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过海隧道巴士118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过海隧道巴士118线是香港一条由九龙巴士及城巴联合营办的过海隧道路线,来往小西湾(蓝湾半岛)及长沙湾(深旺道),取道东区走廊(铜锣湾至筲箕湾一段)提供小西湾及柴湾来往西九龙(红磡、佐敦、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的特快过海巴士服务。
过海隧道巴士118P线为118线的特别班次,起讫点与118线相同,但只于繁忙时间服务,途经杏花邨及柴湾东,不经柴湾道及柴湾站一带。
Remove ads
简介及历史
早于1987-1991年九巴路线发展计划,便已提出开办来往柴湾至西九龙的过海隧巴路线建议,当时编号为106X,来往深水埗码头至柴湾(经东区走廊),但不获运输署支持而被搁置。直至小西湾开始发展,于1995-1996年的东区路线发展计划,城巴及中巴均提出小西湾来往深水埗的路线方案,分别为途经红磡海底隧道/东区走廊的118号线,及途经东区海底隧道/观塘绕道的602号线,最后城巴的建议获运输署批准而开办,即118号线[1]。
- 1995年6月26日:118线开办,当时由柴湾(东)巴士总站来往深水埗(钦州街)巴士总站,由城巴独自经营。城巴原计划东区总站设于小西湾,但当时小西湾邨巴士总站已告爆满,而小西湾(北)巴士总站尚未建成,故以常安街巴士总站作临时总站,但由柴湾(东)开出后,却是先绕经新业街回旋处才折回柴湾道西行。
- 1995年11月13日:迁往小西湾总站,当时总站位于小西湾邨商场对面(现址为小西湾综合大楼)。
- 1995年11月26日:九巴加入经营本线。
- 1997年1月13日:118杏花邨特别班次投入服务,即现时118P线的前身。
- 1997年4月13日:118铜锣湾特别班次投入服务,即现时的N118线。
- 1998年1月26日:118杏花邨特别班次编为118P,并延长至小西湾总站。
- 2001年7月22日:本线连同118P及N118线迁往小西湾蓝湾半岛总站。
- 2003年9月29日:逢星期一至五上课日晚上加开由盛泰道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柴湾分校外往深水埗的特别班次,于盛泰道开出后直接经东区走廊往红磡海底隧道。
- 2004年7月4日:本线连同118P及N118线迁往深水埗(东京街)巴士总站,以配合九巴66线缩短至深水埗(钦州街)的原有计划。
- 2005年6月13日:118P增设星期一至五下午回程服务,取道全段东区走廊及杏花邨[2][3][4]。
- 2013年1月13日:提早逢星期一至六(公众假期除外)小西湾首班车开出时间,并修改班次。
- 2013年10月22日: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柴湾分校)开出之特别班次停止服务[5]。
- 2013年12月28日:与110线重组,往小西湾离开红隧后改经维园道及东区走廊直达柴湾道,原有的歌顿道、电气道及渣华道路段改归110线。
- 2016年5月23日:九巴班次增设到站时间预报。
- 2016年10月6日:因深水埗(东京街西)巴士总站临时关闭,总站迁往长沙湾(深旺道)巴士总站。
- 2018年5月28日:城巴班次增设实时抵站时间查询服务。
- 2019年2月24日:往小西湾方向加停东京街西“西九龙法院大楼”站。[6]
- 2022年8月19日:118P线往长沙湾班次星期一至五由16班减至13班,星期六由14班减至11班;往小西湾班次由10班减至9班。[7]
- 2023年8月14日:
- 118线星期六由康翠台开出之特别班次削减至一班,开出时间为07:50
- 118P线星期一至五由小西湾(蓝湾半岛)开出之班次减至十一班,星期六则减至九班;星期一至五由长沙湾(深旺道)开出之班次减至八班。
- 由于当天为星期一,实际上于8月19日方正式生效。
- 2024年9月9日:118P线往小西湾方向于盛泰道后,改经永泰道前往柴湾道;取消东区走廊“张振兴伉俪书院”、柴湾道“怡泰街”及“渔湾邨”站,增设永泰道“柴湾工业城”站[8]。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 118常规班次
- 118特别班次
- 康翠台 → 长沙湾(深旺道)
- 星期一至六:07:50、08:20
- 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小西湾(蓝湾半岛)
- 星期一至五:18:20
- 星期一至五:18:30
- 118P
- 蓝字表示以基荣小学为终点站。
- 除118康翠台特别班次外,所有特别班次及118P线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不设服务
- 注:有红字班次为九巴派车,其余班次为城巴派车。
Remove ads
收费
- 118(P)
全程:$12.9
|
八达通转乘优惠
乘搭此线往港岛方向之乘客于登车后150分钟内在海底隧道巴士转乘站转乘以下路线,第二程成人票价便可减收$3.5,小童/长者票价减收$1.8,乘客必须在150分钟内转车。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由于富豪低地台巴士的上斜能力欠佳,而本线主要客源是往来柴湾的乘客,在全车爆满的情况下,利用富豪低地台巴士会对其制动系统造成损耗,因此九巴现时并无富豪金巴为其常规车辆。唯本线在2021年10月调入3辆高载版富豪B9TL 12米(AVBWU)。由2010年7月1日起其中一辆丹尼士三叉戟被调走,换入配置欧盟四型的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2010年7月12日起)再引入另一辆同款巴士,相隔两星期后再引入两部同款巴士。相隔3年后(2013年9月)更换入欧盟五型的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E50D),进一步提升本线水平。
2020年7月,本线获批准采用12.8米巴士行走,九巴随即引入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8米(E6X)行走此路线,进一步提升载客量水平。
现时,九巴共派出18辆用车,包括3辆富豪B8L 12米(V6B)及15辆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4辆12.8米3ATENU及11辆12米ATENU) ,均属荔枝角车厂。
城巴主要使用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及12.8米(83XX-85XX,6300-6459)、富豪B8L(88XX)和 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81XX-83XX)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 118
小西湾(蓝湾半岛)开经:小西湾道、富怡道、小西湾道、柴湾道、环翠道、柴湾道、东区走廊、维园道、告士打道、杜老志道天桥[9]、杜老志道[9]、鸿兴道[9]、红磡海底隧道、康庄道、漆咸道南、加士居道、弥敦道、荔枝角道、黄竹街、汝州街、钦州街、钦州街西及深旺道。
- 康翠台特别班次开出后经康民街,然后返回柴湾道常规班次原有路线,不经斜体字之路段。
长沙湾(深旺道)开经:深旺道、兴华街西、连翔道、东京街西、东京街、青山道、钦州街、长沙湾道、弥敦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南、康庄道、红磡海底隧道、告士打道、东区走廊、柴湾道、环翠道、柴湾道、小西湾道、富怡道及小西湾道。
- 118P
小西湾(蓝湾半岛)开经:小西湾道、富怡道、小西湾道、柴湾道、永泰道、翠湾街、顺泰道、盛泰道、东区走廊、维园道、告士打道、杜老志道天桥[9]、杜老志道[9]、鸿兴道[9]、红磡海底隧道、康庄道、漆咸道南、加士居道、弥敦道、荔枝角道、黄竹街、汝州街、钦州街、钦州街西及深旺道。
- 以旺角为终点站的班次不经有粗体字之路段。
长沙湾(深旺道)开经:深旺道、兴华街西、连翔道、东京街西、东京街、青山道、钦州街、长沙湾道、弥敦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南、康庄道、红磡海底隧道、告士打道、东区走廊、盛泰道、永泰道、柴湾道、小西湾道、富怡道及小西湾道。
Remove ads
- 118

- 有 ^ 号之车站祇限康翠台特别班次停靠,同时不停靠有 * 号之车站。
- 118P
- 以旺角为终点站的班次不经有 # 号之车站。
Remove ads
路线纪录
- 本线开办后创下了以下纪录:
- 城巴首条独营专利过海巴士路线以及首条服务九龙区的独营专利巴士路线,城巴曾经在其行走本线的巴士上贴上本线的宣传广告,亦令城巴站牌首次在九龙区出现,直至九巴加入营办本线后才告一段落,亦因此令本线成为继300线后第二条由独营改为联营的专利巴士路线,直至1997年5月1日因930线投入服务,城巴站牌才再度于九龙区(西区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出现。
- 城巴首条以港岛东区为总站的专利过海巴士路线。
- 红隧首条取道东区走廊的全日专利过海巴士路线。
- 继106线及606线后第三条来往柴湾的常规专利过海巴士路线。
- 九巴首辆符合EURO 3(欧盟三型)环保标准的富豪超级奥林比安12米巴士(3ASV141/JZ6467)曾经于本线服役,并曾经贴上九巴环保车身设计比赛的冠军作品-BeLeaf in KMB。
- 九巴首条引入新一代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低地台双层空调巴士(编号为ATENU)作挂牌车的红隧过海路线及荔枝角车厂路线。
- 九巴首条全线以“城市脉搏”涂装的巴士作挂牌的红隧线(不计加班车字轨)。
- 九巴首条引入Enviro 500 MMC 12.8米低地台双层空调巴士(编号为E6X)作挂牌车的红隧过海路线。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由于本线取道东区走廊特快来往柴湾及九龙,定线较为直接,而且途经油麻地及旺角等九龙闹市,加上小西湾及柴湾道未有铁路覆盖,因此深受柴湾一带的居民欢迎,亦有不少新界的居民乘坐港铁到红磡站转乘本线,因此客量相当高,班次相当频密,从早到晚亦客似云来,更常常出现全车爆满的情况[10][11]。2013年12月往小西湾方向改为不经北角后,车程缩短令吸引力进一步增加,晚上时段仍经常满载。巴士公司于繁忙时间经常加开由小西湾开往旺角及由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开往小西湾的短途班次,以疏导乘客。令此路线成为沙中线全线通车后绝无仅有仍然维持频密班次的红隧路线。
虽然过海隧道巴士106线由小西湾至柴湾道一段行车路线与本线相同,但该线离开柴湾道后需途经筲箕湾道、英皇道及高士威道才进入海底隧道,远较此线迂回,加上繁忙时间经常塞车而令车程更难以掌握[12]。因此部分乘客或会改乘本路线抵达红磡海底隧道后,再转乘101、111和116等线或在毗邻的红磡站乘搭港铁屯马线前往目的地。
相关事故
- 1998年1月30日上午(农历戊寅年大年初三),一辆往深水埗方向的城巴丹尼士巨龙(车队编号870),驶至杜老志道天桥转往鸿兴道时因超速失控,整部巴士向左翻侧,上层尾排车顶被削去,数名乘客从天桥跌落下面道路,造成5人死亡、57人受伤。肇事城巴司机事后被控以鲁莽驾驶引致他人死亡,1999年2月中在区域法院判入狱2年半及停牌4年。(相关新闻片段;另见:1998年湾仔北城巴翻侧事故 )
- 2012年11月19日早上11时许,一辆行走新巴8号线往湾仔码头方向的Enviro500(车队编号4026)在柴湾道落斜期间,至近阿公岩道交界时疑因车长突然失去知觉,失控越过对面行车线,撞向一辆行走本线往小西湾(蓝湾半岛)方向的九巴Enviro500(车队编号ATEU32,车牌PY5968)及一辆的士,三车被推撞到人行道边栏杆。的士司机及两位乘客被困,3人救出后全部伤重死亡,两辆巴士上共52人受伤。
- 2017年9月16日柴湾道近雅丽阁对开,下午4时许,有巴士乘客报案,指车上有一对男女打架,其间有人挥刀袭击女方,其后再取出车厢内的救生锤击破车窗跳车。警员持盾牌接报赶至,发现一名22岁男子倒卧巴士对开,满身鲜血,而车上有一名20岁少女则身中多刀,两名伤者由救护车送往东区医院抢救。女子伤势严重,至下午4时49分证实死亡,2020年12月8日被裁定谋杀罪成,2021年4月29日被判处终身监禁。(参见:柴湾118号城巴谋杀案)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