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嘅大綱
語言學概覽同主題指南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以下呢篇大綱,旨在將語言學最基本嗰啲概念冚唪唥列嗮出嚟,作為對語言學呢門學問嘅入門簡介。
![]() | 呢篇文 需要熟悉呢方面嘅人幫手寫。 |
語言學(粵音:jyu5 jin4 hok6;英文:linguistics)係用科學方法研究語言嘅領域[1][2],通常會當係一門社會科學,有陣時會當係一門人文學。語言學家會建立理論嚟嘗試解釋語言相關嘅現象(理論語言學),亦都會諗點樣解決啲實際嘅語言相關問題(應用語言學),例如研究學語言嗰陣嘅心理過程就被指係有助啲人剖析點樣教語言。
基礎概念
2022 年嘅不列顛百科全書用咗一句咁簡短嘅句子,界定語言學[1][3]:
「 | 」 |
當中科學係隻重要嘅關鍵詞—詳情可以睇吓科學哲學等嘅概念。而至於語言呢個概念要點定義,有語言學者噉講[2]:p. 3[4]:
「 | 」 |
仲有學者進一步強調,語言學研究要區分清楚手上啲語言係咪自然語言[歐 1]:自然語言包括啲响人類當中「自然噉發展」出嚟、人响日常講嘢寫嘢嗰陣會用嘅語言—例如廣東話、客家話同英格蘭話等都屬於自然語言,呢啲語言有別於[5]
- 形式語言—形式語言係指人整出嚟、每隻符號都有固定意思嘅語言,包括係程式語言或者數學語言呀噉;相比之下,自然語言成日會有歧義(一隻字有多過一個可能意思)等嘅情況;
- 人造語言—人造語言可以望落似日常講嘢用嘅語言,但係由人特登創造出嚟嘅,例子可以睇吓奇幻方面嘅作家為自己想像中嘅世界作出嚟嘅語言;
... 呀噉。呢啲語言同自然語言有明顯差異,所以唔可以就噉擺埋一齊分析。
普世通則
内文:普世語言通則
普世語言通則[歐 2]係語言學上最基本嘅概念之一。一條普世語言通則係指一樣「世上嘅語言冚唪唥都有」嘅特徵[6],例如[7]:4. 1.4;
有好多語言學家都致力想將普世語言通則冚唪唥搵嗮出嚟,但呢樣嘢往往講就易做就難:事實表明,要睇嗮所有語言係好難嘅;廿一世紀初嘅世界有成幾千隻語言咁多,成日都有語言學家睇咗大量語言之後,搵到樣特性係嗰啲語言全部都有嘅,諗住自己搵到條普世語言通則... 但跟住佢就發現咗有隻語言係冇呢樣特性嘅。
Remove ads
領域分支
- 描述[歐 3]同規範[歐 4]語言學
- 理論[歐 5]同應用[歐 6]語言學
- 心理語言學[歐 7]:研究語言相關嘅心理過程嘅領域。
- 歷史[歐 10]語言學:研究語言演變嘅歷史進程,仲可以包埋研究個別嘅語言同語族喺歷史上點樣變化過。
- 計量[歐 14]語言學:專運用數學化嘅方法(例如係電腦模擬同統計學)嚟研究語言,會極力將語言相關嘅變數用數字表示出嚟,例子可以睇吓揳夫簡潔定律同協氏定律。
- 語料庫語言學:泛指靠語料庫[歐 16]嚟搞語言學研究;語料庫係一啲大型而且整理好嗮嘅語言資源,當中「整理好嗮」係指唔淨只要儲住啲語料(錄音同文獻呀噉),仲要整到可以畀用家輕易噉攞去用,即係例如用詞性標注等嘅技術將啲語料執到整整齊齊噉嘅款[10]。
- 生成文法[歐 17]同普遍文法[歐 18]:一套語言學理論,主張人腦天生就有某啲特殊構造,令到佢哋有能力學同用語言;人腦嘅呢啲結構係所謂嘅普遍文法嘅一部份,呢啲普遍文法會對人類產生語言嘅認知過程設低啲限制,因而主宰咗人類語言可以有啲咩特性[11]:p. 230。
- 文字學[歐 19]:專門研究文字同埋文字系統嘅基本組成部份(文字素)。
- 正字法[歐 20]:是但攞一隻語言,隻語言嘅正字寫法係指講緊呢隻語言嘅人點樣寫隻語言;例如粵文係要寫粵語嘅口語,而原則上粵文可以用羅馬字嚟寫(睇埋粵文拉丁化),好似係以下嘅句子噉,就係用咗粵拼嚟寫
- Ngo5 sik1 gong2 gwong2 dung1 waa2(漢字:我識講廣東話)
按語言構造分
語言學分子領域嗰陣,成日會靠「研究語言嘅邊一部份」嚟分。
Remove ads
語音學


内文:語音學
- 聲學:物理學一門,專研究聲,會用到頻率(睇埋音高)等嘅概念將聲波嘅各種特性表達做數值。
- 矢狀面圖[歐 30]:語音學研究成日用到嘅一種圖解;一幅矢狀面圖望落會好似攞住個人頭,由左或者右邊睇個頭殼入面啲結構噉;做語音學研究成日會用呢種圖,剖析人喺發出講嘢嘅聲嗰陣時聲道周圍啲結構有乜活動,從而理解呢啲聲係點發出嚟嘅[23]。
- 國際音標[歐 31]:語音學研究上成日用嘅一種工具,攞嚟精確噉將講嘢嘅聲寫低;喺現實世界,人往往會攞文字寫低自己講嘅嘢,但人平時生活用嘅文字同自然語言一樣,或多或少噉有啲混沌[24],例如
- 變音符號[歐 32]:指一啲用嚟黐落字母嘅符號,表示「呢隻字母同冇黐變音符號嘅同款字母發音唔同」,而「發音點唔同法」就視符號而定。例子:用羅馬字寫標準官話或者越南話嗰陣就會用變音符號表示聲調,每隻聲調都有個符號對應。
-語音學可以話係語言學嘅基礎。語言學家攞住啲精確噉記錄低嘅語音,就要喺「假設啲標音完全冇問題」嘅前提下做進一步嘅分析。
講嘢嘅聲
内文:Phone (語言學)
睇埋:聲道
Phone(粵拼:fung1)係指任何語言入面用到嘅一吓聲;一吓 phone 唔一定有任何嘅意思。
- 特性:指一啲可以攞嚟將音素或者字分類嘅特性,可以用類似向量噉嘅方式嚟表示[25]。
- 清音[歐 33]同濁音[歐 34]:指一吓 phone「有冇涉及聲帶嘅振動」;冇嘅話吓聲就算係清音,有嘅話吓聲就算係濁音;一吓聲係清音定濁音,可以簡單噉用手嚟感覺-個人將隻手擺喺自己喉核個位,佢發嗰個音係濁音嘅話,佢隻手會感受到自己喉部有振動;例如英格蘭話當中嘅 [s] 就係清音而 [z] 就係濁音[26][27]。
- 元音[歐 35]、輔音[歐 36]同固有音響[歐 37]:固有音響可以大致噉定義做一吓聲「同音高或者長度等因素對等嘅聲比起嚟有幾響」,反映咗吓聲帶有幾多聲能;例如 [a] 等嘅元音就有高嘅固有音響,一個人發出 [a] 音嗰陣佢條聲道大開,令吓聲帶有大嘅聲能,而相比之下,好似 [t] 噉嘅音就係固有音響低,一個人發出 [t] 等嘅輔音嗰時佢聲道會局部或者完全閂埋,能夠通過聲道嘅空氣量就少咗[28]。
- 調音部位[歐 38]同方法[歐 39]:元音同輔音可以用好多方法分類,最常見嘅分類係按照「聲道嗰拃結構發出吓輔音嗰陣,聲道喺邊度閂埋阻斷空氣嘅流動」(調音部位),例如 [m] 同 [n] 就涉及口部封閉空氣通過個鼻流出,廣東話入面都有啲噉嘅聲,例子可以睇吓 maa1(對應嘅漢字:媽、嗎)開頭嘅輔音噉[29]。而喺空氣通過聲道再由口鼻噴出嘅中途,「條脷嘅位置同郁動」等嘅多個變數(調音方法)都可以影響到嗰吓聲有乜特性[30]。
- 可以睇返清濁音。
- 音長
- 元音圖
- 輔音嘅分類:啲人要將輔音分類嗰陣時,正常嚟講都係按調音部位同調音方法嚟分嘅:用粵語入便有嘅音做例子嘅話,例如雙唇鼻音(想像粵拼:maa1)/m/ 同齒齦鼻音(想像粵拼:naa1)/n/ 兩者都係鼻音,都涉及軟腭下垂(相同調音方法),但係調音部位唔同—/m/ 用晒兩塊嘴唇嚟發音,而 /n/ 就係用到脷尖;又或者可以想像吓 /m/ 同 /p/(想像粵拼:baa1)之間嘅差異,兩者嘅調音部位相同,都係用兩塊嘴唇嚟發音嘅,但係調音方法就唔同—/p/ 涉及嘅係聲道空氣流動受阻。
- 音節[歐 40]:一個定義係「畀固有音響冇咁高嘅聲包圍嘅固有音響頂峰」,可以大致上想像成「一吓元音,前面或者後面掕住啲輔音,亦可以係前後都掕或者前後都唔掕」。好似廣東話等嘅漢語多數時間都係一隻字[註 3]對應一橛音節嘅,而用英格蘭話做例子嘅話,英格蘭話 television(電視)一字有 4 橛音節;tel-e-vi-sion [28]。
- 唔同語言喺音節特性上可以分別好大,例子可以睇吓日本話同廣東話⸺日本話淨係得
- CV(例:ra-ら / ラ)、
- CCV(例:sha-しゃ / シャ)同埋
- CVn(例:nan-なん / ナン)噉嘅音節,即係話日本話嘅音節以開放居多;
- 而相比之下,廣東話可以有多種唔同嘅 CVC 音節(封閉音節種類多),例如廣東話可以有用輔音 -k 做尾嘅音節(例:bak1;對應漢字:北),但廿一世紀初嘅日本話就做唔到噉嘅嘢[31]。
- 開放[歐 41]同封閉[歐 42]音節:開放音節係指以元音做結尾嘅音節,而封閉音節係指以輔音做結尾嘅音節[32],用廣東話做例子嘅話[33],
- saa1(對應嘅漢字:沙、紗)係一段開放音節,而
- saam1(對應嘅漢字:三、衫)就係一段封閉音節。
- 單元音[歐 43]同雙元音[歐 44]:單元音係指一個元音發音由頭到尾都唔會點變,而雙元音就係指一橛音節包含兩個單一元音;例如廣東話裏面
- saa1(對應嘅漢字:沙、紗)就係一個單元音;而
- saai1(對應嘅漢字:嘥),隻字個元音(aai1)由兩截組成⸺aa1 同 i1,所以就算係一個雙元音[34]。
- 音節[歐 45]輔音:係指一吓輔音自成一段音節,例子可以睇吓廣東話嘅 m4(對應嘅漢字:唔)[35]或者英格蘭話嘅 rhythm([ˈɹɪð.m̩];節奏噉解)。
- 元音弱化[歐 46]:指一個人講嘢嗰時將冇咁重嗰啲音節嘅元音「弱化」,吓元音變到冇咁明顯。睇埋語音省略(指一吓聲直頭索性省略咗)[36]。
- 音位變換[歐 47]:指個人將要講嗰啲音嘅某啲部份對調咗,常見於細個嘅細路講嘢;舉例說明,英格蘭話嘅 hospital(指醫院)正路發音會係 /hɔspɪtəl/,但一個以英格蘭話做母語嘅 4 歲細路時不時會將隻字發音做 /hɔstɪpəl/⸺個細路將最尾嗰兩個輔音掉轉咗[36]。
- 唔同語言喺音節特性上可以分別好大,例子可以睇吓日本話同廣東話⸺日本話淨係得
- 送氣[歐 48]:指一吓聲發出嚟嗰時會帶有一吓空氣噴出,喺 IPA 寫做一個上標嘅細階 h(h);觀察者可以擺隻手掌係自己個口前面,如果吓聲有送氣,佢可以感覺到有股空氣噴落佢隻手[37];用廣東話做例子:
- 有送氣嘅輔音:paa3(可以對應嘅漢字:怕)、taa1(可以對應嘅漢字:他)⸺呢兩隻字嘅音用 IPA 嚴式標音寫會係 pʰ 同 tʰ;
- 冇送氣嘅輔音:baa1(可以對應嘅漢字:巴)、daa1(可以對應嘅漢字:打)。
- 共同發音[歐 49]:指一吓講嘢嘅聲受打前或者打後嗰個聲影響而變咗樣,例如想像廣東話音 ki1 同埋 ku1 噉,兩吓聲嘅開頭輔音一樣,但想像有個人佢正打算發出吓聲,ki1 同埋 ku1 喺「臨發出吓聲之前聲道嘅形態」呢點上唔完全一致-當有個人正要講出 ki1 嗰陣時,佢聲道要為咗發出元音 i1 而做少少準備,因而個樣會同「想講出 ku1」嗰時有啲唔同咗[38]。
- 睇埋口音嘅概念。
語言韻律
内文:韻律 (語言學)
睇埋:音樂理論
Remove ads
音系學
内文:音系學
啲人比較唔同語言嗰時,可以比較好多嘢。佢哋其中一樣最先睇嘅會係「呢兩隻語言喺音系上有咩唔同」,而啲人學語言嗰陣,其中一樣最先要做嘅,就係要解答「想學嗰隻語言有啲咩元音同輔音?」以及「嗰隻語言嘅音系,同我已經識嘅語言有咩異同?」等嘅問題。
一隻語言可能會有某啲元音同輔音,係另外一啲語言冇嘅,例如比較吓廣東話、普通話嘅音系,廣東話能夠有多款普通話冇嘅結尾輔音,包括[40]
- [t],例子有 tit3(漢字:鐵)
- [k],例子有 sik1(漢字:識、悉)
- [m],例子有 sam1(漢字:心、深)
-就算一個完全唔識廣東話唔識普通話嘅人聽呢兩種話,依然有可能聽得出「呢兩種話啲聲有分別」。除此之外,比較語言音系嘅例子仲有:
有關比較唔同語言嘅音系,亦可以睇返「日本話冇廣東話咁多封閉音節」或者「越南話同廣東話一樣有 6 個聲調(不過啲聲調嘅輪廓有明顯差異),而日本話並冇聲調呢家嘢」。
音素
内文:風廉
睇埋:心智表徵
音素[歐 52]係指令用隻語言嘅人能夠分辨兩隻字嘅最細嘅聲單位。攞廣東話做例子,想像以下嘅音[註 8]-
- bou1(可以對應嘅漢字:煲)、dou1(可以對應嘅漢字:都、刀)-聽嘅人正路聽得出兩個聲唔同;
- bo1(可以對應嘅漢字:波、玻)、lo1(可以對應嘅漢字:欏)-聽嘅人都係會聽得出兩個聲唔同;
-「改變最頭嗰吓輔音」呢個舉動,能夠令吓聲唔同咗,而且仲係能夠做到「令吓聲唔同咗」嘅最細可能改動,所以呢幾個開頭輔音就係廣東話嘅音素[41]。
音素係一個心理性質嘅概念:想像而家有兩個人,叫佢哋做明仔同勤仔,佢哋各自噉用廣東話講出 bou1 嘅音,而第三個人阿松負責聽佢哋嘅發音,三個人都精通廣東話;阿松發覺明仔讀起上嚟大聲過勤仔少少,但喺阿松腦海入面,兩吓聲都係表示緊相同嘅意思,即係話雖然兩吓聲物理上有差異,但聽嗰個人腦海入面當佢哋係同一款聲,所以呢兩吓聲喺廣東話入面音素相同[42]。
音素相關嘅概念:
- 最細對立體[歐 53]:如果話兩隻字(或者兩句短語)成一對最細對立體,意思係指兩隻字淨係喺一嚿音素上有異[42];廣東話例子[43]-
- 同位異音[歐 55]:如果有若干吓聲,佢哋响聲性質上有異但冚唪唥都屬同一款風廉,噉佢哋彼此之間就成同位異音嘅關係。有唔少語言學家都有興趣剖析「呢隻呢隻風廉嘅唔同款,分別傾向喺咩情況下出現?」噉嘅問題[44]-
- 唔同語言喺音素上可以好唔同:例如廿一世紀初嘅英格蘭話有分 [l](例如 lice)同 [r](例如 rice)呢兩種聲,而廿一世紀初嘅日本話就冇噉嘅區分,淨係得 [ɽ](有少少似 [l] 又有少少似 [r])噉嘅音素,搞到以日本話做母語嘅人學英格蘭話嗰陣成日都分唔清 [l] 同 [r] 呢兩隻聲[46]。
韻律使用
内文:聲調
音高相關概念:
- 聲調[歐 58]:指一隻語言會用音高嚟分辨唔同嘅字或者同隻字做詞形變化;例如廣東話就係一隻聲調語言(會用聲調嘅語言),會用聲調嚟辨別唔同嘅字,好似係[47]
- 順帶一提,聲調並唔係漢語嘅專利,有唔少漢語以外嘅語言都有聲調,例子可以睇吓越南話同泰國話,或者廣泛分佈於西非各地嘅優魯巴話。
- 聲調輪廓[歐 59]:指一隻聲調語言入面啲聲調,可能會有「喺隻字或者段音節中途音高改變」噉嘅情況;如果畫幅圖 Y 軸做音高 X 軸做時間,啲聲調會成唔平嘅線,描繪啲聲調嘅「輪廓」,例如下圖就係廣東話「詩史試時市事」嗰 6 個調嘅輪廓;廣東話啲聲調嘅輪廓相對簡單,一個聲調(大致上)一係平一係升一係跌,相比之下(例如)標準官話嘅第三聲調就有「喺隻字途中,音高開頭嗰陣跌,跟住升」嘅情況;仲有研究報告指湖湘話嘅某啲變體嘅聲調音高變化仲複雜啲[48]。
- 而下圖就係越南話(北便音) 6 調嘅輪廓。留意越南話都係有 6 個調,但啲聲調嘅輪廓同廣東話嘅有顯著差異。
- 語調[歐 60]:指一隻語言用音高嘅變化嚟表達講嘢嗰個人嘅情緒或者態度,而唔係用嚟分辨唔同嘅意思;好似英格蘭話噉,英格蘭話唔係聲調語言,即係話同樣嘅音節用唔同音高發出,都唔會話變咗第隻字,不過英格蘭話依然有語調呢家嘢,例如佢哋問問題嗰陣會句嘢最尾嗰橛會有上升嘅音高[39]。
- 音拍
Remove ads
構詞學

有語言學專家將「文法」定義做「構詞方式同句法嘅總和」,一隻語言嘅文法決定佢哋砌字同句子嗰陣要跟啲咩法則[50]: "G"。
形態素[歐 61]係指可以有意思嘅最細可能單位,唔一定能夠自成一隻字詞;攞英格蘭話做例子,想像以下呢啲字詞[51]
- Redo(動詞再做過噉解)
- Reappear(動詞再出現噉解)
-當中嘅 re- 本身唔能夠自成一隻字詞,但帶有再... 噉嘅意思,同時 re- 再斬細件啲就唔會再有咩意思可言。所以 re- 係英格蘭話入面嘅一嚿形態素[註 9][52]。
- 好似廣東話同標準官話等嘅漢語,出嗮名傾向一隻字一嚿形態素,好少可會好似英格蘭話噉將幾嚿形態素砌埋做一隻字。
- 詞綴[歐 62]:包括詞頭同詞尾;英格蘭話入面嗰啲詞綴屬於唔可以單獨存在嘅形態素。
- 形態素變體[歐 65]:指一嚿形態素可以以幾個唔同嘅語音形態出現,不過意思唔變。
形態素可以帶出字[歐 66]呢個概念:字呢個概念喺語言學上要點樣定義,查實係有些少爭議性;字嘅一個常見定義係指「包含起碼一嚿形態素、可以單獨噉存在嘅語言單位」,例如上面提到嘅 re- 就係一個形態素但唔係一隻字,因為佢喺正常講嘢當中唔可以單獨噉存在[註 10];正路嚟講,一隻字會有以下呢啲特徵[53][56]-
- 係對答嗰陣嘅最短可能答覆;例如
- 「你飲緊阿嫲煲嘅蕃茄薯仔湯?
正 唔正?」「正。」 - 「我都𢳂返碗嚟飲吓得唔得?」「得。」
- 「你飲緊阿嫲煲嘅蕃茄薯仔湯?
- 係「要再變長啲有難度」嘅單位當中最大嘅[註 11];
- 如果一句句子要變,一隻字係「能夠郁動,同時郁咗又唔會搞到句句子唔啱文法」嘅最細單位... 呀噉。
亦都要留意,語言學上嘅字(指講嘢或者寫嘢嗰陣一隻隻由形態素組成嘅物體)同文字(攞嚟寫嘢嘅系統)係兩個好唔同嘅概念,不過兩者喺粵文入面個名好似,啲人成日撈亂。
字詞變化
詞形變化[歐 68]同文法範疇[歐 69]係兩個緊密相關嘅概念。一種文法範疇係指一隻語言嘅文法入面物件可以有嘅特徵;每個範疇都有若干個可能數值,如果一隻字要由其中一個數值傳去第個數值,好多時就要做詞形變化-隻字變樣嚟表達佢屬個文法範疇嘅邊個數值[57];廣東話比較少詞形變化呢家嘢,但英格蘭話等嘅多種歐洲語言就有豐富嘅詞形變化[58],
- 時態[歐 70]:時態係一種文法範疇,一隻字喺時態上有「過去式」同「現在式」等嘅幾個可能值;喺英格蘭話裏面,如果一隻字要變時態,通常都要做詞形變化,隻字要變樣嚟表達時態,例如 run(跑)呢隻字做過去式嗰陣要變成 ran,表示嗰樣動作係喺過去發生嘅[59]。包括粵語在內嘅大多數漢語都冇時態詞形變化呢家嘢[註 8]-
- 佢今日去游水,用粵拼寫係 keoi5 gam1 jat6 heoi3 jau4 seoi2;
- 佢尋日去游水,用粵拼寫係 keoi5 cam4 jat6 heoi3 jau4 seoi2-當中 jau4 seoi2(漢字:游水)無論指嗰樣動作係而家發生定過去發生,隻字個樣都唔會變。
- 人稱[歐 71]:指隻字按「主語係邊個」起變化,例如英格蘭話嘅 (to) be,
- 如果主語係講嘢嗰個人要變成 am(I am... = 我係...),
- 如果主語係聽嘢嗰個人就要變成 are(You are... = 你係...)... 呀噉。
- 文法數量[歐 72]:又用英格蘭話做例子,喺英格蘭話入面,數量係一種文法範疇,一隻字喺數量上有「單數」同「眾數」等嘅幾個可能值;喺英格蘭話裏面,如果一隻字要由單數變成眾數,通常(但唔一定)會喺隻字後面加個 s,例如
- 字幹[歐 73]:一隻字嘅意思最「核心」嗰部份,無論隻字點做詞形變化,字幹嗰橛都唔會變樣,例如英文字
- 亦可以睇吓英格蘭話冇、但好多歐洲語言都有嘅文法性別[註 12]-包括廿一世紀初嘅法國話、意大利話同德國話嗰種「凳」或者「檯」都可以分男女嘅情境。
- 變格[歐 74]:指名詞、代名詞、形容詞、副詞或者冠詞為咗扮演特定文法功能而做詞形變化。
Remove ads
句法學
一隻語言嘅句法一般會畀人視為隻語言嘅文法嘅一環。
詞性分類
内文:詞性
一隻字嘅詞性[歐 76]大致上係指佢喺句法上做乜功能,即係話屬同一隻詞性嘅字冚唪唥都喺「負責做句子邊部份」呢點—句法分佈[歐 77]—上一樣或者大致一樣,而且喺有顯著詞形變化嘅語言當中,唔同詞性嘅字詞能夠有嘅詞形變化都唔同—構詞分佈[歐 78],例如英文入面「眾數嘅字要加 -s」呢家嘢淨係某啲名詞至做得嘅[62][63]。
要注意返嘅係,語言學家將啲字分做唔同詞性嗰陣,正路係按隻字詞嘅句法分佈同構詞分佈嚟分,而唔係按意思嚟分嘅—例如啲人日常生活討論語言嗰陣,成日會講「名詞都係指緊物件,動詞係指行動」噉嘅諗法,但睇吓以下嘅例句:
- 「誠懇係做人嘅一種重要素質。」
- 「郁手打人係唔啱嘅。」
—誠懇係一種特性,郁手打人係一種行動,兩者都唔係睇得到摸得到嘅物件,但兩隻詞都做緊名詞嘅角色。呢啲噉嘅句子反映,語義難以攞嚟清楚定義一隻字係乜嘢詞性。而正如上一段提到,包括英文在內嘅好多語言都有顯著嘅詞形變化,噉就表示(例如)以英文做母語嘅人,可以對唔識嘅英文字有「隻字加咗 -s 表示眾數所以似係名詞」或者「隻字係 -ish 尾所以似係形容詞」等嘅判斷—更加反映咗唔靠語義都可以理解詞性[18]:Ch. 2。
比較簡單常見嘅詞性包括咗[64]:
- 名詞[歐 79]:能夠做動詞嘅主語或者賓語,可以畀形容詞形容,通常(但唔一定)係指緊一件或者多件物件;廣東話入面嘅
蝴蝶 (生物)同澳門 (地方)等嘅字詞都係名詞[65]。 - 動詞[歐 80]:一隻動詞能夠由名詞做出,或者做喺名詞身上,好多時都係指一樣樣嘅動作;粵文入面諗(諗可以由生物做,可以作用喺概念身上)等嘅字詞都係動詞。
- 冠詞[歐 82]:一個冠詞會掕住名詞,表示嗰個名詞指嘅嘢係咪「可以指定得到」,例如英文入面嘅 the(指定嗰個 xx)同埋 a(一個 xx)噉;順帶一提,廣東話係少數有類似冠詞嘅嘢嘅漢語[68],有好似隻蝴蝶(指定嗰隻蝴蝶)同埋啲人(指定嗰班人)噉嘅字眼[69]。
- 形容詞[歐 83]:最基本上,一個形容詞會跟住個名詞,用嚟形容嗰個名詞嘅特性;例如粵文「好得意嘅貓貓」入面好得意嘅就係形容詞,形容佢掕住嗰個名詞(貓貓)嘅特性。
- 主流語言往往都會喺詞性上有啲彈性。例如英文成日有種情況,就係將隻名詞攞嚟當動詞噉用,表示扮演隻名詞表示嘅角色噉嘅意思,例如英文 mother 呢隻字一般係做名詞指母親,但做動詞嗰陣可以指好似母親噉照料... 嘅意思[18]:Ch. 2
- 連接詞[歐 84]:一般嚟講,只有同詞性嘅字詞先可以用連接詞連埋一齊。
- 開放字類[歐 85]同封閉字類[歐 86]:開放詞性係指容易有新字嘅詞性,而封閉詞性就係指唔易有新字嘅詞性,例如名詞、動詞同形容詞就係開放詞性,成日都有新字詞,而相比之下冠詞同代名詞就被指係封閉詞性,難有新字出現[62][70]。
- 唔同語言喺「邊啲詞性係開放,邊啲詞性係封閉」呢點上可以有差異。
句子
内文:句子
- 句子:對於「句子呢個概念要點定義」,喺語言學上有些少爭拗;簡化噉講,句子可以界定做「有最少一隻字、能夠表達一個完整嘅諗法」嘅語言單位[72],會描述一件事件[73]。
- 短語[歐 88]:指多過一隻字砌埋一齊,形成一嚿文法單位[50]: "P";例如喺廣東話入邊,三個盒、搽咗牛油嘅麵包或者好大隻嘅松鼠呢啲噉嘅短語由好幾隻字組成,但可以當係單一一隻名詞噉嚟用(名詞短語),就算將佢換咗做一隻名詞或者代名詞,或者將佢移去第個「名詞可以霸」嘅位,句嘢仲會啱文法[74]-
- 「檯上面有三個盒。」
- 「我食緊塊搽咗牛油嘅包。」
- 「樖樹上高有隻好大隻嘅松鼠。」
- 中心[歐 89]:指一句短語當中「決定句短語句法功能係乜(可以當咩詞性噉嚟用)」嗰一橛成份,例如
- 三個盒-中心:盒(盒係名詞,決定咗句短語係名詞短語);
- Boiling water(名詞短語;滾水噉解)-中心:water(名詞,決定咗句短語係名詞短語);
- 補語[歐 90]同修飾語[歐 91]:會掕住嚿中心,同嚿中心補充啲額外嘅資訊,文法上必要嘅就算係補語,而文法上唔必要(冇咗都仲啱文法)嘅就算係修飾語,例如滾咗嘅水入面滾咗嘅就係修飾語,同中心(水)補充咗額外資訊得嚟又係文法上唔必要嘅。
- 有啲中心(尤其係動詞)比較「揀擇」,例如動詞就有分及物同唔及物,及物動詞可以(甚至實要)有個賓語接受嗰樣動作,而唔及物動詞就冇得掕賓語,英文例子[75]-
- 有啲動詞仲係所謂嘅雙及物[歐 92],即係可以有兩個賓語,例子[75]-
- 廣東話:佢畀本書我。-畀後面掕住兩嚿賓語,本書同我[76];
- 英文:He handed Sarah the book.(佢遞本書畀莎拉)-hand 做動詞通常係指遞... 畀... 噉嘅意思,後面掕兩個名詞,第一個名詞表示收件物品嘅人,而第二個名詞表示件物品係乜。
- 動詞短語
- 介詞短語
- 子句[歐 93]:一嚿文法單位,包含[77]
- Adjunct:一段 adjunct 係指一句句子或者短語當中「就算甩咗出嚟,句句子或者短語都仲會啱文法」嘅一橛,例子[78]-
- 佢喺茶樓度撞到阿明。
- 當中喺茶樓度係一段 adjunct,將呢段 adjunct 攞走咗句嘢意思會變,但句嘢依然會係啱文法嘅。Adjunct 一大特性係,佢哋可以一定程度噉郁,同時唔改變意思或者文法上嘅正確度,例如
- 我今朝同阿爺去飲茶。
- 今朝我同阿爺去飲茶。
- 我同阿爺去飲茶今朝。(錯文法)
- 當中今朝係一段 adjunct,可以一定程度上移位,而且郁咗都唔會搞到句嘢意思走樣或者文法錯。
分析樹

N
)。一個短語中心會同佢啲修飾語並排。可以睇睇修飾原則[歐 96][79][80]。
内文:分析樹
分析樹[歐 97]係一種句法分析上成日用嘅圖(亦係一種樹狀數據),將一句句子切做一橛橛短語,幅圖仲會將每橛短語拆開做一隻隻個別嘅字或者次短語[81][註 14]。
- 一樖分析樹會有若干條枝節[歐 98]組成,枝節會連接住啲節點[歐 99][18]:4.1。
- 成份[歐 100]:分析樹當中一個單位(一句短語或者次短語)入面一隻個別嘅字或者次單位就算係一嚿「成份」;如果將一嚿成份換做一隻屬相同詞性嘅字,意思可能會變,但句句子依然會啱文法[82]。喺一隻典型嘅主流語言當中,都會有啲文法規則講「乜嘢成份可以換做第啲比較簡單嘅成份」,簡單嘅可以睇吓代名詞嘅使用[18]:6.0。
- 支配[歐 101]:如果話「節點 A 支配節點 B」,即係話 A 喺樖分析樹上嘅位置高啲,而且睇樖樹嘅人如果要由 A 畫條線去 B,淨係可以向下郁[18]:Ch. 4。
- C-統御[歐 102]:如果話「節點 A C-統御節點 B」,即係指[18]:Ch. 4
- 每粒支配 A 嘅節點,都係支配住 B 嘅。
- A 唔支配 B 而 B 唔支配 A。
- 一個節點會 C-統御佢嘅「姐妹」同埋佢啲姐妹節點嘅所有「枝葉」。不過 C-統御呢種關係可以係唔對稱嘅。
- 統治[歐 103]:如果話「節點 A 統治節點 B」,即係指[18]:Ch. 4
- A C-統御 B。
- 冇任何一個節點係畀 A C-統御,同時又唔對稱噉 C-統御 B 嘅。
- 文法關係[歐 104]:指句法成份之間喺一句子句入面嘅結構關係,例如主語同賓語等,呢啲關係好多時都係靠分析樹嘅結構嚟定義嘅[18]:Ch. 4。
- 回指綁實[歐 105]:如果話 A 回指綁實 B,若且唯若 A C-統御 B 而且指緊同一嚿物件[18]:p 145;簡單啲講,可以想像成回指關係裏面如果一隻字詞嘅意思要嚟自第隻字詞,提供意思嗰隻字喺樖分析樹當中唔可以「埋得太深」[83][84]。
- 想像人腦都係噉樣將一句句子
𢱕 散做唔同部份嘅。
腦內句法
内文:X-bar
X-bar:由語言學家杭士基响1970年提出嘅一套諗法,主張無論係咩語言,一切嘅短語喺人腦入面都具有同樣嘅核心組織;簡化啲講,即係話好似分析樹嗰種「將句子拆做一截截短語,每句短語都有中心同補語」噉嘅做法,可以用喺任何語言身上[85]。根據心靈科學上嘅觀點,一個人喺腦入面組句子嘅過程,可以想像成[86]
- 由佢識嘅詞庫度搵出佢想要用嗰啲字同形態素;
- 再將啲字同形態素,按照佢用緊嗰隻語言嘅法則,組合埋一齊成 X-bar 噉嘅樣;
- 最後將步驟 2 得出嘅句子講或者寫出嚟。
- 深層句構同淺層句構[歐 106]:生成文法上用到嘅兩個概念;簡單噉講,認知科學上有將人腦睇做一嚿曉做資訊處理嘅物體,會喺腦入面將諗緊嘅嘢組織做句子,然後再將句嘢講出嚟,例句[86]
- 阿明一拳打爆阿蟲塊面。
- 阿蟲塊面畀阿明一拳打爆。
- 兩句嘢講出嚟(語音同句法)嗰陣好唔同,但意思一樣咁滯。一句嘢實際上講出嚟嗰陣嘅樣係句嘢嘅淺層句構,而句嘢喺腦入面嘅語義表示就反映句嘢嘅深層句構,即係話上面兩句例句淺層句構唔同,但深層句構一樣(或者差唔多一樣)。
- 又有語言學家主張,句子可以定義做「一句 T-短語」,即係話一句句子[86]
- 語境:有證據指,一個人腦响聽人講嘢或者睇文字嗰陣,會自動噉對「句法啱唔啱文法」做判斷,例如啲語言學家做過研究,用 EEG 監察住班受試者嘅腦電活動;佢哋發現啲人喺聽或者睇到一隻「搞到句嘢文法唔啱」嘅字詞(好似下面句嘢噉),個腦會有 P600(簡單講就係一種腦電活動)出現[87]。
- 接受度判斷測驗[歐 107]:實證嘅句法學研究成日用嘅一種研究方法;根據呢套諗頭,一個人嘅腦入面會有一套對於自己 L1「啲文法應該係點」嘅內隱知識,所以如果想得知一隻語言嘅文法,最好就係攞一拃唔同嘅句子,問吓一啲以嗰隻語言做 L1 嘅人,問佢哋覺得啲句子「係咪可以接受」,而接受度判斷測驗簡單講就係做呢樣嘢嘅工序。
- 充分層次[歐 108]:指一套文法「有幾能夠充分噉描述隻語言」;如果話一套文法係觀察上充分,意思係話套文法做到準確噉描述手上有(例如睇語料庫)嘅字句;而如果話一套文法係描述上充分,意思係話套文法仲做到合乎母語使用者嘅直覺判斷[88]。
Remove ads
語義學
語言本質上就係符號,例如廣東話入面 faa1(漢字:花)呢隻字同花冇咩相似嘅地方,但識廣東話嘅人一聽到 faa1 呢吓聲,或者一見到花呢隻漢字就會諗起花呢種事物-即係話啲人用一樣同物品 A 冇乜直接相似性嘅嘢嚟表示物品 A,而「表示同自己冇乜直接相似性嘅事物」正正就係符號嘅功能。
要正確噉表達語義,就要結合語音、構詞、詞彙同句法先得,當中句法好重要。想像噉嘅句子:
- 我將粒荔枝食落肚。
- 粒荔枝將我食落肚。
-兩句嘢用咗嘅字詞一樣,但一般認為句 2 應該唔會係講嘢嗰個人想表達嘅意思,除非(例如)個人寫緊粵文恐怖小說,情節講到主角撞到一粒會食人嘅恐怖荔枝。
複合原理[歐 109]最基本上就係講緊以下噉嘅諗法[89]:
「 | 一句嘢嘅意思取決於兩樣嘢-個別元件嘅意思,以及『啲元件以咩次序砌埋一齊』。 |
」 |
語義學嘅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呢啲:
-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由語言學家杭士基寫嘅出名英格蘭話句子,粵譯係「啲冇顏色嘅綠色諗頭好嬲噉瞓覺」;杭士基寫呢句句子嘅用意係想展示,一句句子可以喺文法上正確,但喺語義上一劈嘢噉,完全冇任何連貫嘅意思[註 15][90]。
- 詞義
- 歧義[歐 110]:指一件語言物體(字詞或者句子)有多過一個可能嘅意思,通常會搞到聽或者睇句嘢嗰個人唔知點理解好[91]。
- 被動語態[歐 111]:正常嚟講,一句嘢嘅主語會係「做出動作嘅嘢」(施事或者成因)而賓語會係「接受嗰樣動作嘅嘢」,但有好多語言(包括廣東話同英格蘭話)都有機制,畀講嘢嘅人將施事或者成因擺去賓語個位,同時句嘢意思唔變,例子有[92]
- 勤仔攞咗件西餅嚟食。
- 細佬打爛咗個花樽。
- The company fired the lawyer.(意思:間公司炒咗嗰位律師)
- 呢幾句嘢都可以轉做被動語態-
- 件西餅畀勤仔攞咗嚟食。
- 個花樽畀細佬打爛咗。
- The lawyer was fired by the company.(意思:嗰位律師畀間公司炒咗)
- 字面意思[歐 112]同聯想意思[歐 113]:一隻字詞可以有字面意思,但同時用嗰隻語言嘅人用起呢隻字詞嗰陣時又有可能有啲聯想意思-聯想意思指一啲「唔係隻字明文直接噉指、但啲人聽或者睇到隻字嗰時會聯想起」嘅嘢[93]。舉例說明,想像而家有個叫 Martha(粵拼:maa1 faa4)嘅女仔,佢跳芭蕾舞好叻,勁到做埋職業芭蕾舞蹈員,然後佢有個親戚用以下呢句嘢嚟描述 Martha 做咩工[94]
- 「Martha 佢係一個舞女。」
- Martha 聽到呢句嘢,好大機會會一句更正:
- 「唔係呀,我係跳芭蕾舞嗰啲 den1 saa4。」
- 原型理論[歐 114]:可以睇埋快思邏輯。
- 語境[歐 115]:有證據指,人腦聽人講嘢或者睇文字嗰陣,會無意識噉喺度「跟住落嚟應該會出現啲咩意思嘅字」有嘅預期,而呢種預期會受打前聽或者睇到嘅字(語境)所影響,例如啲語言學家做過研究,用 EEG 睇實啲人嘅腦電活動,發現啲人聽或者睇到一隻「估唔到佢會出現」嘅字嗰時(例如下面噉嘅句子),個腦會有 N400(簡單講就係一種腦電活動)出現[95]。
- 回指[歐 116]:指一隻字詞嘅意思取決於句子內或者句子外嘅語境;例如[96]
- 阿蓮玩刺繡,唔小心拮親佢自己。—當中佢自己意思係指邊個人(指緊阿蓮),取決於句子內嘅其他字。
- 阿明話佢有踢開足球。—當中佢固然可以係指阿明,但又可以係講緊之前嗰句句子提起咗嘅另一個人。
- 可以睇埋代名詞嘅概念,代名詞本質上就有回指特性。
煲巴奇奇
内文:煲巴奇奇現象
- 煲巴奇奇現象[歐 117]:首先,思考一條問題—「點解一隻語言嘅某啲語音,會對應佢哋嘅意思?」;响廿世紀嗰陣,語言學界一度認為語音同意思之間嘅連繫係完全任意[歐 118]嘅—
- 「點解粵語 maau1 呢個語音會對應貓呢個意思?」
- 「冇得解。語言使用者選擇用咩語音對應咩意思嗰時,係任意嘅。」
- 但响廿一世紀初,呢種睇法開始受到挑戰。噉係因為語言學家發現咗煲巴奇奇現象:有語言學研究者做咗實驗,畀一班受試者睇以下嘅形狀
- 然後佢哋就同受試者講,話呢兩個形狀一個叫 bouba(煲巴)一個叫 kiki(奇奇)[註 16],再叫受試者估邊個叫煲巴邊個叫奇奇;如果語音同意思之間嘅聯繫係任意嘅,噉理應會見到種狀況,係班受試者有 50% 估左邊嗰個形狀叫煲巴 50% 估左邊嗰個形狀叫奇奇,但事實並唔係噉—實驗嘅結果係,啲受試者多數都估左邊嗰個形狀(三尖八角噉)叫奇奇,同時多數會估右邊嗰個形狀(冇乜尖角噉)叫煲巴[97][98]。於是有唔少語言學家都開始研究象似[歐 119]呢個概念,主張一款語音可以因為同某啲概念或者影像喺某啲方面上相似,所以啲人梗係傾向會將呢款語音同嗰啲概念或者影像聯想埋一齊[99]。
- 呢種現象响唔同語言以及唔同文字嘅群體當中都可以觀察得到。廿一世紀初已經有多份研究顯示,傳統上唔係講印歐語言嘅人群或者唔係用羅馬字寫嘢嘅人群,都會出現煲巴奇奇現象所講嘅傾向[99]。
主題關係
内文:主題關係
主題關係[歐 120]:大致上係指一句名詞短語同佢附近嘅動詞短語之間成乜嘢關係,可以喺動詞描述嗰啲動作當中扮演咩角色。主題關係分好多種[73]。
Remove ads
語用學

反話呢樣嘢展示咗語境幾咁重要-上面句嘢就噉字面解係讚緊對方勁,但講嗰個人講嘢嗰陣嘅表情令人覺得佢只係講緊反話。
内文:語用學
心理語言學

- 認知[歐 123]:可以泛指腦部處理資訊嘅各種過程,包括感知、記憶同學習呀噉。認知心理學有對認知呢樣嘢進行詳細嘅研究。心理語言學成日會由認知心理學借啲概念同研究方法嚟用。
- 言語產生[歐 124]:指一個人將「諗住想講嘅嘢」變做「實際講到出嚟嘅嘢」嘅過程,起碼包括個人喺腦海將啲思緒轉換成相應嘅字,要將啲字組合成想講嘅句子,而且佢個腦仲要命令佢聲道相關結構嘅肌肉做出必要嘅郁動。言語產生涉及咗複雜嘅認知過程,有好多腦相關嘅病都可以搞到個人言語產生有問題,例子可以睇吓顳葉病變引起嘅障礙[102]。
- 詞庫決定作業[歐 125]:認知語言學嘅一種出名實驗方法,(簡化講)涉及研究者畀受試者接二連三噉睇一大拃真嘅字同「望落似真、但查實乜意思都冇」嘅偽字,再暗中量度啲受試者對啲字反應有幾快;而事實表明,噉做能夠得到好多對語言學研究有用嘅資訊[103]。
- 促發[歐 126]:由直覺噉諗,當一個人見到一隻字詞嗰陣,佢會諗起啲語義上相似嘅字,即係例如一個人聽或者睇到隻貓字,佢好有可能會聯想式噉諗起埋喵等嘅相關字詞;呢樣嘢可以用促發實驗嚟觀察得到,簡化講即係話一個人睇到某隻字之後,佢對同嗰隻字語義上相似嘅字反應會快咗[104]。
- 能力對表現[歐 127]:兩個緊密相關嘅概念;語言能力係指一個人對某隻語言嘅內隱知識有幾深厚,而語言表現就係指一個人實際用隻語言嗰陣嘅表現有幾好(講得有幾流暢或者有冇錯文法呀噉);表現會反映能力,但能力高嘅人有時都有可能會因為精神唔好等嘅原因,搞到到表現惡劣。
語言習得

語言習得[歐 128]指一個人由「完全唔識一隻語言」變到「能夠純熟噉運用一隻語言」嘅學習過程[105]。
- 是但攞隻語言嚟睇,如果語言學家想由「完全唔知嗰隻語言嘅嘢」去到「詳盡噉明文紀錄低嗮隻語言啲詞庫同文法等嘅語言特性」閒閒哋要用成十幾年嘅時間,而且就算做嗮呢啲工作,都唔等如佢哋能夠純熟噉用隻語言講嘢同寫嘢;
- 不過事實又表明,一個細路可以喺生命嘅頭嗰幾年之內學識純熟噉運用自己嘅母語,表示佢個腦實係成功噉响相對短嘅時間內學咗極大量嘅知識,而且因為佢唔使有意識諗都可以運用隻語言,即係話佢吸收咗嘅知識應該係內隱知識[106]:Ch. 1。
語言習得相關嘅概念:
- 習慣化[歐 129]:語言學研究成日會攞大人或者 BB 做研究對象,想探究「以呢隻語言做母語、屬呢個年齡層嘅人,能唔能夠聽得出兩吓聲有分別?」噉嘅問題;問題係 BB 未識講嘢,所以唔似得大人噉曉話俾研究者知佢哋感知到嘅嘢;但已知認知心理學上有習慣化呢種現象,習慣化係指多種嘅動物(包括人類)如果重複噉經歷到某樣刺激,而樣刺激係無關痛癢嘅,佢哋會慢慢變到對呢樣刺激冇嗮反應;例如一位研究者想知 4 個月大嘅 BB 曉唔曉分辨 [l] 同 [r] 呢兩種聲,佢可以一路監察住個 BB,再一路俾佢聽一系列 [l] 音,等個 BB 對呢隻聲習慣化,然後去到咁上下,研究者會畀 BB 聽 [r] 嘅音-如果個 BB 識分兩種聲,噉佢理應會對 [r] 有反應,而唔係對吓聲有「習慣咗」噉嘅無反應[107][108]。
- 語言習得裝置[歐 130]:由杭士基喺 1960 年代提出嘅一個概念;事實表明,BB 唔使大人特登教佢哋文法等嘅概念,都可以學識用語言,於是杭士基就主張每一個 BB 腦入面都有 LAD,即係佢個腦入面有一套天生嘅認知能力,令佢能夠學識語言。呢個概念幾有爭議性,唔少語言學家都反對呢個概念[109]。睇埋普世語言通則。
- BB 嘅可塑性(睇埋神經可塑嘅概念):有研究試過搵咗啲 BB 返嚟,睇吓佢哋分辨唔同聲嘅能力。研究指直至大約 10 個月大為止,BB 一路都能夠分辨唔同嘅聲,但一到咗 11 至 12 個月大左右,啲 BB 分辨聲嘅能力就開始「專化」到迎合自己嘅母語-即係例如以日本話做母語、一路聽住屋企人講日本話嘅 BB,會喺呢個時期變到唔識分 [l] 同 [r],似乎將呢啲實際上唔同嘅聲當咗係屬同一款音素噉[46]。
- 有語言學家由上述呢啲對音素嘅研究,剖析啲人點樣學第二語言:想像家陣有個人,佢母語叫 L1,想學一隻叫 L2 嘅語言;如果 L2 有兩隻音素係對應(或者大致對應)L1 度嘅某一對音素,個人能夠容易掌握到 L2 嘅嗰兩隻音素;如果 L2 有對音素係完全唔存在喺 L1 度嘅,個人都會覺得嗰對音素相對易學;真正最難學嘅,係一啲「L2 會當做唔同音素、但 L1 當佢哋係同一隻音素」嘅聲[110]。
- 有關呢方面嘅神經相關研究,可以睇吓不匹配負向波(MMN)嘅概念。
- 認知發育[歐 131]:語言習得同認知發育關係密切。亦可以睇埋語言習得裝置(LAD)同智能嘅概念(智能定義上就係指普遍嘅認知能力)。
- 歸納[歐 132]:語言習得研究上嘅一種常見諗法係,啲人學語言嗰時查實就係一路重複噉做歸納,由已經聽過睇過嘅字句嗰度搵出呢啲字句有咩共通點,並且按呢啲共通點嚟理解隻語言嘅構詞同句法規則[註 17]。
- 刺激嘅貧乏[歐 133]:語言習得研究上一種時不時有人提嘅睇法;主張呢種觀點嘅人會用某啲方法提供證據,講「細路學語言嗰陣,接觸到嘅數據(聽到嘅字句)數量根本唔夠,唔足以畀佢哋齋靠呢啲後天刺激嚟學識用語言」,而如果呢點成立,就表示應該有一部份語言知識係天生就存在喺人腦裏面嘅[109]。可以睇埋先天定後天嘅概念。
Remove ads
社會語言學
内文:社會語言學
- 語碼轉換[歐 134]:指一個人講嘢嗰陣用多過一種語言或者語言變體[111],例如廿一世紀初嘅香港人就出嗮名興講嘢嗰時粵英夾雜[112]。
- Idiolect(粵拼:i1 di4 ou4 lek4):指一個人用語言嘅獨特方式;想像香港人講廣東話,原則上,香港人個體之間喺廣東話講嘢方式上都有微細差異,例如有個人,叫佢做明仔,明仔有句口頭禪,硬係會將句嘢掛喺口邊,成日都會重複噉講嗰句嘢;明仔用廣東話嘅獨特方式就係佢嘅 idiolect [113]。
- 喺語料庫相關嘅工作當中,「點樣處理啲語料入面嘅 idiolect 先至得」係一個大課題。
- 口音[歐 135]:指某個國家、地區或者個人講某隻語言嗰陣會有嘅獨特讀法;例如就噉靠日常觀察都可以得知,一個母語係廣東話嘅人,就算佢熟嗮英格蘭話啲發音、用詞同文法,佢講英格蘭話嗰時啲音,仲係會同一個以英格蘭話做母語嘅人有啲微妙嘅分別;口音可以源自母語嘅影響或者地區嘅差異,例如攞一個母語係廣東話嘅人同一個母語係日本話嘅人,佢哋兩個都熟嗮英格蘭話,佢哋講英格蘭話嗰時都會有口音[註 18],而且佢哋嘅口音都會唔同,以英格蘭話做母語嘅人有可能聽得出「佢哋母語唔係英格蘭話,而且兩個人母語唔同」[114];除此之外,(例如)攞一個香港人同一個廣州人,就算兩者嘅母語都係廣東話,佢哋嘅口音都會有異[115]。
- 威望[歐 136]:指一隻語言變體同第啲變體比起嚟「幾有威望」;舉例說明,喺廿世紀英式英文同美式英文畀好多人覺得係比較「正統」嘅英文,所以啲人會覺得佢哋「高檔」啲,而同時非英式非美式嗰啲英文成日畀人話佢哋低俗難登大雅之堂。喺呢種情況下,英式英文同美式英文就算係威望比較高[116]。
- 雙層語言
- 重振語言
- 可以睇返語言接觸嗰啲概念。
Remove ads
歷史語言學
語言比較
睇埋:物種
- 語言距離[歐 137]:指兩隻語言變體之間「爭幾遠」;一般認為,兩隻語言變體要相距有返咁上下遠,先可以算係各自成一隻語言。詳情可以睇互通程度。
- 互通程度[歐 138]:語言變體之間可以有嘅一種關係,成日畀人攞嚟界定兩隻語言變體「係各自成一隻語言定方言」;想像家陣想剖析兩隻語言變體 A 同 B,語言學家搵若干個識講同聽 A 但未試過學 B 嘅人返嚟,跟住又搵若干個識講同聽 B 但未試過學 A 嘅人返嚟,然後再叫兩組嘗試用 A 同 B 溝通,再睇吓佢哋能唔能夠明對方噏乜-如果佢哋明對方噏乜,A 同 B 就算係同一種語言嘅方言,而如果佢哋聽唔明對方噏乜,A 同 B 就算係各自成一隻語言[117]。
- 方言連續體[歐 139]:指一拃喺互通程度上「連續」嘅語言變體;想像有一拃語言變體分佈喺一笪地區,佢哋彼此之間喺正對方隔離嘅變體有高嘅互通度,地理上相距愈遠嘅變體互通度就愈低,而且有啲變體彼此之間仲要互通度係 0% 咁滯[118]:p. 2。
- 語系[歐 140],又有叫「語族」:想像家陣有一個群體嘅人,佢哋喺語言上好均一,成個群體是但攞兩個人嚟睇,佢哋嘅母語都係互通嘅;而家佢哋因為戰亂等嘅原因,其中一部份嘅個體遷徙咗去第度,變咗做兩個群體;因為語言演變嘅關係,過咗幾個世紀之後兩者講嘅話變到好唔同,變到唔再互通,但兩隻話仲係會有好多相似嘅地方;如果有若干隻語言,佢哋係好似上述個例子噉由同一隻語言變出嚟嘅,佢哋就算係屬同一個語系[119]。

語言接觸
内文:語言接觸
語言接觸[歐 144]泛指兩隻或者以上嘅語言變體彼此互動同埋互相影響。
- 可以睇返借詞嘅概念。
- 層次[歐 145]:想像而家有兩隻語言 A 同 B 接觸,如果 A 嘅地位(睇吓語言威望)低過 B,噉 A 就算係底層[歐 146]而 B 就算係頂層[歐 147];喺語言接觸當中,底層同頂層都會對對方造成影響,但影響嘅方式唔同[120]。
- 合流[歐 148]:指兩隻或者以上嘅語言,隨住接觸而慢慢變到似對方;好似語言威望,就被指係合流嘅重要原因-想像有笪地方,啲人係以一隻叫 L1 嘅語言做母語嘅,佢哋接觸到嚟自另外一笪地方嘅人,後者講嘅語言叫 L2,講 L2 班人地位高啲有錢啲,所以 L2 威望高過 L1,自然講 L1 嗰班人有唔少都會走去學 L2,然後嗰啲母語係 L1 但對 L2 有返咁上下認識嘅人,有可能會例如由 L2 攞啲字詞去 L1 度用,甚至用 L2 嘅文法加埋 L1 嘅 morpheme 砌句子,令 L1 開始變得比較似 L2 [121]。
- 洋涇浜[歐 149]:想像家陣有笪地方,有若干個群體,每個群體都自己講一隻語言,而且拃語言之間冇得互通;如果佢哋有誘因進行溝通(例如係要做貿易),佢哋就焗住要搵啲方法嚟整隻「大家都用到嘅語言出嚟」-洋涇浜就係指呢種環境下產生嘅簡單語言,會由區內各語言嘅詞庫同文法攞啲嘢嚟用。洋涇浜唔會係任何人嘅母語[122][123]。
- 語言聯盟[歐 150]:指一拃語言因為歷史上距離近有過密切嘅接觸而產生好多相似性,但呢拃語言並唔係歷史比較語言學意義上嚟自同一個共同祖先嘅(即唔係/未得歸做同一語系),比如東南亞大陸語言區域。另外好似係阿爾泰[歐 151]「語系」噉,就被指係一個語言聯盟[125]-
日本話同韓國話嘅相似之處:
語言學界主流認為,日本話同韓國話唔同源,但兩者的確有好多相似之處,當中啲句法相似到有時可以做到一對一直譯,即係完全唔使掉換句子入面啲字嘅位置,淨係將源頭語言啲字換做目標語言入面嘅對應就得。例如兩隻語言都係跟 SOV 句法嘅[128]:
- 粵文:ngo5 hai6 hok6 saang1(漢字加粵字:我係學生)
- 日本話:watashi wa gakusei desu(假名加漢字:私は学生です)
- 韓國話:na neun hagsaeng-ida(諺文:나는 학생이다)
粵文係跟 SVO 句法嘅,句句子係主語(S;我)行先,然後係動詞(V;係),賓語(O;學生)擺尾。相比之下,日本話同韓國話都係跟 SOV 嘅,
- 日本話:watashi(我)wa(主題標記)gakusei(學生) desu(係)
- 韓國話:na(我)neun(主題標記)hagsaeng(學生)-ida(係)
啲人攞住句日本話句子,可以將句句子每件元件轉換做韓國話入面嘅對應,途中唔使更改啲元件嘅次序,最後出到嗰句嘢會完全似自然嘅韓國話。
Remove ads
相關領域


睇埋
文獻
- Anderson, C. (2018). Essentials of linguistics. McMaster University,呢本書係一本幾多人用嘅語言學入門書。
- Hayes, B. P. (2010). Introductory linguistics (PDF). Unpublish textbook.
- Pinker, S. (2004). Clarifying 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31(4), 949-953.
註釋
- 尤其係如果有隻口語字搵唔到對應嘅漢字,或者有對應漢字但個人唔識寫。
- 呢點喺漢語當中未必適用。
- 講緊語音上嘅字詞,唔好諗文字住。
- 有語言學家提出質問:事實表明,細路往往能夠判定一啲極長但啱文法嘅句子「係就係噚咗啲,但的確啱文法嘅」;呢啲句子出現嘅頻率非常低,點解細路有能力判定呢啲句子啱文法呢?
- 爾個講法喺美國其實有爭議,因為好多人認為爾句本來唔係中文,而係美國原住民嘅某種話。見 Gandhi, Lakshmi (2014年3月9號). "Who First Said 'Long Time, No See' And In Which Language?" (美國英文). NPR. 喺2022年12月28號搵到.
歐詞
-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universal
- descriptive
- prescriptive
- theoretical
- applied
- psycholinguistics
- cognitive
- neurolinguistics
- historical
- comparative
- phonology
- linguistic typology
- quantitative
- computational
- text corpus
- generative grammar,GG
- universal grammar,UG
- graphemics
- orthography
- phonetics
- acoustic phonetics
- articulatory
- auditory
- morphology
- syntax
- semantics
- lexical
- pragmatics
- sagittal section
-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IPA,粵拼:aai1 pi1 ei1
- diacritics
- voiceless
- voiced
- vowel,V
- consonant,C
- sonority
- place
- manner
- syllable
- open
- closed
- monophthong
- diphthong
- syllabic
- vowel reduction
- metathesis
- aspiration
- coarticulation
- assimilation
- prosody
- phoneme,可以做風
廉 - minimal pair
- contrastive
- allophone;粵拼:aa1 lou4 fung4
- free variation
- complementary
- tone
- tone contour
- intonation
- affix
- infix
- Tagalog
- allomorph
- word
- homophones
- inflection
- grammatical category
- person
- number
- stem
- declension
- morphological derivation
- part-of-speech,POS
- syntactic distribution
- morphological distribution
- noun
- verb
- auxiliary verb
- article
- adjective
- conjunction
- open class
- closed class
- recursion
- phrase
- complement
- modifier
- ditransitive
- clause,句法分析上用 TP 表示。
- predicate
- relative clause
- Principle of modification
- parse tree
- branch
- node
- constituent
- dominate
- C-command
- govern
- grammatical relations
- binding
-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 acceptability judgment task
- level of adequacy
- 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
- ambiguity
- passive voice
- denotation
- connotation
- prototype theory
- context
- anaphora
- Bouba/kiki effect
- arbitrary
- iconicity
- thematic relation
- agent
- patient
- cognition
- speech production
- lexical decision task
- priming
- competence versus performance
- language acquisition
- habituation
-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
- cognitive development
- induction
- poverty of the stimulus
- code-switching
- accent
- prestige
- linguistic distance
- mutual intelligibility
- dialect continuum
- language family
- Germanic languages
- English
- German
- language contact
- substratum
- superstratum
- convergence
- pidgin
- Altaic
- language model
攷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