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纽约地铁M线
地铁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线皇后大道/第六大道慢车(英语:Queens Boulevard/Sixth Avenue Local),又称纽约地铁M线,是纽约地铁B分部的一条地铁路线。由于该线在曼哈顿使用IND第六大道线,因此其路线徽号为橙色[1]。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3年1月23日) |
M线因为BMT默特尔大道线短暂关闭而分为两段,正常情况下来往中村-大都会大道,直至2018年4月。其中一段以接驳线来往中村的大都会大道与布什维克的默特尔-威克奥夫大道,任何时段都营运。另一段则除深夜外任何时段都营运。平日日间来往森林小丘的71大道与东纽约的百老汇交汇,停靠沿途所有车站;有限度服务以东村的第二大道为总站而不是百老汇交汇车站;平日深夜列车由百老汇交汇开往曼哈顿下城的钱伯斯街[a]而不是71大道;周末日间列车来往百老汇交汇与曼哈顿下东城的埃塞克斯街。
2010年以前M线途经BMT拿骚街线、BMT第四大道线、BMT西城线、布鲁克林南部到第九大道或海湾公园道。M线沿BMT布莱顿线前往康尼岛-斯提威尔大道车站直至1987年为止。BMT默特尔大道线在布鲁克林的百老汇以西路段拆除前曾经有MJ线行走全线。
Remove ads
历史
1924年,行于BMT麦朵大道线的麦朵大道-钦伯斯街线和麦朵大道线被编为10以及11号线。前者经由麦特大道东半部及BMT百老汇-布鲁克林线,讫于钦伯斯街车站;后者则终于公园路车站。
1925至1931年间,10号线改为快车,自艾塞克斯街车站至麦朵大道车站,周日列车于1933年6月停驶。
1944年3月5日,麦朵大道线关闭桥街-杰里街车站[2]以西线路,11号线列车亦以桥街-杰里街车站为终点。
1952年6月28日10号线列车停驶周六快车;1958年6月28日停驶尖峰以外的列车。
1960年起,M线与MJ线取代前述两线,重编为10号以及11号线。列车从未显示过MJ线,其只存于存于地图及车站标示中。
1960年2月23日,尖峰方面的10号线列车增停玛西大道车站。
1968年7月1日,M线延驶至广街。曾在此期间有提出经IND第六大道线至57街车站的MM线,但无疾而终。
隔年10月3日麦朵大道线西半部关闭,MJ线停驶,增开SS线区间服务。
1972年区间线停驶,麦朵大道线剩M线列车行驶。
1976年8月27日K线停驶,M线调整为慢车。
1986年4月26日布鲁克林的讫站调至95街车站,并于BMT第四大道线行快车。隔年改行西侧线,尖峰讫于海湾园道车站。
1994年M线在BMT第四大道线的区间改为慢车,N则为快车。
隔年五月,曼哈顿桥北边轨道维修,为让Q线列车行驶蒙塔格街隧道,M线中午列车讫站改回钦伯斯街车站。
1999年4月30日起威廉斯堡桥关闭,将M线一分为二,直到9月1日才再度开放。此期间北半部全天自大主教车站驶至玛西大道车站,南半部只于尖峰开行自伯斯街车站往海湾园道车站的列车。
2001年7月23日至2004年2月20日期间曼哈顿桥再度开放,M线增驶中午及晚上到10点的列车,讫于第九大道车站;尖峰列车则讫于海湾园道车站。
2001年911事件后几天,M线改为区间线型态驶至麦朵大道车站。9月17日N线停驶,M线改为全天经BMT海滩线驶至斯提威尔大道车站。10月28日两线恢复正常行驶。
2006年8月底,M线改行驶BMT海滩线。
2010年6月28日,M线不再行驶原先行经的BMT拿骚街线,改行驶IND第六大道线。路线标志色因此从褐色改为橙色。
Remove ads
路线
以下表格显示M线所使用路线,特定时段在有阴影的格的路段内营运:[3]
更详细的车站列表参见上方列出的路线。
主路段沿以下路线营运:
M线接驳巴士沿默特尔大道由百老汇开往威克奥夫大道,而M线接驳列车由威克奥夫大道开往大都会大道,两条轨道各有一列列车来回运行。以下列表显示接驳巴士和接驳列车停靠的车站:[4]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