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雲南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云南省map
Remove ads

雲南省,簡稱,因清代境內有迤東道迤西道迤南道三迤,故又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部邊疆地區的省份,雲南動植物種類數為全國之冠,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雲南歷史代表文化為「滇文化」。雲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動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猿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乃至亞洲最早的直立人。

快速預覽 雲南省 滇、雲、迤, 國家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正體字, 簡化字 ...
Remove ads

詞源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王朝在今祥雲縣境內置雲南縣。因漢代無史籍記載,後人對「雲南」的名稱由來作出了許多推測,因而「雲南」一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由「彩雲之南」而來、由「縣在雲山之南」而來、少數民族[3]地名改易等。

歷史

南詔以前

Thumb
昆明城牆近日樓段
Thumb
滇國的青銅雕塑
Thumb
大理崇聖寺三塔
Thumb
五華樓

前3世紀,楚國大將莊蹻進入滇池地區,建立滇國。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在雲南東北部設立郡縣,並開五尺道自今曲靖聯繫內地。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設立益州郡和24個縣,郡治滇池縣(今晉寧),開闢通往緬甸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復擴建五尺道,更名為「西南夷道」。漢朝征服西南夷時,發現當地有來自「身毒(印度)」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信德省在梵語中稱為「Sindhu」)。[4]三國時期,雲南地區稱為「南中」。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大軍降服「南中」大王孟獲

320年代,爨氏(爨音cuàn)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晉寧)稱王,其統治維持400年。

南詔大理國時期

末,中原大亂,而巴蜀滇等西南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相對穩定。

公元621年,唐朝於雲南境內設置姚州地方行政區,664年設置姚州都督府。公元七世紀,大約在大唐帝國興起的同時,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處於原始社會階段而互不相統一的民族部落,稱為「六詔」。分別是蒙舍詔越析詔、鄧賧詔、施浪詔浪穹詔、蒙嶲詔,「詔」為夷語, 有漢語「王」或「首領」之意。

公元738年,洱海地區的蒙舍詔部落酋長皮羅閣在中央勢力的幫助下,兼併其他五詔,建立南詔國,被唐朝玄宗帝封為雲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六詔中源於今大理州巍山縣的蒙舍詔得到唐王朝的支持,統一了其他五詔。因其位於六詔的最南面,故稱為南詔。南詔最早的都城位於今巍山縣,在這裡發現的磚瓦等建築構件,說明了南詔從開始就與中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公元739年,南詔遷都太和城,即今大理市。南詔建立後,不斷向四面擴張,748年滅唐朝滇東的爨氏土司勢力,其鼎盛時期曾控制了東至雲南曲靖地區,東南達越南北部,西南直達今緬甸曼德勒,北以大渡河為界,東北抵達今貴州遵義一帶的廣大區域。748年皮羅閣去世,唐玄宗再封其子閣羅鳳雲南王。750年,因南詔與雲南太守張虔陀產生矛盾,隨後與唐關係破裂,爆發戰爭。南詔從唐朝奪取了雲南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期間乃不斷要求唐朝政府復置姚州都督府(今雲南省姚安縣),在安史之亂後,南詔完全脫離唐朝控制。

公元851年經遊歷唐代廣州的阿拉伯商人蘇萊曼曾寫到南詔的情況:[5]

在這些國王中,Moutcha(蒙舍)族是一個白人部落,衣著和中國人相似,這個部落擁有豐富的麝香,境內遍布白雪覆蓋的大山,高聳雲霄,世所罕見。蒙舍部落經常向周圍的國王發動戰爭,這裡出產的麝香極其優良,療效極好。

南詔統治時期,雲南的社會經濟長足進步,文化輝煌燦爛,影響至今。南詔、大理文化以其獨有的民族特色,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902年,南詔國權臣鄭買嗣奪位自立,改國號大長和。929年,趙善政滅大長和國,建立大天興,次年東川節度使楊干貞滅大天興國,改國號大義寧。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南詔與大理國作為相繼的地方政權,從公元649年六詔之一的蒙舍詔酋長,至1253的大理國王年止,凡604年,幾與唐宋王朝相始終。

Remove ads

元明清時期

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軍隊征服大理國,將原大理國轄境及其附屬地區分為「茶罕章」、「哈剌章」、「鴨赤」、「赤突哥兒」、「金齒」五個部分。1276年正式建立雲南行省色目人賽典赤·贍思丁平章政事,治中慶路(今昆明)。在雲南開發重要的銅礦和銀礦,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直到清朝,雲南是中國白銀的主要產區。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雲南,形成今天的雲南回族雲南蒙古族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沐英率軍隊攻占雲南,滅元朝梁王,隨後設立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在當地實行「改土歸流」的政治改革。漢族軍民開始大批移入雲南,從明初到明末,雲南人口由20餘萬增加到140餘萬[6]。在明朝統治期間,雲南的民族文化受到影響,亦造成雲南六百餘年歷史無從依據,據《滇系》所載:「自傅、藍、沐三將軍臨之以武,胥元之遺黎而蕩滌之,不以為光復舊物,而以手破天荒,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簡編,全附之一燼」,同時在雲南完成了官學、私學和半官半私的書院三者緊密結合的中國古代學校教育制度的建設工作,使中原文化最終牢固確立了其在大理地區的主流文化地位。白族文化在雲南地區的地位,滑落至民間、世俗文化的層面,並一直持續至今[7][8]

永樂十一年(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簡稱「黔」,而原用簡稱「滇」字亦由此前泛指今日雲南省與貴州省境域縮窄為後來專指今日僅雲南省境域。[9]

滿清入關後,南明永曆帝據包括雲南在內的西南省份抗清。清世祖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派平西王吳三桂攻入雲南,追捕永曆。南明兵敗,永曆流亡緬甸。康熙元年 (1662年),吳三桂從緬甸抓回永曆皇帝,在昆明絞死。之前清廷為平定南明,將雲南軍政全權交付吳三桂,南明滅亡後吳三桂在雲南擁兵自重,終於康熙十二年 (1673年) 聯同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起兵作反,史稱三藩之亂。康熙二十年 (1681年),清兵攻下昆明,吳三桂孫吳世璠兵敗自縊,三藩之亂至此平定。雲南之後亦由清廷直接管治。

1816年受到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嚴重反常,雲南全省嚴重饑荒[10]。是雲南近代有記載以來規模最大、最嚴重的一次饑荒。據云南《鄧川縣誌》記載,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是歲大飢,路死枕籍」。面臨災荒,有些饑民被迫賣兒賣女以求活命,昆明詩人李於陽在《賣兒嘆》中寫道:「三百錢買一升粟,一升粟飽三日腹。窮民赤手錢何來,攜男提女街頭賣。明知賣兒難救飢,忍被鬼伯同時錄……」(無夏之年

清末咸豐同治年間 (1856年-1873年) ,雲南回民發動叛亂,以大理為中心建立了杜文秀穆斯林政權,幾乎占領昆明城以外的雲南全境。戰後,雲南回族人口大量減少。晚清時期,英國征服緬甸,法國征服越南,兩國勢力對雲南產生一定影響。邊境地區開放了幾處通商口岸:騰衝蒙自思茅。宣統二年 (1910年) ,法國投資的滇越鐵路(中國境內部分今名昆河鐵路)通車。宣統元年 (1909年) ,清朝實行新政,雲南編立新軍,成立雲南陸軍講武堂[11]

Remove ads

中華民國時期

1911年10月30日,蔡鍔唐繼堯率新軍發動重九起義,脫離清朝。1912年4月,電站正式向昆明供電。

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又在此發動反對袁世凱的護國運動民國時期,滇軍在雲南形成割據局面,先後有唐繼堯、龍雲(1928年-1945年)等統治雲南。

1925年3月16日,大理市發生7.0級地震,5000人死亡,大理市損毀嚴重,76000座房屋被地震晃動或隨後的火災摧毀。

Thumb
中華民國時期的雲南省
Thumb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雲南省地圖
Thumb
抗日戰爭爆發後,雲南成為抗戰大後方。圖為飛虎隊拍攝的昆明城門,上有「還我河山」標語

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付出極大代價的滇緬公路修通,成為中國與境外聯繫唯一的交通線。1942年有10多萬中國遠征軍從雲南進入緬甸配合英軍與日軍作戰,日軍擊敗英軍,沿滇緬公路進至惠通橋,隔怒江與中國軍隊對峙2年。1938年-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昆明聯合辦學,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2]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60年代三線建設(將工廠搬到京廣鐵路以西、長城以南、韶關以北內陸地區)時期,修通聯繫雲南與內地的鐵路,1966年貴昆鐵路通車,1970年成昆鐵路通車。

1970年通海縣發生7.5級地震,造成15621人死亡,受傷人數超過32431人,500萬至25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受災面積達到8781多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第三大地震。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1976年),雲南省發生多個屠殺事件。1966年8月,雲南鎮雄縣發生的屠殺事件是最早的雲南文革屠殺事件之一,造成10人死亡。[13]1968年1月爆發的「趙健民雲南特務案」中,時任雲南省委書記趙健民康生等人誣陷為「叛徒」、「國民黨特務」而遭非法關押8年,該案引發了1.5萬餘起冤案、假案,牽連上百萬人,到1969年共有1萬7千餘人被打死、逼死。[13][14][15][16][17]與此同時,在「滇西挺進縱隊」一案中,1968年1月一次屠殺就有至少200餘人死亡,該案件此後與趙健民案捆綁掛鉤。[18][19][20]1975年7-8月,在針對回族民眾的沙甸事件中,共有1600餘人死亡。[13][21]

2002年,時任雲南省委書記高嚴涉嫌貪污受賄並潛逃至澳大利亞,至今行蹤不明。

2021年12月3日,由雲南省勐臘縣磨憨站寮國首都萬象全長400多公里的磨萬鐵路正式開通運營[22]

Remove ads

地理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位於北緯21°8'32"-29°15'8"和東經97°31'39"-106°11'47"之間,全境東西最大橫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900公里,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國土面積的4.1%,居第8位。最低處位於河口縣城西南,南溪河與紅河交匯,高程為海拔76.4米,為雲南最低處[23];最高處位於德欽縣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最高點[24]。雲南全境,東與貴州廣西接壤,北與四川毗鄰,西北與西藏交界,西與緬甸為鄰,南同寮國越南毗連。雲南有長達4,060公里國境線,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各國的陸路通道,全省有出境公路20多條。北回歸線穿越全境,全省分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25]

雲南處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和雲貴高原,為高原山區省份。地貌上有五個特徵,一是高原呈掃帚狀,三江併流皺褶地區的橫斷山脈是掃帚柄部分,蒼山、無量山、哀牢山組成掃帚部分,二是高山峽谷相間,三是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分三大階梯遞降,四是斷陷盆地星羅棋布,五是山川湖泊縱橫。地形上,河谷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相間分布,各類地貌之間條件差異很大,類型多樣複雜。全省依地形分類,山地約占84%,高原、丘陵約占10%,河谷盆地約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全省127個縣(市)區及東川市共128個行政區劃單位中,除昆明市五華盤龍區兩個城區外,山區比重都在70%以上,沒有一個純壩(河谷盆地)縣(市)區。 其中山區面積占縣域總面積70一79.9%的有4個,山區面積占80一89.9%的有13個,占90一95%的有5個縣,其餘的縣(市)區均在95%以上,有18個縣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

雲南省集水面積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908條[26],其中較大的有180條,分屬六大水系,分別注入三海和三灣,三海即東海南海安達曼海,三灣即北部灣莫踏馬灣孟加拉灣,最終流入太平洋印度洋[25]金沙江瀾滄江為境內長度千公里以上的最大河流,元江南盤江怒江境內長度超過500公里[27]。雲南是中國高原湖泊分布最多省份之一,面積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共37個,湖泊總面積為1,066平方千米,集水面積9,000平方千米,總蓄水量約300億立方米;面積3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共9個。按容量算,超過20億立方米的有撫仙湖洱海程海瀘沽湖;依平均水深算,超過20米的有撫仙湖、瀘沽湖、程海和陽宗海;依面積算,超過200平方千米的有滇池、洱海和撫仙湖[28]

Remove ads

位置

雲南是中國最西南方的一個省份,北回歸線穿過省境南部,全省面積為39.4萬平方千米,占全國4.1%。該省的東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區。雲南的國境線長4,060公里,與3個國家接壤:西面是緬甸(主要口岸是瑞麗),南面是寮國(主要口岸是磨憨),東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老街)。

地形

Thumb
元陽梯田
Thumb
梅裏雪山

雲南省是一個以高原山地為主的省份,地形的類型極為多樣化,包括高原、山原、高山、中山、低山、丘陵、盆地、河谷等。其中大約山地占84%,高原、丘陵約占10%,盆地、河谷約占6%。

雲南省的地勢跟中國整體的地勢差不多,西北高而東南低。全省最高峰是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最低點是河口縣的紅河河谷,海拔76.4米。

雲南的地形大體上可以以元江河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雲南省的東半部稱為雲南高原,是雲貴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總體上地形呈波濤狀起伏,高原上廣泛呈現的是低山、丘陵景觀,在小範圍內可以表現為起伏較為和緩的高原面,這類地形相對平緩的地區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0%左右。雲南省的西半部是著名的橫斷山脈或稱滇西縱谷區,特徵是高山、峽谷相間。

雲南省的主要山脈,在西半部有高黎貢山怒山雲嶺哀牢山無量山梅里雪山玉龍雪山蒼山等。

Remove ads

江河水系

雲南境內河網密布,集水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08條,主要河流達到180多條,為入海河流的上游,分屬伊洛瓦底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紅河珠江六大水系,其集水面積覆蓋全省[29]。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長江上游幹流)、瀾滄江(湄公河上游幹流)、元江(紅河上游)、南盤江(珠江正源)、怒江薩爾溫江上游)、伊洛瓦底江(瑞麗江大盈江),七大河流集水總面積達到323,953平方千米,占雲南總面積的82.22%。其中金沙江幹流雲南境內河段1,560公里,集水面積105,614平方千米;瀾滄江1,227公里,集水面積88,574公里[27]。雲南處雲貴高原地理位置,境內均系高原湖泊,其中水面面積3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滇池洱海撫仙湖程海瀘沽湖異龍湖杞麓湖陽宗海等九大湖泊[28][26]

河流

雲南省的河流分屬於6大水系:伊洛瓦底江水系、薩爾溫江水系、湄公河水系、長江水系、紅河水系和珠江水系。它們都屬於亞洲的主要水系,分別匯入印度洋太平洋,流經雲南省的部分多數屬於河流的上遊河段。而且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與中國大部分地區河流由西向東的流向迥然相異。

湖泊

Thumb
瀘沽湖

雲南省地理上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分布有37個高原湖泊(面積超過1平方千米者),使得本省成為中國西南部淡水湖泊最多的省份。這些湖泊在成因上多屬於斷層陷落湖。其中面積在3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9個,最大的是滇池,其次是洱海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陽宗海瀘沽湖程海異龍湖[30]

地質

溫泉

溶洞

火山

騰沖火山

自然資源

雲南省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以「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藥材寶庫」而著稱。

動植物王國

Thumb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雲南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甚至寒帶的植物品種。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已經發現了274科,2,076屬,1.7萬種。[31]

雲南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形成了寒溫熱帶動物交匯的奇特現象。有脊椎動物1,737種,脊椎動物中獸類有300種,鳥類有793種,爬行類143種,兩棲類102種,淡水魚類366種;昆蟲1萬多種。魚類中有5科40屬250種為雲南特有。鳥獸類中有4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2]

礦產

雲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

雲南已發現各類礦產150多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居全國首位的礦種有石墨和青石棉。雲南礦產資源共有9大類:黑色金屬礦產、能源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稀有及稀土礦產、特種非金屬礦 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建材非金屬礦產及彩石礦產等。雲南礦產具有種類多、品種全、分布相對集中、富礦優質礦儲量所占比重較大、共生伴生組份多等特點。[33]

水力

雲南省降雨充沛,河流眾多,年徑流量達到200立方千米,三倍於黃河。該省人均水資源超過10,00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中國大陸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即於1910年代初建設在昆明。

四至及中心

行政區劃

雲南省現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下設17個市轄區、18個縣級市、65個、29個自治縣

更多資訊 雲南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34] ...

人口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693萬人[37],比上年末增加3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38.2萬人,出生率為8.14‰;死亡人口38.5萬人,死亡率為8.21‰;自然增長率為-0.07‰。 年末全省城鎮人口2427萬人,鄉村人口2266萬人,全省城鎮化率51.72%。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7元,比上年增長5.0%。

雲南是中國的第五大僑鄉,有約250萬雲南籍海外僑胞分布在世界各地,省內有約50萬僑眷。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雲南省總人口為4720.93萬人[38],是西南地區人口第二大省,僅次於四川

元江谷地和雲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雲南省人口呈現東密西疏的特徵,東部地區占全省人口比重超過六成[39]:77-78。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紅河州四(州)市人口位列全省人口前四,占全省近半數人口[38]

雲南省共有25個少數民族,人口分布上呈現西多東少,南多北少的特點,且主要居住在山區及邊疆地區。漢族則主要居住在壩子。以昆明為核心的滇東及滇東北地區絕大多數人口為漢族。[39]:92

民族

Thumb
雲南省少數民族分布圖(不包括回族)

雲南省有25個人口超過6,000人的世居少數民族,是中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阿昌族基諾族15個民族為雲南省特有民族[註 3][40]。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雲南省少數民族人口為1,563.6萬人,占總人口的33.12%[35]。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有6個,分別是彝族(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32.43%)、哈尼族(占10.44%)、白族(占10.26%)、傣族(占8.05%)、苗族(占8.02%)、壯族(占7.74%)[41]。按少數民族人口絕數算,雲南少數民族人口總量僅次於廣西居全國第二位;按少數民族所占人口總數的比重衡量,在省級行政區中僅次於西藏新疆青海廣西貴州寧夏居第七位。雲南的少數民族與漢族雜居為主,主要集中分布於8個自治州、29個自治縣和152個民族鄉(其中含一個民族鎮)。超過5,000人的少數民族見下表:

更多資訊 民族, 人口[註 4] ...

雲南各民族的立體分布非常明顯:其中有10個民族住在河谷平壩:白族納西族傣族阿昌族、壯族、布依族、水族、滿族、蒙古族和回族,共計450萬人口;住在低山地區的有彝族哈尼族、瑤族、拉祜族佤族景頗族、布朗族和基諾族,共有500萬人口;住在高寒山區的有苗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怒族獨龍族,人口共計400萬。

語言

雲南各族人民通用雲南話(屬於漢語西南官話),與鄰近的四川貴州西南官話比較接近。清代以後,雲南話受到來自四川、貴州以及湖北的西南官話強烈的影響[42]。另外在部分接近越南的邊境亦有如河口廣話等粵語方言島分佈。

在雲南省,眾多少數民族的語言也經常被使用,包括藏緬語族彝語白語藏語哈尼語景頗語傈僳語拉祜語納西語侗台語族壯語布依語侗語水語傣仂語傣哪語;以及苗語瑤語的各種方言。納西族的納西語所使用的東巴文,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宗教

可統計的403萬信仰宗教者中,90%以上是少數民族。

雲南宗教(2005)[43]

  中國民間信仰、少數民族信仰或無宗教(91.3%)
  佛教(6%)
  伊斯蘭教(1.4%)
  基督宗教(1.3%)
Thumb
香格裏拉的龜山寺
  • 佛教:合法宗教場所2333處,可統計的佛教信徒約256萬餘人[44]
  • 伊斯蘭教回族穆斯林幾乎遍布雲南全境,共約62萬餘人,清真寺810處[44]。在三代,1872年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回族穆斯林叛亂被鎮壓之前,穆斯林在雲南總人口中曾經占有很大的比重,並控制了該省商業(馬幫)。清末的雲南回族穆斯林叛亂被鎮壓之後,許多雲南的回族穆斯林遷到了緬甸泰國北部。後來由於中國改革開放後宗教自由政策和對於少數民族寬鬆的生育政策,雲南的回族穆斯林人口有所回升。
  • 基督宗教
    • 基督新教:雲南省可統計的參加官方教會基督新教信眾約53萬餘人,合法宗教場所2050處[44]。此外還有數量龐大的信徒未被有效統計。雲南省信奉基督宗教的信徒大部分集中在邊緣偏僻的山區,以少數民族為主。主要的分布地包括:西北部中、緬、印邊境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信徒主要是傈僳族,以及怒族獨龍族;東北部昭通市、武定縣等地,信徒主要是苗族以及彝族;西南部中緬邊境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信徒主要是景頗族普洱市瀾滄縣(有著名的糯福教堂),信徒主要是拉祜族佤族。歷史上,英美傳教士對雲南一些少數民族的社會文化產生過巨大影響。原有的拜物教巫術衰落,一夫一妻制取代了群婚制血緣婚酗酒賭博現象消失,創製了10種民族文字(景頗文苗文拉祜文佤文西傈僳文東傈僳文等),並創辦現代學校。基督新教傳入雲南始於1881年,由中國內地會的傳教士傳入大理,次年傳入昆明。2004年,昆明重建了中國內地會創立的三一聖堂(今名三一國際禮拜堂)。
    • 天主教:雲南省可統計的天主教徒約6.6萬餘人,合法宗教場所58處[44]。天主教傳入雲南始於1644年。張獻忠軍攻占成都時,一些天主教徒前往雲南鹽津縣避難。1658年,南明永曆帝前往雲南,隨行人員中的天主教徒後來流落到民間。1696年雲南成立代牧區,1755年併入四川,1840年恢復,主教座堂設於鹽津縣龍溪(普洱鎮龍台村)。雲南省信奉天主教的信徒較少且分散,早期大部分集中在滇東北昭通府偏僻的山區,1881年主教座堂遷至昆明後,昆明、大理等地教會有小規模發展。另外滇西北迪慶藏區也有傳入。
  • 東巴教:歷史上,麗江納西族中曾普遍信仰東巴教。現在,東巴教仍存留於部分納西族人中間。
  • 原始宗教:目前雲南信仰原始宗教的人口主要集中於南部以及西部,例如佤族拉祜族哈尼族等。

文化

Thumb
麗江古城
Thumb
香格裏拉的藏族喇嘛

有關雲南的電影

在1949年以後拍攝的兩千多部電影中,有關雲南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達到150多部[45],其中《阿詩瑪》(以石林為背景)、《五朵金花》(以大理為背景)、《孔雀公主》(以西雙版納為背景)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諾瑪的十七歲》(以元陽為背景)、《花腰新娘》、《好大一對羊》等影片獲得大獎,而《千里走單騎》、《神話》、《無極》等影片也都選擇在雲南進行拍攝。

教育

高等院校

2007年,雲南省有51所普通高校[46],占中國1909所普通高校的2.6%。其中本科院校18所,設在昆明市的有14所: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雲南財經大學雲南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原昆明醫學院)、雲南中醫學院雲南警官學院雲南藝術學院雲南大學滇池學院昆明學院;另外在昭通保山大理蒙自曲靖玉溪普洱文山麗江楚雄各設有一所本科院校,即昭通學院保山學院大理大學紅河學院曲靖師範學院玉溪師範學院普洱學院文山學院、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和楚雄師範學院。雲南省沒有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僅有一座高校(雲南大學)被列入中國重點建設的大約100所大學(「211工程」)名單中。2018年,雲南大學進入中國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

經濟

Thumb
昆明金融區

十三五規劃中雲南楚雄與曲靖兩城市經濟帶列入重點開發。[47]由於自然環境因素制約和歷史的原因,雲南經濟發展滯後,以2008年為例,人均GDP水平僅及全國平均水平的53%,比較優勢產業是菸草、生物資源、礦產、電力和旅遊業。

長期以來,菸草業以其高額利潤,成為雲南最重要的支柱產業。雲南生產的烤菸一直是中國生產高級捲菸的原料。1987年以後雲南又成中國最大的捲菸產地,此後有十年間雲南的經濟增長速度等五項指標一直位列中國榜首。為平衡此一情況雲南在中緬邊境的瑞麗開闢邊境貿易區[48]同時推廣「非煙食品工業」衝鋒戰略,2016年雲南省非煙食品工業完成增加值313.97億元,同比增長19%,投資額374.50億元同比增長9.98%,比全省工業投資(不含電力)高13.58%。[49]

2019年人均GDP為47,944元(7,379美元),較上年增長7.4% [50]增速比較方面以工業最快,而旅遊業發展也使服務業開始趕超:

    • 第一產業增加值3,037.62億元,增長5.5%
    • 第二產業增加值7,961.58億元,增長8.6%
    • 第三產業增加值12,224.55億元,增長8.7%

旅遊

Thumb
香格裏拉
Thumb
麗江古城

雲南的旅遊資源相當豐富,以其美麗的自然風景、多彩的民族風俗和宜人的氣候成為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全省已經建有上千個以高山峽谷、現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熱、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蹟、傳統園林及少數民族風情等為特色的旅遊景區與景點,其中國家級A級以上景區有474個,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有石林大理西雙版納三江併流昆明滇池麗江玉龍雪山騰衝地熱火山瑞麗江-大盈江宜良九鄉建水普者黑阿廬12處,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有陸良彩色沙林祿勸轎子雪山等53處[51]。有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會澤通海劍川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騰衝威信保山廣南石屏漾濞孟連香格裏拉8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1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中國歷史文化街區、3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52][53]麗江古城(1997年7月)、紅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三江併流(2003年7月)、石林(2007年6月)、澄江化石地(2012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麗江納西東巴古籍文獻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51]

交通

鐵路

Thumb
昆明南站是雲南省最大的火車站

雲南的第一條鐵路不是通往中國其他省份,而是由昆明通往越南港口城市海防滇越鐵路,這是一條由法國工程師設計的窄軌鐵路,1910年通車,是中國的第一條國際鐵路。此後,「鐵路不通國內通國外」曾經長期被列為「雲南十八怪」之一。直到1960年代中國開始三線建設後,雲南省才陸續修建了貴昆鐵路(1966年通車)、成昆鐵路(1970年通車),與全國鐵路網相連。1990年代以後,又陸續修築了通往省外的南昆鐵路(886公里)和內昆鐵路,以及省內的昆玉鐵路(昆明到玉溪,1993年貨運通車,1998年客運通車)、廣大鐵路(1998年通車,213公里,將昆明和大理連接起來)、大麗鐵路(2009年9月通車,將來繼續延伸滇藏鐵路)、玉蒙鐵路(玉溪到蒙自北,77.84公里,2013年通車)及蒙河鐵路(蒙自北至河口北,2014年12月通車)。2016年12月28日,滬昆客運專線南昆客運專線全線開通,結束雲南不通高速鐵路的歷史,亦打通了雲南去往華東地區和南方沿海地區的快速通道。2018年7月1日,昆楚大鐵路全線開通,結束滇西不通動車的歷史。2021年12月3日,玉磨鐵路作為中老鐵路在中國的一部分正式通車,打通了連接寮國首都萬象泰國首都曼谷的快速通道。

公路

公路是雲南省省內交通的主要方式。所有縣城均有通往昆明的全天候公路,所有鄉鎮均通公路(最後一個通公路的是貢山縣獨龍江鄉,每年中有半年能夠通車)。2007年末,該省的公路總裏程達到200333公里,居中國各省前列,其中高等級公路7400公里,高速公路2508公里,包括昆明經過大理到瑞麗、昆明到磨憨、昆明到曲靖、昆明到石林、昆明到中越邊境城市河口。計劃到2020年使全省的高速公路總裏程達到6000公里,完成通往周邊國家緬甸、寮國、越南和泰國的高速公路網。[54]

水路

總體而言,雲南境內的河流絕大多數不適合航行。五級以上等級航道僅有506公里,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內陸湖泊,極少有長距離航線。1995年,雲南省投資開闢瀾滄江航線。[來源請求]

機場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定位為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和連接歐亞的國家門戶樞紐機場,已於2012年6月28日建成投入使用,從而取代使用達90年歷史的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巫家壩機場位於昆明市區東南,距離市中心僅有3公里,建於1922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座民用機場。此外,雲南省還有以下機場:西雙版納(景洪)麗江大理香格裏拉德宏芒市保山思茅昭通騰衝臨滄文山寧蒗瀘沽湖蒙自機場(民航尚未通航)。

政治

地方首長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雲南省委員會 ...

地方特產

Thumb
雲南銅鍋米線
  • 昆明:過橋米線、大救駕、鮮花餅、雞絲涼麵、豆花米線、竹蟲、呈貢寶珠梨、滇池麻鴨、宜良板鴨、餌絲、官渡粑粑
  • 楚雄:野生菌、彝族菜。
  • 大理:白族三道茶乳扇、河水煮活魚、洱海海菜、耙肉餌絲、燒餌塊、彌渡卷蹄、銀魚。
  • 麗江:麗江粑粑、酥油茶、雞豆涼粉、永勝油茶、臘排骨、螺旋藻、青刺果、納西烤魚、米灌腸、黃豆面、麗江三文魚 。
  • 迪慶:酥油茶、青稞酒、藏族醃肉、奶干。
  • 西雙版納:傣族火燒乾巴、鮮竹筍、螞蟻蛋、野生菌、熱帶水果、傣族竹筒飯。
  • 保山:蒲縹甘蔗、騰衝「大救駕」(炒餌塊)、騰衝餌絲、保山綠豆、卷粉。
  • 德宏:傣族菜、熱帶水果、撒撇、傣族竹筒飯、泡魯達,芒市泡菜
  • 昭通:天麻燉雞、昭通醬、翠華茶、油糕餌塊、北閘涼粉、小草壩天麻、綠豆糕。
  • 曲靖:宣威火腿核桃、土豆(味道特別)、麻衣饊子、蒸餌絲。
  • 文山:三七燉雞等三七系列菜餚、酸湯雞、酸湯牛肉、野生菌、涼品宴、椒鹽餅、汆肉米線、褡褳粑(富寧特有食品)、越南小卷粉、地攤狗肉、烤餌塊、蕎酥、花糯飯。
  • 紅河:蒙自過橋米線、建水燒豆腐、開遠小卷粉、建水紫陶、蒙自甜石榴、建水曲江的火烤鴨、建水汽鍋雞、河口小卷粉、石屏豆腐。
  • 玉溪:江川三道菜、抗浪魚、澄江藕粉、銅鍋魚、大頭魚、小卷粉、涼米線、冬瓜蜜餞、油鹵腐、豆沫糖、油雞樅、木瓜水。
  • 普洱:野菜、民族菜、米干(卷粉)。
  • 臨滄:稀豆粉(用磨碎的黃豆做的濃湯)、雞肉爛飯(佤族的特色菜,用雞肉、香草和鮮辣椒加純雞湯燉煮出)、滇紅茶、粑粑卷。
  • 怒江:怒江魚、拉馬登石榴、丙中洛板栗、石板粑粑、鞏辣。
Thumb
紅河哈尼梯田

體育

雲南省運動會,是雲南最高級別的綜合運動會,每4年舉辦一屆。

人物

友好地區

雲南省與下列地區建立了友好關係:[58][59][60]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