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纵贯线 (南段)
彰化至高雄區間的縱貫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纵贯线(南段)是指纵贯线从彰化车站至高雄车站间,由台湾铁路公司所经营的传统铁路干线,沿途大多为平原及少部分丘陵地形。
Remove ads
Remove ads
线路资料
- 经营管辖:台湾铁路公司
- 线路里程:彰化=高雄间188.9 km
- 轨距:1,067 mm
- 车站数:46(含起讫车站;2018年10月14日)
- 开业时间:1905年3月26日全线开通
- 双线区间:全线
- 电化区间:全线(交流25KV)
- 行车制度:调度集中系统制(CTC)
- 隧道数目:1座
- 新左营至后庄间全线18公里无铁路道口
- 部分路段进行高架化/地下化计划
- 高架化路段
- 彰化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中)
- 斗六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中)
- 嘉义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兴建中)
- 新营柳营铁路高架化(计划中)
- 保安仁德铁路高架化(计划中)
- 南科-新市区间(计划中,新市市区铁路高架化,新市站迁站)
- 地下化路段
- 永康-大桥区间(计划中,永康铁路地下化)
- 大桥-南台南区间(兴建中,台南市区铁路地下化)
- 连续立体化区间
- 南科-南台南区间(部分兴建中、计划中)
- 高架化路段
运行型态
历史
- 根据台湾总督府铁道部编《台湾铁道史》一书, 纵贯线南段在嘉义曾文溪间、台南附近、凤山附近分别有比较线:
Remove ads
- 纵贯线南段于1899年11月自打狗(今高雄鼓山区南部)往北铺设[2],隔年(1900年)11月29日打狗台南段开始营运,再隔年(1901年)5月15日营业路段沿伸至今善化车站[3][4],而到了1905年3月26日南段线路已通车至彰化[3][5]。
- 1907年6月16日,第一代浊水溪桥(永久桥)竣工[3]。
- 1935年10月,完成台南—高雄段双线(含二层行溪桥改建)。
- 1942年,完成民雄—嘉义段双线(含牛稠溪桥改建)[6]。
- 1943年,完成新市—台南段双线[6]。
- 1951年7月,改建急水溪桥为复线大桥[7]。
- 1953年6月16日,第二代曾文溪桥完工[8]。
- 1960年11月,彰化—台南段行车制度由双信闭塞式或电气路牌闭塞式更新为调度集中系统制(CTC),为亚洲最早采用CTC之铁路路段[7][9]。
- 1968年:
- 1969年9月30日,完成善化—新市段双线[6]。
- 1970年:
- 1971年6月28日,二水—林内间双轨工程新建之第二代浊水溪桥通车,实质完成彰化—台南段全区间双线[13]。
- 1979年,纵贯线电气化全线通车。
- 1989年~1991年,浊水溪桥、林子头溪桥、三叠溪桥、八掌溪桥重建完成[14]。
- 1991年,将台南—高雄段行车制度由复线自动闭塞式(ABS)更新为调度集中系统制(CTC)[15]。
- 2007年(?),第三代牛稠溪桥完工通车。
- 2013年:
- 6月6日,盐水溪桥及桥南高架段双线通车。
- 6月28日,第三代曾文溪桥与桥南高架段双线通车[16]。
- 2014年:
- 1月14日,第三代二层行溪桥完工通车。
- 11月2日,员林高架段竣工启用。
- 2018年10月14日,新左营(不含)—高雄段铁路地下化完工通车。
Remove ads
- 1900年~1941年间,由于仍以今天的高雄港站为纵贯线终点—高雄站,因此当时列车皆直接行驶至高雄港站。即使高雄站已于1941年迁站至现今站址,鼓山-高雄间新建路轨,仍有列车以鼓山-寿山-高雄港-寿山-三块厝-高雄的方式运行。直到高雄港站停办客运,寿山站、三块厝站废止,以及屏东线高雄港-高雄间专用线路废止。
- 1961年6月4日,半屏山发生山崩,掩埋纵贯线约1000米,不得已另建新线路改线,于1961年10月1日通车[17]。
- 冈山车站配合城市规划,线路及站址东迁380米,于1993年10月29日启用。
- 2004年(?)~2006年,因应新建高铁左营基地,原1961年半屏山东侧新线再度改线,并于2006年10月27日启用新左营站。
车站一览
纵贯线于2003年至2008年间使用通用拼音作为各站译名,除县、省辖市以上地名保留威妥玛或邮政式拼音外,现已逐步更换为汉语拼音。
(注:车站等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简、乙简、丙简、简易、招呼、信号)
总结
视角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台湾铁路古今站名词典》杨鹏飞著
- 《台湾铁路环岛风情.特殊线路篇》苏昭旭著,人人出版
- 《台湾铁路车站图志》苏昭旭著,人人出版
注解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