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来邨
位於荃灣區的公共屋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来邨(英语:Fuk Loi Estate)是香港新界荃湾市中心的一条公共屋邨,于1963年开始落成,是前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的十个廉租屋邨之一,现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管理。屋邨位于青山公路-荃湾段、大涌道、海坝街和路德围之间,部分土地为填海所得,占地逾3.82公顷[3][4]。








Remove ads
简介
福来邨最后一座楼宇于1967年竣工,福来邨全邨共有九座住宅大厦,分了二期兴建。分别是第一期的永宁楼、永兴楼和第二期的永嘉楼、永康楼、永昌楼、永定楼、永泰楼、永乐楼(永隆楼属于后期试验预制组件加建楼宇,因此不设期数)。4座高16层的旧长型大厦的升降机只会到达15楼,16楼的居民要先乘升降机到15楼再步行到16楼。其中永隆楼是香港首座采用预制组件技术方式兴建的公共房屋(而同期落成的牛头角下邨8-12座亦有采用,但要到1980年代中末的太和邨2、3期才开始大规模采用[5])。
福来邨位处荃湾市中心,邻近愉景新城、荃锦中心等多个购物商场,有多线巴士及小巴途经,步行约5至15分钟就可以到达港铁荃湾站或荃湾西站,交通非常方便。永嘉楼及永泰楼地下有商店,包括士多、诊所、茶餐厅等等。停车场旁有一片空地,有很多活动(例如嘉年华)都在那里举行。
历史
1960年代,政府已决定将荃湾曹公潭出海口的填海地拨予屋宇建设委员会作廉租屋邨之用。
福来邨原订只有8座大厦,分别为4座7层楼宇和4座16层的旧长型大厦。1964年,屋宇建设委员会从日本引进“工业化”建筑计划,以预制混凝土方式兴建。为了试验此兴建方法的实用性,屋宇建设委员会在福来邨第二期中加建一幢7层楼宇——永隆楼,于1967年落成[6]。
福来邨入伙时,所有七层楼宇均没有升降机,房屋委员会其后在2010至2012年间为所有七层楼宇安装升降机,2011年批出工程合约,2012年完成[7][8]。
屋邨资料
粗体表示该楼宇牵涉26座问题公屋丑闻,其混凝土强度未达高层单位20.7MPa或低层单位31MPa的标准,但迟至1990年代才被揭发,由于情况并不严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体重建计划”。但整体而言,此邨属于同年代落成的屋邨中,少数结构状况相对良好的一批。
-
车道入口
-
福来邨永康楼
-
福来邨永宁楼面向大涌道
-
福来邨永隆楼
-
永宁楼对出的健体区
-
永昌楼旁铁制乒乓球桌
-
棋艺区
-
永昌楼旁的露天停车场
Remove ads
所属区议会
邨内及附近建筑物及设施
交通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