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魯木齊市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魯木齊市(維吾爾語:ئۈرۈمچى شەھىرى,拉丁維文:Ürümchi shehiri)[註 1],簡稱烏市,舊稱迪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 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2]。西北地區第二大城市[3][4],絲綢之路經濟帶、新亞歐大陸橋及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城市[5],亦是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醫療、教育中心,以及面向中亞西亞交往中心和國際商貿物流中心,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新疆天山一處[6]。市人民政府駐水磨溝區南湖路72號。
![]() |
烏魯木齊位於新疆中部,東西兩面與昌吉州接壤,東南鄰吐魯番市,西南界巴音郭楞州,西北接五家渠市,北抵阿勒泰地區。地處天山山脈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南、西三面環山,地勢南高北低,東部有博格達山,南部有天格爾山,西部有喀拉扎山,北部則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境內有烏魯木齊河、頭屯河、白楊河等河流。截至2019年,全市轄7個區、1個縣,總面積14216.3平方公里,其中全市建成區面積達到521.60平方公里[7],成為中亞地區第一大都市。該市還是吉尼斯紀錄認證的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8][9]。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至2020年11月1日,烏魯木齊市常住人口405.4369萬人。漢族約占76%,維吾爾族約占11%,回族約占9%。全年地方財政收入693.54億元。[10]
烏魯木齊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11]。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自2016年開始已連續6年榮獲「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稱號[12]。
Remove ads
名稱
西漢初年,漢朝即置戊己校尉在烏魯木齊近處的金滿(吉木薩爾)設營屯田,維護絲路北道安全;唐朝時期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清朝在新疆駐軍開始大規模開發,烏魯木齊的舊稱迪化,是清乾隆皇帝征服回疆的準噶爾汗國後於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所定的,「迪化」意思是「啟迪教化」。1884年迪化為新疆省省會,從此成為全疆的政治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迪化於1954年2月1日正式更名為烏魯木齊,這一名稱來源自蒙古語衛拉特方言,有研究認為其在準噶爾蒙古人的衛拉特語中意為「美麗的牧場」[13]。
歷史
烏魯木齊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西漢時期,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分布著十餘個游牧部落,史稱「十三國之地」,西域都護府曾派兵屯田。而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就是現在的烏魯木齊。三國時期,車師後國在今烏魯木齊南郊(現烏拉泊水庫一帶)建淤賴城,為烏魯木齊第一城。後經晉、隋兩朝開闢絲綢之路新北道,烏魯木齊處於新北道要衝之地。 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今烏魯木齊一帶為輪台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烏拉泊古城遺址,疑似為當時輪台縣縣治。公元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朝政府在距現市區以南10千米處設置輪台城,隸屬庭州(治所在今吉木薩爾)。從663年開始,唐朝政府派軍至烏魯木齊河畔屯墾。702年,在庭州設北庭都護府,輪台駐軍增加。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輪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輪台設置靜塞軍。
元朝,北疆成為漠西蒙古諸部游牧區之一,烏魯木齊周圍為和碩特部游牧區,明清之際,該部一部分留駐當地,一部分隨固始汗去青藏高原,一部分和土爾扈特部去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等地。清朝前期由準噶爾汗國統治。
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平定準噶爾汗國時,烏魯木齊開始大規模開發。清在此地築城駐軍,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農業、商業、手工業一度有較快的發展,成為「繁華富庶,甲於關外」的地方,最初的烏魯木齊就是這樣因清朝政府在新疆駐軍而發展起來的一座城市,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為適應人口增長、屯墾及商業貿易的需要,清軍先於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即為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又將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帝將擴展後的城池命名為「迪化」。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在迪化城西另築新城鞏寧城(即老滿城),駐滿營官兵,至今烏魯木齊還有「老滿城」的地名,位置大致在今新疆農業大學一帶。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烏魯木齊同知改為迪化州知州,改烏魯木齊參贊大臣為烏魯木齊都統,陝甘總督奏准將巴里坤道移駐迪化州鞏寧城。於是鞏寧城也就成為當時清王朝在西域的軍政統治中心,正因如此迪化城居民以漢滿為主。1875年(光緒元年)清政府收復新疆後,1880年(光緒六年)在迪化城東築「新滿城」,原迪化城由民商居住,俗稱「漢城」,現在南門、北門和大小西門內的區域即是原來的漢城,現今的烏魯木齊亦是由原漢城向周邊擴張形成的[14]。1884年(光緒十年),清政府設立新疆省,定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城從甘肅省改隸新疆省,並取代伊犁城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1885年(光緒十一年),升迪化直隸州為迪化府。增設迪化縣為附郭首縣。[15][16][17][18][19]
Remove ads
民國2年(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設立新疆省,將鎮迪道尹改為觀察使,撤銷迪化府,保留迪化縣。民國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員會。民國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設市並成立市政府,同時將市區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區,迪化縣隸屬迪化專員公署,轄6個鄉,2個牧區及達坂城鎮,區以下設保甲組織。
1949年12月17日,重新劃分建立7個區,54個街公所。
1954年2月1日,迪化改回原名「烏魯木齊」。
1999年8月10日,南山礦區更名為南泉區。2002年3月9日,南泉區更名為達坂城區。
2007年8月1日,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併入烏魯木齊市,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米東區。
1989年5月19日,該市發生烏魯木齊五·一九騷亂,導致150人受傷。
2009年7月5日,該市發生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導致197人死亡,680人受傷,633戶房屋受損,總面積達21353平方米[20]。
Remove ads
地理
烏魯木齊市位於新疆中部,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與吐魯番市接壤;西以頭屯河與昌吉市、五家渠市為界;南與托克遜縣、和碩縣、和靜縣為鄰;北部沿博格達山與吉木薩爾縣、阜康市、福海縣分界。總面積14216.3平方公里,都市計畫控制面積1600平方公里。2018年,城市建成區面積436平方公里。
烏魯木齊地勢起伏懸殊,山地面積廣大。地勢南高北低。最高點天山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最低點猛進水庫海拔490.6米。山地面積占總面積50%以上,市區平均海拔800米。河流共有46條,均系內陸河,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水位季節變化大,散失於綠洲或平原水庫中,分別屬於烏魯木齊河、頭屯河、白楊河、阿拉溝、柴窩堡湖5個水系。水資源總量為9.96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9.19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0.771億立方米。冰川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河和頭屯河上游的天格爾山以及東部的博格達山,儲量73.9億立方米,年均消融量1.23億立方米。
烏魯木齊所處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徵、氣候條件等為各類動物提供了可供選擇的生存條件,是動物繁衍生息的豐富資源。各類野生陸棲脊椎動物約212種,其中鳥獸資源豐富,約有201種。荒漠動物群分布於本市低山地荒漠和沖積平原地帶,主要有沙鼠、跳鼠、鵝喉羚、沙狐、狼等動物;河流、湖沼動物群分布在本市的河流、湖泊等水域,代表種類有灰雁、綠頭鴨、黑鸛等動物;森林草原動物群分布在南山山地的森林、草原,主要有馬鹿、野豬、棕熊、灰旱獺、石貂、野兔等動物;高原寒漠動物群分布於南山和東山高山地帶的動物,主要有北山羊、雪豹、高山雪雞等動物。烏魯木齊分布的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24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保護動物20種[22]。
Remove ads
烏魯木齊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春秋兩季較短,冬夏兩季較長,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6.9℃,年平均降水量為286.3毫米。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為23.7℃,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為-12.6℃。夏季偶有極端高溫出現,極端氣溫最高42.1℃(1973年8月1日),1951-2015年日最高溫≥40℃天數15天[23]。冬季常遇極端嚴寒天氣,極端最低氣溫-41.5℃(1951年2月27日),為省會最低值。
Remove ads
政治
其中,新市區與國家級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頭屯河區與國家級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區政合一」。
Remove ads
城市建設與規劃

烏魯木齊市截至2020年7月,下轄7個市轄區、1個縣[32],建成區面積達到522平方公里,位居中國城市第19位[33][34]。城鎮化率在「六普」時期達到了92.6%,此項在中國城市城鎮化率排名中名列第五[35]。 2021年烏魯木齊被確定為首批20個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之一[36]。2022年10月25日,烏魯木齊市入選住建部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名單[37]。
- 城北
首府城北地區總面積達到268平方公里。主要分為四大片區。以居住、商貿、教育綜合為主的城南商貿片區;以工業園為主形成的高校產業園片區;以機場為依託發展商貿、物流的空港綜合片區;以居住、商貿、產業配套、教育科研為主的城北新城片區。與北部五家渠市共同形成一個商貿物流、旅遊經濟、綜合教育、高新產業園等多方面發展的新城市中心。繼會展片區和高鐵片區之後,首府正在加快白鳥湖新區、河馬泉新區的建設。
- 城南
城南老城區,主要包含天山區和沙依巴克區,匯集各教育機構、醫療、政務、金融等優質資源配套服務,城區整體發展建設成熟,是烏魯木齊最具有多民族商貿特色,城市遊憩商業區及生產性服務業聚集的城市中心區,該片區的兩大核心商貿區域為火車南站商貿城商業區及二道橋民族商業貿易中心。
- 城東
根據2021年出台的《烏魯木齊市城東片區控規提升及河馬泉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東部片區東至東繞城高速,西至東二環,南至躍進街東延,北至龍城街,總面積85平方公里。河馬泉新區是東部片區重要的組成部分,功能定位以科教文化、康體養生為核心功能,知識創新、休閒旅遊為特色功能,生活居住、服務配套為基礎功能,打造生態環境優越、交通聯繫便捷、服務設施完善、運營決策智慧的城市新區[38]。
- 城西
烏魯木齊市城西區域重點發展「西部工業走廊」,該片區主要包括白鳥湖新區(西區)合作區、頭屯河工業園、八鋼片區、烏魯木齊縣劃轉區域為主要承載區的100平方公里西部工業走廊。




由於烏魯木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城市建築充分體現了地域特色,有蘇式風格、歐陸風格、伊斯蘭風格、中原風格等,展現出歷史與現代、風情與傳統交織的風景。比如新疆醫學院在1950年被納入「一·五」計劃中,按照蘇聯聖彼得堡醫學院的圖紙進行建設的校舍,是新疆首個完全由蘇聯設計、監工完成的建築群[39][40]。 烏魯木齊部分蘇式建築被列為文物進行了保護。根據市文物局最新普查的資料,現存有十幾處蘇式建築文物,包括建於1933年的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新疆大學的5棟樓群和其北校區的十幾棟、新疆農業大學有兩棟、明園冶金局有7棟、石油局明園家屬院有3棟
- 新疆人民會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政治協商會議新等的場所。新疆人民會堂也舉辦經濟、文化等活動。是首批被列入《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的建築之一。是20世紀80年代的新疆修建規模最大、新工藝最多、工程進度最快、施工時間最短的建築工程。新疆人民會堂也成為當時新疆十大建築之一,是烏魯木齊市的標誌建築。1999年7月起劃歸新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領導和管理,並設有管理中心[41][42]。2021年9月,新疆人民會堂被列為第三批烏魯木齊市歷史建築[43]
- 八一劇場,位於天山區光明路1號,始建於1953年,是烏魯木齊市現存最早的劇場。2014年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44]。
- 大銀行 (烏魯木齊),是新疆省銀行、新疆省商業銀行舊址所在地,始建於1943年的斯拉夫式建築,現在是中國工商銀行烏魯木齊明德路支行辦公地。2003年被評為烏魯木齊「新十景」之一。2014年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追溯歷史,該支行不是一個普通的金融機構,它是民國時期新疆商業銀行的所在地[45],毛澤民曾擔任過這家銀行的理事長;此外,新疆省商業銀行作為省幣的發鈔行,曾在1949年5月10日,發行了中國歷史上最大面值的紙幣——十位數字的六十億圓券[46][47]。大銀行一樓門口有一座高4.7米來自蘇聯的列寧銅像[48],銅像重近3.5噸,這也是大銀行的收藏之一。1950年9月,新疆省銀行撤銷。10月1日起,原新疆省銀行的業務併入中國人民銀行新疆省分行[49]
- 南門劇場,是一座坐落天山區的近代公共文化設施。是一座具有地標性質、歐亞建築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2013年被錄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2018年11月24日被錄入為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新疆人民劇場還曾接待過數千場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團體表演。有來自俄羅斯的洛克捷夫藝術團等藝術團和芭蕾舞團[51]、美國的楊伯翰大學藝術代表團、羅馬尼亞民間歌舞團、土耳其國家藝術團和中國東方歌舞團、中央交響樂團及各省文化交流藝術團等。另外,新疆歷屆少數民族調演、本地藝術團新創作的劇目也會在此劇場表演舉辦。2004年,新疆人民劇場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4日被錄入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52]。2013年3月5日被錄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


2003年,在二道橋市場對面建立起了新疆國際大巴扎。2015年,坐落在二道橋的新疆國際大巴扎被授予國家4A級景區稱號[59]。國際大巴扎建築群面積10萬平方米。包括6100平方米的大巴扎宴會廳,8000平方米的大巴扎美食廣場,600平方米的露天劇場,一座清真寺和80米高的觀光塔。內有接近1萬個商鋪以及家樂福大巴扎店[60]。其商品包括掛毯、銅器、玉器、民族樂器、英吉沙刀具、中草藥以及各類手工製品。
- 八樓(新疆崑崙賓館)
新疆崑崙賓館建成時高8層,且直到1980年前一直是首府最高的建築物,所以新疆崑崙賓館在民間被稱為八樓。新疆崑崙賓館中樓是借鑑北京前門飯店的圖紙設計的一座仿蘇式且具有民族風格建築[61]。中樓於1958年開始動工,並於1960年完工。該樓的建成意味著烏魯木齊市擁有了第一座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62][63] 2004年,內地歌手刀郎的一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中歌詞「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使得八樓名噪一時[64]。
- 中天廣場(小西門中信銀行大廈)位於城南老城核心區位,周邊大型建築林立、以中天廣場為中心向外輻射、構築成首府的經典「雪山下的烏魯木齊」城市天際線。中天廣場高度為229.99米共59層,地上56層,地下3層,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是首府現有超高層建築之一,曾經是中亞地區與中國西北地區第一高樓並保持該記錄多年。
- 烏魯木齊寶能城該項目位於首府經開區(頭屯河區)高鐵片區玄武湖路附近,由5棟200米-300米的超高層建築包括辦公樓、酒店、商業街等構成的建築群。項目5棟超高層建築已有2棟實現主體完工,高度分別為251米和285.35米,2020年6月主體封頂的是251米的1-01#辦公樓,正式取代中天廣場成為當前新疆最高樓。
- 烏魯木齊市文化中心是位於高新區會展中心片區的「六館一心」建築群,由大劇院、音樂廳、圖書城、美術館、博物館、都市計畫館和作為中心花蕊的文化塔組成,總建築面積約24.8萬平方米。
1763年,清政府架設在烏魯木齊河上的第一座橋——「虹橋」[65],這座用木頭搭建而成,連接烏魯木齊東西兩個方向的橋梁經過多次重建,成為了後來的木質西大橋。1964年烏魯木齊建成了第一座具有立交功能的火車南站立交橋。這座橢圓形立交橋於1960年2月施工,1961年10月竣工,是由盤道、跨線橋及匝道組合而成,20世紀60年代初,烏魯木齊河上游修建了烏拉泊水庫,河水進入修整後的和平渠,原來的烏魯木齊河河床乾涸,亂石密布的河灘南北縱貫整個市區。1966年春,全長7.6公里的河灘路修建完成,烏魯木齊西大橋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這座城市的地標和「城市打卡點」。1985年人民路立交橋竣工,這也是烏魯木齊第一座全互通立交橋。2016年隨著「田」字型快速路工程的建設,如今蘊含現代設計理念、彰顯城市風格的克拉瑪依南路、河灘路、六道灣等多座五層立交橋與分布全市的60多座立交橋,共同串起城市交通動脈,使中心城區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30%[66]。

根據《烏魯木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67]》 烏魯木齊將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輻射帶動昌吉市、五家渠市、阜康市、奇台市同城化發展。加強與周邊地州、縣市、兵團師團溝通對接,力爭到2025年,成為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交通方面圍繞主幹路網體系實施路網加密、擴容改造,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構建「兩橫、兩縱、五環十五射」路網骨架。推進中心城區微循環道路建設,形成與中心城區的快速交通圈。建設完善中心城區軌道網絡,穩步推進軌道交通2號線建設,加快推動軌道交通3、4號線各項工作,加強城市道路與高鐵新客站、公路客運站、機場等交通樞紐銜接,實現交通方式間無縫換乘。
- 天山北坡城市群
天山北坡經濟帶總面積約9.54萬平方公里,只占新疆5.7%,人口458萬人,占新疆23.3%。天山北坡城市群包括烏魯木齊市、昌吉市、阜康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石河子市、沙灣縣、烏蘇市、奎屯市、克拉瑪依市等。這些市縣位於以烏魯木齊、石河子和克拉瑪依為軸心的新疆準噶爾盆地南緣天山北坡中段,城鎮、交通、能源等基礎條件好,是新疆現代工業、農業、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為發達,城市最為密集的地區,集中了全疆83%的重工業和62%的輕工業,歷年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疆40%以上,城鎮化水平達86.98%。天山北坡城市群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的全國19個城市群之一,也是國家推進建設的兩個邊疆地區城市群之一[68]。
根據2021年烏魯木齊都市圈規劃,首府將與昌吉、五家渠、阜康、奇台同城化發展,力爭到2025年,「烏魯木齊都市圈」綜合發展實力顯著提升,形成區域競爭新優勢,基本實現出行交通圈全疆主要城市「兩小時」通達,都市圈「一小時」通勤[69]。
人口及民族構成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112559人[70],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08183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30725人,增長49.51%。年平均增長率為4.10%。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10775人,占51.75%;女性人口為1501784人,占48.25%。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054,369人[71]。 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12,55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41,810人,增長30.26%,年平均增長率為2.68%。其中,男性人口為2,116,010人,占總人口的52.19%;女性人口為1,938,359人,占總人口的47.8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9.17。0-14歲的人口為590,500人,占總人口的14.56%;15-59歲的人口為2,926,704人,占總人口的72.19%;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37,165人,占總人口的13.25%,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70,224人,占總人口的9.13%。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882,487人,占總人口的95.76%;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71,882人,占總人口的4.24%。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8.24萬人[72]。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6.5%;人口出生率5.3‰;人口死亡率5.03‰;自然增長率0.27‰。
新疆古稱西域,自漢代起就已有漢族遷入,在以後的幾千年的政權更替中,漢族移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遷入此地。在清朝時期「迪化」城分為滿城與漢城。「滿城」顧名思義為滿族人口聚居地方,「漢城」主要為漢族軍民居住地,當時的烏魯木齊漢族主要來自於屯軍以及軍員家屬,受漢文化影響,烏魯木齊擁有了孔廟、文廟等文化場所,在紅山公園和人民公園內,也多為漢文化建築,著名學者紀曉嵐曾在這裡留下眾多詩篇[73]。自1949年以來,位於西北邊境的新疆由於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廣闊的土地面積、極大的拓荒潛力,成為屯墾、開荒、移民的重要地區。復轉軍人、轉業部隊、支邊青年、知識分子、國家幹部、技術工人、各省農民、學生、甚至是右派分子構成了遷入烏魯木齊漢族移民的主體,但是他們大都是受到當時特殊的國情、政策影響的計劃型移民,新疆的漢族人都可以清楚地追溯自己的原籍,老鄉土掛念形成的老鄉關係和新地緣觀念形成的新鄰里關係相結合,發展成雙重的地區觀念,具有濃厚原籍色彩的傳統文化加之受到當地少數民族風俗的影響,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不同於內地諸省區漢族的並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文化[74]。
烏魯木齊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世居民族有漢、維吾爾、回、哈薩克、蒙古、滿、錫伯、達斡爾、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塔吉克族以及俄羅斯族等13個民族。全市常駐人口中,漢族人口2331654人,占總人口的74.91%,各少數民族人口780905人,占總人口的25.09%。共有近50個民族的人口在此居住。
烏魯木齊是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的居住地,市區街道、廣告牌絕大多數以漢語、維吾爾語雙語作為官方書面語言。全市學校等教育機構實行通用中文教學。 截止2017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從2013年86.30%上升到95.96%,高於全國95.2%的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2011年72.95%上升到98.87%,高於全國91.20%的平均水平[76]。其他語言,比如哈薩克語、蒙古語等也被少數民族群眾在日常使用。
社會

烏魯木齊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至20世紀中期,新疆共有6種宗教,即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東正教。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等7個民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漢、蒙古、錫伯、達斡爾等民族中的一些人信仰佛教(包括藏傳佛教),漢族中的一些人信仰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東正教的主要是俄羅斯族。另外,還有一些民族如滿族、錫伯族中的一些人信仰薩滿教。
2018年新疆當局10月9日公布新通過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77],公布實施的當日,烏魯木齊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決戰"泛清真化"誓師大會。作為打擊「泛清真化」運動的一部分,會議要求在「公共場所、機關辦公場所,所有幹警、工作人員之間」必須講普通話,「黨員領導幹部尤其要帶好頭。」[78]。

烏魯木齊擁有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新疆天文台等為主體的各類科研機構。2019年末擁有各類重點實驗室80個,其中國家級1個,自治區級43個,市級27個。批准成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6個,其中國家級3個、自治區級26個、市級47個。全市通過市級認定科技企業孵化器21家,其中通過國家認定備案8家。通過市級認定眾創空間35家,其中通過國家級認定備案15家。
自2019年起,烏魯木齊施行「黨建+治安」網格一體化建設,將全市社區劃分為3427個網格,細化出近3.5萬個樓棟(巷道)單元,在樓棟(巷道)內以10-15戶家庭或商戶為單位組建8.7萬餘個雙聯戶(十戶聯保)單位,完善1394個以便民警務站為依託的社會面防控網、4620個社會單位內保網、3675個居民小區封閉式管理網[79]。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堅持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犯罪,保障了各族人民的生命權、健康權、財產權。積極完善治安防控體系,逐步形成「網格化」社會面巡邏防控體系,大力建設派出所、警務室、便民警務站、巡防大隊、治安卡點,構建「1分鐘、3分鐘」處警圈[80]。
2019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1783個,其中醫院137個,三甲醫院17個,位居西部地區前列。在醫院中公立醫院59個,民營醫院7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09個,其中鄉鎮衛生院2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06個,門診部(所)1109個,村衛生室168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9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0個;其他衛生機構8個。衛生技術人員4.17萬人,增長4.9%,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65萬人,註冊護士1.85萬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師4.76人、註冊護士5.35人。衛生機構床位數3.28萬張,增長1.8%,其中醫院2.94萬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694張,平均每千人擁有床位數9.46張。全年總診療人次2421.6萬人次,出院人數109.87萬人[81]。
- 三甲醫院(截至2018年)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胸科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院、新疆石油管理局烏魯木齊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七四醫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新疆總隊醫院
烏魯木齊擁有國際水平的現代通訊條件,亞歐光纜、中國-中亞光纜、西蘭烏數字光纜主幹線節點,光纜、微波、衛星等通訊網絡暢通,電信寬帶網覆蓋全境。亞歐通信光纜、GSM數字移動通信、DDN數字數據網、IP寬帶城域網相繼開通,具備與國內外進行大規模、高速率信息交流的條件。2012年5月21日烏魯木齊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在新疆烏魯木齊正式揭牌,烏魯木齊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成立,使烏魯木齊成為中亞、西亞、南亞地區11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連接的國際通信樞紐,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北京、上海、廣州、昆明、南寧之後的第六個國際通信樞紐局[82]。中國境內已經建成面向全球的3大國際通信樞紐和包括新疆烏魯木齊在內的5大區域性國際通信中心。從理論上來說,烏魯木齊的傳媒與中國大陸其他傳媒一樣,受到網絡控制、監管與審查[83]。然而該地區相比比中國大陸其他地區較受更為嚴格的網絡審查、區域性屏蔽及限制(比如百度網盤),整個新疆地區的IP也常在被封鎖之列。當地入口網站亞心網是依託新疆經濟報系主辦的以新疆新聞綜合信息入口網站[84]。亞心網於2020年遺憾關停[85]。
天山電影製片廠(簡稱天山廠或天影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家主要經營電影攝製、譯製、複製發行,電視劇製作的事業單位[86],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播電視電影局[87]。製片廠年均拍攝三部影片,譯製年均40餘部。製片廠拍攝並製作過《阿曼尼莎汗》、《真心》、《買買提的2008》、《大河》等本土電影,也和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影視公司進行過合作,合拍出如《紅玫瑰白玫瑰》與《半生緣》等合拍片[88]。
烏魯木齊的廣播事業可追溯至1949年12月21日啟播的「迪化人民廣播電台」,維吾爾語呼號為「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台」。1951年3月20日改稱新疆省人民廣播電台,對外呼號為「新疆人民廣播電台」。1956年1月1日改稱現名[89]。1986年7月1日,新疆電視台的維吾爾語、漢語和哈薩克語節目正式上星傳輸,成為全中國第一家上星播出的省級電視台、中國上星頻道最多的省級電視台及使用語言第二多的電視台。2018年12月12日,由新疆人民廣播電台和新疆電視台合併組建的新疆廣播電視台正式掛牌成立。時至今日,烏魯木齊的廣播電視機構有省屬的新疆廣播電視台和市屬的烏魯木齊電視台,其大多數頻道使用中文播出,新疆電視台還曾開辦過面向吉爾吉斯斯坦(柯爾克孜語/吉爾吉斯語)和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語)傳送的節目,通過XJTV-8播出,現均已停播。此外,新疆電視台是中國大陸僅有的兩個以《東方紅》為調諧信號的地方廣播電台(另一個為廣東省的高州人民廣播電台)。
烏魯木齊電視台(UTV)是首府烏魯木齊市的地方電視台。始建於1985年4月,同年9月28日試開播。該電視台系綜合性有限電視媒體,是全國城市電視台及西北五省的主要城市電視台,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諸多城市電視台的中心台。[90]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台是一家隸屬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省級電視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台節目信號覆蓋烏魯木齊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2個地區與14個師以及其他大陸省份。
新疆教育電視台是中國大陸第一家教育電視台[91],1980年8月正式開播,以漢語廣播為主,目前每天播出約19小時,通過地面電視及有線電視覆蓋全疆各地。

新疆日報是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的機關報,有漢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蒙古文四種版本。中文版《新疆日報》創刊於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題寫報名。其淵源可以追溯到1915年10月創刊的《新疆公報》。維吾爾文版、哈薩克文版《新疆日報》創刊於1950年1月1日,蒙古文版《新疆日報》創刊於1950年8月1日。
烏魯木齊晚報是中國共產黨烏魯木齊市委的機關報。《烏魯木齊晚報》於1984年元旦創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6份晚報,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份少數民族文字的晚報[92];報頭由郭沫若題寫。
交通


烏魯木齊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港,中國大陸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國民航八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中歐班列五大集結中心之一[95],也是渝新歐國際鐵路的中轉站[96],2021年當局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20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烏魯木齊也是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實現與國內所有省會城市通航,運營新疆機場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達28家。運營定期航線237條,其中國內客運航線235條,貨運航線2條。63個疆外國內城市以及18個疆內城市與烏魯木齊通航 [97]。國際航點也在逐年增加,已開通面向中亞和歐洲近10條國際貨運航線。該市作為具有較強國際運輸服務功能的鐵路樞紐場站,依託蘭新高鐵、北疆鐵路以及南疆鐵路,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快速鐵路交通網。中國大陸的貨物通過烏魯木齊中轉至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等地,且已形成東聯西出國際大通道,綜合交通實力快速增長。國際郵件在新疆形成了以烏魯木齊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為中心,經烏魯木齊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處理的國際郵件占到全疆國際郵件總量的99.8%[98]。
新亞歐大陸橋,或新世紀亞歐大陸橋,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1990年9月12日,蘭新鐵路西段與蘇聯土西鐵路在中蘇邊境的新疆阿拉山口站和蘇聯德魯日巴站之間勝利接軌,新亞歐大陸橋全線貫通。該通道通過中亞、西亞到達歐洲的鐵路路線。沿線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最終到達荷蘭鹿特丹[99]。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位於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67平方公里,發展定位為國家物流樞紐、國際供應鏈組織中心、開放型現代產業集聚高地和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

新疆鐵路基本實現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4小時交通圈,四小時左右及以內可到東疆的哈密,西部的博樂,南疆的庫爾勒和北部的克拉瑪依。烏魯木齊站不僅是陸橋通道蘭新客運專線的終點,也是北疆鐵路與蘭新鐵路的交匯處,通往北疆和南疆各地州方向的重要鐵路樞紐。烏魯木齊、成都、鄭州、重慶、西安同為五大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通過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可以通達中亞和歐洲18個國家的25座城市[100]。

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位於該市西北方向16公里,在1980年代初期為中國四大機場之一,如今是與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並列的國家五大門戶機場之一,也是八大國內區域樞紐之一。2018年旅客吞吐量為2302.8萬人次,居全國前列。主要服務於烏魯木齊、昌吉等城市。南航股份新疆分公司、海航股份新疆分公司、天津航空新疆分公司、國航新疆分公司、烏魯木齊航空、山東航空、四川航空七家航空公司先後在烏魯木齊機場設立基地公司和運行基地[101]。烏魯木齊航空於2014年8月29日首航,基本形成了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為中心、輻射疆內及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網絡架構[102]。
2021年10月22日,民航新疆管理局正式批覆《新疆准東(奇台)民用機場總體規劃》,該機場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西北灣鎮,南距奇台縣縣城約16千米,距離首府200千米。為4C級支線機場,兼顧通用航空及烏魯木齊機場的備降機場任務[103]。
此外,烏魯木齊還有南山機場、東山機場等軍用機場
烏魯木齊公交始建於1953年,初建為公共汽車站;1965年成立烏魯木齊市公共汽車公司;1993年2月成立烏魯木齊市公共運輸總公司;2006年5月29日,企業改制重組為烏魯木齊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和烏魯木齊市公交珍寶巴士有限公司,目前全市公交由8家公司運行。公共運輸體系不斷完善,現有軌道交通、常規公交、快速公交(BRT)、環線快客、直達專線、大站快線、社區巴士7種公交模式,公交線路237條,線路總長度3824.8公里,車輛4458輛。公交客運量約7億人次/年,日均出行量約180萬人次。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100%,公交場站65個。

- 烏魯木齊市公共運輸集團
截至2021年6月,公交集團所轄運營線路158條(其中,常規線路125條(含鄉村公交、縣城公交)、社區巴士22條、大站快線5條、直達專線1條、通勤線路5條);線路總長度2381.2公里,網長912.1公里。在冊大型客車2164輛,中型車251輛,其中自營中型客車120輛,外包131輛中型客車(出租公司專線車),公交出租公司在冊車輛2064輛,其中:常規公交出租汽車2025輛,純電出租汽車25輛,14輛通勤班車。[104]

- 烏魯木齊珍寶巴士有限公司
2006年,烏魯木齊市市委、市政府引入外資,對原烏魯木齊市公共運輸總公司改制組建成立的珍寶巴士大型外資公交企業。截止2019年,烏魯木齊珍寶巴士擁有營運車輛1140輛,其中新能源車輛317輛,包括有插電混合動力車輛和純電動車輛[105]。運營58條公交線路[106]。
- 其他公司:
十二師屯坪巴士公司: 十二師1~7路.
昊天公司: 烏達線、水板快客、11路(烏昌線)、528路(新化線)
四平商貿公司: 6001路、6002路、6004路、6006路
天緣國旅(原民航旅客公司): 空港1路、空港2路
新疆運通投資公司: D011路

- 烏魯木齊市城市快速公交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烏魯木齊快速公交於2011年9月正式啟動。目前運行9條線路與1條區間線及1條支線:BRT1、BRT2、BRT4、BRT5、BRT6、BRT7、BRT71、6502、6306、5007(由BRT公司運營)。全長約58 km[107]。

烏魯木齊計程車起步價3公里10元,3公里後每公里1.3元等候費為每分鐘0.35元。
2019全年實現郵電業務總收入71.86億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郵政業務收入4.81億元,下降5.9%;電信業務收入67.05億元,下降0.1%。全市固定電話用戶105.12萬戶,比上年末減少8.4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每百人46.81部。年末行動電話用戶715.34萬戶,增加38.69萬戶,其中,3G用戶66.99萬戶,4G用戶330.41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每百人318.58部。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200.18萬戶,增加29.94萬戶。全年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145.75億元,比上年增長0.2%。
經濟
烏魯木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中心[113],中亞地區的區域商貿中心,中國輻射全疆及中亞的區域金融中心[114],中國31個金融中心之一[115]。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2.16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47億元,增長6.6%;第二產業增加值1327.33億元,增長10.8%;第三產業增加值3142.36億元,增長3.3%。三次產業結構為0.7 : 29.5 : 69.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9632元,比上年增長4.5%。[116]。
烏魯木齊位於天山以北,自然環境比較複雜,有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現已查明,可供開發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約有40餘種,其中野薔薇、沙棘、野苜蓿等在國內外已被開發利用,作為飲料和保健品;野生油料植物約有50餘種;野生飼用植物約有29科140多屬240餘種,其中如三葉草、草木樨、苜蓿、冰草、草地早熟禾、布頓大麥等世界上著名的豆科和禾木科牧草在本市均有生長,本地還有不少野生優良牧草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利用;野生蜜源植物約有100多種;農作物野生近緣種植物約有60多種;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約有390餘種;野生工業用植物約有100餘種[22]。
2020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5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5%,其中,農業產值30.81億元,下降1.4%;林業產值3.49億元,增長88.5%;畜牧業產值28.24億元,增長6.3%;漁業產值0.99億元,下降20.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98億元,下降2.7%[117]。
烏魯木齊已形成石化、冶金、紡織、機械製造、高新技術、建材、醫藥、食品、輕工業、電子信息等十大產業集群,產業門類齊全,石化、冶金等產業的發展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烏魯木齊市北有準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東有吐哈油田,且地處準噶爾儲煤帶煤的中部,市轄區內煤炭儲量就達100億噸以上,主要分布在雅瑪里克山、水磨溝、蘆草溝等地,約占全疆總儲量的四分之一,故烏魯木齊又被稱為「煤海上的城市」。此外還蘊藏豐富的各種有色、稀有的礦產資源[22]。
第二產業在全市GDP的比重為38.8%。康師傅、可口可樂、阿爾卡特、SK、嘉里大通、大眾汽車、威立雅、惠普、西門子、韓國韓華、丹麥LM glasfiber、豐田、義大利索克瑟姆、嘉士伯、統一、韓國大宇、漢莎航空、日本積水化學、法國液化空氣等等的世界及中國500強企業落戶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常年在為60%以上。烏魯木齊是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區域金融中心中央區,中亞的區域商貿中心,輻射全疆、融合中亞的區域金融中心,中國31個金融中心之一。截止2018年,新疆新設外商投資企業 125 家,同比下降 23.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 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0.2%[118]。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55.87億元,比上年下降11.0%,其中,出口288.51億元,下降13.7%;進口167.36億元,下降6.0%。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含一日游)6003.74萬人次,較上年下降20.1%,其中入境遊客0.85萬人次,下降96.9%。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79.18億元,下降57.8%,其中入境旅遊收入0.23億元,下降97.3%。
- 上市公司
截止2019年年末擁有境內上市公司32家,H股上市公司4家。境內上市公司中,主板20家、中小企業板9家、創業板3家,總股本671.63億股,比上年增長0.9%;股票市價總值4061.34億元,增長4.9%。擁有法人證券公司2家,證券營業部72家。擁有期貨公司1家,期貨營業部6家[119]。截至2019年底,烏魯木齊市擁有保險機構217個,比上年減少4個。保險機構各項保費收入218.24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財產險56.50億元,增長16.5%;人身險161.74億元,增長7.9%。全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64.94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財產險27.78億元,增長11.7%;人身險37.16億元,下降3.8%。

烏魯木齊著名的商業圈主要有老城區的二道橋、大小十字、中山路、大小西門、火車南站、友好路、華凌、南湖等十餘個大商圈。其中,二道橋商圈是以旅遊觀光為特點打造的民族貿易及接待中外遊客的商圈,大小十字是以金融業為主的高端商務商圈,中山路商圈以電子科技、電腦通訊為主,大小西門商圈以服裝批發、零售為主,邊疆賓館商圈則主要為對外貿易。其餘商圈、鐵路局商圈、南湖商圈、高鐵商圈以時尚購物、餐飲、娛樂為主要特色。
奢侈品購物中心:Maison Mode • Urumqi[120](烏魯木齊美美百貨)、CCmall、天山百貨大樓、杉杉奧特萊斯等。
- 亞歐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是中國西部地區主要的國家級投資貿易洽談會之一,烏魯木齊為中國亞歐博覽會永久舉辦城市。1992年9月2日,首屆烏魯木齊邊境地方經濟貿易洽談會在烏魯木齊舉行,以原蘇聯和東歐國家為對象,洽談地邊易貨貿易和經濟合作為主。1994年經外經貿部批准,將烏洽會名稱改為「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於2011年9月1日至5日起在中國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新疆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新疆汽博會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品牌最多、首屈一指的車展,是成為中亞地區最具規模的國際性車展。
- 中國新疆國際煤炭工業博覽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活動、亞洲兩大煤炭展之一。
- 新疆國際會展中心:是中國西部地區面向中亞、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國際性會展中心之一。新疆國際博覽中心一期工程室內可展面積1.5萬平方米的3倍;地下建築總面積約1.74萬平方米;室外場地總面積約19.94萬平方米,室外展場4.5萬平方米,此外,還包括停車場4萬平方米,門前廣場2.5萬平方米,園林綠化8.94萬平方米。 長486米,寬130.5米。展館採用大跨度張弦桁架,跨度108米,為國內第三大跨度。會議中心設計造型為橢球體明月,設計難度和人員容納規模居全國同類建築前列。會展中心設置6個主展廳,會議中心可具備4000人會議的規模。
新疆致力於將烏魯木齊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截至2016年7月底,在A股上市的45家新疆企業中,有28家是烏魯木齊企業,在新三板、新疆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烏魯木齊企業,也位居新疆之首。金融機構也在加速布局烏魯木齊。巴基斯坦哈比銀行新疆分行已落戶烏魯木齊[123]。截至2018年末,新疆銀行業機構主體達147家,較2014年末增加12家;各類銀行分支機構網點4152個,較2014年末增加592個。新疆證券期貨機構主體50家,較2014年末增加24家。保險主體34家,較2015年初增加4家[124]。
國內銀行
國際銀行
是西北首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北部,集國家級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行政區、兵地合作區於一體[127]。於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全疆第一個國家級經開區; 2011年1月,與市轄行政區頭屯河區合併,實行「區政合一」,規劃管理面積增至480平方公里。2013年度成為全疆首個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園區。2015年財政收入突破100億元。2018年2月,區劃調整,區域面積增至490平方公里,先後引進上汽大眾汽車、鐵建重工、中車、廣汽、正威、百納威、金昇卓郎等項目,建成了新疆軟體園、雲計算產業基地、新疆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新疆衛星應用四大信息產業園區,入駐企業超過500家,總收入近50億元,拉動就業2.4萬人[128]。
位於新市區東部,總體規劃面積為326平方公里[129]。轄區是烏魯木齊市下轄的一個類似鄉級單位[130]。1992年8月成立,同年11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31][132],園區常住人口為80萬人。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首批5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133]。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134]。2019年10月,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全國百強區)第34名。轄區內有中央、自治區、駐烏部隊、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單位500餘個,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新疆社會科學院等科研院所20餘家,大中專院校33所。
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是國務院於2015年7月20日正式批覆設立的新疆第三個綜合保稅區。綜保區開發項目規劃面積2.41平方公里。是集保稅加工、保稅物流、服務貿易、國際採購、國際分銷配送、國際中轉、售後服務、檢測維修、展覽展示、金融服務、科技研發等能於一體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發布國函〔2020〕47號,同意烏魯木齊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135]。
文化
烏魯木齊地區少數民族的服飾色澤艷麗、種類繁多。其中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婦女愛著彩色連衣裙,戴鮮艷或潔白的頭巾,喜愛耳環、耳墜、項鍊、手鐲、戒指等裝飾物,顯得雍容華貴、儀態萬方。男性愛穿西服、繡花襯衫或袷袢等。烏魯木齊地區少數民族均有佩戴花帽的習慣,並以不同的式樣作為其民族標識。花帽的維吾爾語稱為「朵帕」。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間,花帽曾廣泛流行於全蘇聯各族兒童當中[137],不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為生活禮儀中的需要,社交、探親、訪友以及節日聚會等場合均需佩帶。
- 維吾爾族服裝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寬鬆灑脫,色彩強烈。男子頭戴「Dopa」(即:朵帕)穿貫頭式襯衣,領和胸襟挑繡幾何紋,外套對襟長袍"袷袢"腰間扎一條花巾,腳穿長筒皮靴。女子夏季穿艾德萊斯綢(Atlas silk)[138]寬袖連衣裙,外套金絲絨對襟緊身小坎肩,青年女子梳幾十條髮辮,頭上插新月型梳子為飾,喜歡用「奧斯曼/烏斯瑪(歐洲菘藍)[139]」的液汁描眉,用「海乃古麗」(風仙花)染指甲,用「依里木」(沙棗樹膠)抹頭髮,用紅花的花瓣作胭脂和口紅,此外金銀珠玉首飾十分精緻。2008年6月14日「維吾爾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外,在烏魯木齊其他少數民族也有各自的文化特色。2008年哈薩克族服飾也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柯爾克孜族青年婦女則喜歡戴紅色絲絨圓頂花帽;塔塔爾族婦女尤喜歡戴鑲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愛戴呢料大沿禮帽,顯得瀟灑大方;回族男性則為黑白小圓帽,顯得整潔莊重。烏魯木齊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穿著十分現代、時尚,但每逢喜慶節日、婚禮等場合,各民族都盛裝各自的民族特色服飾走親訪友歡度佳節。
新疆歌舞享譽世界,在烏魯木齊傳統民俗藝術文化表演中,最為知名的是麥西熱甫,也曾多次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140]。
隨著清朝對新疆的統一,大批內地漢族軍民進入新疆北路屯戍落戶,在烏魯木齊巴里坤、奇台一帶,漢族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體。秦腔、河北梆子、新疆曲子等雜技等藝術班社相繼出現;紀曉嵐、林則徐、戴瀾、劉鍔等被謫來疆,在新疆留下了不少佳作[141][142]。
新疆曲子是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曲藝品種,俗稱「小曲子」,孕育形成於清代晚期,西北等地的其他民間俗曲傳入新疆後,受新疆漢語方言字調的影響,並與新疆多民族音樂藝術相融合,逐漸形成新疆曲子。這種由漢、回、錫伯等民族群眾共創共演的曲藝由烏魯木齊向全疆各地展開。新疆曲子在2006年和2008年分別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兩次申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43][144]。
近現代時期,受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革命精神在新疆的傳播影響,許多文化人士如茅盾、杜重遠、張仲實等在烏魯木齊從事抗日進步的文化活動,組織各族工人、農民、教師、學生、職員、商人等廣大民眾創作演出抗戰歌曲、話劇、秦腔、京劇、新疆曲子等劇節目。開展與組織各種民族的文化活動。民族話劇《蘊倩姆》、 維吾爾劇《艾里甫與賽乃姆》、雜技《達瓦孜》、哈薩克族阿肯彈唱《薩里哈與薩曼》、《阿爾卡勒克》,柯爾柯孜族瑪納斯奇彈唱《瑪納斯》等劇節目相繼搬上藝術舞台。民族傳統文藝活動如維吾爾族"麥西來甫"、哈薩克族"阿肯彈唱會"、柯爾克孜族"庫姆孜彈唱會"、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錫伯族西遷節、漢族的元宵燈會等[145]。
當地除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等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的主要節日例如:古爾邦節和肉孜節,且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省級行政單位的法定假日,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都享有一至三天的假期,節日期間也會相應的慶祝活動,各民族間互相拜年訪友探親等。除烏魯木齊外其他疆內地區的公民一般也享有假期[146]。



烏魯木齊飲食文化主要以「清真」菜品為主,其菜品在中國內地及海外都較受歡迎,整體新疆菜系口味偏咸辣,大多吃牛羊肉,多採用爆、烤、涮、燒、醬、扒、蒸的製作方法,其中維吾爾族的傳統飲食以麵食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相對較少,主食的種類很多,比如:饢、烤包子以及用皮芽子(維吾爾語「洋蔥」)黃瓜、番茄等調製新疆沙拉搭配上的抓飯[147][148]。著名的佳餚有烤全羊、大盤雞、抓飯、饢包肉、胡辣羊蹄、手抓羊肉、曲曲兒、饢坑肉、麵肺子和米腸子、黃面烤肉。還有菜品多樣的新疆拌麵類,比如過油肉拌麵、丁丁炒麵、那仁等。新疆炭火燒烤類,比如:烤羊肉串、烤羊腸、烤饢、烤板筋、烤羊肝、烤羊心等。
其他還有哈薩克族傳統菜餚,其主要是羊肉和馬肉與各類奶製品,比如:熏馬腸、酸奶疙瘩、奶酪等,以及新疆回族傳統名菜九碗三行子、粉湯、丸子湯、扁豆面旗子等。
另一方面,烏魯木齊也受到了外來飲食文化的影響。同樣的,烏魯木齊當地餐廳涵蓋了中國各地菜系的美食,在快餐方面,除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必勝客等連鎖品牌[149],當地連鎖快餐品牌比如火宴山、百富烤霸、紫羅蘭等也發展迅速,其中「外來美食」經本土改良而來的比如:新疆炒米粉等,在年輕人群體中也較受歡迎。受當地宗教文化影響,大部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等穆斯林忌吃豬肉、驢肉、狗肉、騾肉;以及未念經宰殺的牲畜肉類[150]。
- 茶飲類
常見飲品包括:新疆奶茶、紅茶、磚茶、石榴汁、刨冰酸奶、馬奶子、駱駝奶、羊奶等,當地特色甜品有由優質牛奶、奶皮子、雞蛋和白砂糖做成的手工冰淇淋與巴哈力蛋糕等。首府奶製品企業眾多,並以天山牧場生產的優質牛奶等奶製品為主,主要生產新疆風味酸奶、純牛奶、核桃奶、巧克力奶、奶啤、奶酪等。此外還有本地品牌,美益天巴旦木飲料、藍博爾蘇打水、阿娜爾汗系列果汁飲料、「阿比德」碳酸飲料等。
- 含酒精類
卡瓦斯,是新疆一種類似啤酒的飲料,受到當地各民族群眾的喜愛。卡瓦斯以大麥、玉米等穀物、山花蜜、啤酒花為原料發酵而成,外表看似酒,但其酒精含量僅有0.3%至0.5%。傳統工藝製作的卡瓦斯保存期非常短,常溫下只能保存三天左右,而比較多的釀造季節偏偏是在夏天,高溫導致保存困難。
烏蘇啤酒2002年合併新疆啤酒總部並由烏蘇市搬遷到首府,2015年嘉士伯完全收購烏蘇啤酒,近年來開始進軍內地市場並伴隨著「奪命大烏蘇」口號而走紅。
葡萄酒,新疆作為中國最早栽培葡萄地區和葡萄酒的發源地之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釀酒葡萄品質優良,截至2020年底,新疆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發展到33萬畝,居中國第二位;釀酒葡萄產量逾21萬噸,居中國第一位。新疆目前有葡萄酒莊134家,逐漸形成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葡萄酒產區。
著名球隊
體育賽事
烏魯木齊成功舉辦了國際雪聯越野滑雪中國巡迴賽、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國際拳擊公開賽、女子世界盃桌球賽、世界盃跆拳道團體賽、亞洲青年男子籃球錦標賽、亞洲跳傘錦標賽、全國帆板冠軍賽、全國射箭錦標賽、中國甲A男子籃球聯賽、全國速度滑冰冠軍賽、全國女子手球錦標賽等國內外賽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冬季運動會 (1979、2016)。
- 國家級綜合性運動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冬季運動會是國家體育總局主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家級綜合性冬季運動會,是中國提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後的第一個全國冬運會,也是全國冬運會第一次走出東北、走進西北。共設烏魯木齊市和昌吉州兩個賽區。烏魯木齊賽區主要在冰上運動中心和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昌吉州賽區主要在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151]。該屆比賽中,有2人2次超1項世界紀錄;3人3次創3項全國紀錄;1人1次創1項全國青年紀錄。

- 紅山體育中心是首府過去的標誌性建築之一,2002年投入8600萬元建造而成,頂部外觀設計為盛開的雪蓮,下部狀如飛碟,外牆採用灰色玻璃幕,與紅山美景相呼應,曾多次設置為CBA舉辦場地。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161]位於西北路581號,成立於1959年8月。新館在2005年9月20日建成開館,設「找回西域昨日輝煌——新疆歷史文物陳列」、「新疆民族風情陳列」、「逝而不朽驚天下——新疆古代乾屍展覽」、「歷史的豐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覽」四個常設展覽,有各類文物和標本40,000多件,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381件,包含著名女性乾屍樓蘭美女[162][163][164]為新疆博物館所有。2008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 烏魯木齊市博物館位於水磨溝區。2009年,烏魯木齊市博物館被評為首批國家三級博物館[165]。
其他市內場館還包括:新疆自然博物館、烏魯木齊市美術館、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烏魯木齊市文化中心、空軍新疆航空隊紀念館、新疆民街民俗博物館、新疆饢博物館、烏魯木齊盛貝特海洋水族館(天山區)、烏魯木齊沙海綠珠海洋世界(新市區)、新疆野馬古生態園、汗血寶馬基地、野馬美術館等。
- 新疆圖書館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新疆圖書館位於新市區北京南路78號。新疆圖書館是新疆古籍保護中心所在地,也是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旅遊




- 新疆國際大巴扎為烏魯木齊市著名旅遊景點
- 天池 (天山),位於首府以東45公里處,阜康市南30公里,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167][168],2013年,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 人民廣場,位於市中心核心地段,是首府成熟商業街區之一。
- 南湖廣場位於市政府旁。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 新疆絲綢之路博物館
- 烏魯木齊市博物館,位於南湖南路123號。
- 紅山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紅山山體由紫色砂礫岩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首府新十景之一。
-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
- 水磨溝溫泉,位於市東北5公里,靠近市內的雪蓮山滑雪場。
-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市區西南30公里。
- 汗騰格里清真寺,位於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門。
- 陝西大寺
- 白楊溝,位於烏魯木齊南山(43.6°N,88.0°E)。
- 菊花台,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南的甘溝鄉(43°29′N,87°10′E),與南山西白楊溝相鄰。
- 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燕兒窩風景區。
- 烏魯木齊南山牧場,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距離首府大約40公里,是當地市民夏日避暑的熱門自駕線路之一。
- 南山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公布首批12家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名單,占地12平方公里,是中國三大滑雪場之一,可同時容納一萬人滑雪,建有初、中、高級雪道8條,並擁有西北地區唯一直達原始森林的專用滑雪及觀光纜車3條。
- 阿嘜龍幻想樂園,是以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樂園,也是新疆最大的主題樂園,位於白鳥湖新區二號台地片區,占地面積約36.7萬平方米,園內設金色駝鈴、錦繡中華、璀璨星洲、綺麗冬宮、奇幻森林、未來世界6大主題區。
教育
烏魯木齊是新疆高等院校最為集中的城市。經過50年代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和幾十年發展,烏魯木齊現有普通高等院校26所,211工程院校1所。



-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 新疆職業大學
-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科信職業技術學院
- 兵團開放大學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開放大學
- 兵團廣播電視大學

- 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
- 烏魯木齊市高級中學
- 烏魯木齊市八一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七十中學(原烏魯木齊鐵路局第三中學)
- 新疆實驗中學
- 烏魯木齊市外國語學校(原烏魯木齊第十二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五十四中學
- 烏魯木齊市四十一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二十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六十八中學(原烏魯木齊鐵路局第一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九中學(原烏魯木齊鐵路局第二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九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十九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五十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二十三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十三中學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烏魯木齊市幸福中學
對外交流
1896年,沙俄設立駐迪化(烏魯木齊)總領事館[54],隨著中蘇關係的惡化,1962年蘇聯領事撤走。
1942年9月14日,英國在迪化(烏魯木齊)正式設立領事館[171],1949年該領事館與英國駐喀什總領事館相繼徹底關閉。
1943年4月19日,美國駐迪化(烏魯木齊)領事館正式設立,1949年9月28日該領事館徹底關閉[172]。
烏魯木齊現實際有外國領事機構(辦事處)2個
駐烏代理簽證處地址:烏魯木齊市河灘北路58號[174]。
駐烏簽證代辦處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昆明路216號。
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其他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