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準急列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準急列車
Remove ads

準急列車(日語:準急列車じゅんきゅうれっしゃ)是一種停車站比急行列車多但比普通列車少的日本列車類別。長寫為準急行列車(日語:準急行列車じゅんきゅうこうれっしゃ),簡稱為準急(日語:準急じゅんきゅう)。

Thumb
國鐵KiHa55系日語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行走準急「紀國」(1960年)

通常「準急列車」英文為「Semi Express」,簡稱「Semi-Exp.」,部分鐵路公司會以「LOCAL EXP」標記。

此條目將會記述以下內容。

  • 曾經設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營運的準急列車,為其中一種優等列車日語優等列車長距離列車)。
  • 於私鐵線內為特急列車,該列車駛進在國鐵線內時會變成「特別準急」。
  • 曾經於阪和線內行駛的日本國鐵「準急電車」
  • 現時於私鐵上行走的準急列車,乘坐這些列車不需要額外費用。
  • 在鐵路以外,於日本行走的準急。

日本國有鐵道

國鐵在戰前和戰後一段時期曾經設有準急列車。在戰前的準急列車方面,乘客只需支付車費便可乘車,但是在戰後開始收取準急費用,兩者性質不同。

戰前的準急列車

在1926年(大正15年)9月,首先於東海道本線東京站名古屋站,名古屋站至神戶站之間開設「準急」列車班次。當時的準急列車提供了行走較長距離,不需要像急行列車一樣支付額外費用,列車行走速度比「急行列車」慢一點的班次,相當於現時的快速列車[1]。因此,「準急」可以說是現時快速列車於當時的稱呼,但是部分地區將同樣的列車稱呼作「快速列車」或「快速度列車」。

後來,不單是開設長距離列車,也開設了短距離列車。在戰前黃金時期的1934年(昭和9年)12月修正中,設有以下比較有特徴性的準急列車行走:

在翌年1935年(昭和10年)12月,開設了行走於關西本線湊町站(現時:JR難波)至名古屋站之間的準急列車,整段行車時間為3小時1分鐘。該列車的後繼急行「春日」於2006年廢除前,名古屋站至奈良站之間的行車時間為約2小時10分鐘,把該時間加上行走於天王寺站至奈良站的快速列車所需時間,可發現在70年來,該區間的行車速度相差不大。

而鐵道省在經歷關東大震災昭和金融恐慌經濟大恐慌等影響下,使陷入了嚴重的經濟衰退,使有著減少乘車人次的困擾。鐵道省為了提升列車的形象和吸引人們乘坐鐵路服務,便於旺季開設了前往觀光景點的臨時準急列車[2]。當時,只有特急列車才設有正式的列車名稱,但是在地方局內也為這些準急列車加設名稱,以下是一些「準急列車」代表:

但是這些列車在1937年(昭和12年)的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在當時的戰時體制下,於同年12月15日廢除。

Remove ads

戰後的準急列車

在戰後的1946年(昭和21年)11月,再次以「準急」的名義,開設了行走於上野站至金澤站之間和上野站至秋田站之間的列車。開設「準急」的原因是沒有包夠的設備和車輛以行走「急行」班次。另外於當時起加設了「準急費用」,把「準急」定性為「優等列車日語優等列車」。可是由於當時的運輸情況還未安定,於翌年1947年(昭和22年)1月至6月期間,由於煤炭和車輛狀況惡化而一度取消。在6月起再設在中央本線日豐本線山陰本線予讚本線土讚本線等地方開設「準急」[3]

後來,開設「準急」的準則是一些較短距離(距離不足300公里)班次,目的是輔助急行列車之服務。於昭和30年代,卻有以下「準急」列車的身份凌駕於「急行」列車之上:

  • 春日(日語:かすが) (關西本線)行走於名古屋站至湊町站之間。
    • 在1949年(昭和24年)9月,關西本線開設3個往返班次的準急列車。當中1個往返班次於1955年(昭和30年)7月起使用日本首架柴油列車行走準急列車班次。以KiHa50日語国鉄キハ10系気動車形式2輛,加上KiHa17形式及KiRoHa18日語国鉄キハ10系気動車形式各1輛組成4卡編成,該編成設有2個發動機。在翌年7月起,KiHa51日語国鉄キハ10系気動車形式(量產形)也投入服務,該列車搭載了兩架KiHa17系,設有2個發動機,同時把所有其餘班次均更換為柴油列車。後來把剩餘的KiHa50日語国鉄キハ10系気動車形式轉向沼津機關區,在御殿場線上使用。截至1956年(昭和31年)11月,東海道本線的特急列車行走於名古屋站至大阪站之間所需時間為2小時30分鐘至35分鐘,急行則為3小時至3小時15分鐘。此準急列車的行車時間只需2小時47分鐘至3小時便。在當時的近畿日本鐵道(近鐵)中,由於大阪線和名古屋線的軌距相異,乘客需要在伊勢中川站轉乘,因此此準急列車成為了名阪之間最好的一個鐵路服務。在1958年(昭和33年)11月,此準急列車命名為「春日」。在1966年(昭和41年)3月升級為急行列車(參見近鐵與國鐵、JR線優等列車之競爭)。
  • 日光(日語:日光) (東北本線、日光線)行走於上野站至日光站之間。
    • 在1956年(昭和31年)10月,與戰前同樣,該準急列車與東武鐵道進行競爭。當時開始使用了與客車列車同一水平的KiHa55系柴油列車日語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當初,上野站至日光站之間的行車時間為2小時。由於東武鐵道優等列車的出發車站是淺草站,國鐵於上野站出發會更方便乘客乘搭,加上由於車費較平宜,東武鐵道被造成很大傷害。翌年1957年(昭和32年)10月,列車改從東京站出發,進一步方便乘客。在1959年(昭和34年)9月,隨著宇都宮至日光之間電氣化工程完成,「日光」開始改用設有特急列車設備的157系電動列車日語国鉄157系電車。在1966年(昭和41年)3月升級為急行列車(參見[[日光號列車#國鐵·JR東日本日光線優等列車之演變|國鐵、JR日光線的優等列車}})。
  • (日語:ひかり) (鹿兒島本線、日豐本線、豐肥本線)行走於博多站門司港站 - 小倉站 - 大分站 - 熊本站之間。
    • 在1958年(昭和33年)4月,開設了臨時急行列車,行走於博多站 - 小倉站 - 別府站之間,當時使用柴油列車(KiHa55形日語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行走。同年8月,運輸區間擴大至博多站、門司港站 - 小倉站 - 大分站 - 熊本站之間,並變成定期準急列車。雖然該列車為準急列車,但是由於使用柴油列車行駛,在小倉站至大分站之間之行車時間只需要約2小時9分。相對於後來「3・6・10日語サンロクトオ」1961年(昭和36年)10月時間表修正起,急行列車「日向」、「高千穗」於該區間的行車時間為約2小時50分為慢。在1962年(昭和37年)10月,「光」升級至急行列車。在2年後,「光」這個愛稱便用於東海道新幹線中,較快速的班次中。而原本的「光」便改名為「向日葵」和「草千里」。

急行降級為準急

另外,有一些例子是急行列車於部分區間變為「準急列車」。在這個情況下,若只乘坐急行區間,則只需支付急行費用日語急行券,若只乘坐準急區間,則只需支付準急費用日語急行券,若跨越兩個區間乘坐,便需要支付整個乘車區間營運距離的急行費用[4]

首個急行降級準急例子是在1949年,當時的急行3、4列車行走於函館站至釧路站之間。在函館站至札幌站之間為急行列車,在札幌站至釧路站之間為準急列車。後來該列車於1950年起,整個區間變為急行。在1951年加設列車愛稱「毬藻」。

在函館本線行走的急行列車「相思樹」(日語:あかしあ)中,當初急行列車的行走區間為函館站至札幌站之間。後來行走區間延長至旭川站之際,由於需要承襲行走於小樽站至旭川站之間的準急列車「石狩」之時間表。因此以小樽站作為邊界,函館站至小樽站之間繼續為急行列車,小樽站至旭川站之間變為準急列車。因此,在函館站至旭川站之間,乘越小樽站的乘客需要購入「急行·準急券日語急行券[5]

另外,這個降級情況很多時會出現在直通至支線的急行列車中。例如,於中央本線行走的急行「天龍」中,於中央本線內(新宿至辰野之間)為急行列車,於飯田線內(辰野至天龍峽之間)則為準急列車[6]。此外,急行「白馬」在中央本線、篠之井線內(新宿至松本之間)為急行列車,於大糸線內(松本至信濃森上之間)則為準急列車[7]

Remove ads

車輛

準急列車所使用的車輛都是舊款客車日語旧型客車,也會使用一些準急形車輛,例如153系電動列車日語国鉄153系電車157系電動列車日語国鉄157系電車KiHa55系柴油列車日語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新製造的新性能電動列車和柴油列車由於行走於急行班次中,因此會被稱為急行形車輛日語急行形車両。有一些車款在製造時已經被稱為急行形車輛,例如KiHa58系柴油列車日語国鉄キハ58系気動車等。在有些情況下,準急列車會使用KiHa10系柴油列車日語国鉄キハ10系気動車KiHa20系柴油列車日語国鉄キハ20系気動車80系電動列車日語国鉄80系電車等一般形車輛。

準急列車之廢除

在1966年(昭和41年)3月,準急行券的販賣限制在營業距離100公里以內,同時準急費用與急行費用相同[8][9][注 1]。此外,準急行券可乘坐急行列車(只限乘坐距離於100公里以下),而急行券也可使用準急列車。因此行走超越100公里的準急準急均升級為急行列車。

在1968年(昭和43年)10月的「4・3・10日語ヨンサントオ」時間表修正中,便剩下所有準急列車均升級為急行列車,自此國鐵便沒有準急列車,取消了這個類別。曾經國鐵許多準急列車發展至JR時代已經變成特急列車。

特別準急

列車類別為特別準急
曾經有一個列車類別名為「特別準急」。該個類別在駛入國鐵區間時會變成準急列車,駛入私鐵線內為會變成特急列車。曾經有以下鐵路公司和路線使用該類別。
與特別準急相似運行形態的列車
曾經名古屋鐵道南海電氣鐵道也有相似情況,上述兩間公司於自己的路線中會被視為「特急」列車,駛入至國鐵時會變成準急列車,這些列車需要額外支付準急費用,並且使用柴油列車行走。但是與小田急的情況相異,於名古屋鐵道的旅客資訊中,該列車被稱為「座位指定特急」,南海則稱為「特急」。
列車類別以外的用法
Thumb
157系
國鐵準急中,有一些人會稱157系電動列車為「特別準急」[11]。詳情參見日本國鐵157系電動列車日語国鉄157系電車

國鐵的「準急電車」

在國鐵中,曾經有一段時期於阪和線上設有不需要準急費用的準急電車班次。

為了與需要支付準急費用的「準急列車」作區別,於阪和線中不需要準急費用的準急被稱為「準急電車」。車輛使用現時相當於近郊形電動列車日語近郊形車両通勤形電動列車日語通勤形車両 (鉄道)。班次相當於現時的「區間快速」。詳情參見阪和線

私鐵、地下鐵

Thumb
私鐵「準急」的例子(在南海高野線上,直通至泉北高速鐵道的準急追越各站停車)

截至2022年,部分私鐵地下鐵路線設有準急類別[注 2]。另外,也有一些鐵路公司開設「準急」的衍生類別。

在各間鐵路公司開設的準急列車都各有相異,但是也有共通點,例如「準急列車」是一個不需要額外費用的優等列車日語優等列車,原則上設有通過較多車站[注 3]。關於需要額外收費的準急列車中(相當於國鐵時代的準急列車),截至2015年只有津輕鐵道開設相關班次,在毎年12月1日至3月31日開設的火爐列車為「準急列車」[注 4]

在私鐵中,較多西日本的鐵路公司開設「準急列車」。在關西的大手私鐵中,截至2022年,共有5間公司設有準急列車。在關東的大手私鐵中,較多公司已經取消準急列車,或者根本沒有開設準急列車。

與特急或部分急行相異,私鐵的準急列車沒有專用車輛[注 5],基本上使用一般車輛(大手私鐵會使用通勤形車輛)行走[注 6]。另外,上述提及的津輕鐵道火爐列車中,會使用客車行走。

大部分私鐵準急列車,在都市區間都是與急行列車一樣,是一個較快捷的類別[注 7],停靠車站的數目都是一樣(或者多一點點),而到達郊外區間則變成各站停車。當中這個停車站規律也會被部分鐵路公司定義為區間急行類別。此外,有一些鐵路公司定義「準急列車」是於整個區間設有通過站,但是停車站數目比急行較多[注 8],而同時該公司的「區間急行」被定義為通過運輸區間較短的列車類別。

準急運行形態的例子

東武鐵道中,本線日語東武本線東上線的性質有所不同。在本線中,準急列車主要在早上繁忙時間行走,這些班次直通至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以新越谷站作為邊界,於都市一方與急行停靠相同停車站,在郊外一方各站停車,以確保中距離乘客可快捷地到達於郊外各個車站。在本線中,設有準急的衍生類別「區間準急」,該類別只在東武自家路線中行走,在北千住站至淺草站之間各站停車,隨後停靠與準急相同的停車站。原本於本線的中距離列車行走在伊勢崎線日光線宇都宮線全線,在東武動物公園站至北千住站之間通過運輸,在此區間以外各站停車,該班次在本線免費優等列車中擁有最長歷史。後來該列車於2006年3月18日時間表修正中改名為區間急行。現時準急通過的區間是北千住站至曳舟站之間,但是在東武動物公園站至越谷站之間卻各站停車,現時準急的準則有分岐。另一方面在東上線中,準急在成增站池袋站之間不停站,在成增站起各站停車,以補充於郊外各站停車的班次。

小田急電鐵小田原線的「準急」中,於2018年3月16日前以登戶站作為邊界,往都市(新宿)一方與急行停靠相同停車站,往郊外(小田原)一方則為各站停車。同時設有「區間急行」類別(在2018年3月17日以前,「區間急行」會停靠急行通過車站千歲船橋站祖師谷大藏站狛江站[13])。往都市一方(直通至東京地下鐵千代田線常磐緩行線,在2018年3月16日前則為前往新宿站)的班次中,登戶站以西區間(新百合丘站町田站等)的車內會廣播「登戶前各站停車」,而實際上,在登戶站1個站前的向丘遊園站已經開始急行運輸[注 9]。於登戶站起往都市(新宿)的路軌變成四線鐵路,因此於2018年3月16日前列車行走急行線,2018年3月17日起行走緩行線並繼續進行通過運輸(反方向,往郊外(小田原)一方的列車會從登戶站起各站停車,車內廣播會被更換)。在2014年時間表修正日語ダイヤ改正至2018年3月16日前,平日早上設有1班「準急」下行列車駛入多摩線(新百合丘站至唐木田站),該班次從新宿站前往唐木田站。

東急電鐵田園都市線的「準急」中,與一般私鐵的準急相異,列車於郊外一方的中央林間站長津田站之間,以及於都市一方的澀谷站至二子玉川站之間(以及直通運輸區間(即是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內)各站停車。在2019年前,只有在都市一方的區間各站停車[注 10]。「準急」是在2007年新設的列車類別,當時只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行走[注 11],開設該「準急」是由於在早上繁忙時間,於二子玉川站至澀谷站之間只有各站停車的車站中,中間的櫻新町站由於需要待避急行通過,使停靠中的列車增加擁堵率和發生列車誤點的情況,因此便開設了「準急」列車,於這個區間各站停車,以輕減擁堵率,也抑制了誤點的情況[14]

阪急電鐵京都線中,於2001年前設有行走從茨木市站出發(星期六則從高槻市站出發)前往梅田站。在淡路站前,該列車與急行列車(現時:快速急行)停靠相同停車站,在淡路站起各站停車[注 12]

阪神電氣鐵道中,阪神難波線設有準急列車類別,該列車由於從近鐵奈良線內一直都是準急,當到達大阪難波站後繼續直通至阪神難波線。在阪神難波線內的準急列車為各站停車[15]。在2009年3月19日前,本線也設有準急列車,該列車設有通過車站[16]。在本線的準急中,由於繁忙時間各站停車專用車輛日語ジェットカー不足,而部分車站的月台只可容納4卡車廂,因此開設目的是「主要在繁忙時間行走,以6卡編成的急行用車輛日語赤胴車行走班次以輔助普通班次之列車」。於前述提及,由於部分車站月台長度有限,以及需要配合高加減速性能的各站停車專用車輛,部分車站被會被通過,但是沒有連續通過2個車站的情況[注 13]

名古屋鐵道中,各個路線的「準急」都是相異。在犬山線瀨戶線中,會與其他私鐵的「準急」準則差不多,於都市部分停靠急行停車站,郊外部分各站停車。當於其他路線,名古屋本線的準急多於急行8個停車站,常滑線則多於2個。在豐川線河和線機場線津島線(只有上行班次)和尾西線(佐屋站至須口站之間只有上行班次)均設有準急班次,但是於線內停車站與急行相同[17]

京阪電氣鐵道中,與其他私鐵的「準急」相異。「準急」是在「區間急行」之上,「急行」之下位置[18]。因此,京阪的準急英文名稱與其他私鐵準急的英文名稱相異。區間急行使用了「Semi-exp.」,而準急則使用了「Sub-exp.」。

Remove ads

「準急」列表

  • 在表中的「衍生類別」只限準急的衍生類別。有關特急、急行等其他類別之衍生類別參見各個路線條目。
  • 地下鐵路線分開列表處理。
  • 標記「×」即代表曾經設有準急或其衍生類別。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Remove ads

準急的衍生類別

在準急的衍生類別中。分別設有通勤類型通勤準急,也設有比準急較少通過車站,擁有較長的各站停車區間之區間準急。另外曾經在部分日本鐵路公司中設有快速準急準急A準急B等衍生類別。

通勤準急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區間準急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更多資訊 鐵路公司, 行走路線 ...

快速準急

小田急電鐵在1964年至1972年之間於小田原線開設「快速準急」類別[67]。開設的目的是為了準急在日間時段得到快捷的服務而開設[注 16]

準急A、準急B

東武鐵道伊勢崎線[68]北陸鐵道石川線[69]曾經開設準急A和準急B這兩個列車類別,開設的目的是為了區別兩個準急不同的停車站。

在東武鐵道的伊勢崎線中,準急A只於日間於伊勢崎到發,準急B則為直通至東武日光線,於全日均設有班次。在北千住站北越谷站之間四線鐵路區間中,兩類列車均行走急行線日語急行線[68][70]。另外,在東武時間表中,兩類列車均只會名為「準急」,沒有區分準急A或B[71]

在北陸鐵道中,通過曾谷站的準急列車為準急A,停靠該站的準急為準急B。準急A和準急B設有聯合班次,每30分鐘一班,各自毎小時設有1班。在日間時段,準急A於整個區間行駛,準急B則只行走於野町站鶴來站之間區間運輸。在1995年(平成7年)3月30日時間表修正中,兩個列車類別統一為準急[72]

准急

西日本鐵道中,設有一個名為准急(日語:准急じゅんきゅう)的列車類別,相當於其他私鐵的準急。該公司在は1958年4月1日廢除准急前,一直都使用這個「准」字,從未開設「「準」急」班次[73]

日本巴士路線上準急班次

設有以下巴士公司和路線設有準急班次。

參考文獻

注腳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