭州;在霹靂州和彭亨州也與希盟成員黨及國民陣線聯合執政。
Remove ads
行動黨堅持民主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的議會民主路線,是一個社會民主主義政黨,致力於追求民族平等、社會正義及經濟公正,為繼承政黨領袖丹斯里林吉祥所提倡而落實「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的宏圖及目標前進。目前行動黨是希望聯盟三黨中的成員黨。
行動黨普遍上受到世俗派及宗教自由派選民的穩定支持,這些選民主要是華裔,來自城市、沿海地區、專業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該黨的強區主要落在城市華裔選區如檳城、怡保、雪蘭莪、芙蓉和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等。2013年大選,行動黨競選51個國會議席並贏下38席,在各主要政黨中拿下75%的最高勝選率,成為當時馬來西亞最大的在野黨,緊接著的是人民公正黨和伊斯蘭黨,也是僅次於巫統的第二大黨。2018年行動黨贏下42席,成為馬來西亞第二大黨,同時也幾乎將馬來西亞的華裔選區囊獲,僅在亞依淡和金馬侖高原敗下陣來。在砂拉越的民都魯,西聯和加帛則輸給國陣候選人。
2020年2月23日,由於公正黨阿茲敏派系出走,令公正黨國會議席減至39席,行動黨則以42席取代公正黨成為國會最大反對黨[4]。
在2022年11月的大選後,希望聯盟獲得最多國會議席,但未取得簡單多數,因此與包括宿敵馬華公會在內的國民陣線,以及砂拉越政黨聯盟等合組「團結政府」,而再度躋身執政黨行列。
Remove ads
歷史
民主行動黨的前身是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馬來西亞聯邦其他各州的支部,然而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聯邦獨立以後,人民行動黨留在馬來西亞的各州分部被視為外國政治組織,原有的黨員就在同年10月重組為民主行動黨,並在翌年3月18日正式註冊成立,首任黨秘書長為後來出任新加坡總統的蒂凡那。當時除了蒂凡那,創黨人同時有芙蓉獨立國會議員曾敏興。同年8月,黨報《火箭報》首次出版。行動黨在1967年7月29日假吉隆坡文良港舉辦首次黨全國大會,並在大會宣布「致力於建立種族和宗教平等,社會和經濟正義,建立在議會民主制度基礎上的自由,民主和社會主義馬來西亞的理想」。[5]
1967年10月10日,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的社會黨國際大會上正式成為其成員。同年,蒂凡那辭去秘書長職務,留任國會議員,由吳福源出任秘書長;而蒂凡那在國會任期結束後返回新加坡定居。而人民行動黨籍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1981年指出:「如果蒂凡那仍是民主行動黨領袖,會持續困擾新馬關係,所以我說服他回來。」
Remove ads
民主行動黨在1969年參與該黨第一次的大選。在平等的承諾下,行動黨反對憲法153條文的土著特權。同時該黨繼承了李光耀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運動,這構想有李光耀曾在國會發表過:「馬來西亞——是屬於誰的?是馬來西亞人的。但誰是馬來西亞人?我希望我就是,議長先生閣下。但有時我坐在這議會廳里,我懷疑自己是否被允許成為馬來西亞人。」[6]
行動黨在這次大選贏得13國會議席及31州議席,獲得11.9%的總選票;同時民政黨也在這次大選也取得重大成就,一起崛起成為國會中的主要反對黨。1969年大選是馬來西亞在野黨歷史上(2008年之前)獲得最多議席的一次,並差一點打敗執政黨聯盟「聯盟」。聯盟失去國會三分之二絕對多數的地位,只能微弱多數保住執政權。然而,行動黨和民政黨等在野黨帶領的遊行發生了暴力事件,後來被委婉地稱為五一三事件。國會停止運作兩年,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副首相敦阿都拉薩成立特別行動委會接管政府。[7]
五一三事件期間,組織秘書林吉祥在未經司法審判的情況下被政府援引內安法令扣留長達16個月,秘書長吳福源正在倫敦出席社會黨國際會議,返國時停留在新加坡,被巫統傳話人恐嚇一旦返國將會「被扣留及虐待」,因而滯坡未歸並辭去秘書長一職[8],行動黨改選在麻坡扣留營中的林吉祥為秘書長。而吳福源回到國內後,因其到新加坡避難的行為備受指責,於1974年轉投國陣的民政黨。
1972年1月9日,民主行動黨婦女組成立,並在翌年成為「社會主義婦女國際」的成員。
隨後,民主行動黨社會主義青年團(社青團)亦在1973年宣告誕生,並在同年被接納成為「社會主義青年國際聯盟」的成員。
五一三事件以後,敦阿都拉薩成為第二任首相,並先後邀請民政黨、回教黨、砂拉越國民黨等反對黨加入執政聯盟(後來的國民陣線)以穩定政局,而行動黨則被排除在外,成為當時國會的最大反對黨。
當國會重開時,經過討論後進而通過修改一系列違反憲法的法令,如煽動法令,還有增強關於土著特權的憲法153條文。只有民主行動黨和人民進步黨反對這些法令修正案,最後並以125對17票通過。[9]
此後,在歷屆國會中,反對黨無法撼動國民陣線的三分之二多數席位,行動黨在38年間無法重演當年的勝利。雖然如此,行動黨多數時候仍是國會最大反對黨,秘書長林吉祥也因而長期擔任國會反對黨領袖一職。行動黨還是繼續爭取廢除土著特權,給予馬來西亞人不分種族的平等權益及建立一個民主社會主義的馬來西亞而鬥爭。
1987年馬哈迪掌政時期,一些行動黨領袖包括反對黨領袖林吉祥在茅草行動中被逮捕,在政府未審先扣的內安法令下,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扣留。普遍認為這次的逮捕行動是因為抗議新經濟政策的擴大所致。[10]
1995年該黨在檳城發動「丹絨三役」試圖取代國陣執政州政府,當時的競選活動以「機械戰警」活動而廣為人知。但最後活動失敗,該黨在檳州只贏得一個州議席和三個國會議席。 這次的戰略失策導致首相馬哈迪,國陣領袖們及媒體嘲諷林吉祥是個「機器人」和「沒有靈魂」的人。[11]
隨著副首相安華·依布拉欣在1998年9月被革職,行動黨與回教黨及剛創立的國民公正黨組成替代陣線。不過這次的聯盟對行動黨沒有很好的成果,兩位頭號領袖林吉祥和卡巴星在1999年大選中敗選失去所掌的席位,行動黨只贏得5%的國會席位(193席中的10席)2001年因為不同意回教黨的回教國主張而退出替陣。[12][13]
2004年大選,行動黨奪下國會的12席,而回教黨和人民公正黨遭受重大挫折:回教黨在1999年大選贏得27席,這次失去20席;公正黨失去所有席位,但有一席經過重算後保住了。最終結果,林吉祥以超過一萬張多數票贏得怡保東區國會議席得以重返國會,重新擔任其1999年敗選而拱手讓給回教黨主席法茲諾的反對黨領袖職位。[14]
2006年的砂拉越州選舉,行動黨競選12席並贏得6席,其中三席以微差多數票而敗選。這是該黨自1979年以來在砂拉越州選舉歷史上獲得最好的成績。
Remove ads
在2008年大選,行動黨贏得13%的國會議席(222席中的28席),同時回教黨和公正黨也分別贏得可觀的23席和31席。在野黨總計贏得82席(37%)而國陣贏得140席(63%),在馬來西亞在野黨自1969年以來歷史上最好的一次成績,同時打破了國陣得以自由修憲門檻的三分之二多數優勢。[15] 行動黨顧問林吉祥對這次大選表示驚喜,表示這是馬來西亞人民對國家領導人聽到他們的聲音的真正力量。[16]
還有行動黨在檳州贏下所有所競選的席位,與公正黨及回教黨建立聯合政府執政,秘書長林冠英當選了巴眼的國會議員同時也攬括了亞也布爹的州議席,並出任第4任檳城州首席部長。同時,行動黨在雪蘭莪州及霹靂州與公正黨及回教黨以「人民聯盟」的名義組成聯合政府。[17]
2009年,由於行動黨及公正黨在霹靂州的三名州議員集體退黨支持國陣,觸發持續一年的霹靂州憲政危機,終使霹靂州政權再度回到國陣手中[18]。
2011年的砂拉越州選舉,行動黨比上屆大選贏得更多議席,在70個州議席中贏得12席,與民聯總計贏得15席及41%的總選票。
民聯的勝利在2013年大選持續著,行動黨與伊斯蘭黨合作,高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為伊斯蘭黨拉票[19],成功在這次選舉中贏得17%國會席位,攻下38個國會議席和95個州議席,表現結果優於上屆大選,成為國會中僅次於巫統的第二大政黨。還有民聯取得過半數的總選票,讓國陣遭受獨立以來的最差的一次選舉成績。[20]
2014年4月17日,身兼全國主席和檳州武吉牛汝莪國會議員的卡巴星在南北大道遇上車禍意外身亡,而霹靂州安順區國會議員謝昂憑在同年5月1日病逝,使兩個國席同時懸缺。結果武吉牛汝莪區由卡巴星三子藍卡巴星出戰,成功保住議席,在安順區,行動黨則則派年僅28歲的巫籍候選人黛安娜上陣,民政黨主席馬袖強以238票擊敗黛安娜,行動黨因此減少一席。
2015年民聯因為伊斯蘭黨大會通過與行動黨斷交的決議而決裂,理由是行動黨反對伊斯蘭黨宣布決定提呈有關執行伊刑法的私人法案。
隨著伊斯蘭黨決定與行動黨斷交,行動黨宣布民聯已不復存在。
Remove ads
2015年9月22日,希望聯盟由行動黨、公正黨和誠信黨組成,以取代民聯,之後由馬哈迪領導的土著團結黨也加入希望聯盟。
2016年砂拉越州選舉,行動黨失去一些上屆州選贏得的議席,82席中只保住7席,與公正黨只取得10席及29.43%的總選票。
2017年2月12日,隨著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員沈同欽和三名馬六甲黨員退黨成為獨立議員使得行動黨再減少一席。
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這年是行動黨歷史性的一年,行動黨及希望聯盟盟黨首次以公正黨黨旗上陣馬來西亞半島,而沙巴和砂拉越則使用黨旗,在該次大選中,希望聯盟順利上台執政,其中提名47人角逐下議院議席共有42人中選,而提名104人角逐州議會議席更有101人中選,並繼續執政檳城州,並與盟黨共同執政霹靂州、雪蘭莪州、吉打州、森美蘭州、馬六甲州、柔佛州及沙巴州。行動黨曾被喻為最強大及永遠的反對黨,但這一說法在今屆大選中粉碎,行動黨在大選中囊括了42席,僅次於公正黨的47席。同年5月10日,行動黨與人民公正黨、土著團結黨和國家誠信黨入主中央政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政府。
2019年10月10日和12日馬來西亞警方扣押了共12名疑似支持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的印裔男子,當中包括民主行動黨的2名州議員[21][22][23]此時該斯里蘭卡恐怖組織已經覆滅約10年。2020年9月3日同為希望聯盟體系的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召開記者會時承認在他任首相期間,曾致函時任內政部長慕尤丁在恐怖組織名單中撤銷猛虎解放組織的名字,但他說這不意味他支持該恐怖組織。同時事情發生在斯里蘭卡並非馬來西亞,因此政府無權有任何行動[24][25]。
Remove ads
2020年2月24日,時任首相馬哈迪宣布辭去首相職位和土團黨主席職位後,土著團結黨也在同日宣布退出希望聯盟,引發政治危機。行動黨在馬哈迪與公正黨主席安華競爭首相職位中,最終選擇與希盟一起支持馬哈迪繼續擔任首相職位,但這一決定不及慕尤丁帶領的國民聯盟早一步宣布已經獲得114名國會議員支持,在同年3月1日宣布入主布城執政,希盟也失去中央政權。
行動黨繼續與公正黨和誠信黨組成政治聯盟,試圖合力板倒國盟政權。公正黨因在這次危機中失去多個議席,行動黨取代其成為最大反對黨。3月9日,行動黨在馬六甲與霹靂州有3名議員倒戈國盟,分別是馬六甲彭加蘭峇株州議員諾依占,以及公開宣布退黨的霹靂端洛州議員楊祖強及文冬州議員西華蘇巴馬廉。行動黨紀律委員會宣布革除三人黨籍後,行動黨共剩106個州議席[26]。
在2021年馬六甲州選舉和2022年柔佛州選舉,民主行動黨在這兩場選舉分別丟失3個州議席和4個州議席,也無法奪回彭加蘭峇株,其中時任馬六甲州主席鄭國球競選的望萬州議席也敗給土團黨的候選人亞迪茲醫生。
Remove ads
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中,民主行動黨代表希望聯盟出戰55個國席,並在40個國席中勝選,僅丟失了2國席,成為國會第二大黨,而希望聯盟整體上贏取了82國席。不過馬來西亞在大選後就陷入了懸峙議會,沒有一方掌握多數國會議員支持組政府的局面。民主行動黨這時也全力支持希望聯盟主席安華出任馬來西亞首相,這時秘書長陸兆福和副主席倪可敏公開向砂拉越政黨聯盟致歉,並親自拜會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黨主席林冠英隨後也在社交媒體發文向砂拉越子民致歉。在安華出任首相組成團結政府後所公布的內閣名單中,行動黨只獲得分配4名正部長,引起民眾譁然。不過秘書長陸兆福指出,民主行動黨是無條件支持安華出任首相,一開始也因為避嫌不想入閣,但之後獲得安華的挽留,在後來的完整內閣名單中,民主行動黨6名議員獲得出任副部長,共有10名議員入閣。
領導層
以下為民主行動黨中央委員會領導名單(2025年-2028年):
|
|
Remove ads
歷任最高領導人
備註:當秘書長無法履職或在黨選舉行前空缺,將委任代秘書長。林吉祥於1969年10月被選為秘書長,但因為在內安法令下被扣留,范俊登受委代秘書長。郭金福在接受抗癌治療時,章瑛受委代秘書長。郭金福在大選中敗選而辭職後,M·古拉在林冠英當選前受委代秘書長。
當選代表
民主行動黨目前在馬來西亞上議院占有4席。
民主行動黨目前在馬來西亞下議院占有40席。
民主行動黨目前在全國10個州議會擁有90名州議員。
歷屆大選成績
歷屆州選舉成績
爭議
儘管黨領袖不斷反駁,行動黨一直被國民陣線和國民聯盟描述為「為少數民族的馬來西亞華人至上」的黨。這種沙文主義指控在2002年由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播放的「危險的沙文主義」 (Bahaya Cauvinisme)專題節目而達到高潮。該節目迫使黨領袖林吉祥發表正式媒體文告反擊這些指控。[27] 2011年11月15日,時任馬來西亞國內貿易及消費人事務部部長伊斯邁沙比里指控潘儉偉對一馬商店的的言論存在種族歧視。 黨秘書長林冠英對於種族主義指控,而在檳城高庭發表正式否認。[28]
在2022年的1119大選後,行動黨在內的希望聯盟與國陣合作組成聯合政府。
企圖獲取保守穆斯林選票。同時,行動黨秘書長陸兆福也公開表示行動黨立黨之初的文良港宣言「馬來西亞的馬來西亞」不符合當今的政治現實,故行動黨也不會在為這個目標奮鬥。這也引來了部分行動黨支持者的強烈不滿。12年12月行動黨進行黨選,伍薪榮在中委會改選中原本以1202票排名第六,後來修正至只獲得669票排名第26位。再里爾以803票排名第20位擠進中委會。這齣錯是因為Microsoft Excel的投票成績表的複製粘貼出現誤植所致,但也引起了懷疑。[29]
發現這失誤後,行動黨承認算票出現錯誤。此次黨選風波導致部分黨員不安,而到社團註冊局提出抗議。兩位不滿的行動黨永久黨員對這次黨選向社團註冊局做出舉報。[30]
收到舉報後,社團註冊局對於這次的爭議通知行動黨,在1966年社團法令3A條文下,於2012年12月15日黨選選出的中委會是受到承認的。但這也留下了伏筆。[31]
行動黨主席卡巴星表示如果社團註冊局沒有對星期三突然撤回對現任中委會的承認,及對該黨的上訴還未做出回應,行動黨在第13屆大選,將會使用伊斯蘭黨的旗幟在半島提名競選,在東馬以公正黨的旗幟提名競選。[32]
2013年4月19日,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指示所有51位國會議席及103州議席參選人,在提名日登記時優先展示火箭旗幟的授權書。如果火箭旗幟被拒絕,那麼使用西馬參選人使用伊斯蘭黨簽署的授權書,而東馬參選人使用公正黨簽署的授權書。行動黨決定使用伊斯蘭黨和公正黨的標誌在5月5日的大選中競選。[33]
4月20日,林冠英根據昨日社團註冊局在晚上10時發出的最後一分鐘確認信至吉隆坡黨總部,表示行動黨可以使用火箭標誌參選。選舉委員會已通知所有官員接受行動黨的提名,所有參選人無一例外地成功以火箭標誌提名成為候選人。[34]
評價
2016年12月4日,前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出席行動黨全國大會時指出,行動黨黨歌是馬來語,反觀馬華公會黨歌是中文,因此他認為行動黨比馬華更有馬來西亞精神:「我之前出席過馬華的全國代表大會。行動黨雖然被說是一個華基政黨,但是黨歌卻是馬來語,馬華的黨歌就不是馬來語。」「這樣看來,行動黨的馬來西亞精神是比馬華強。」[35][36][37][38]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