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捷运
臺灣對都市高密度運輸系統的稱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捷运,全名为大众捷运系统,该词源于台湾对于英语“Mass Rapid Transit”(简称MRT)[注 1]的中文翻译,在多数场合可同义于地铁,为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
主要使用“捷运”之名的是台湾各都会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等地的地铁系统及其管理单位亦称作“Rapid Transit”。
Remove ads
历史
就如同地铁或德语的U-Bahn一样,台湾的“捷运”一词会扩大解释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通称,如台湾铁道学者苏昭旭的《世界捷运与轻轨图鉴》一书。[1]
中华民国政府使用“捷运”一词颁布《大众捷运法》后,由于其施行后营运之各大众捷运系统有效改善了都市交通,使得“捷运”一语逐渐流行,并扩张应用在许多不适用该法的交通设施。而台铁亦有名为“台铁捷运化”的线路改善计划,期望以都会地区路段增班、增站、提速等方式提高服务品质。
立法院交通委员会于2013年通过《大众捷运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将轻轨运输系统纳入《大众捷运法》规范。[2]
“地铁”是另一个经常与捷运相提并论的名词,世界各国许多城市的类似系统都是采地下化为主的铺设方式,因此虽然习惯以“地下铁路”称呼之,但实际上却并非全部都在地下运行(事实上,大部分的地铁系统在离开市中心的人口稠密区后,都会改为地面行驶以节省建造成本)。但并不是所有行走于地下的铁路运输系统都被归类为“捷运”,例如台铁在都会地区路段进行的交通立体化工程,被以“铁路地下化”称之。因此,台湾社会习惯将境内的地铁系统称为“大众捷运系统”,即“捷运”,以避免与字面上的“地下铁路”混淆或不符实情的状况。
Remove ads
种类与特性

在苏昭旭与张有恒著作的《现代轨道运输》中,依据张有恒的定义[3] ,所谓“大众捷运系统”通常具有下列之特性:
- 采用电力牵引。
- 行驶A型专用路权:不受地面交通干扰,并可串连列车行驶。
- 大运输量:20000~60000人次/小时/单方向。
- 行车速度快:平均时速30~4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以上。
- 行车自动化:多半具有ATP,甚至ATO。
- 服务水准高:班次密集,最高可1~2分钟班一次,可提供舒适、正点、便捷及安全之服务。
轻轨与捷运均属于大众捷运系统,同属城市轨道交通[4],根据中华民国交通部的定义,大众捷运系统的分类主要依载具运量能量[注 2]分为高运量、中运量及低运量三种分类方式,其级距分别为二万、五千及五千以下。
Remove ads
现况发展
- 台北捷运系统,营运机构为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 高雄捷运系统,营运机构为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 桃园捷运系统,营运机构为桃园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 新北捷运系统,营运机构为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 台中捷运系统,营运机构为台中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捷运系统,营运机构为上海申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乌鲁木齐天山机场捷运系统,营运机构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
- 金奈捷运(Chenna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 雅加达捷运(Jakarta Mass Rapid Transit)
- 巴生谷捷运(Klang Valley Mass Rapid Transit,马来西亚捷运公司所有)
- 新加坡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 曼谷捷运(Metropolitan Rapid Transit)
- 马尼拉捷运(Manila Metro Rail Transit)
- 旧金山湾区捷运(Bay Area Rapid Transit)
相关条目
- 新加坡地铁车站列表
- 吉隆坡地铁
- 圣彼得堡地铁车站列表
- 慕尼黑地铁车站列表
- 哥本哈根地铁车站列表
- 基辅地铁车站列表
- 莫斯科地铁车站列表
- 第比利斯地铁车站列表
- 伦敦地铁车站列表
- 码头区轻轨铁路车站列表
- 伦敦地铁废站及未启用车站列表
- 北美洲地铁列表
- 温哥华高架列车车站列表
- 蒙特利尔地铁车站列表
- 多伦多地铁车站列表
- 美国地铁列表
- 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车站列表
- 美国轻轨列表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