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食品安全事件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食品安全事件列表列出历年发生在台湾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简述

1979年,台湾相继发生“米糠油中毒”、“假酒”事件,进而引发中华民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等民间消费者保护团体兴起,揭开食品安全征战序幕。[1]著名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含有瘦肉精及四环素的肉品、塑化剂、黑心油(油品掺铜叶绿素、地沟油、饲料油、工业用油),民间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为消费者提起团体诉讼英语class action[2]然而食安危害的司法求偿需要证实,使官方易怠惰轻罚黑心商。[3]2011年后,台湾再次爆出一系列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事件。连续数年的大量食品安全事件与“黑心食品”的出现使得台湾社会乃至有关国家地区都产生了担忧。台湾民众对食品安全也感到担忧,形成一系列后续影响[4]

事件列表

  • 以下为有查证的著名食品安全事件列表:

1970年代

更多信息 发生或曝光时间, 事件名称 ...

1980年代

更多信息 发生或曝光时间, 事件名称 ...
Remove ads

1990年代

更多信息 发生或曝光时间, 事件名称 ...

2000年代

更多信息 发生或曝光时间, 事件名称 ...
Remove ads

2010年代

更多信息 发生或曝光时间, 事件名称 ...
Remove ads

2020年代

更多信息 发生或曝光时间, 事件名称 ...
Remove ads

争议事件

过期原料

  • 2013年5月,桃园县政府卫生局于稽查义美食品龙潭厂时,发现该厂使用过期2年以上的原料“大豆分离蛋白”制造产品。[325]事发后,义美决定捐出1500万元给公益团体,也对在生产管理上的疏失致歉。[326]针对36万箱使用过期原料制造的产品流到市面上贩售,检方起诉义美桃园龙潭厂翁仁庆、黄凯亭、魏建佳和黄煜良4名员工,全案审结,4人被判2到6月徒刑,缓刑2年,并另要缴交公库15万元至60万元[327]
  • 2014年10月15日,台中卫生局针对辖内14家顶新国际集团旗下的松青超市全面稽查,查获4家使用过期食材改制或改标成15项的熟食贩售。[328]
  • 2014年10月23日,台中IKEA使用味全的过期乳浆原料制作软冰淇淋。[329]

农药

瘦肉精

  • 2024年2月2日,台中市政府食品药物安全处验出台糖梅花肉片含乙型受体素西布特罗(cimbuterol),卫生局长曾梓展说明,台中市依据卫生福利部食品中动物用药残留量的“公告”及“建议”检验方法,共抽验6次,利用公告方法验出0.015ppm,超过方法定量极限值0.001ppm达15倍之多。[332]针对该案,卫福部则表示卫福部及各地方政府于上市后92件、台糖自主送检36件同批次共计921件猪肉样品,均未检出乙型受体素,显示国内猪肉供应链未受乙型受体素污染,尚无食安风险。[333]卢秀燕带领的台中市政府始终未说明,验出西布特罗的肉品是如何出现如何产生。

其他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