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機構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機構列表是各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使領機構名錄。
為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政治、經濟、貿易、軍事、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世界各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置了龐大的外交和領事機構。截至2024年9月,各國在北京市設有大使館共176處。在上海、廣州、武漢、瀋陽、成都、重慶、昆明、南寧、西安、廈門、青島、香港和澳門等地設有總領事館、領事館和名譽領事。不過有部分國家與中華民國建交,因此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它們大部分則是通過駐其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的大使館來處理有關於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關事務。例如,巴拉圭目前因與中華民國建交而未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是巴拉圭通過其駐韓國的大使館兼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僅限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則由巴拉圭駐日本大使館兼轄)的相關事務[1][2]。也有像海地那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貿易代表辦事處作為實質大使館。
大使館
截止202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183個建交國,176國在北京市設有大使館。立陶宛因兩國關係惡化,撤離大使館工作人員,實質閉館。聖馬利諾和摩納哥2國派遣非常駐大使,安道爾、列支敦斯登、庫克群島和紐埃4國既未設立大使館,也未派遣非常駐大使。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俄羅斯大使館位於北京二環路以內(繼承蘇聯大使館的館舍)。其它國家的大使館大部分都位於北京三環路以內(北京第一使館區和北京第二使館區),少部分位於北京四環路以內(北京第三使館區)。目前正在開發的北京第四使館區雖然位於北京六環路以內,但是該館區更靠近北京五環路以及在首都機場第二高速公路的旁邊[3][4]。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總領事館
Remove ads
Remove ads
領事館
領事辦公室
名譽領事
駐中國貿易發展辦事處
以下國家雖然目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外交關係,但雙方互設貿易發展辦事處來處理兩國事務,為事實上的大使館。
海地(由於海地目前與中華民國建交,因此基於一個中國政策,目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外交關係。但雙方於1996年9月27日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海地共和國關於互設商貿辦事處的協議》,通過互設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和海地中國貿易發展辦事處的形式來處理雙方的涉外事務[97])
駐他國使館兼轄
以下國家雖然目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外交關係,但雙方通過設在第三國的大使館來處理兩國關係。
巴拉圭(目前巴拉圭與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因此基於一個中國政策,目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外交關係。但巴拉圭通過駐韓國首爾的大使館(香港和澳門為駐日本東京大使館兼轄)來處理雙方涉外事務)[1][2]
圖片合集
駐各城市領事機構
參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列表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列表
- 聯合國駐華系統
注釋
- 1990年7月31日,比利時政府為節約財政支出暫時關閉駐上海總領事館,1996年10月1日重新開館。
- 玻利維亞駐廣州總領事館自1989年5月29日起暫時閉館。總領館開館時以廣東省為領區,海南省建省後仍屬總領館領區。
- 巴西政府關閉駐上海總領事館後,於1999年8月18日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重開駐上海領事機構並降格為領事館,1999年11月16日正式開館,2002年9月30日,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6年4月暫時閉館,2007年3月19日重新開館。
- 2021年10月29日,駐濟南總領事館已正式開始運作。
- 1980年8月25日達成協議,1994年9月28日駐廣州領事館正式開館。1997年11月20日,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
- 1997年11月28日達成協議,1998年5月18日駐重慶領事館正式開館。2011年11月29日,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16年11月1日起暫時閉館。
- 2021年起暫時閉館。
- 2021年8月16日起暫時閉館。
- 2021年起暫時閉館。
- 2012年8月1日起暫時閉館。
- 1991年,法國設立駐廣州總領事館。1993年1月22日,因法國向台灣出售幻影戰機被勒令關閉。1997年,總領事館重新開館。
- 1988年,匈牙利駐上海總領事館開館。1990年12月15日暫時閉館。2004年,匈牙利駐上海總領事館重新開館。
- 2011年4月起暫時閉館。
- 1998年3月22日,日本駐華大使館領事部重慶辦公室開館,2005年1月1日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5年8月31日,中墨兩國達成協議,設立駐廣州領事館。2006年2月22日,駐廣州領事館正式開館。2008年,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8年3月31日,中蒙達成協議,設立駐上海領事代理處。2011年12月12日,代理處正式開館。2019年,代理處升格為總領事館。
- 1954年10月22日波蘭駐天津領事館遷至上海,更名為駐上海領事館。1955年6月17日,駐上海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
- 波蘭曾在廣州設立總領事館,1981年因財政問題暫時閉館。1989年總領事館重新開館。
- 2005年5月23日,中葡達成協議,設立駐上海總領事館。10月16日,協議生效。
- 1999年,韓國設立駐華大使館駐瀋陽領事辦公室,2002年升格為總領事館。
- 原為蘇聯駐上海總領事館,1991年由俄羅斯繼承。
- 原為蘇聯駐瀋陽總領事館,1991年由俄羅斯繼承。
- 2004年10月14日,中俄達成協議,設立駐廣州總領事館。2005年10月6日,協議生效。
- 1993年4月16日,中俄達成協議,俄羅斯設立駐瀋陽總領事館駐哈爾濱領事辦公室,但俄羅斯一直未運作該領事辦公室。2015年,兩國達成協議,駐哈爾濱領辦升格為總領事館。2019年,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已經開始初步運作。2023年正式開館。
- 原為南聯盟駐上海總領事館,2003年由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繼承,2006年又由塞爾維亞繼承。
- 1991年中新建交前,新加坡於1986年3月31日設立駐華商務代表處上海分處,1992年升格為領事館。1996年1月1日,再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3年,新加坡設立駐廈門總領事館駐廣州領事辦公室。2006年4月,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6年,新加坡設立駐成都領事館。2011年2月,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21年11月18日,駐成都總領事館已正式開始運作。
- 2005年,斯里蘭卡駐上海領事館開館。2008年,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11年8月23日,中斯達成協議,斯里蘭卡設立駐廣州領事館。2012年1月12日,兩國重新達成協議,斯里蘭卡設立駐廣州總領事館。3月27日,總領事館正式開館。
- 2009年3月24日,中蘇達成協議,蘇丹設立駐廣州領事館。2017年1月23日,兩國重新達成協議,蘇丹設立駐廣州總領事館。5月15日,總領事館正式開館。
- 瑞典駐廣州總領事館自2009年11月30日起暫時閉館。
- 2023年,瑞士駐成都總領事館暫時閉館。
- 2001年3月8日,中坦達成協議,坦尚尼亞設立駐廣州名譽領事館。2021年8月26日,兩國重新達成協議,坦尚尼亞設立駐廣州總領事館。2022年5月20日,總領事館正式開館。
- 2004年,中泰達成協議,泰國設立駐昆明總領事館駐成都領事辦公室。2006年,領事辦公室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4年,中泰達成協議,泰國設立駐廣州總領事館駐廈門領事辦公室。2006年,領事辦公室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5年,中泰達成協議,泰國設立駐華大使館駐西安領事辦公室。2008年,領事辦公室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5年,中泰達成協議,泰國設立駐廣州總領事館駐南寧領事辦公室。2008年,領事辦公室升格為總領事館。
- 2002年6月30日,中越兩國達成協議,越南設立駐華大使館駐昆明領事辦公室。2003年10月16日,兩國重新達成協議,越南設立駐昆明總領事館。
- 2006年12月12日,中越兩國達成協議,越南設立駐華大使館駐上海領事辦公室。2010年6月11日,領事辦公室升格為總領事館。
- 1998年12月24日,中哈達成協議,哈薩克斯坦設立駐香港名譽領事館。2003年7月2日,兩國重新達成協議,哈薩克斯坦設立駐香港總領事館。
- 1996年,蒙古設立駐呼和浩特總領事館駐二連浩特領事辦公室。2005年,領事辦公室升格為領事館。
- 2014年2月24日,中蒙達成協議,蒙古設立駐呼倫貝爾領事館。2015年6月19日,領事館正式開館。2017年6月30日,蒙古關閉領事館。2019年,改於滿洲里重新設立領事館。2021年10月22日,駐滿洲里領事館已正式運作。
- 斯里蘭卡駐成都領事館自2016年6月30日起暫時閉館。
- 1997年3月31日,中利兩國達成協議,賴比瑞亞保留駐香港名譽領事館[83]。同年10月9日,因查爾斯·泰勒領導的賴比瑞亞政府宣布承認兩個中國,所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賴比瑞亞駐香港名譽領事館關閉。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賴比瑞亞復交後,中利兩國達成重新設立駐香港名譽領事館的協議,但賴比瑞亞政府至今尚未重新設立駐香港名譽領事館。
- 該名譽領事未見於中國外交部和香港特區政府名譽領事名單,似乎尚未獲得中國政府認可。
- 該館由秘魯駐香港總領事館管轄。
- 該名譽領事未見於中國外交部和澳門特區政府名譽領事名單,似乎尚未獲得中國政府認可。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